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一)
[1]赵启飞.基于WCDMA 无线网络 的优化研究与实践[D].云南:云南大学图书馆,2010:3.
[2]中兴公司.2G/3G互操作优化指导书[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16-21
[3]中国联通.中国联通2/3G互操作分场景参数设置指导书[M/CD].北京: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2009
[4]刘业辉.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
[5]姜波.WCDMA关键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20-324.
[6]中兴学院.WCDMARNS培训教材第三册[M/CD].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009
[7]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5-120
[8]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6
[9]张长刚.WCDMA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6-119
[10]邬鹏.呼和浩特联通异系统互操作优化[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2011:7-12.
[11]黄伟,李腊元,孙强,MANET路由协议DSR的OPNET实现及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2]李国强,武穆清,基于OPNET多径路由协议的建模与仿真[J],数字通信世界,2008.04
[13]王振中,关媛,陆建德,陆佰林,基于NSZ仿真平台的Adhoc新路由协议的模拟[J],计算机仿真,2007.04
[14]策力木格,胡其吐,基于NS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15]刘小利,使用OPNET仿真MANET路由协议的实现 方法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4
[16]王瑜,焦永革,孟涛,林家薇,基于免费软件ns的无线网络仿真[J],无线电工程,第34卷,第一期
[17]张天明,王培康,自助学习路由协议(SL一AoDV)及GloMosim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8.07
[18]吴晗星,付宇卓,无线自组网AODV路由协议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10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二)
[1]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 范文 庆,周彬彬,安靖.WindowsAPI开发详解--函数、接口、编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陈敏.OPNET网络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全.战术通信理论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FrederickKuhl,RichardWeatherly,JudithDahmann.计算机仿真中的HLA技术[M].付正军,王永红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JohnN.Abrams'J.E.Rhodes.,23-27,2000
[8]刘徐德.战术通信、导航定位和识别综合系统文集(第一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1
[9]罗桂兰,赵志峰,赵海.排队论对嵌入式系统网络性能的测试评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54-56
[10]张铎.物联网大趋势-Internetofthing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苏仕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
[12]张凯,张雯捧.物联网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3]郭萍,张宏,周未,曹雪.基于轻量级CA无线传感器网络双向认证方案[D].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3):903-907.
[14]李大伟,杨庚.一种基于重复博弈的物联网密钥共享方案[J].通信学报,2010,31(9A):97-103.
[15]马巧梅.基于IKEv2的物联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45-48.
[16]郭萍.无线网络认证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17]张晓辉.基于Diameter的物联网认证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18]刘宴兵,胡文平,杜江.基于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J].中兴通讯技术.2011(01):96-100.
[19]刘姝.基于PKI的CA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05.
[20]任伟,雷敏,杨榆.ID保护的物联网T2ToI中能量高效的健壮密钥管理方案[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32(9):1903-1907.
网络论文参考文献(三)
[1]安德森ASP NET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美)Chris Goode,Chris Ullman等康博译ASP NET入门经典——c#编程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秦鑫,朱绍文NET框架数据访问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M]2002,12
[4]张辉鹏基于NET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6
[5]廖新彦ASP NET交互式Web数据库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6]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Daniel Cazzulino等C#Web应用程序入门经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蒋秀英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龚小勇关系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11]李中华基于NET的模式实现与应用[D]四川:四川大学,2006
[12]任开银,黄东在NET上架构公司级应用程序[J]微型机与应用2003,1
[13]叶春阳基于Web服务的流程协作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4]李琳NET开发平台核心服务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3
[15]张莉,王强,赵文防,董莉,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06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网络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3. 最全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⑵ 无线网络的研究进展
新技术可为月球提供宽带连接 太空可用互联网
2014年5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第一次验证了通过双向激光通信这项技术,能为宇航员或未来的太空居民们提供网络连接,速度已4800倍于以往所有射频上行链路的速度,6月他们将展示其“在轨测试”结果。未来人们可以跨越空间传输海量数据,甚至高清视频。
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测试,他们通过专业激光通信设备,已把数据从地球传输到月球。
利用激光束从地球到月球之间进行高数据速率通信,光束需要传播40万公里。当穿越大气层时更是难上加难,大气湍流可能会使信号衰落或丢失。他们的团队展示了中等规模云衰减的耐受性,以及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号功率变化与衰落,而即使只留下非常小的信号,设备也能表现为“无误差”。
LLCD被认为是NASA构建下一代空间通信能力路线图的首要一步,与该设计直接相关的是近地飞行任务。但团队成员预测,其也将扩展到深空任务中的火星与外行星中去。
⑶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篇1
[1]谢延华,徐小亚.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1:159-160.
