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综合体试题
扩展阅读
怎么禁止网络连接手机 2025-04-22 21:04:15
无线网络桥接设备华为 2025-04-22 20:51:16

计算机网络综合体试题

发布时间: 2022-04-14 17:56:09

① 计算机试题,急!!!!

链接:

提取码:3w0j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测试题

4个部门也就是最少4个子网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可用网络为:192.168.1.0 可用IP 192.168.1.1-192.168.1.30 192.168.1.32 可用IP 192.168.1.33-192.168.3.62 192.168.1.64 可用IP 192.168.1.65-192.168.1.94 192.168.1.96 可用IP 192.168.1.97-192.168.1.126 192.168.1.128 可用IP 192.168.1.129-192.168.1.158 192.168.1.160 可用IP 192.168.1.161-192.168.1.190 192.168.1.192 可用IP 192.168.1.193-192.168.1.222 192.168.1.224 可用IP 192.168.1.225-192.168.1.254

③ 求一份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A 36×106

B 18×C 10

C 48×106

D 96×106

2.E1载波的数据传输为()

A 1.544Mbps

B 1Mbps

C 2.048Mbps

D 10Mbps

3.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各有两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在1200Baud的信号传输速率下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 2400b/s

B 3600b/s

C 9600b/s

D 4800b/s

4.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其数据传输速率为波特率的()

A 2倍

B 4倍

C 1/2倍

D 1倍

5.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位,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A 5位

B 3位

C 4位

D 2位

6.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 x6+x4+x3+1

B x5+x3+x2+1

C x5+x3+x2+x

D x6+x5+x4+1

7.X.21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减少信号线的数目,其机械特性规定采用()

A DB-25连接器

B DB-9连接器

C DB-15连接器

D RJ11连接器

8.采用AT命令集对Moden进行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用脉冲拨号呼叫62751890”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TDT62751890

B ATDP62751890

C AT62751890

D ATZ62751890

9.采用RS-232C接口标准连接PC机和Modem,其请求发送信号(RTS)的连接方向为()

A DCE→DTE

B DCE→DCE

C DTE→DTE

D DTE→DCE

10.BSC规程采用的帧同步方法为()

A字节计数法

B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C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D违法编码法

11.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

B 2n-1

C 2n

D 2n

12.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

A 2帧

B 3帧

C 4帧

D 1帧

13.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是较早提出的同步协议,其典型代表是()

A 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SC

B ISO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C IBM公司的SDLC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4.标准10Mbps802.3LAN的波特率为()

A 20M波特

B 10M波特

C 5M波特

D 40M波特

15.IEEE802.3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为()

A 1-坚持算法的CSMA/CD

B非坚持算法的CSMA/CD

C P-坚持算法的CSMA/CD

D以上均不对

16.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17.采用ATM交换技术,具有同样信息头的信元在传输线上并不对应某个固定的时间间隙,也不是按周期出现的。因此,其信道复用方式为()

A同步时分复用

B异步时分复用

C PCM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18.ATM信元及信头的字节数分别为()

A 5,53

B 50,5

C 50,3

D 53,5

19.帧中继是继X.25之后发展起来的数据通信方式,但帧中继与X.25不同,其复用和转接是发生在()

A物理层

B网络层

C链路层

D运输层

20.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A为全0

B为全1

C相同

D不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0.5分,共20分)

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2.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23.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____________,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检错码为____________.

24.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设信息位为K位,冗余位为r位,则K和r之间的关系应满足不等式____________.

25.通信双方同等进程或同层实体通过协议进行的通信称为____________通信,通过物理介质进行的通信称为____________通信。

26.若BSC帧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B DLE STX”,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____________.

27.若HDLC帧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011111110”,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____________.

28.有三种静态路由选择策略的具体算法,分别是泛射路由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9.有三种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的具体算法,分别是独立路由选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0.X.25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虚电路服务。其中,____________即为需要呼叫建立与拆除的虚电路服务。

32.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____________两类不同性质的网络服务,其中____________是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33.在ISO/OSI标准中,网络服务按质量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其中____________具有不可接受的残留差错率。

34.在OSI参考模型中,服务原语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5.用户使用电话线和MODEM接入网络,或两个相距较远的网络通过数据专线互连时,需要在数据链路层运行专门的____________协议或____________协议。

36.局域网常用的拓外结构有总线、星形和____________三种。着名的以太网(Ethernet)就是采用其中的____________结构。

37.由于帧中继可以不用网络层而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所以帧中继通信节点的层次结构中只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8.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域名服务器、域名空间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有了DNS,凡域名空间中有定义的域名都可以有效地转换为____________.

39.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________类IP地址,其网络标识(netid)为_____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____________.

40.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频分多路复用(FDM)

42.网络协议(Protocol)

43.网关(Gateway)

44.地址转换协议ARP

45.Intranet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46.(4分)某公司采用一条租用专线(Leased line)与在外地的分公司相连,使用的Modem的数据传输率为2400bps,现有数据12×106字节,若以异步方式传送,不加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最少需要多少时间(以秒为单位)才能传输完毕?(设数据信号在线路上的传播延迟时间忽略不计)。

47.(5分)试给出T1载波的帧结构,并计算其开销百分比。

48.(4分)若10Mbps的CSMA/CD局域网的节点最大距离为2.5Km,信号在媒体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求该网的最短帧长。

49.(5分)某令牌环媒体长度为10K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数据传输率为4Mbps,环路上共有50个站点,每个站点的接口引入1位延迟,试计算环的比特长度。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50.(4分)采用生成多项式x6+x4+x+1发送的报文到达接收方为101011000110,所接收的报文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51.假设A站和B站之间的全双式数据帧传输使用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帧序号位数为3,设A站有10个数据帧要发送,B站有4个数据帧要发送,使用选择重发协议,帧的确认尽量使用捎带确认,若没有数据帧,可用ACK进行单独确认,用NAK进行单独否认。假定没有超时和帧丢失,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均从序号0开始。帧的格式为:(帧类型,发送序号,确认序号)。发送序号或确认序号如果没有意义,可用N标明;确认序号指出下一个希望接收的数据帧序号。请在下图所示的情景中填写帧中带下划线的域(或没有帧,则帧类型为NONE)。

52.(8分)若窗口序号位数为3,发送窗口尺寸为2,采用Go-back-N法,试画出由初始状态出发相继发生下列事件时的发送及接收窗口图示:

发送0号帧;发送1号帧;接收0号帧;接收确认0号帧;发送2号帧;接收1号帧;接收确认1号帧。

53.(5分)简要说明网络中的阻塞及死锁现象,试列举常见的三种阻塞控制方法。具体解释发生于A、B两个节点间的直接存储转发死锁现象。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C 5.C

6.B 7.C 8.B 9.D 10.B

11.B 12.B 13.A 14.A 15.A

16.A 17.B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0.5分,共20分)

21.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22.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23.纠错码循环冗余码(或CRC码)

24.2r≥K+r+1

25.虚实

26.B DLE DLE STX

27.010111110110

28.固定路由选择随机路由选择

29.集中路由选择分布路由选择

30.网桥(Brideg)路由器(Router)

31.虚呼叫永久虚电路虚呼叫

32.数据报数据报

33.A型网络服务B型网络服务C型网络服务C型网络服务

34.响应(Response)确认(Confirm)

35.SLIP(Serial Line IP)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注:括号中的内容不要求,若答案中给出,则应拼写正确;否则,适当扣分。)

36.环型总线

37.物理层链路层

38.地址转换请求程序对应的IP地址

39.B;128.11;3.31

40.性能管理安全管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频分多路复用。

4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网络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和定时三个要素组成。

注:后一句不答也算对

4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能够提供运输层及运输层以上各层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

44.“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在TCP/IP环境下,网络层有一组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这组协议即为地址转换协议ARP.

