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有几个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是计算机网络的萌芽期。在此期间,为了增强计算能力和实现资源共享,小型计算机开始连接成实验性的网络。ARPANET,一个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立的远程分组交换网,是第一个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例子,它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2. 第二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局域网(LAN)技术得到了显着发展。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局域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架构,开始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以太网(Ethernet)和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等网络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局域网的诞生,而且对后续的网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第三个阶段涵盖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这是计算机局域网发展的黄金时期。局域网硬件的发展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使得局域网与其他网络(如局域互连、主机互连和广域网互连)的集成技术日益成熟。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局域网技术的进步。
4. 第四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时期。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的发展以及全球互联网的普及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更是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商业化和普及化。
计算机网络,简而言之,是一组通过通信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旨在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一个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自动管理资源、对用户透明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包括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以及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阶段。
‘贰’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三个阶段,具体详情如下:
1、第一阶段(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联,实现远程访问。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有主机—通信线路─终端组成,只可算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终端为哑终端,没有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没有处能力。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还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存在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美国的ARPA网就是第二代网络的代表,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3、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互连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用通信协议软件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叁’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处于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和实现资源共享,开始将小型计算机连接成实验性网络。其中,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ARPANET是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它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实质性诞生,并确立了通信网络与资源网络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局域网(LAN)的发展成为重要特征。这一时期,局域网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被工业界采用。技术上,局域网源自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了以太网(Ethernet),它基于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原理,成为首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同时,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这些网络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局域网的诞生,而且对后续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阶段:整个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局域网进入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局域网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其他局域网、主机以及广域网的互连技术日益成熟。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了局域网技术的进步。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计算机网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征是网络计算机化和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普及。计算机与网络的融合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目前,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界。此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快速走向市场,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肆’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四个阶段:
(1)网络雏形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2)网络初级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主机互联,多个独立的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构成计算机网络,无网络操作系统,只是通信网。60年代后期,ARPANET网出现,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3)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太网产生,ISO制定了网络互连标准OSI,世界上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这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4)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网络向综合化高速化发展,同时出现了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就是以千兆位传输速率为主的多媒体智能化网络。
拓展资料: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