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线网络 » 潜艇无线电网络
扩展阅读
移动卡槽2怎么设置网络 2024-09-20 09:07:25
计算机网络多久学会 2024-09-20 09:06:50

潜艇无线电网络

发布时间: 2022-02-21 01:47:32

Ⅰ 水下的潜艇如何与水下的其他潜艇和地面指挥站通信无线电吗

潜艇与其他潜艇基本只能通过通信声纳进行通信,缺点是容易暴露目标,容易遭受敌方打击
地面指挥站这种东西不存在,应该是地面的长波电台才能与潜艇进行单向通信,即长波电台可以通过长波向潜艇发送命令/信息,但是潜艇没办法通过长波向长波电台发送信息,因为海军长波要用的天线阵太长太大,潜艇装不下
当然潜艇与地面联系还可以通过通信浮标向地面发送消息,使用时潜艇写好信息装进通信浮标,然后将浮标发射出去,浮标到达海面后会连接军用通信卫星,由通信卫星中继将信息传达给地面
比较新的还有蓝绿激光对潜通信
早在70年代初,美国海军就开始利用海水的这个所谓蓝绿光“窗口”为潜艇通信开辟新的途径。据悉,一些主要技术难关目前已全部解决,应用前景比较乐观,只是还存在一些实现上的问题。对潜蓝绿激光通信是指利用在海水低损耗窗口波长上的篮绿激光,通过卫星或飞机与深水中潜行潜艇的通信,也包括水面舰只与潜艇之间的通信。一般来讲,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系统可分为陆基、天基和空基三种方案
以上内容手打,满意请采纳

Ⅱ 潜艇里面能不能玩手机啊有没有网络啊

怎么可能让玩手机,手机一定是在关机状态,特别是智能手机。网络信号就不用想了肯定没有,一方面是潜艇会屏蔽这些信号,一方面出海后没有信号发射基站

Ⅲ 潜艇如何接收作战指令

潜艇基本上都是通过以前是通过无线电,现在应该是通过电脑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去接收作战之类

Ⅳ 潜艇通信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一 VIJF无线电通信 二 ELF无线电通讯 三 机载对潜中继通讯系统 四 潜艇HF/VHF/UHF通讯
五 UHF/SHF/EHF 卫星通讯由于卫星通讯的许多优点,特别是它的全天候通讯能力,使它成为潜艇通讯的一种主要手段。现在,大多数潜艇都在升降桅杆上装有卫星通讯天线,这种天线能在潜艇贴近水面或在潜望镜深度航行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敌方的侦察探测难度。
六、对潜通信浮标载对潜中继通讯系统 七、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八现代(SSB)调幅水声通信其技术核心是:水声通信信号(话音、电报)的传输采用单边带(SSB)调幅技术。水声通信往往都是单程传输信号,传播损失比主动声呐小得多,最大通信距离可达约100n mile。发信机把从用户终端送来的话音或电报信号(300-3000Hz或800Hz单音)和一个8.078kHz的载波混频后,只留下上边声带经换能器送出。鉴于战略核潜艇以及常规潜艇在现代以及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迫切希望为其提供更多优良的通信手段。从目前发展情况分析,水声通信很可能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对潜通信手段。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海下600一2000m之间有一声道,声波在该声道中可传输到数干公里之外,其传播方式与光波在光波导内的传播类似。现代潜艇的下潜深度一般为250一400m,而未来潜艇的潜深达1000m将是普遍的。因此,这种通信方式将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对潜通信方式。对潜艇通信常用的几种通恬浮标附加介绍:
一、综合通信浮标这是一种用玻璃钢做的新型通信浮标,可由潜艇遥控。浮标内装有四通道的短波发信机和超短波发信机,用来向指挥中心发送信息,报告有关军事情报;另外还装备超长波前置放大器,用来放大指挥部门发给潜艇的微弱信号;在浮标上还装有与海水绝缘的各波段收、发天线,以提高通信性能。这种浮标通常用几百米长的电缆和潜艇的控制台连接,潜艇的通信控制台可以通过电缆遥控浮标上的各种通信设备。潜艇内装有电缆绞盘,通信时把浮标放出海面,不用时用绞盘快速收回浮标。
二、高速曳航浮标当潜艇在水下高速航行时,一般通信浮标受到海水的阻力很大,稳定性也比较差,只能在潜艇处于潜伏状态下使用。这不仅影响了潜艇的机动性,而且容易被敌方发现。为此,设计出了适应潜艇高速潜航时使用的曳航通信浮标。这种浮标由一个流线型玻璃钢外壳和可以折叠的天线组成。浮标尾部带有昆翼,它包括一个水平舵和一个垂直舵,形似一架倒悬的飞机,有很好的水动力特性和拖曳航行性能。它可以贴近水面随潜艇高速航行,能保障潜艇在快速潜航时实现对外通信。