4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内部网[或内联网],是一组在特定机构范围内使用的互联网络。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46.(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以异步方式传输一个字节数据,需加1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实际需传送10位。

12×106×10/2400=5×104(秒)

即最少需5×104秒才能传输完毕。

47.“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T1载波的帧结构为:(3分)

T1载波开销百分比:(2分)

(24+1)/193×100%=13%

48.(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最短帧长=2×(2.5×103m/2×108m/s)×10×106b/s=250bit

49.(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解:环的比特长度=10km×5μs/km×4Mbps+1bit×50

=10×5×10-6×4×106+50

=200+50=250(bit)

5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4分)

解:多项式x6+x4+x+1对应的位串是1010011,用它来除接收到的报文,若能整除则所接收报文正确。(2分)

能够整除,所以收到的报文是正确的。(2分)

5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阻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1分)严重时甚至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在死锁状态下,网络的有效吞吐量接近于零。(1分)

常见的阻塞控制方法为:缓冲区预分配法;分组丢弃法;定额控制法。(1.5分)

发生于A、B两个节点间的直接存储转发死锁表现为:A节点的所有缓冲区装满了等待输出到B节点的分组;而B节点的所有缓冲区也全部装满了等待输出到A节点的分组;此时,A节点不能从B节点接收分组,B节点也不能从A节点接收分组,从而造成两节点间的死锁。(1.5分)

④ 计算机网络习题

这个是按章节来的,你自己找一下吧
第一章习题答案
1. 填空题
(1)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
(2) 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 通信 子网和__资源__子网。
(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 星型 、树型、 总线型 、环型和网状型。

第二章习题答案
1.填空题
(1)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 模拟/数字 信号和 数字/模拟 信号之间的变换。
(2)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接收端要通过差错控制检查数据是否出错,而采用反馈重发纠错的方法有 停等ARQ 方式和连续ARQ方式,连续ARQ方式又包括选择方式和
GO-BACK-N方式。
(3) 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 抽样 、 量化和编码。
(4)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 基带传输 。
(5) 通信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类型可划分为 模拟 信道和 数字 信道。
(6) 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前需进行 编码 ,以便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号;
(7) 数字数据的基本调制技术包括幅移键控、 频移键控 和相移键控。
2.选择题
(1)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 的编码方式是 C 。
A.ASK B.FSK C.PSK D.NRZ
(2) 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将语音信号数字化的技术是 B ;
A.差分Manchester编码 B.PCM技术
C.Manchester编码 D.FSK方法
(3) 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卫星通信通信距离大,覆盖的范围广
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
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4) 电缆屏蔽的好处是 B 。
A.减少信号衰减 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
C.减少物理损坏 D.减少电缆的阻抗
(5)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B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频分多路复用 D.波分多路复用
(6) 下面有关虚电路和数据报的特性,正确的是 C 。
A.虚电路和数据报分别为面向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B.数据报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C.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7) 在数字通信中,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技术是 B 。
A.交换技术 B.同步技术 C.编码技术 D.传输技术
(8) 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D 。
A.半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数据报 D.全双工通信
(9) 对于脉冲编码调制来说,如果要对频率为600Hz的语音信号进行采样,若传送PCM信号的信道带宽是3KHz,那么采样频率应该取 B ,就足够可以重构原语音信号的所有信息。
A.1.2KHz B.6KHz C.9KHz D.300Hz

第三章习题答案
1. 填空题
(1) 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 用户数据报 协议实现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而 传输控制 协议一个基于连接的通信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2) 在计算机网络中,将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 TCP/IP 协议,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2. 选择题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一层和第三层分别为 A 。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层
(2) 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D 属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 B.IP和UDP
C.RARP和DNS D.FTP和SMTP
(3) 在下面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通过交换与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D.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在MAC子层使用CSMA/CD的协议
(4)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C 。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
C.包、帧、比特 D.数据块、分组、比特
(5) 在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 C 。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第四章习题答案
1. 填空题
(3) IEEE 802局域网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 逻辑链路控制 子层和 媒体访问控制 子层。
(4) 在令牌环中,为了解决竞争,使用了一个称为 令牌 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的站才有权利发送数据。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 环型 。
(5)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 拓扑结构 、传输介质和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
(6)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先听后发 、边听边发、__冲突停发___________、随机重发;
2. 选择题
(1)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采用 C 拓扑结构。
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树型
(2) Ethernet Switch的100Mbit/s全双工端口的带宽为 C 。
A.100Mbit/s B.10/100Mbit/s C.200Mbit/s D.20Mbit/s
(3) 对于采用集线器连接的以太网,其网络逻辑拓扑结构为 C ;
A.总线结构 B.星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以上都不是
(4) 有关VLAN的概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和ATM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
B.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虚拟局域网,且虚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
C.使用IP地址定义的虚网与使用MAC地址定义的虚网相比,前者性能较高
D.VLAN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
(5)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 A 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光纤 B.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微波
(6) IEEE802.3物理层标准中的10BASE-T标准采用的传输介质为A 。
A.双绞线 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 D.光纤

第五章习题答案
1.选择题
(1). A 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
A.垂直竖井系统 B.平面楼层系统
C.机房子系统 D.布线配线系统
(2).水平布线系统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六个子系统之一,下面关于水平布线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在一个多层的建筑物中,水平布线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
B.水平布线系统起着支线的作用,一端连接用户工作区,另一端连接垂直布线系统或设备间;
C.水平布线系统包括了用于连接用户设备的各种信息插座及相关配件(软跳线、连接器等);
D.将垂直布线的干线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通信插座;

第六章习题答案
1.选择题
(1) 下列 D 不是网络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NT Server B.NetWare
C.UNIX D.SQL Server
(2) 网络操作系统的系统容错技术中不包括 D
A.硬盘镜像 B. 事务跟踪系统 C. 电源备份 D. 用户鉴权
(3) 下列 D 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容错技术。
A.用户帐户 B. 用户密码 C. 文件共享 D. 磁盘镜像与磁盘双工
(4) 为了保证服务器中硬盘的可靠性,可以采用磁盘镜像技术,其标准是 C 。
A.RAID 5 B. RAID 3 C. RAID 1 D. RAID 0

第七章习题答案
1. 选择题
(1) 可以为程序员提供高层、跨平台、多协议的接口功能的软件称为 D 。
A.服务端开发软件 B.用户端开发软件
C.网络协议 D.中间件
(2) 在Client/Server结构中,客户机使用一条SQL命令将服务请求发送到 B ,由它将每一条SQL命令的执行结果回送给客户机。
A.文件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应用服务器 D.对象服务器
(3) 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网络将用户请求传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执行用户请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回用户,这种工作模式称为___A________。
A.Client/Server 模式 B.对等模式
C.CSMA/CD模式 D.Token Ring 模式

