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RTO计算公式计算机网络
扩展阅读
附近网络信号突然变差 2024-11-18 12:37:00
小学生快板节目网络安全 2024-11-18 12:27:56

RTO计算公式计算机网络

发布时间: 2022-03-07 21:43:10

‘壹’ 一道网络的题目,计算TCP链接的RTO超时重传时间!

(1)据RFC2988建议,RTO=RTTs+4*RTTd。其中RTTd是RTTs的偏差加权均值。
初次测量时,RTTd(1)= RTT(1)/2;
后续测量中,RTTd(i)=(1-Beta)* RTTd(i-1)+Beta*{ RTTs- RTT(i)};
Beta=1/4
依题意,RTT(1)样本值为1.5秒,则
RTTs(1)=RTT(1)=1.5s RTTd(1)=RTT(1)/2=0.75s
RTO(1)=RTTs(1)+4RTTd(1)=1.5+4*0.75=4.5(s)
(2)RTT(2)=2.5 RTTs(1)=1.5s RTTd(1)=0.75s
RTTd(2)=(1-Beta)* RTTd(1)+Beta*{ RTTs(1)- RT
(2)}=0.75*3/4+{1.5-2.5}/4=13/16
RTO(2)=RTTs(1)+4RTTd(2)=1.5+4*13/16=4.75s

‘贰’ RTO的热效率怎么计算

RTO热效率公式本身:是与有序度指标'熵变"(用简化的S表示)有联系的.即
ηs=A/Q=1 -(T2/T1 )
=1 -(T2/Q1) S(4)
若当热机内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序,并向宏观有序发展(做功)时,即熵S-0,则( T2/Q1 )S0,
ηS1
如果微观粒子的运动无序时, 0≤η<<1.
如果让(4)式中的Q用系统总的可做功的能量表示,即
Q=3PV或Q=U=3PV
则传统热机的热效率
η0=A/Q=PV/3PV
=1/3
RTO可以实现非常高水平的VOC s破坏。定义这些最佳条件的参数,历来被描述为"3T”: 时间、温度和湍流。

‘叁’ 什么是恢复时间目标(RTO)

恢复时间目标是一项职能,用于评估灾难扰乱正常运营的程度和灾难在单位时间里所造成的收入损失。这些因素又取决于受影响的设备和应用程序。恢复时间目标(RTO)是以秒、分钟、小时或天数来衡量的,它是灾难恢复规划(DRP)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为了确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应用停机所造成的损失,人们已经进行了无数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成本取决于长期和无形的影响以及当前的、短期的或有形的因素。一旦一个应用程序已经定义了恢复时间目标(RTO),管理员可以决定哪些灾难恢复技术最适合。例如,如果某一应用程序的恢复时间目标是一个小时,在外置硬盘上的多余数据备份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恢复时间目标是5天,那么磁带、可刻录光盘(CD-R)或在远程Web服务器上的异地存储可能会更实用。 数据恢复时间目标(RTO)中要考虑什么 在与高层IT经理主管讨论数据恢复问题时,再三重复强调的是:人们很难准确地描述组织在发生重大停机事故的情况下恢复关键应用程序和交易业务的能力。他们相信关键数据是可以恢复的,而且他们正在寻找规律来证明这种可恢复性。 事实是,IT基础设施已经变得足够复杂。通过抽象层来消除这种复杂性以及聚合各种不同的组件以综合决定应用程序的可恢复性,这些都是一种挑战。取而代之,我们趋向于尝试确定单个组件的良好状况,希望总体的可恢复性等于各部分可恢复性的总和。 然而,并不一定是这种情况。首先,一个复杂应用程序的可恢复性涉及到很多活动部分,将这些活动部分都考虑在内很难做到。更重要的是,这些元件之间的同步成为了成功恢复的重要障碍。 在系统层上这个协调性问题通常很好理解,但是当处理包含多个应用程序组件的跨平台业务功能时,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不同的时间拷贝或备份底层数据库能够增添不同的恢复天和恢复时段,而这样可以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 夹杂着这个问题出现的是另一个问题是,在有些情况下,相互依赖的系统之间,在重要性的优先次序方面有所不同,从而导致采用的保护机制完全的不同。例如,数据库可能被认为是高优先权的,因此采用完全复制以支持一个4小时的时间恢复目标(RTO),但是相关联的前端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组件可能被分配给一个基于磁带的恢复等级。对于灾难恢复情况下的操作恢复(如存储一个单一的卷或服务器)来说,这可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它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用户将无法连接到一个运行中的数据库。(4小时RTO仅止这些。) 尽管某些不断涌现的技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但是今天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大部分仍旧停留在策略和过程上。其中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关于组织的。相互依赖的鉴定需要跨功能的协作。而推动这个协作需要具有一定权威的人来担当起业务功能层恢复的总体责任。将所有精力都专注于组件恢复上,这样的人通常是不存在的。