三、应急通信浮标这是一种用于潜艇遇险救生、发射报警信号的通信浮标。当潜艇一旦遇难而陷入危险状态时,可以立即放出这种浮标,向水面舰艇发出求救信号。通常,浮标内装有短波信标、氖灯信号器和水声定位信号发生器等各种报警通信装置。水面舰艇收到应急浮标发出的各种求救报警信号后,即可根据水声定位信号迅速确定遇难潜艇方位,立即快速前往抢救。
四、消耗型无线电浮标
为了使潜艇不必到浅水处进行通信,有时还使用被称之为消耗型的无线电浮标,浮标内装有一部无线电发射机和预编好程序的报文。在潜艇下潜时它可以弹出并浮至水面,天线能马上或在设定的延迟时间之后竖立起来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后,浮标自动引爆并下沉。这种装置可向潜艇提供有效的发射手段而不限制潜艇作战的机动性,可用于除VLF和LF以外的任一频段。虽然在其发射信号时有可能被敌方的测向系统探测到,但是发射前的设定延时使潜艇可以在浮标位置被测出之前就已远离这一地点。
五、潜艇卫星终端浮标现代新型潜艇都尽量配备卫星通信设备,潜艇卫星终端可装在一个特殊的浮标内。潜艇通过浮标天线,向通信卫星定向发射信息,通信卫星再把信息放大转发给地面站、水面舰艇或飞机。同样,这种浮标也可以接收通信卫星转发来的信息,然后由潜艇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这种通信方式速度快、容量大、方向性强、保密性能好,敌方难于察觉潜艇的行踪。

Ⅳ 潜艇怎么通信

目前各国潜艇在水中与岸上联络依靠长波通讯(无线电超长波信号或极长波信号。短波在水中衰减得太快,所以无法使用),以被动接收为主(即潜艇要接收岸上指挥机构的指令,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频率接收)。如果想主动联络就需要在水中拖放带有浮标的线缆(约几十公里长),利用瞬发电台突发信号(一般只能三秒左右,否则就有可能被别国侦测到),然后必须迅速驶离发报海域(因为浮标也有可能被别国雷达测到)

潜艇在水中彼此通讯是靠声呐设备。即向水中发射长短不一的声波信号,组成电报的密码,或将语言和声波相互转换来通话

敌我识别声呐是在水下偶然发现水面或水下潜艇时,用对口令的方式判断敌我,这种声呐发出一个特殊的信号(口令)询问对方,对方若是自己的潜艇,就回答一个信号,若不是就收不到信号,即使收到也不能正确回话。
潜艇在水中与外界通讯——利用无线电波:
潜艇要遂行军事任务必须要与外界有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短波在水中不能使用,因为短波在水中衰减得太快,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浮标天线或浮力天线,即把天线施放到水面,这样潜艇在水下也可发射信号。实际上,这样仍然存在一个潜艇自我暴露的问题,因为潜艇在远距离用短波通信,其信号本身就不保密,可能被敌方截获破译,并测出潜艇的位置,而且露出水面的浮标天线也有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可能。

