❶ Sprint PHS300S主要参数
Sprint PHS300S是一款专为中型企业设计的无线路由器,其主要参数如下:
首先,它的传输速率支持多种选择,包括54Mbps、48Mbps、36Mbps、18Mbps、12Mbps、11Mbps、9Mbps、6Mbps、5.5Mbps、2Mbps和1Mbps,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网络速度。
在连接方面,Sprint PHS300S配备了10/100BaseT的WAN接口,以及同样类型的LAN接口,确保了设备与网络的稳定连接。此外,路由器符合FCC、CE和RoHS标准,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对于网络服务质量(QoS)的优化,Sprint PHS300S内置了支持功能,可以有效管理网络流量,确保关键应用的优先级,提升网络使用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该路由器还具备3G上网功能,兼容IEEE 802.11b和g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网络接入方式。
总的来说,Sprint PHS300S凭借其灵活的传输速率、稳定的接口设计、安全合规性和QoS支持,为中型企业提供了高效、稳定的网络解决方案。
❷ 小灵通跟手机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小灵通”又叫无线市话,英文简称为PHS(Personal Handphone System),是一种个人无线接入系统。“小灵通”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将用户终端(即“小灵通”)以无线的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使传统意义上的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用户可在“小灵通”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实现通信。正是由于无线市话小巧、价廉、环保的特点,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小灵通”。
优势:(1)话音在网络覆盖较好的情况下,“小灵通”的通话质量与一般市话无异;(2)费用资费为市话标准,月租20元,通话费用为“3+1”,即前3分钟0·2元,3分钟后0·1元/分钟,单向收费;(3)终端手机的重量普遍较轻,电池一般可用一个星期。
劣势:(1)漫游“小灵通”目前采用的技术不支持漫游,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不适用;(2)覆盖由于基站的功率较低,信号覆盖不如移动电话,加上网络的优化需要不断地调试,在使用初期,用户在某些地方会遇到信号不稳定甚至没有信号的情况。
❸ 大灵通大灵通和小灵通的区别
从技术角度来看,大灵通和小灵通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通信技术。大灵通采用的是SCDMA技术,是我国3G标准TD-SCDMA的2G版本,以其网络覆盖广阔而闻名,常用于郊区、农村以及地形复杂的地区,如我国的村村通工程就大量使用了大灵通。
小灵通则是采用PHS无线市话技术,技术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网络覆盖能力相对较弱,它通常被定位为城市无线本地市话的补充,尤其是在解决特定时期的应用方面有其优势。小灵通在政策上曾长期处于边缘,被称为固话的补充和发展。
随着政策的发展,小灵通已经开始清频退网,以避免对TD-SCDMA系统产生干扰。这一举措有利于TD网络优化和手机销量增长。然而,对于大灵通是否也会面临清频退网的担忧,中国联通明确表示,大灵通业务使用的1785-1805MHz频段不在清频退网的范围内,与小灵通的1900-1920MHz频段不同。
大灵通以其SCDMA技术,支持来电显示、呼叫转移、短信等多种新业务功能,具备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强、基站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例如,大灵通的通话质量在静止时可媲美固话,在移动状态下与GSM电话相当,即使在高速移动中也能保持正常通话。此外,大灵通通过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等先进技术,显着提高了信号质量和稳定性,与小灵通相比,具备更佳的通信体验。
(3)phs无线网络优化扩展阅读
固网运营商旗下移动电话业务 与目前的小灵通PHS相比,CDMA450得名大灵通。 后来 SCDMA 400 也被称做大灵通,目前SCDMA大灵通已在国内多数城市建网,而cdma450的大灵通只在我国边远地区,如西藏,在用。 CDMA450 是工作在450MHz,以CDMA2000为核心的技术。 SCDMA 400是工作在400MHz,为我国3G标准TD-SCDMA的2G版本。 原中国网通向工信部申请了1800mHZ的SCDMA频段。因为SCDMA技术有自己的独立频段。所以在2008年工信部发布的小灵通退网中不包含大灵通。
❹ 我想知道小灵通的技术发展过程
科学的审视于“小灵通”技术及发展