‘肆’ 数据存储与恢复里面的RTO和RPO分别是什么意思要详解!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是企业可容许服务中断的时间长度。比如说灾难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复原点目标)是指当服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如果现时企业每天凌晨零时进行备份一次,当服务恢复后,系统内储存的只会是最近灾难发生前那个凌晨零时的资料。 根据以上两个简单的原则,企业不但可以对现有的数据系统作出,也可以按照既定的RTO及RPO要求,选购最适合的灾备方案。RTO及RPO与方案售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完美的方案当然是RTO及RPO皆为零,表示当灾难发生后,系统立即恢复,而且完全没有数据丢失,可是其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因此,最佳方案必需在RTO,RPO,维护及价钱多方面,都能达致平衡。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源紧拙的情况,应先好好了解对RTO及RPO的要求,然后再看看价钱,那就比较容易找到,适合企业的方案了

‘伍’ TCP 计时器

为了顺利完成TCP的操作,大多数TCP使用了至少4种计时器
重传计时器(Retransmession),持久计时器(Persistance),保活计时器(keep-alive)及时间等待(time-wait)
还是图形比较鲜明,一目了然

重传计时器
为了防止数据报丢失,当TCP发送一个报文时,就启动重传计时器,有2种情况:
1.若在计时器超时之前收到了特定报文的确认,则撤消这个计时器;
2.特定数据报在计时器超时前没有收到确认,则重传该数据报,并把计时器复位

关于计时器超时计算
要计算重传超时时间(RTO),首先需要知道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计算RTT比较复杂
需要用到的几个变量
测量的RTT 即发送一个数据报都收到对它的确认所需时间,记为MRTT(TCP在任何时刻只能对一个RTT测量)
平滑的RTT(Smoothed RTT) 因为RTT对不同的往返有不同的数值,而且其起伏比较大,以致不能为重传超时做标准,所以需要平滑的RTT,记为SRTT它对和前一个SRTT加权平均
如下所示:
最初 -->没有数值
第一次测试后 -->SRTT=MRTT
其他任意次测试-->SRTT=(1-α)SRTT+α*MRTT
α取值与现实无关,通常为1/8,即新的SRTT是7/8的旧SRTT和1/8的新的MRTT的和
RTT的偏差
大多数现实不仅使用SRTT,还计算RTT的偏差,记为DRTT,是基于SRTT和MRTT使用如下关系计算:
最初 -->没有数值
第一次测量后-->DRTT=MRTT/2
其他任意次测量后-->DRTT=(1-β)DRTT+β*|SRTT-MRTT|
β通常为1/4

重传超时(RTO)
RTO的数值基于平滑的往返时间及其偏差,大多数使用下面的公式:
最初 -->初始值
在任意次测试后 -->RTO=SRTT+4*DRTT

Karn算法
假如一个报文在传输期间没有被确认,因而有重传
当发送端收到对这个报文的确认时,它就无法知道该确认是对原来报文的确认,还是对重传报文的确认
新的RTT值要根据发送去时的时间来计算,即对于重传报文的计算要从重传报文发出时计时
Karn算法的解决方法是在计算新的RTT时不考虑重传报文的RTT

指数退避
在发生重传现象时,那其RTO是多少?大多数TCP使用指数退避策略
每产生一次重传,其RTO值就加倍

持久计时器
前面在流量控制篇提到死锁现象
要解开死锁,TCP为每一个连接使用一个持久计时器
当发送端TCP接收到rwnd=0的确认时,就启动持久计时器,当计时器截止时间到时,发送端TCP需要发送一个特殊的报文,叫做探测报文
该报文只有1字节,有序号,但无需确认
探测报文提醒接收端TCP:确认已丢失,必须重传
持久计时器截止时间设置为重传时间的数值,但是,如果没有收到从接收端回来的响应,则需要发送另外一个探测报文,并将持久计时器的值加倍和复位
如果结果和上面一样,发送端继续发送探测报文,直到其截止时间增大到阈值(通常为60s)为止
在这以后,发送端每60s发送一个探测报文,直到窗口重新打开

保活计时器
在某些实现中要使用keeplive timer来防止两个TCP之间出现长时间的空闲
比如客户端打开了服务器端的连接,传送了一些数据,然后就保持静默了
也许该客户端除了故障,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连接就永远处于打开状态
保活计时器的解决方法为,当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的信息时,就把计时器复位,超时通常设置2小时
若服务器2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的信息,就发送探测报文
若发送10个同样的报文(每个相隔75s)还没有收到响应,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终止这个连接

TIME-WAIT计时器
Time-wait(2MSL)计时器在终止连接时使用,在前面的状态转换篇曾在图中出现过
设置该计时器的主要目的有:
1.如果最后一个ACK报文丢失了,那么服务器TCP(它为最后的FIN设置了计时器)以为它的FIN丢失了,因而重传
如果客户端进入了closed状态,并在2MSL计时器超时之前就关闭了这个连接,那么它就永远无法收到这个重传的FIN报文,因而服务器端也就无法收到ACK,服务器就不能关闭这个连接
2MSL计时器可以使客户端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当ACK丢失了(一个MSL),可以等到下一个FIN的到来(另一个MSL)
如果在TIME-WAIT状态时一个新的FIN到达了,客户端就发送一个ACK,并重新启动这个2MSL计时器
2.从一个连接发来的重复报文可能会在下一个连接中出现
假定客户和服务器已关闭这个连接,经过短暂时间又使用相同套接字打开一个连接
这样的新连接叫久连接的化身(incarnation)
那么前一个连接的报文可能会到达新的连接中,同时被解释为新连接的报文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TCP规定这个化身必须经过2MSL以后才出现