目前潜艇在水下如不施放通讯浮标,是无法主动与岸上联络的,所以核潜艇只能被动地单方面接收岸上的无线电超长波信号或极长波信号,这是岸上向潜艇通信的主要方式。超长波的波长为1万到10万米,它能从空中钻入水里,在水中的衰耗比较小,穿透海水的深度最大可达30米,使水下的潜艇接收到岸上发来的电波。极长波的波长大于10万米,几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潜通信,穿透水层的深度达200米以上,即使在最大距离上也可达到水下80米左右。美国海军威斯康星州极长波通信试验基地于1972年做发射试验,一艘远在4600千米以外的大西洋水下120米处的美国黑鲹号核潜艇接收到了该台的信号。由于超长波和极长波发射设施非常庞大,占地达数平方千米,在潜艇上不可能安装,所以只能建在陆地,对潜艇来说,超长波通信和极长波通信只是单向广播式的通信,如果潜艇要接收岸上指挥机构的指令,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频率接收。潜艇在水下接收这种长波信号的深度是依据岸上长波发射台的发射功率大小决定的。由于极长波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少,所以通讯速度很慢。据试验,发送20个英文字母需用几十分钟时间,只能给核潜艇发送一些预先规定好的简单易懂的信号,如给弹道导弹核潜艇发送发射核弹的命令等。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卫星对潜激光通信。激光是极高频、频段在10千千赫以上(波长 3—30微米)的电磁波,通过卫星将信息发送或反射至潜艇。激光通信传输速率快,比极长波系统快几十万倍,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能量集中、保密性强和有很强的抗核破坏能力等特性。激光通信设备可以做得轻便而经济,尤其天线小,一般天线仅几十厘米,重量不过几千克。激光通信的这些特点,可使潜艇在水下最佳安全巡航状态完成通讯任务。 参考资料: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71ae551208ffbf2

Ⅵ 潜艇作战时在水下怎样进行通信联络

潜艇在水下的通讯联络方式有两种: 一、水中通讯——利用声呐设备: 为了达到隐蔽的目的,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深水活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40米,而在水中高达每秒1435米。有一种水下通信声呐,它能向水中发射长短不一的声波信号,组成电报的密码,或将语言和声波相互转换来通话,它的任务是保证潜艇的集群活动或配合其它兵力通讯联络需要。 敌我识别声呐是在水下偶然发现水面或水下潜艇时,用对口令的方式判断敌我,这种声呐发出一个特殊的信号(口令)询问对方,对方若是自己的潜艇,就回答一个信号,若不是就收不到信号,即使收到也不能正确回话。水中使用声纳是严格控制的,因为容易被敌方截获。 二、在水中与外界通讯——利用无线电波 潜艇要遂行军事任务必须要与外界有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短波在水中不能使用,因为短波在水中衰减得太快,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浮标天线或浮力天线,即把天线通过一根长长的绳索施放到水面,这样潜艇在水下也可发射信号。 实际上,这样仍然存在一个潜艇自我暴露的问题,因为潜艇在远距离用短波通信,其信号本身就不保密,可能被敌方截获破译,并测出潜艇的位置,而且露出水面的浮标天线也有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可能。 目前潜艇在水下如不施放通讯浮标,是无法主动与岸上联络的,所以核潜艇只能被动地单方面接收岸上的无线电超长波信号或极长波信号,这是岸上向潜艇通信的主要方式。超长波的波长为1万到10万米,它能从空中钻入水里,在水中的衰耗比较小,穿透海水的深度最大可达30米,使水下的潜艇接收到岸上发来的电波。 极长波的波长大于10万米,几乎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对潜通信,穿透水层的深度达200米以上,即使在最大距离上也可达到水下80米左右。美国海军威斯康星州极长波通信试验基地于1972年做发射试验,一艘远在4600千米以外的大西洋水下120米处的美国黑鲹号核潜艇接收到了该台的信号。 由于超长波和极长波发射设施非常庞大,占地达数平方千米,在潜艇上不可能安装,所以只能建在陆地,对潜艇来说,超长波通信和极长波通信只是单向广播式的通信,如果潜艇要接收岸上指挥机构的指令,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频率接收。潜艇在水下接收这种长波信号的深度是依据岸上长波发射台的发射功率大小决定的。 由于极长波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少,所以通讯速度很慢。据试验,发送20个英文字母需用几十分钟时间,只能给核潜艇发送一些预先规定好的简单易懂的信号,如给弹道导弹核潜艇发送发射核弹的命令等。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把目光投向卫星对潜激光通信。激光是极高频、频段在10千千赫以上(波长3—30微米)的电磁波,通过卫星将信息发送或反射至潜艇。激光通信传输速率快,比极长波系统快几十万倍,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能量集中、保密性强和有很强的抗核破坏能力等特性。 激光通信设备可以做得轻便而经济,尤其天线小,一般天线仅几十厘米,重量不过几千克。激光通信的这些特点,可使潜艇在水下最佳安全巡航状态完成通讯任务。