摘 要:根据目前“小灵通”的发展情况,提出对“小灵通”发展的认识;对其进行概念,业务,标准上的科学定位;以及将来技术上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小灵通,技术发展,科学定位
目前,我国的PHS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的发展可以说是喜忧参半:认识明朗,形势喜人,但同时发展环境还是比较复杂,问题依然不少,诸如网络优化,技术发展等等,加上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必须对“小灵通”进行科学的界定,以便寻求进一步的发展。
1.发展情况
“小灵通”技术1998年初在我们浙江余杭首次试验,在最初的3年里发展比较缓慢,用户数目在几十万徘徊,但从2001年开始其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用户总数已近2000万,小灵通以其低端,价廉,实用和平民化而受到广大低端用户的青睐。
当然“小灵通”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由于传统固话业务的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加上3G牌照的推迟发放所提供的空间以及监管政策对不同频段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不同处理方法,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的实际水平,为“小灵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使其得以迅速发展。其次中国目前移动市场仅移动,联通两张牌照,中国电信一直对这个拥有2亿用户的市场羡慕不已,期望从中分的一杯羹。第三“小灵通”设备简单,造价低,不仅比传统固定电话系统低,而且也比蜂窝移 动通信系统略低,投资回收期短,只需要3年左右即可,而且平均每用户的业务收入比传统固定电话有明显提高,有效地拉动了整体业务增长。第四,在当前的特定形势和市场环境下,“小灵通”资费低,与固话一样,却具有一定的移 动性,受到老百姓欢迎。
2.科学定位“小灵通”
(1) 概念定位
首先,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一下“小灵通”的概念,“小灵通”不是一个技术术语,而是一个广泛流行的市场用语,泛指各类无线市话业务,最早来源于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因此往往将“小灵通”和PHS等同。
从概念上看,无线市话是无线接入技术的一种或是其延伸,信息产业部最近调整颁布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也将其归入网络接入业务。而无线接入的技术来源有三个,一是数字无绳电话系统,二是蜂窝移 动通信系统,三是专用无线接入系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HS系统就源于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原来主要用于室内慢移 动通信;而450MCDMA、1.9GCDMA、1.8GGSM无线接入技术均源于蜂窝移 动通信系统,原来主要用于室外广域覆盖和高速移 动通信系统;1.8GSCDMA系统可以认为是专用无线接入技术,原来就是专门为无线接入网设计和应用的。三种技术尽管来源各异,但殊途同归,都做了适度改造应用于接入网领域。随着实际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其应用范围开始逐渐扩展到多个交换区,覆盖整个本地网,形成所谓的无线重叠网(RON)。从技术角度看,则仍然属于无线接入技术中的一种或其延伸,从业务角度看则为无线市话业务。
因此,无线市话既不是蜂窝移 动通信业务,也不是数字无绳通信业务,而属于无线接入业务,三者属于三个不同层面上的技术,处于网络中的不同位置。简言之,无线市话是在一个本地网范围内利用固定网的交换、传输和号码资源结合无线接入技术实现的终端具备有限移 动性的固话通信业务。其底层支撑技术可以有多种,但上层业务属性是类似的,这是地地道道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新业务,是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电信环境下的一种特殊产物。
(2)业务定位
伴随“小灵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所能提供的业务也从单纯的话音发展到多种移动数据业务,如今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上能提供的大部分业务都能在“小灵通”上实现,尽管多数还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系统设备生产厂商也愿意不断加大投入,开发新的业务。然而“小灵通”所能提供的业务不断丰富固然让人欣慰,但“小灵通”提供的业务和3G提供的业务定位不同,所以“小灵通”提供的业务不可能等同于未来3G可以提供的所有业务。原因非常明显,首先“小灵通”的技术就是在本地网范围内提供低速的移动业务,包括语音和低速数据;其次,根据移动数据业务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现实的移动业务需求尚不普及,即使是在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和中国联通的”联通在线“业务上,目前移动数据业务最多只占5%的总体移动业务量。这也是3G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总之,在“小灵通”上发展告诉移动数据业务不仅在技术上难度大,在经济上更难。实际上目前“小灵通”99%业务是话音业务,即使能提供短消息和上网浏览业务,由于各种原因,诸如不同制造商的网络接口不同,标准也没有 规范,用户使用的也不多,因此必须对“小灵通”提供的业务进行科学的界定,“小灵通”基本上以提供话音业务和短消息业务为主。