第八章习题答案
1. 选择题
(1) X.25网络是一种 D 。
A.企业内部网 B.帧中继网 C.局域网 D.公用分组交换网
(2) 网桥工作在互连网络的 B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3) 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 B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 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 D 交换技术。
A.报文 B.线路 C.信元 D.分组
(5) 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连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B_________。
A.集线器 B.路由器 C.网关 D.中继器
(6) 对于缩写词X.25、ISDN、PSTN和DDN,分别表示的是 。
A. 数字数据网、公用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
B. 分组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
C. 帧中继、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公用电话交换网
D. 分组交换网、公用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帧中继
(7) 英文单词Hub、Switch、Bridge、Router、Gateway代表着网络中常用的设备,它们分别表示为 A 。
A. 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网关
B. 交换机、集线器、网桥、网关、路由器
C. 集线器、交换机、网桥、网关、路由器
D. 交换机、网桥、集线器、路由器、网关
(8) 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本速率接口和基群速率接口的传输速率分别为 B 。
A. 128Kbit/s和1.544Mbit/s
B. 144Kbit/s和2.048Mbit/s
C. 144Kbit/s和1.544Mbit/s
D. 64Kbit/s和2.048Mbit/s

第九章习题答案
1.填空题
(1) HTTP协议是基于TCP/IP之上的,WWW服务所使用的主要协议,HTTP会话过程包括连接、请求 、应答和断开 。
(2) IP地址中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__有限广播地址___地址,IP地址中主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__网络___地址。
(3) 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是 HTTP ;
HTML是WWW网页制作的基本语言。
(4) FTP能识别的两种基本的文件格式是文本 文件和 二进制 文件。
(5) 在一个IP网络中负责主机IP地址与主机名称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__域名系统__,负责获取与某个IP地址相关的MAC地址的协议称为__地址解析协议_。
(6) 在Internet中URL的中文名称是_统一资源定位器__;我国的顶级域名是_cn______。
(7) 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 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
(8) 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依靠简单邮件传输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2.选择题
(1) 在下面的IP地址中, C 属于C类地址。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2) 在Intranet服务器中, D 作为WWW服务的本地缓冲区,将Intranet用户从Internet中访问过的主页或文件的副本存放其中,用户下一次访问时可以直接从中取出,提高用户访问速度,节省费用。
A.WWW服务器 B.数据库服务器
C.电子邮件服务器 D.代理服务器
(3) 在给主机配置IP地址时,合法的是 A 。
A.129.9.255.18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4) HTTP是 D 。
A.统一资源定位器 B.远程登录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 D.超文本传输协议
(5)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B 。
A.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B.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6) 使用匿名FTP服务,用户登录时常常使用 A 作为用户名。
A.anonymousB.主机的IP地址
C.自己的E-mail地址 D.节点的IP地址

第十章习题答案
1.填空题
(1) 网络安全遭到破坏时,所能采取的基本行动方案有 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
(2) 防火墙是指一个由软件和硬件系统组合而成的专用“屏障”,其功能是防止非法用户入侵、非法使用系统资源以及执行安全管制措施。
2. 选择题
(1) 在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用来检查网络请求分组是否合法,保护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的技术是____B______。
A.防病毒技术 B.防火墙技术 C.差错控制技术 D.流量控制技术
(2) 网络安全机制主要解决的是 C。
A. 网络文件共享 B. 因硬件损坏而造成的损失
C. 保护网络资源不被复制、修改和窃取 D. 提供更多的资源共享服务
(3) 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常采用对用户身份的鉴别。下面不属于用户身份鉴别的方法是D。
A. 报文鉴别 B. 身份认证 C. 数字签名 D. 安全扫描

⑤ 请计算机网络高手解答试题

局域网的基本特征:
局部区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通常简称为“局域网”,缩写为L A N。局域网是结构复杂程

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仅是在同一地点上经网络连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局域网通常挨

得很近,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网络。通常将具有如下特征的网称为局域网。

1)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筑或一个房间内。

2)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其范围自1 M b p s到1 0 M b p s ,近来已达到1 0 0 M b p s。而广

域网运行时的传输率一般为2400bps、9600bps或者38.4kbps、56.64kbps。专用线路也只能达到

1.544Mbps。

3)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

局域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的威力获得更充分地发挥,在很短的时间内计算机网络就深入到

各个领域。因此,局域网技术是目前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各种局域网层出不穷,并得到广泛应用,

极大地推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尽管局域网是最简单的网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必定是小型的或简单的。局域网可以变

得相当大或复杂,在行业杂志上读到配有成百上千用户的局域网是很常见的事。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局域网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够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更好地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

信息安全性,易于操作和维护等。对此要求决定了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局域网的特性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即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询问方式。下面一一进行描述。

——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元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网络结点(又可分为端结点和转发结点)和通

信链路,网络中结点的互连模式叫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定义了网中资源的连接方式,在

局域网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形结构。

1.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

接到传输介质或称总线上。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沿着介质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

站点接收。总线拓扑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结构简单,传输介质又是无源元件,

从硬件的角度看,十分可靠。总线型结构的缺点是:因为这种结构的网不是集中控制的,所以故

障检测需要在网上的各个站点上进行;在扩展总线的干线长度时,需重新配置中继器、剪裁电

缆、调整终端器等;总线上的站点需要介质访问控制功能,这就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费用。以

太网等常采用总线型结构,图1-1是一总线型拓扑结构例子。

在总线型拓扑结构中,局域网的各个节点都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线路上。由于各个节

点之间通过电缆直接相连,因此,总线拓扑结构中所需要的电缆长度是最小的。但是,由于所有节点

都在同一线路上进行通信,任何一处故障都会导致所有的节点无法完成数据的发行和接收。

常见使用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有Ethernet、ARCnet和Token Bus。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在网中广播信息。网络中的每个站几乎可以同时

“收到”每一条信息。这与下面要讲到的环型网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线型拓扑结构最大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用户站点入网灵活。另外一个优点是某个站点失效

不会影响到其他站点。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任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站

点发送数据,而且介质访问控制也比较复杂。总线型结构网是一种针对小型办公环境的成熟而又

经济的解决方案。

2. 环形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是由连接成封闭回路的网络结点组成的,每一个结点与它左右相邻的结点连

接。环形网络常使用令牌环来决定哪个结点可以访问通信系统。在环形网络中信息流只能是单

方向的,每个收到信息包的站点都向它的下游站点转发该信息包。信息包在环网中“旅行”一

圈,最后由发送站进行回收。当信息包经过目标站时,目标站根据信息包中的目标地址判断出

自己是接收站,并把该信息拷贝到自己的接收缓冲区中。为了决定环上的哪个站可以发送信息,

平时在环上流通着一个叫令牌的特殊信息包,只有得到令牌的站才可以发送信息,当一个站发

送完信息后就把令牌向下传送,以便下游的站点可以得到发送信息的机会。环形拓扑结构的优

点是它能高速运行,而且避免冲突的结构相当简单。

环形拓扑结构中,连接网络中各节点的电缆构成一个封闭的环,信息在环中必须沿每个节点单

向传输,因此,环中任何一段的故障都会使各站之间的通信受阻。所以在某些环形拓扑结构中如

FDDI,在各站点之间连接了一个备用环,当主环发生故障时,由备用环继续工作。

图1-2是一个环形拓扑结构的例子。

——对等的环形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并不常见于小型办公环境中,这与总线型拓扑结构不同。因为总线型结构中所