Ⅶ 潜艇在水下是如何通讯的呢

目前各国潜艇在水中与岸上联络依靠长波通讯(无线电超长波信号或极长波信号。短波在水中衰减得太快,所以无法使用),以被动接收为主(即潜艇要接收岸上指挥机构的指令,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频率接收)。如果想主动联络就需要在水中拖放带有浮标的线缆(约几十公里长),利用瞬发电台突发信号(一般只能三秒左右,否则就有可能被别国侦测到),然后必须迅速驶离发报海域(因为浮标也有可能被别国雷达测到)

潜艇在水中彼此通讯是靠声呐设备。即向水中发射长短不一的声波信号,组成电报的密码,或将语言和声波相互转换来通话

敌我识别声呐是在水下偶然发现水面或水下潜艇时,用对口令的方式判断敌我,这种声呐发出一个特殊的信号(口令)询问对方,对方若是自己的潜艇,就回答一个信号,若不是就收不到信号,即使收到也不能正确回话。

利用卫星对潜艇的激光通讯是未来的方向(因其方向性好、亮度高、能量集中、保密性强和有很强的抗核破坏能力,且轻便而经济)

Ⅷ 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

包括:用于远距离通信或近距离战术通信的短波通信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是舰艇上最重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用于视距范围内战术通信的超短波通信设备;主要用于应急通信的中波通信设备;主要用于潜艇水下接收岸站所发信息的甚长波接收设备。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能传输电报、电话、数据和图像,并能实施保密通信。舰艇保密通信早期采用密码、密语,由于简单方便,仍沿用至今。随着保密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广泛使用保密机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密解密处理,提高了保密性能和信息传递效率。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天线配置合理,减少了相互干扰和影响。为保证潜艇能在水下隐蔽、安全、可靠地进行无线电通信,潜艇无线电通信设备装有升降天线、环形天线、拖曳天线等特殊的天线、馈线装置,以及快速报终端、慢速报终端等特有的终端设备,用来进行隐蔽的瞬时短波发信、卫星通信和水下收信。
1897年夏,俄国人A.S.波波夫在波罗的海进行了“非洲”号和“欧洲”号两舰间无线电通信试验。1899年意大利人G.马可尼在英国海军三艘军舰上安装无线电通信设备,实现了无线电通信。1905年中国清末北洋海军装备了火花式无线电台供舰队指挥通信用。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几个阶段,不断地改进与更新。20世纪60年代出现舰艇无线电综合通信系统,以中心控制分系统为核心,在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使用部位之间用数字遥控方式连接,实施集中管理和调度,对信息进行自动或半自动处理,采用宽带发射天线和有源宽带接收天线,减少天线数量,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提高设备的灵活性、电磁兼容性、自适应性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抗干扰性能。在舰艇无线电通信系统独立存在的同时,还能为指挥自动化提供适用的传输信道,成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Ⅸ 潜艇在水下是怎么通讯联络的