[2]蒋伟.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159-160.
[3]朱粤杭.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2:66-67.
[4]韩菁,张京辉,程婧.浅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5:35+38
[5]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2,21(4).
[6]付凡成,彭裕.关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探讨[J].电子制作,2013(21).
[7]贺秀玲,姜运芳,施艳.计算机仿真技术与信息处理结合探究[J].煤炭技术,2013,32(7).
[8]陈振宇.喻文烨.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5(32):117.
[9]黄石磊.浅谈企业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资讯,2010(8):251-252.
[10]吴苏云.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
[11]陈香生.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22).
[12]文勋,文金萍.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
[13]李滔.分析企业信息化如何受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
[14]张新刚.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7).
[15]昌文鑫.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3):211-212.
[16]程如贵.计算机用用技术对企业的信息化影响[J].计算机应用,2015(6).
[17]黄海明.电子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及特点[J].企业经济,2015(4)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篇2
[1]孙卫琴,李洪成.《Tomcat 与 JSP Web 开发技术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1-205
[2]BruceEckel.《JSP编程思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1-378
[3]FLANAGAN.《JSP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6月:1-465
[4]孙一林,彭波.《JSP数据库编程实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0-210
[5]LEE ANNE PHILLIPS.《巧学活用HTML4》.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319
[6]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32-300
[7]耿祥义,张跃平.《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1日:1-354
[8]孙涌.《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1-246
[9]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3-460
[10]Brown等.《JSP编程指南(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1-268
[1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1-410
[12]朱红,司光亚.《JSP Web编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34-307
[13]赛奎春.《JSP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8月:23-
[14]赵婷.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
[15]谭朝贵.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16]崔玉礼.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进程及信息安全的影响[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04)
[17]文勋,文金萍.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3)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篇3
[1]米琦.基于多维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2]汤文亮,曾祥元,曹义亲.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6)
[3]宋保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
[4]熊俊俏,冯进维,罗帆.基于JN5139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5)
[5]祝勇.基于LS-SVC的传感网络链路质量评估机制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6]程春蕊,刘万军.高内聚低耦合软件架构的构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07)
[7]孙利民等编着.无线传感器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甄甫,刘民,董明宇.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消息中间件的业务流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05)
[9]陆莹.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
[10]潘虎.煤矿安全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张杉.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魏宝玲.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施道路维护与监控[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3]吴中博,樊小泊,陈红.基于能量水平的多Sink节点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8(01)
[14]陈伟,吴健,胡正国.分布式监控组态系统实时数据传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6(22)
[15]原羿,苏鸿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06)
[16]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07)