使用的网卡较便宜而且管理简单,而环形结构中的网卡等通信部件比较昂贵且管理复杂得多。环

形结构在以下两种场合比较常见:一是工厂环境中,因为环网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二是有许多

大型机的场合,采用环型结构易于将局域网用于大型机网络中。

3. 星形拓扑结构

星形拓扑结构是由通过点到点链路接到中央结点的各站点组成的。星形网络中有一个唯一

的转发结点(中央结点),每一台计算机都通过单独的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央结点。星形拓扑结构

的优点是:利用中央结点可方便地提供服务和重新配置网络;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

备,不会影响全网,容易检测和隔离故障,便于维护;任何一个连接只涉及到中央结点和一个站

点,因此,控制介质访问的方法很简单,从而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星形拓扑的缺点是:每个

站点直接与中央结点相连,需要大量电缆,因此费用较高;如果中央结点产生故障,则全网不能

工作,所以对中央结点的可靠性和冗余度要求很高。Windows 95对等网常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图1-3是一个星形拓扑结构的例子。

在星形拓扑结构中,网络中的各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上,由该中心设备向目的节点传送信息。

星形拓扑结构方便了对大型网络的维护和调试,对电缆的安装检验也相对容易。由于所有工

作站都与中心节点相连,所以,在星形拓扑结构中移动某个工作站十分简单。

目前流行的星形结构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单位内部的专用小交换机( PA B X )组成局域

网,在本单位内为综合语音和数据的工作站交换信息提供信道,还可以提供语音信箱和电话会

议等业务,是局域网的一个重要分支;另一类是近几年兴起的利用集线器( h u b )连接工作站的网,

被认为是今后办公局域网的发展方向。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网络中各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依靠某种传输介质来实现。传输介质种类很多,适用于

局域网的介质主要有三类: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 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 cable)由绞合在一起的一对导线组成,这样做减少了各导线之间的相互电

磁干扰,并具有抗外界电磁干扰的能力。

双绞线电缆可以分为两类:屏蔽型双绞线( S T P )和非屏蔽型双绞线( U T P )。屏蔽型双绞线外

面环绕着一圈保护层,有效减小了影响信号传输的电磁干扰,但相应增加了成本。而非屏蔽型

双绞线没有保护层,易受电磁干扰,但成本较低。

非屏蔽双绞线广泛用于星形拓扑的以太网。采用新的电缆规范,如10B a s e T和100B a s e T,

可使非屏蔽型双绞线达到10Mbps以至100Mbps的传输数率。

双绞线的优势在于它使用了电信工业中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因此,对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都要容易得多。在不需要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环境中,选择双绞线特别是非屏蔽型双绞线,既利

于安装,又节省了成本,所以非屏蔽型双绞线往往是办公环境下网络介质的首选。

双绞线的最大缺点是抗干扰能力不强,特别是非屏蔽型双绞线尤甚。

2.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外两个导体组成,且这两个导体是同轴线的,所以称为同轴电缆。在同轴

电缆中,内导体是一根导线,外导体是一个圆柱面,两者之间有填充物。外导体能够屏蔽外界

电磁场对内导体信号的干扰。

同轴电缆既可以用于基带传输,又可以用于宽带传输。基带传输时只传送一路信号,而宽

带传输时则可以同时传送多路信号。用于局域网的同轴电缆都是基带同轴电缆。

常用的同轴电缆有以下几类:

RG-8和R G - 11,直径1/2 in(1in=25.4mm),阻抗5 0 W,常用于以太网中,即平时所谓的粗缆。

将网卡连接到粗缆中时,需要收发器。

R G - 5 8,直径1/2 in,阻抗5 0 W,用于以太网中,称之为粗缆。细缆网不需要收发器,只需

要一个T型插头。但物理范围和所连站点数都比粗缆要少。

RG-62阻抗为93W,用于ARCnet。其型号是为电视天线所用的同轴电缆。

3. 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简称为光纤。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光纤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光纤由纤芯、包

层及护套组成。纤芯由玻璃或塑料组成,包层则是玻璃的,使光信号可以反射回去,沿着光纤

传输;护套则由塑料组成,用于防止外界的伤害和干扰。

光波由发光二极管或激光注入二极管产生,接收端使用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即

数据信号)。

光导纤维传输损耗小、频带宽、信号畸变小,传输距离几乎不受限制,且具有极强的抗电

磁干扰能力,因此,被认为是今后网络传输介质的发展方向。

光纤的缺点是价格比较贵,并不是光纤本身贵,目前光纤的价格已接近同轴电缆的价格,

而是所使用的网卡等通信部件比较昂贵。第二个缺点是管理比较复杂。

采用光纤的典型局域网是FDDI。

——局域网的标准

局域网出现之后,发展迅速,类型繁多。1 9 8 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I E E E)

成立8 0 2课题组,研究并制定了局域网标准IEEE 802。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经过讨论,

建仪将802标准定为局域网国际标准。

IEEE 802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主要有如下12种。

1)IEEE 802.1概述,局域网体系结构以及网络互连。

2)IEEE 802.2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

3)IEEE 802.3描述CSMA/CD总线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相应物理层规范。

4)IEEE 802.4描述令牌总线(token bus)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相应物理层规范。

5)IEEE 802.5描述令牌环(token ring)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相应物理层规范。

6)IEEE 802.6描述市域网(MAN)的质访问控制协议及相应物理层规范。

7)IEEE 802.7描述宽待技术进展。

8)IEEE 802.8描述光纤技术进展。

9)IEEE 802.9描述语音和数据综合局域网技术。

10)IEEE 802.10描述局域网安全与解密问题。

11)IEEE 802.11描述无线局域网技术。

12)IEEE 802.12描述用于高速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方法及相应的物理层规范。

⑥ 高分悬赏:求计算机网络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5.C 9.C 13.D 17.A
2.A 6.C 10.D 14.B 18.D
3.C 7.D 11.B 15.C 19.C
4.A 8.B 12.C 16.A 2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21.资源
22.联机多用户
23.基带
24.模拟数据
25.缓存(或缓冲)
26.选择路由
27.逻辑
28.结构
29.网络操作系统
30.网络层
31.安全防护
32.接口
33.ODBC
34.物理
35.IEEE802.4
36.物理
37.网络体系结构
38.分支式
39.传送
40.群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参考答案〕
(1)具有独立数据处理能力
(2)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
(3)计算机

42.〔参考答案〕
(1)通信信道的每一端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接收端(1分)
(2)在同一时刻里,信息只能有一个传输方向(2分)

43.〔参考答案〕
由于终端控制器中的缓冲区满(1分),造成集中器终止(1分)对终端控制器进行继续查询(1分)

44.〔参考答案〕
(1)系统、数据、文件损坏
(2)自动恢复
(3)是一种技术

45.〔参考答案〕
(1)区别Internet上主机(服务器)
(2)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号码
(3)Internet中识别主机(服务器)的唯一标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6.〔参考答案〕
(1)信号转换
(2)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
(3)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4)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47.〔参考答案〕
(1)通过对点对点的同步控制,使计算机之间的收发数据速率同步(2分)
(2)控制网络的输入,避免突然大量数据报文提交(2分)
(3)接收工作站在接收数据报文之前,保留足够的缓冲空间(1分)

