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什么协议
ZIGBEE协议。最适合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相应的就是ZIGBEE协议,实现是ZIGBEE协议栈。
此外无线通信技术还有WIFI,蓝牙,GPRS等
㈡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方法 什么是分层设计,什么是跨层设计
我觉得您的问题太笼统了。就分层设计而言,也分系统分层设计和协议栈分层设计。一个WSN网络一般有三层设计,上位机、下位机和网关,其中网关是连接上位机和下位机的中间枢纽,实现上、下行数据流的交互。而协议栈分层是为了让协议栈更好地对网络进行数据管理、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㈢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三个部分,详细介绍)提示: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
1.传感器节点:
是一个微型的嵌入式系统,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完成简单数据的处理、感知(传感器敏感元件)、采集和初级处理(信号调理电路包括滤波运放,AD转换电路)、存储、管理和融合数据等。
包括感知模块(传感器---AD转换),处理器模块(处理器和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网
络---MAC协议---收发器),电源管理模块。
2.汇聚节点:
即网关,完成两种协议栈之间的通信协议转换,接收任务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完成网络节点的相关配置,将传感器数据通过外部网络发送到任务管理节点。
3.任务管理节点:
用户界面控制端,用于发送指令等控制整个系统。
㈣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访问控制协议有哪些
HTTP协议肯定有。
传感器网络用来感知客观物理世界,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量。客观世界的物理量多种多样,不可穷尽。不同的传感器网络应用关心不同的物理量,因此对传感器的应用系统也有多种多样的要求。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不同的应用对传感器网络的要求不同,其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网络协议必然会有很大差别。所以传感器网络不能像因特网一样,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平台。对于不同的传感器网络应用虽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但在开发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更关心传感器网络的差异。只有让系统更贴近应用,才能做出最高效的目标系统。针对每一个具体应用来研究传感器网络技术,这是传感器网络设计不同于传统网络的显着特征。
无线传感网络有着许多不同的应用。在工业界和商业界中,它用于监测数据,而如果使用有线传感器,则成本较高且实现起来困难。无线传感器可以长期放置在荒芜的地区,用于监测环境变量,而不需要将他们重新充电再放回去。
㈤ 请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是什么非常感谢。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据转换;处理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存储和处理本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能量供应模块为传感器节点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通常采用微型电池。
随着传感器网络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提出了多个传感器节点上的协议栈。早期提出的一个协议栈,这个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与互联网协议栈的五层协议相对应。另外,协议栈还包括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按照能源高效的方式协同工作,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资源共享。
定位和时间
同步子层在协议栈中的位置比较特殊。它们既要依赖于数据传输通道进行协作定位和时间同步协商,同时又要为网络协议各层提供信息支持,所以在图中用倒L型描述这两个功能子层。右边的诸多机制一部分融入到的各层协议中,用以优化和管理协议流程;另一部分独立在协议外层,通过各种收集和配置接口相对应机制进行配置和监控。
㈥ ZigBee无线传感网如何组成协议栈是什么
zigbee可以组三种类型的网络——星型、树状、网状。
组网过程大体一致,路由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别
zigbee组网首先都是由协调器发起组网,扫描环境是否存在其他干扰,选择较好的信道和独一的PANID进行组网
路由节点加入网络:星型网路由直接加入协调器就OVER了;树状网路由节点会找一个较好的父节点,以后通信只和父节点进行,以此类推;网状网路由节点会随机加入网络,但路由是AODV方式,即按需路由,源节点有信息时才发起路由发现,其余时间只是周期性维护下邻居表。当然地址分配也会存在差别,其他的也有一些差别,这里长话短说,仅仅说下组网过程的差别
对应最后一个问题,协议栈与协议的关系
协议通俗的说就是一些算法的集合
协议栈通俗地说就是协议的语言实现,例如zigbee协议栈就是用C语言实现了一些必要的协议算法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追问!!!
㈦ 无线传感器网络常见通信协议标准是什么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节点、传感网络和用户这3部分。其中,节点一般是通过一定方式将节点覆盖在一定的范围,整个范围按照一定要求能够满足监测的范围;传感网络是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将所有的节点信息通过固定的渠道进行收集,然后对这些节点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计算,将分析后的结果汇总到一个基站,最后通过卫星通信传输到指定的用户端,从而实现无线传感的要求
㈧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有哪些基本分类
没有统一的MAC协议分类方式,但是大体依据标准分为三种,如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单一或多信道方式;采用固定分配信道还是随机访问信道方式。
已有的参考文献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三类:确定性分配、竞争占用和随机访问。前两者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理想选择。因为TDMA固定时隙的发送模式功耗过大,为了节省功耗,空闲状态应关闭发射机。竞争占用方案需要实时监测信道状态也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随机介质访问模式比较适合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节能要求。
下面介绍根据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将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为基于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方式和时分复用方式及基于时分和频分复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种。
1) 无线信道随机竞争接入方式(CSMA)
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采用随机方式使用无线信道,典型的如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的MAC协议,需要注意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尽量减少节点间的干扰。
2) 无线信道时分复用无竞争接入方式(TDMA)
采用时分复用(TDMA)方式给每个节点分配了一个固定的无线信道使用时段,可以有效避免节点间的干扰。
3) 无线信道时分/频分/码分等混合复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
通过混合采用时分和频分或码分等复用方式,实现节点间的无冲突信道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