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有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 第六版 中文版的电子书 麻烦给个链接
你好,需此书的话,加i俺i吧!!(⊙o⊙)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
英文版》作者:(美)jamesf.kurose,(美)keithw.ross着
页数:712
出版日期:2001
2. 计算机网络第5版和第6版的区别,哪一本比较好
其实应该是各有所长,个人偏好第5版,内容详实,比较有逻辑。
3. 求计算机网络基础第六版
可以上网找资料啊
4. 关于怎么学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
我是网络工程专业的老师。我先问第一个问题,你学网络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为了参加各种考试,那么谢希仁的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看书的时候得多做题,从我的经验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老师给你讲一下,单纯自学没有基础,那是有点困难的。因为计算机网络跟其他的很多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
TCP/IP当然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详细介绍了该协议栈运行的过程,比较专业,如果没有学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直接学习很困难。
如果从实用出发,你没有必要知道网络的原理,一样可以开发程序的。本来计算机网络就是对普通用户透明的,只是给用户提供服务的,所以直接开始编程的学习应该更适合你吧。学编程,别忘记一定要去学数据库。
还有不明白的,私信给我
5.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二章2-16
是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吗?
供你参考:
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
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
2-0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
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
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8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C=Wlog2(1+S/N)(b/s)
W=3khz,C=64khz----àS/N=64.2dB 是个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
2-0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0.7dB/km(在 1 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20/0.7=28.6km
衰减应降低到20/100=0.2db
2-12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e8m/s.
解:
V=L*F-àF=V/L--àB=F2-F1=V/L1-V/L2
1200nm到1400nm:带宽=23.8THZ
1400nm到1600nm:带宽=17.86THZ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2-15 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占用较大的带宽。
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 C无发送
S·D=(+1+1+3-1+1+3+1-1)/8=1, D发送1
6.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第6版,
这个大的局域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这是由地理条件来分的,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但有地理条件分的并不代表一个网段而是说他这个网段很小而且具体的他这个可以同过防火墙对外进行阻挡作用内部可以进行文件分享,而小的局域网就是具体的局域网,就是由掩码分成的网段,由路由器组成局域网的 IP一般都是私有IP,因为有NAT转换器,所以私有IP是可以重复的。局域网的半径可以达到500m因为双绞线可以传输这么远的距离,屏蔽双绞线就 更大了,所以一个大学在地理上来说只能是局域网(只是根据地理位置分的),但实际上的小局域网内主机是可以互ping的。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7. 求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PDF
以下链接可以下载:网页链接
1、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和2008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计算机网络》第6版,在原有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作了必要的增补、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3、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
4、《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8. 求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PDF谢谢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zhbssn/2375446
自己下载就行了。
9. 计算机网络第5版和第6版那个比较基础
计算机网络第5版和第6版区别不会太大,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不会有大的更新,新订版本跟老版相似度95%以上所以,没必要纠结第5版还是第6版,如果5版有错误6版可能会做些订正而已。
10.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 作者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作者(美)特南鲍姆,
我个人感觉谢希仁的第六版更通俗易懂一些,大多数学校都用这本书当课本。本人学的就是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