48.〔参考答案〕
(1)支持复杂的多媒体应用(1分)
(2)相对传统LAN拥有保证的服务质量(1分)
(3)良好的伸缩性(1分)
(4)提高生产率
(5)改进现有应用的性能
(6)为用户网络提供带宽
(7)保护用户投资
(8)高频宽
(9)低延时
(10)节省费用

49.〔参考答案〕
相同之处:
(1)都由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联合组成(2分)
(2)都是数据通信,所传输的是数据(2分)
区别:
信息网络的目的是进行信息交流,而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网络软、硬件资源的共享。(1分)

50.〔参考答案〕
优点:
(1)节点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分组,而不是整个数据文件
(2)分组暂时保存在节点的内存中,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
(3)动态分配信道,极大的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
(4)分组在节点转发时因排队而造成一定的延时
(5)分组必须携带一些控制信息而产生额外开销,管理控制比较困难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参考答案〕
(1)设一个脉冲信号需要用4进制代码表示的位数为M,则:
因为:log 4 4<log 4 8<log 4 16(3分)
所以:M=2(2分)
(2)设数据传输速率为S,则:
S=(1/0.002)·M(3分)
=1000bps(2分)
看一看有没有你要的

⑦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CH1 答案 一.填空题 1.通信 2.实现资源共享 3.局域网 广域网 4.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二.选择题 DDBBCCA 三.简答题 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指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初步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此时的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研究,形成了初级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从而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阶段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互联网应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等网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 3.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主要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结构、网状型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服务方便;缺点:电缆需量大和安装工作量大;中心结点的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瓶颈;各结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树型拓扑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结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结点发生故障,则整个网络都不能正常工作。 (3)总线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总线型拓扑的缺点如下: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总线型网络中所有设备共享总线这一条传输信道,因此存在信道争用问题, (4)环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电缆长度短。环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长度和总线型拓扑网络相似,比星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短。可使用光纤。光纤的传输速率很高,十分适合于环型拓扑的单方向传输。环型拓扑的缺点如下:结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故障检测困难;信道利用率低。 (5)网状型拓扑优点是:可靠性好,结点的独立处理能力强,信息传输容量大。 缺点是: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投资费用高。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实时控制、均衡负载和分布式处理、其他综合服务。举例说明(略)。 CH2 答案 一.填空题 1.信号

2.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 3.调制 解调 调制解调器 4.幅度调制(ASK) 频率调制(FSK) 相位调制(PSK) 5.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6.奇偶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7.非屏蔽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 二.选择题 BDAABDABCCB 三.简答题 1.答:信息是指有用的知识或消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表达方式,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够被识别,可以被描述。数据与信息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涉及的是事物的表示形式,信息涉及的是这些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是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表示,而这些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据要通过物理介质和器件进行传输时,还需要将其转变成物理信号。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现形式,是表达信息的一种载体,如电信号、光信号等。在计算机中,信息是用数据表示的并转换成信号进行传送。 2.答:当发送端以某一速率在一定的起始时间内发送数据时,接收端也必须以同一速率在相同的起始时间内接收数据。否则,接收端与发送端就会产生微小误差,随着时间的增加,误差将逐渐积累,并造成收发的不同步,从而出现错误。为了避免接收端与发送端的不同步,接收端与发送端的动作必须采取严格的同步措施。 同步技术有两种类型: (1)位同步:只有保证接收端接收的每一个比特都与发送端保持一致,接收方才能正确地接收数据。 (2)字符或帧数据的同步:通信双方在解决了比特位的同步问题之后,应当解决的是数据的同步问题。例如,字符数据或帧数据的同步。 3、4.略 5.传输出错,目的结点接收到的比特序列除以G(x)有余数。 CH3 答案 一.填空题 1.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2.物理 3.比特流 差错 4.比特 数据帧 数据包(分组) 报文 5.物理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二、选择题 DBACB BCABB CDACA 三、简答题 1.所谓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为了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把网络结构划分为有明确功能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虚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和服务。因此,网络的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原则: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下层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可以了。
2)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独立分割。由于各层独立划分,因此,每层都可以选择最为合适的实现技术。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3.帧同步(定界)就是标识帧的开始与结束,即接收方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帧的开始于结束。常见有4中帧定界方法,即字符计数法、带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和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4.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是MAC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网络层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也称为逻辑地址;传输层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端口号。 5.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不相邻结点间数据包的透明传输,为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任务。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1)为传输层提供服务;2)组包与拆包;3)路由选择;4)流量控制。 6.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其主要功能是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而网络层只负责找到目的主机,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传输层是资源子网的最低层,所以说传输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是承上启下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数据包到达指定的主机后,还必须将它交给这个主机的某个应用进程(端口号),这由传输层按端口号寻址加以实现。 7.流量控制就是使发送方所发出的数据流量速率不要超过接收方所能接收的数据流量速率。流量控制的关键是需要一种信息反馈机制,使发送方能了解接收方是否具备足够的接收及处理能力,使得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帧。 流量控制的作用就是控制“拥塞”或“拥挤”现象,避免死锁。 流量在计算机网络中就是指通信量或分组流。拥塞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若通信量再增大,就会使得某些结点因无缓冲区来接收新到的分组,使网络的性能明显变差,此时网络的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从网络输出的分组数目)将随着输入负载(单位时间内输入给网络的分组数目)的增加而下降,这种情况称为拥塞。在网络中,应尽量避免拥塞现象的发生,即要进行拥塞控制。 网络层和传输层与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有关。 8.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有:1)分段与重组数据2)按端口号寻址3)连接管理4)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分段与重组数据的意思如下: 在发送方,传输层将会话层来的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单元,并在这些数据单元头部加上一些相关控制信息后形成报文,报文的头部包含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在接收方,数据经通信子网到达传输层后,要将各报文原来加上的报文头部控制信息去掉(拆包),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重组,还原为原来的数据,送给会话层。 9.TCP/IP参考模型先于OSI参考模型开发,所以并不符合OSI标准。TCP/IP参考模型划分为4个层次: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3)网际层(Internet Layer);4)网络接口层(Host-to-Network Layer)。 10.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中二者都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但是,它们在层次划分与使用的协议上有很大区别。 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缺乏市场与商业动力,结构复杂,实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这是它没有能够达到预想目标的重要原因。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2)TCP/IP参考模型的网 络接口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CH4 答案 一.填空题 1.光纤 2.IEEE802.4 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逻辑链路子层(LLC) 4.CSMA/CD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星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 环型结构 6.MAC地址 48 厂商 该厂商网卡产品的序列号 二.选择题 ADCBCDAB 二.简答题 1.答:局域网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利用各种网络连接设备和通信线路将计算机互联在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特点:地理范围有限;一般不对外提供服务,保密性较好,且便于管理;网速较快;误码率低;局域网投资较少,组建方便,使用灵活等。 2.答:局域网有硬件和软件组成。局域网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工作站系统、网卡驱动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诊断软件。局域网的硬件系统一般由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和数据交换设备五部分组成。 3.答:目前,局域网常用的共享式访问控制方式有三种,分别用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法(CSMA/CD),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 Ring),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 bus)。 CSMA/CD协议主要用于物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星型或树型的以太网中。CSMA/CD采用了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在低负荷时,响应较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在高负荷(节点激增)时,随着冲突的急剧增加,传输延时剧增,导致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此外,有冲突型的网络,时间不确定,因此,不适合控制型网络。 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多用于环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有序的竞争协议。令牌环网络的主要特点:无冲突;时间确定;适合光纤;控制性能好;在低负荷时,也要等待令牌的顺序传递,因此,低负荷时响应一般,在高负荷时,由于没有冲突,因此有较好的响应特性。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应用于物理结构是总线的而逻辑结构却是环型的网络。特点类似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答:CSMA/CD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4句话: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5.答:由于局域网不需要路由选择,因此它并不需要网络层,而只需要最低的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EEE802标准,又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子层LLC。
CH5 答案 一.填空题 1.交换机 路由器 2.电路交换(拨号)服务 分组交换服务 租用线路或专业服务 3.计算机主机 局域网 4.640kbps-1Mbps 1.5Mbps-8Mbps 二.选择题 BCADAA 三.简答题 1.答:①拨号上Internet/Intranet/LAN; ②两个或多个LAN之间的网络互连; ③和其它广域网技术的互连。 2.答:(1)多种业务的兼容性 (2)数字传输: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3)标准化的接口: (4)使用方便 (5)终端移动性 (6)费用低廉 3.答:① 采用TDMA、CDMA数字蜂窝技术,频段为450/800/900MHz,主要技术又GSM、IS-54TDMA(DAMPS)等; ② 微蜂窝技术,频段为1.8/1.9GHz,主要技术基于GSM的GSC1800/1900,或IS-95的CDMA等; ③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r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可在GSM移动电话网上收、发话费增值业务,支持数据接入速率最高达171.2Kbps,可完全支持浏览Internet的 Web站点。 CH6答案 一.填空题 1.unix 、linux、Netware、Windows Server系列 2.打印服务 通信服务 网络管理 二.选择题 DBCAC 三.问答题 1.答:①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看,当今的网络操作系统可能不同于一般网络协议所需的完整的协议通信传输功能。 ②从操作系统的观点看,网络操作系统大多是围绕核心调度的多用户共享资源的操作系统。 ③从网络的观点看,可以将网络操作系统与标准的网络层次模型作以比较。 2.答: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应具有通常操作系统应具有的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外,还应具有以下两大功能: ①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②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如远程作业录入并进行处理的服务功能;文件传输服务功能;电子邮件服务功能;远程打印服务功能等。