(3)标准定位
标准对于通信业发展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但由于存在客观上的障碍,我国“小灵通”的是“边发展,边定标准”导致了不同制造商的标准不同,兼容性问题随之而来,并且日益突出。后来,尽管运营商和制造商共同努力,首先形成了终端兼容标准,确保了不同厂商的“小灵通”终端可以互通,但也仅仅限于话音和短信业务,其他数据业务还难以互通。现在中国“小灵通”用户近2000万,标准的统一已经成为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再者,在给“小灵通”的技术,业务定位后,标注的定位和明确就显的很关键。只有形成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对“小灵通”的技术,业务的科学定位。其实,无论“小灵通”的发展功过如何,为了对现有的2000万用户负责,多应当将现行的各个企业的标准进行协商,上升为统一的标准。
3.技术的发展
(1) 500mW大功率基站
在“小灵通”建设初期,由于无线部分主要借鉴了日本PHS技术的微蜂窝建网方式,基站功率只有10mW。这样,过小的基站功率和覆盖造成了手机的切换频繁,掉话率高,接通率低,同时网络容量也受到限制;后来,采用了改进的200mW的基站,整体效果有些改善但不明显;直到500mW大功率基站的大规模使用,才较好的解决了“小灵通”的覆盖和切换问题,移动通话效果和数据通信性能也大大提高.采用500mW大功率基站的另一个好处是大大减少了基站的布放量,相应的也降低了系统的建设成本。目前,在“小灵通”网络建设以及原有网络的优化中基本上采用500mW的基站,10mW基站仅用于补盲和部分室内覆盖。
(2) 高灵敏度接受技术
当基站系统采用500mW基站后,用户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受各方面的限制还保持在10mW。为了做到上下的链路平衡,基站接受也必须做相应的改进以提高其接受灵敏度。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采用空间分集接受和最大比例合成技术,即每个基站采用多根天线,根据各路天线所接受的信号质量不同而赋予不同的权值,合成后得到改善的接受信号。另外一种是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即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根据不同天线接受的信号,实时的调整其幅度和相位,使其接受的有用信号同相位相加合成最大的信号功率,干扰信号则相互抵消,减少干扰信号的强度。这两种技术目前都已经被采用
(3) 组控技术
组控技术是指把多个基本性的1C3T(一个控制信道,3个话音信道)和1C7T(一个控制信道,7个话音信道)的基站捆绑使用,但只使用一个控制信道,节省的控制信道用于话音信道,从而提高信道利用率,增大用户数量。同时由于组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同一覆盖区内控制信道时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控制信道的同频干扰,从而可以增加覆盖区内的信道数量,提高了系统容量,这在解决话务繁忙的地区信道容量发面非常有效。目前网络中大量采用的是500mW的1C7T基站。
4.“小灵通”的未来发展
“小灵通”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不断的完善网络质量和各种特色服务,正在受到广大低端用户的欢迎,成为固定电话运营商业务增长的可靠保证。虽然未来的主流移动通信技术是3G技术,但我国3G牌照何时发放还是个未知数,3G技术本身的不成熟和业务模式的欠缺,都需要一定时间去完善,因此埋在3G技术商用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小灵通”仍然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即使在3G商用以后,“小灵通”也可以和3G在较长时间内并存,固定电话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固定电话网的资源和“小灵通”的可移动优势,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形成一个有特色的业务网络,继续定位于广大中低收入的普通用户群体,为其提供优质低价的话音和满足一般需要的低速数据业务,使既有网络的投资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