[17]张雪平.使用SecureCRT实现网络管理自动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18]R.T.Wainner,B.D.Green,M.G.Allen,M.A.White,J.Stafford-Evans,R.Naper.Handheld,battery-powerednear-IRTDLsensorforstand-[J]..2002(2-3)
[19]I.F.Akyildiz,W.Su,Y.Sankarasubramaniam,E.Cayirci.Wirelesssensornetworks:asurvey[J].ComputerNetworks.2002(4)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篇4
[1]江群斌.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翟凤航.组织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D].天津大学2012
[3]张兴起.基于VPX标准和多核DSP阵列的信息处理平台设计[D].天津大学2012
[4]王璐.基于1553B总线的综合航电数据加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5]孙树和.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
[6]郎桐.无源自组网络输电线路实时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4
[7]郭毅.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8]李灏.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空时编码的实现和测量[D].天津大学2014
[9]谢国聪.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10]高宜文.基于Wi-Fi的智能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视频采集与处理平台的设计[D].天津大学2012
[11]毛延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信道传输协议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2]夏梓峻.LED-AODV:基于链路预测的车辆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3]尹超.无线网络视频传输性能评测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9
[14]童曦.基于.NET技术和多层架构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4
[15]王广彧.基于历史轨迹预测的车辆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算法[D].天津大学2014
[16]王伟海.龙口矿业集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2
[17]贺明.基于NC-OFDM的IEEE802.11n与ZigBee共存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8]叶君骄.基于SAT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管理平台[D].天津大学2012
[19]张松.基于IEEE802.11n的长距离无线链路性能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0]钟武汨.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无线频谱感知与重构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1]高明飞.北皂煤矿海域下开采水情在线监测应用系统[D].天津大学2012
[22]邹宇.基于卫星授时的长距离无线Mesh网络MAC协议ST-TDMA[D].天津大学2014
[23]王为睿.山东省龙口矿业集团6000m~3/h制氧工程DCS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3
[24]莫志德.基于Web应用的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D].天津大学2013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篇5
[1](美)BruceMolay着,杨宗源,黄海涛译.Unix/Linux编程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毅,王兆青,曹丽.基于HTTP的实时信息传输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0)
[3]崔文婧.数字娱乐产业中流行文化对于电子游戏的.影响[D].北京服装学院2010
[4]刘晓晖.SAP系统中不同物料分类的创建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封炜.基于GPS/GIS/GSM的物流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赵胤.基于SAP的离散制造型企业成本控制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7]李长斌.驼峰空压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8]闵国石.铁路工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9]龚俊.基于Javamail技术的企业Email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朱骁勇.基于SCCM的软件分发管理与软件封装模板助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1]彭诚.基于GPS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2]苏政华.离散制造型企业的SAP系统FICO模块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3]周昕毅.Linux集群运维平台用户权限管理及日志审计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14]徐朱平.SDP-21框架下项目管理在对日软件外包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刘进学.DeltaVDCS系统在丙烯均相聚合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李立平.基于数据挖掘的勘探随钻分析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王平.半自动闭塞控制信息数字化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8]潘忠锐.铁路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9]黄怡君.银行业的存储虚拟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2
[20]孙英.浅谈Flash与XML之间的通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⑷ 无线网络优化研究参考文献有哪些
参考文献】
1
肖克江;熊忠阳;张玉芳;;多径路由协议AOMDV的改进与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6期
2
田克;张宝贤;马建;姚郑;;无线多跳网络中的机会路由[J];软件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1