⑧ 谁有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试题的给我来一份 快要考试了,跪求!!!!

计算机网络 第五版 期末考试 (1)2011-07-04 11:13
第一章

1.三网:电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两个功能:连通性,共享性

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4.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5.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因特网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因特网发展的三阶段: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ARPANET:因特网之父,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分组交换网)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internet 互联网或因特网)

(3)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ISP结构的因特网。(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7.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设有两个工程部:

因特网工程部IETF(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研究部IRTF

8.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9.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10.在网络边缘部分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分为: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11.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程序,服务器程序)

本来是指计算机进程(软件)。

12.客户是服务请求者,服务器是服务提供者。

13.客户程序:①被客户调用后,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14.服务器程序:①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②系统启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的运行着,被动的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15.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部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16.分组交换的特点: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①在发送报文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的数据报。②在每一个数据报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一个分组。③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先暂时存储起来,在检查首部,查找路由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适的接口转发出去,把分组交给下一个路由器。④这样一步步的以存储转发方式,把分组交付给最终的目的主机。

17.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作用范围分为:

①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几十到几千公里

②城域网(MAN metropolition) 5~50km

③局域网(LAN local) 1km左右

④个人区域网(PAN) 10m左右

18.不同使用者的网络:公用网,专用网

19.法律上的国际标准: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

20.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要素构成:

①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 结构或格式

②语义:需要发送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 以及 做出何种响应

③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1.分层可以带来的好处:各灵结易能

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②灵活性好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2.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23. OSI 7层: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TCP/IP 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 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 应用层

24.应用层:直接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通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帧中的数据。

物理层: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25.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和服务的关系:在协议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区别:①首先,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 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②其次,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26. everything over IP: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

27. IP over everything: TCP/IP协议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

第二章

1.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的不同,信号可分为: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2.从通信双方消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单向通信(单工通信),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3.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4.基带调制:交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

5.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6.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

7.奈氏准则: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或识别)成为不可能。

8.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 即S/N

9.香农公式:C = W log2(1+S/N) b/s

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噪声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10.导向传输媒体:①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UTP)②同轴电缆 ③光缆(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11.最基本的复用: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TDM

12.脉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lation)体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PCM有两个互不兼容的国际标准,即北美的24路PCM(简称T1,V=1.544Mb/s)和欧洲的30路PCM(简称E1,V=2.048Mb/s,我国采用的)

13.宽带接入技术:

①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

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②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hybrid fiber coax)

③FTTx技术: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家),FTTB(光纤到大楼),

FTTC(curb光纤到路边)

第六章

1.域名系统 DNS:基于的运输层协议:TCP或UDP 端口:53

com(公司企业) gov 政府部门 e 教育机构 mil 军事部门

采用划分区的方法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域名是按照自右到左逐渐减小的多层排列方式。

2.文件传送协议 FTP协议:基于的运输层协议:TCP 端口:21

3.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TFTP:基于的运输层协议:UDP 端口:69
4.远程终端协议 TELNET: 基于的运输层协议: TCP 端口:23

5.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 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

HTTP协议: 基于的运输层协议:TCP 端口:80

6.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MTP

发送邮件使用SMTP

读取邮件使用POP3和IMAP

⑨ 国网公司计算机水平考试理论试题的题库与答案

国网(计算机类)考试复习资料网络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com/s/1cIkTiw2AODyCr5qhLt098A