作者:背锅侠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6474933/answer/32982377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潜艇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不同类型的潜艇其通信系统都不例外地由综合内部通信系统和综合外部通信系统以及控制它们的中心分配控制系统组成, 潜艇通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岸对潜通信。岸对潜的通信联络主要是用于从岸基广播站到潜人水中的各型潜艇的信息交换,这类通信联络由ELF/VLF/LF和舰队卫星通信系统提供。

(2)潜对岸通信。潜艇对岸基台站的通信联络电路是为支持潜艇到岸上指挥节点间的信息交换而建立的。通常使用附和卫星通信手段,并且均需采用突发方式。

(3)舰对潜通信。舰艇对潜艇的通信联络,主要是为支持战斗群中的某一舰艇与直接支援战斗群作战的潜艇间的信息交换,较常使用潜艇数据链。因其基本上在近程线路上进行,所以可采用HF/VHF/UHF无线电路和卫星通信。

(4)潜对舰通信。潜艇对舰艇的通信联络通常使用近程通信线路,支援潜艇到战斗群中某一舰艇间的信息交换,主要使用HF/VHF/UHF无线通信线路以及卫星通信。

(5)飞机对潜通信。飞机对潜艇的通信联络,主要是为舰载机与直接支援战斗群作战的潜艇之间提供信息交换线路以确保其间的战术协同。

(6)潜艇对飞机通信。潜艇对飞机的通信联络是为战斗群中的直接支援潜艇与舰载战斗巡逻机和观察监视飞机间提供信息交换,它类似于潜艇对舰艇的通信联络。使用HF/VHF/UHF近程、低截获率的通信线路。

(7)潜艇对潜艇通信。潜艇对潜艇的通信联络,是通过HF/VHF/UHF无线电线路、卫星通信和声学电话直接为两艘潜艇之间提供信息交换线路。

(8)潜艇作战及遇险网。这个通信网主要用于在作战指挥机关、潜艇和有关舰艇之间交换作战信息,它主要使用HF和UHF频段。

Ⅹ 请教一下潜艇通讯的问题,比如长波通讯

  1. 目前岸(基)对潜(艇)使用的无线电通讯一般为超长波(即甚低频VLF无线电通讯)和极长波(即极低频ELF无线电通讯),因为其在水媒介中损耗较小,波长10-100千米的超长波(频率3-30 kHz)最大穿透水面深度约30米,波长大于1万-10万千米的极长波(频率3Hz-30Hz)最大穿透水面深度约200米,所以潜艇接收长波可以不用放出通信浮标,利用本身接收装置或拖拽天线等在20-100米深度接收是有效的。注意:此处只能满足单向广播式通信,即岸向潜传输命令。

  2. 潜艇原则上要尽量少发射或不发射任何无线电波,若一定要发,也应尽量缩短通讯时间和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无线电波在空中总的发射时间限制在无线电侦察定位系统的反应时间内,比如完成一次通讯时间0.08s,这使敌人的定位系统来不及对无线电波信号的存在做出反应。

  3. 此问题已在第1条中讲述了。另外,目前还经常采用中继的方式,比如机载或舰艇施放中继站的方式,已扩大通讯距离和深度。

  4. 美国有一个“深层警报”的计划,简单来讲就是潜艇主动同岸基联系时,放出一个通讯浮标,然后,根据事先设定的程序,浮标在离开母艇后,首先会在水下停留一段时间。待潜艇潜航到安全距离外,它才缓慢浮出水面,并借助通讯卫星向岸基发出暗号,同后者建立联系,浮标就会向水下伸出一根天线,将来自岸基的信息予以编码加密,而后转换成声脉冲形式,发送给50平方海里(约合17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