陈伟;魏强;赵玉婷;;传输速率感知的机会路由候选路由节点选择和排序[J];计算机应用;2011年11期
2
王英;黄群;李云;曹傧;;一种新的协作的路由协议:C-DSR[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07期
3
蔡顺;张三峰;董永强;吴国新;;面向编码机会路由的无线Mesh网络广播信道接入[J];软件学报;2012年09期
4
李彬;王文杰;殷勤业;杨荣;杨小勇;王慧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作的节能路由传输[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刘琰;;基于网络编码的流量感知路由协议研究设计[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⑸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参考”
无线网络技术论文“参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技术也一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无线网络技术论文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 就蓝牙在无线接入方面的应用做一探讨,并简要介绍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单片蓝牙产品BlueCoreTM01。
关键词: 蓝牙;无线通信;数据;PSTN
Abstract:on,andsimplyintrocesCSR′sbluetoothsingle-chip-BlueCoreTM01.
Keywords:bluetooth;wirelesscommunication;data;PSTN
1引言
蓝牙技术是用微波无线通信技术取代数据电缆来完成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短距离通信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利用蓝牙,可以将需要数据和语音通信的各个设备之间联成一个Piconet网(即微微网),或将几个Piconet网进一步互连,组成一个更大的Scatternet网(即分布式网络)。蓝牙的PSTN无线接入点使用现有的网络电话机为载体,做开发性预言。他使得手机用户通过固定电话网络实现信号连接,既而让广大的手机用户同时成为固定电话网的用户。对手机用户来说,在解决移动电话网信号问题的同时,又可以降低手机用户的通信费用;对于固定电话运营商来说,则意味着巨大的话费收益。本方案的创新点有几点:
(1)取代大量的短程连接所用的电缆,尤其是电缆无法到达的地方,蓝牙具有更大的优势。
(2)使得计算机可以通过蓝牙的PSTN无线接入点无线上网,同时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3)实现了蓝牙规范的`内部电话系统(IntercomProfile)应用协议栈,使得蓝牙PSTN无线接入点能够与网络中的各个蓝牙手机进行内部电话通信。
(4)由于方案设计是按照蓝牙技术标准设计,所以兼容符合蓝牙标准的蓝牙手机,适配器等相关蓝牙产品。
2BC01芯片和开发工具Bluelab介绍
BC01(BlueCore01)是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设计的一款单片蓝牙产品,他集无线设备、微处理器及基带电路于一体,采用标准的0.35μm的CMOS工艺。通过外置的存有蓝牙协议的FlashROM,可提供完全兼容的数据和语音通信。经过优化设计,所需的外部RF元件很少,允许主板的快速设计。因此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短的产品面市时间。
其主要特点如下:
(1)符合BluetoothV1.1规范。
(2)带有USB和UART主接口。
(3)可编程的PCM接口,支持13b8kss-1的双向串行的同步语音传输。
(4)内含的数字转换器,可进行线性PCM(脉冲编码调制)、A律PCM、μ律PCM和CVSD(连续变化斜率增量调制)间的相互转换,编解符合高至HCI层的蓝牙控制协议。
(5)采用单电源3.15V供电,支持PART,SNIFF,HOLD多种节电模式。
(6)支持所有的包类型和多达7个从设备的Piconet。
(7)芯片内含链路控制、链路管理、HCI以及可选的L2CAP,RFCOMM,SDP多层软件协议栈,可直接使用。
(8)提供VM(VirtualMachine)机制。内嵌16b的RISC微处理器,运行协议栈的同时还可以运行下载到FlashROM中的用户程序,实现真正意义的单芯片。
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Bluelab是专门针对Bluecore的仿真开发系统,他在PC上模拟Bluecore01的环境,从而方便开发基于Bluecore01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他包括了compiler,emulator/debugger,documentation以及一些源代码例子。Bluelab还提供了蓝牙协议栈Bluestack,支持SDP,L2CAP和RFCOMM等高层协议。用户可以通过UART/USB接口来调用Bluestack,也可以通过VM来访问Bluestack。
3系统方案设计
整个系统分为前端数据处理和PC端数据管理2大部分。前端数据处理框图如图2所示。
蓝牙ISDN接入点的空中无线接口为蓝牙,有线接口有:RJ11,ISDN的S/T接口、USB数据接口。S口收发器能够提供CCITT关于ISDNS/T参考点的I.430建议要求的功能,支持192kb/s的4线平衡传输方式的全双工数据收发。由于BC01内部资源及引脚有限,单片机80C196主要完成控制和协调各模块的工作,处理D信道信令和收发、B信道数据收发、外部中断申请,并且通过各种接口与蓝牙模块进行通信。SLIC模块主要提供语音信号的数模、模数转换、A律/μ律压缩PCM编解码等功能,并具备产生和控制各种信号音的功能。蓝牙模块主要实现蓝牙功能,并且提供了符合蓝牙规范的空中接口。他集成了各种需要的蓝牙协议(包括CTP应用协议栈、内部电话应用协议栈)以及管理程序。
为了形成蓝牙Piconet网络化管理,将PC端的数据管理作为Piconet主设备,而前端的数据处理作为从设备。整体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连接PC的BC01作为MASTER,他会自动搜索查询范围内的蓝牙设备,将其作为SLAVE加入Piconet网,因为每块SLAVE都有惟一的BD_ADDR(BluetoothDeviceAddress),因此MASTER可以区别每一个SLAVE并对其进行控制。
4软件结构
软件设计是基于L2CAP层进行开发,SLAVE的功能是接受MASTER的查询、连接请求,或查询到已存在的Piconet后,将自己加入Piconet。SLAVE的功能简单,全部程序代码可以放在单片机80C196的FlashROM中运行。MASTER由于要负责管理整个Piconet,对各个SLAVE进行控制和管理,BC01提供的资源已不能满足。因此将L2CAP协议层以上的软件放在PC上运行,与PC采用HCI层接口。软件结构如图4所示。
5结语
在无线接入现场应用中,中心控制节点与各个无线接入的距离在100m以内。目前大功率的蓝牙芯片已经可以达到100m的覆盖范围,完全满足实际应用。此套方案的实验室联机调试已经完成,达到初步设计要求。下一步是将此套方案应用到实际的无线接入现场,进行现场调试,对系统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金纯,许光辰,孙睿.蓝牙技术[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1A.26July,1999.
[3]徐爱钧.单片机高级语言C51Windows环境编程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KrulinskiDJ.ProgrammingMicrosoftVisualC++6.0技术内幕[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