提取码: frfn

国网(计算机类)考试复习资料

一、综合能力测试 国家电网赠品

二、计算机专业知识

6-计算机专项视频讲解

5-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4-操作系统

3-计算机网络

2-数据库系统

1-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试题.doc

数据结构与算法讲义课件.ppt 数据库系统试题.doc

数据库系统讲义.doc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题.doc

⑩ 急急急求:《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的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送。其主要结构由包头、数据、包尾 构成。
2. 通信使用的三种交换方式为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分组交换。计算机通信一般不使用存储转发方式
3. 数据双向传输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模式叫做半双工通信,双向传输可同时进行的通信模式叫做全双工通信。
4. 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传输媒体有(举例):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5. 异步传输传输单位为字节,并以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分隔。
6. 标准RS-232-C采用25脚梯形插头座连接,并以-3V~-15V电压表示逻辑"1"。
7. 三种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方式的依据是波函数的三要素,即:振幅、频率、相位。
8. 数字信号的三种调制方式为振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9. 计算机局域网分类按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
10. 使用层次化网络模型,可以把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简化,使其容易理解并容易实现。
11. TCP/IP协议栈可分为四层,分别为:主机到网络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SMTP协议位于应用层。
1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服务功能是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13. IEEE802.3规定一数据帧的长度应为64字节到1518字节之间。
14. IEEE 802.3建议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和冲突检测(CD)。
15. 局域网技术中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主要有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令牌总线技术、令牌环型网技术三种。
16. 在数据报服务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数据报选择路由,在虚电路服务中,网络节点只在连接建立时选择路由。
17. 通常路由选择算法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静态路由选择和自适应路由选择。
18. 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B类地址。
19. IP地址分五类,即A、B、C、D、E类,其中D类属多址广播类地址;IP地址127.x.x.x属于本主机地址,用于本机内通信;TCP协议的80端口由因特网的HTTP协议使用。
20. TCP通过调节发送窗口的大小来进行流量控制。
21. TCP/IP使用地址转换协议ARP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22. 利用密集波分技术,可以提高光纤的利用率,用一根光纤来传递更多的信息。
23. 使用无线接入方式,可以允许用户方便地在不同的环境里使用网络的资源。
24. 有线用户的接入方式有ISDN技术、ADSL、Cable Modem和局域网接入。
25. 信道复用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方式,调制是信道复用吗?不是。
26. IP路由使得数据包到达预定目的地。
27. 数据传输率是按照bps(比特/秒)计量的。
28. 交换机(集线器)是星型网络的中心。
29. ATM以传输53字节固定长的信元而不是可变长的数据帧来传输信息。
30. 能再生信号并重新传输此信号的集线器是主动型的。
31. FDDI可能达到的网络速度是100Mbps。
32. ATM网络的基本传输速度是155Mbps。
33. ATM是一种能高速传输数据的先进异步传输网络。
34. 超文本的含意是该文本中含有链接到其他文本的链接点。
35. Internet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为流行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36. 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SMTP。
37. 对于一个主机域名"hava.gxou.com.cn"来说,其中gxou.com.cn是主机所在域的域名。
38. 在FTP中,提供了ASC码和二进制两种文件传输模式,一般我们都采用二进制模式进行文件传输。
39. 假如在"mail.gxrtvu.e.cn"的邮件服务器上给某一用户创建了一个名为"ywh"的帐号,那么该用户可能的E-mail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40. 一般HTML文件的后缀名为htm或html。
41.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例如:UNIX、Windows NT和NetWare。
42.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IPX/SPX和NetBEUI。
43. 常见的因特网服务有HTTP、WWW和E_mail。
二、选择题
1. 在OSI模型中,服务定义为; ( C )
A. 各层向下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
B. 各层间对等实体间通信的功能实现
C. 各层通过其SAP向上层提共的一组功能
D. 和协议的的含义是一样的
2. 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 ( C )
A. 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
B. 站点在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
C. 站点采用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进行发送
D. 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
3. 以下四个IP地址哪个是不合法的主机地址: ( B )
A. 10011110.11100011.01100100.10010100
B. 11101110.10101011.01010100.00101001
C. 11011110.11100011.01101101.10001100
D. 10011110.11100011.01100100.00001100
4. TCP采用的滑动窗口 ( D )
A. 是3位的滑动窗口
B. 仅用于流量控制
C. 传输过程中窗口大小不调整
D. 窗口大小为0是合法的
5. 同步通信 ( A )
A. 以比特为单位,每次可传输任意多个比特
B. 是一种并行传输方式
C. 采用XON/XOFF的流控制协议
D. 传输速率一般比异步传输慢
6. 数据链路两端的设备是 ( C )
A. DTE
B. DCE
C. DTE或DCE
D. DTE和DCE
7. 网络传输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编码在OSI体系中由哪一层实现 ( D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表示层
8. 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器称为 ( C )
A. 转换器
B. 路由器
C. 网桥
D. 中继器
9. Ethernet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为 ( A )
A. CSMA/CD
B. 令牌环
C. 令牌总线
D. 无竞争协议
10.ICMP协议位于 ( A )
A.网络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数
D.据链路层
11.综合业务数据网的特点是 ( C )
A.电视通信网
B.频分多路复用
C.实现语音、数字与图象的一体化传输
D.模拟通信
1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 ( B )
A. 网卡 B. 调制解调器 C. 中继器 D. 同轴电缆
13.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 ( A )
A. 突发错 B. 计算错 C. CRC错 D. 随机错
14.令牌总线(Token Bus)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 C ) 描述
A. IEEE802.2 B. IEEE802.3 C. IEEE802.4 D. IEEE802.5
15.网桥是用于哪一层的设备 ( D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数据连路层
16.异步传输通常采用的校验方法为 ( C )
A. 方块校验 B. CRC校验 C. 奇偶校验 D. 余数校验
17.PPP协议是哪一层的协议? ( B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18.100Base-T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 ( C )
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双绞线 D. 红外线
19.如果网络内部使用数据报,那么 ( B )
A. 仅在建立时作一次路由选择 B. 为每个到来的分组作路由选择
C. 仅在网络拥塞时作新的路由选择 D. 不必作路由选择
2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 A )
21 .以下哪一个选项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后,表示层和应用层
D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 A )
22.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 l层的关系是
A 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B 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
C 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
D 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 A )
三、判断题
1.TCP/IP使用地址转换协议ARP将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 ( X )
2. HDLC是面向字节的异步通信协议。 ( X )
4.延迟畸变(delay)是由不同频率信号传输速度不一样引起的。 ( √ )
5.计算机网络中的差错控制只在数据链路层中实现。 ( X )
6.低通信道的传输带宽与其数据传输速率相关。 ( √ )
7.在数据传输中IP层可提供可靠的无连接传输。 ( X )
8.地址10011110.11100011.01100100.00001100是C类IP地址。 ( X )
9.同步传输时字符间不需要间隔 ( √ )
10.利用CRC多项式可对传输差错进行纠正。 ( X )
四、问答题:
1. 从实现的功能看,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答:为了方便用户,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资源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2. 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有何不同?
答:在同步通信传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将整个字符组作为一个单位传送,数据传输的效率高。一般用在高速传输数据的系统中。异步通信方式实现比较容易,因为每个字符都加上了同步信息,计时的漂移不会产生大的积累,但每个字符需要多占2-3位的开销,适用于低速终端设备。由于这种方式的字符发送是独立的,所以也称为面向字符的异步传输方式。
3. 什么是对等网?
答:对等网与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倘若每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允许使用其它计算机内部的资源,这种网就称为对等局域网,简称对等网。
4. 简述分组存储转发的工作方式
答:
<1>传输报文被分成大小有一定限制的分组传输
<2>分组按目标地址在分组交换网中以点对点方式递交
<3>各交换节点对每一个到达的分组完整接受(存储)、经检查无错后选择下一站点地址往下递交(转发)
<4>最终分组被递交到目的主机
5.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组成部分的名字叫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答:
<1>通信子网:担负整个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传输功能,连接各通信媒体,实现相邻节点间的通信控制,与不同通信网络互连,为计算机网络上层提供有服务质量保证的服务。通信子网由物理信道、通信链路控制软件组成(或传输介质、路由器以及主机组成)。
<2>高层服务:实现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服务,对上层屏蔽通信子网的技术细节,使应用与网络通信彻底分开。
<3>应用服务:建立网络应用支撑环境,使网络应用与传输细节分离。网络支撑环境包括:网络目录服务、网络域名服务、网络数据库服务。
6. 包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包交换与电路交换比在以下方面不同
<1>包交换不使用独占信道,而仅在需要时申请信道带宽,随后释放
<2>由于包交换一般采用共享信道,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大
<3>包交换传输对通信子网不透明,子网解析包地址等通信参数
<4>包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通信,对通信有差错及流量控制,而电路交换不实现类似控制
<5>各包在交换时其传输路径是不定的,在电路交换中所有数据沿同一路径传输
<6>包交换不需连接建立呼叫
<7>包交换网有可能产生拥塞,电路交换则不会
<8>包交换以通信量计费,电路交换以通信时间计费
7. 请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网络模型的每一层的功能。
答:
<1>物理层用于传输原始比特流信息;
<2>数据链路层保证相邻节点通信的正确
<3>网络层(IP层)保证分组按正确路由传输
<4>传输层实现端到端的无差错传输
<5>应用层保证用户高效方便地使用网络资源
8. 画出OSI分层网络体系的模型。(参教材P23)
9. TCP传输若发生阻塞发送窗口为0,此后阻塞解除,发送窗口如何变化?
答:
在发生阻塞时,TCP尝试发送一个数据块报文,收到应答后发送两块加倍数据量的报文,若应答正常,则再次加倍发送,直至发送数据量为接收缓冲区的一半时维持该数据量进行通信。
10. 什么是通信协议?一个通信协议应包含什么内容?
答:
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为完成通信而共同遵守的一组通信规则。一个通信协议应包含语法(数据格式)、语义(报文解释)、时序(事件发生顺序)三方面的规定。
11. 不同的物理网络怎样才能实现互连?网络的互连有多少种连法?
答:网络互连根据使用设备的不同有
<1>中继器互连
<2>集线器(或交换机)互连
<3>网桥互连
<4>路由器互连
<5>网关互连
12. 滑动窗口协议是怎样用于流控制的?
答:滑动窗口协议通过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来控制流量。
13. 简述IEEE 802.2的主要内容。
答:IEEE 802.2在局域网体系中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是高层与局域网MAC子层的接口层,实现数据链路层的高级控制功能。
14. ICMP是什么?
答: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即因特网消息控制协议
15. 简述VLAN(虚拟子网)的作用?
答:简化网络设计与网络管理,降低建造成本;隔离子网通信,提高网络安全;减少网络流量;避免广播风暴
16. 网络应用的支撑环境主要指那些内容?
答:网络应用的支撑环境主要指:网络目录服务、网络域名服务、网络数据库服务
17. 计算机网络高层应用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
18. 什么是IEEE?组织是如何影响网络的?
19. 说明曼彻斯特编码及它是如何使用的。
20. 什么情况下在网络中设置路由是无效的?
答:在局域网和队列双总线的城域网中不需要设路由器。
21. 什么是网络分段,分段能解决什么问题?
答:将一个物理网划分为多个逻辑子网的技术即为网络分段;
网络分段简化网络设计与网络管理,降低建造成本;隔离子网通信,提高网络安全;减少网络流量;避免广播风暴
22. 在一个带宽为4000Hz并用4种电压对数据编码的传输系统上,用Nyquist定理计算其最大传输数据速率。
解:Nyquist定理表述:理想信道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 2Wlog2V (bps)
本题带宽为W = 4000Hz
电平级为 V = 4
得该信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2 X 4000 X log24 = 16000(bps)
23. 如果一个给定路由器最多连接到K个网络,连接N个网络需要多少路由器?写一个给定N关于K的方程。
答:路由器串联时可连接最多网络
设需R个路由器
当 R = 1 时 可连接 K = K - 2(1 - 1)个网络
R = 2 时 可连接 2K - 2 = 2K - 2(2 - 1)个网络
R = 3 时 可连接 3K - 4 = 3K - 2(3 - 1)个网络
依此类推 R为任意数时,最多可连接网络数为 RK - 2(R - 1) 或 R(K - 2) + 2
N个网络所需路由器在R与R + 1间,即
R(K - 2) + 2 ≤ N < (R + 1)(K - 2) + 2
解不等式得
R ≤ (N - 2)/(K - 2) 且 R > (N - 2)/(K - 2) - 1
其中 K > 2
24. 写出完整的<A>标记,使得字符串"广西电大"成为http://www.gxou.com.cn的超链接。
答:<A href=http://www.gxou.com.cn>广西电大</A>