‘陆’ 灾备中经常提到的RTO和RPO是什么意思

1、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是企业可容许服务中断的时间长度。比如说灾难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

2、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复原点目标)是指当服务恢复后,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

两者的值要充分考虑到备份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业务中断时间的允许范围。以和力记易的CDP容灾备份方案为例,可以实现RPO=0,RTO接近于0,保证数据0丢失,业务停顿时间最短可缩短至60秒内。与其他方案相比,CDP容灾备份方案除了RPO和RTO外,还能保证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从某种程度而言,数据的可用性是底线,甚至优于完整性。

‘柒’ 关于TCP 往返时间的 计算题 考试在线高分求解!

为了顺利完成TCP的操作,大多数TCP使用了至少4种计时器
重传计时器(Retransmession),持久计时器(Persistance),保活计时器(keep-alive)及时间等待(time-wait)
还是图形比较鲜明,一目了然

重传计时器
为了防止数据报丢失,当TCP发送一个报文时,就启动重传计时器,有2种情况:
1.若在计时器超时之前收到了特定报文的确认,则撤消这个计时器;
2.特定数据报在计时器超时前没有收到确认,则重传该数据报,并把计时器复位

关于计时器超时计算
要计算重传超时时间(RTO),首先需要知道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计算RTT比较复杂
需要用到的几个变量
测量的RTT 即发送一个数据报都收到对它的确认所需时间,记为MRTT(TCP在任何时刻只能对一个RTT测量)
平滑的RTT(Smoothed RTT) 因为RTT对不同的往返有不同的数值,而且其起伏比较大,以致不能为重传超时做标准,所以需要平滑的RTT,记为SRTT它对和前一个SRTT加权平均
如下所示:
最初 -->没有数值
第一次测试后 -->SRTT=MRTT
其他任意次测试-->SRTT=(1-α)SRTT+α*MRTT
α取值与现实无关,通常为1/8,即新的SRTT是7/8的旧SRTT和1/8的新的MRTT的和
RTT的偏差
大多数现实不仅使用SRTT,还计算RTT的偏差,记为DRTT,是基于SRTT和MRTT使用如下关系计算:
最初 -->没有数值
第一次测量后-->DRTT=MRTT/2
其他任意次测量后-->DRTT=(1-β)DRTT+β*|SRTT-MRTT|
β通常为1/4

重传超时(RTO)
RTO的数值基于平滑的往返时间及其偏差,大多数使用下面的公式:
最初 -->初始值
在任意次测试后 -->RTO=SRTT+4*DRTT

TCP最大窗口的含义就是一个争用期内允许发送的最大数据

最大吞吐量=65535B/20ms=3.27675MBps

‘捌’ 对称轴公式是什么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ax^2+bx+c。

则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b/2a,顶点横坐标为-b/2a,顶点纵坐标为(4ac-b^2)/4a。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因此根据直线公理。

证明:如图,已知PD⊥OA于D,PE⊥OB于E,且PD=PE,求证:OC平分∠AOB

证明:在Rt

OPD和Rt

OPE中:

OP=OP,PD=PE

∴Rt

OPD≌Rt

OPE(HL)

∴∠1=∠2

∴OC平分∠AOB

‘玖’ 灾备中经常提到的RTO和RPO是什么意思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数据恢复点目标,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指灾难发生后,从IT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之时开始,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O,广道容灾备份系统RTO达到分钟级。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复时间目标,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业务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业务系统恢复服务功能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周期。

指从系统和应用数据而言,要实现能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业务运作,系统及生产数据应恢复到怎样的更新程度,这种更新程度可以是上一周的备份数据,也可以是上一次交易的实时数据。

RPO针对的是数据丢失,而RTO针对的是服务丢失,二者没有必然的关联性。RTO和RPO的确定必须在进行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后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确定。对于不同企业的同一种业务,RTO和RPO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系统选择

在选择容灾系统的构造时,还要建立多层次的广域网络故障切换机制。本地的高可用系统指在多个服务器运行一个或多种应用的情况下,应确保任意服务器出现任何故障时,其运行的应用不能中断,应用程序和系统应能迅速切换到其它服务器上运行,即本地系统集群和热备份。

在远程的容灾系统中,要实现完整的应用容灾,既要包含本地系统的安全机制、远程的数据复制机制,还应具有广域网范围的远程故障切换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也就是说,一旦故障发生,系统要有强大的故障诊断和切换策略制订机制,确保快速的反应和迅速的业务接管。实际上,广域网范围的高可用能力与本地系统的高可用能力应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多级的故障切换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各个范围的可靠和安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灾备、网络-容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