复习题补充:
1. 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信息码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2. 简述下列缩略语的含义:ARP、TCP、IP、ICMP、HTTP、HTML、IEEE、SMTP、LAN、WAN
3. 一个TCP连接地址应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主机地址、端口地址。
4. 一个TCP连接的过程分三步:连接建立、连接使用、连接释放。
5. 把十六位制的IP地址D224AFB6转换成用点分割的十进制形式,并说明该种地址最多能包含多少子网,每子网最多能包含多少主机。(210.36.175.182 C类 网络╳主机=2097152╳254)
6. 准确计算A、B、C类IP地址可有多少网络,每网络可有多少主机,子网屏蔽码是什么。
7. 简述子网掩码的作用。(参与子网划分、路由寻址)
8. 用速率为1200bps的调制解调器通信(无校验,一位停止位)。一分钟内最多能传输多少个汉字(双字节)?(异步传输格式:每字节=起始位(1)+数据位(8)+停止位(1)=10
每汉字需两字节,1200bps╳60秒÷20=3600个汉字)
9. 某CSMA/CD基带总线网长度为1000米,信号传输速度为200m/μs,假如位于总线两端的站点在发送数据时发生了冲突,问:
a) 该两站间信号传播延迟时间是多少?
b) 最多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检测到冲突?(传播延迟τ=1000÷200=5μs 最长冲突检测时间=2τ=10μs
10. 设信道速率为4kb/s,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延迟tp=20ms。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忽略。问帧长为多少时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至少为50%。(信道时间可分为:传输时间tt+2×传输延迟时间tp(即发送延迟和确认延迟)+收站处理时间tr
忽略tr,则传输时间由 tt+tp 组成,传输效率为:信道占用÷(信道占用+信道空闲)= tt ÷(tt + 2tp )≥ 50% (式I) 另设帧长为λ 则tt =λ÷ 4 Kbps (式II) 连立上两式即可解出λ)
11. 有两个LAN桥接器,各连接一对令牌总线局域网。第一个桥接器必须每秒钟转发1000个分组(分组长度为512字节),第二个桥接器必须每秒钟转发500个分组(分组长度为2048字节),计算出每个桥接器的转发速度,并说明哪一个桥接器需用较快的CPU?
12. 若某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X.25网互连。若路由器每秒转发200个分组,分组长度为128字节,试问:
a) 路由器的转发速度为多少Mbps?
b) 计算一分钟内的通信量费用(通信量按段计算,每段64字节,收费0.003元)。
13. 使用FTP下载一名为flash4full.exe的文件,出现如下提示信息:
ftp>get flash4full.exe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flash4full.exe(10601499 bytes).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10601499 bytes received in 14.19Seconds 747.06Kbytes/sec.
ftp>
从以上数据推算当前网络的线路传输速率大约是多少(Kbit/sec)?该速率未考虑传输开销,试举例说明两种传输开销,以证明实际的线路传输速率应比该速率大还是小。
(提示:以上数字均是用户数据统计,未包含TCP及IP包协议数据及更底层的协议数据,而这些协议数据是传输用户数据所必须付出的开销,因此实际的线路传输数据量比用户数据量大,实际的线路传输速率应比该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