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标准
扩展阅读
音乐加倍速的手机软件 2024-11-30 09:44:51
电脑密码重设密码 2024-11-30 09:35:30

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标准

发布时间: 2024-03-08 00:15:07

⑴ 50分 求计算机主题的教室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教室设计方案

前 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的不断推广,使得网络不仅仅是简单地联接多台计算机,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环境。
而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的目标就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互联,形成intranet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相连接,同时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最终建成一个以计算机教学校园局域网络系统。校园网将与国际互联网相连,不仅可从在网上宣传自己同时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我们还可以在网络系统基础上不断完善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件环境,进一步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XX进修校网络教室 的建设将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促进教育改革。本方案就是以XX进修校提出的需求为依据,结合教育行业的业务特点,采用当今主流的网络技术为学校提供的一个经济实用、先进可靠、效率高、扩展性好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解决方案。
1、 XX进修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工程建设总体要求
A、 计算机网络教室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了新机房建设及利用原有的设备(投影仪)布线改造和新增布线等工作;
B、 要求网络建成后可为视/音频点播、校务教务管理软件等应用提供高性能的硬件平台,能提供WEB、E-MAIL等服务;
C、 教师机和学生机之间通智能交换机采用百兆以太网技术;
D、 选择性价比较好的广域网接入方式,可对接入因特网的各网络用户进行权限控制;
E、 选择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软件平台,集成各种信息接口,包括教室终端点播应用、教学资源互连、对外联络平台等。
2、 技术目标
根据XX校的需求,对计算机网络教室作了设计,技术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先进性目标: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采用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2、实用性目标:建网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设备效益,要保证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全中文界面,并具有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强,使用户能最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3、开放性目标:系统设计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4、适应性目标: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使XX校在今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方便管理和维护。
5、可扩展性目标:网络规划设计要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要求,还要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
6、可靠性目标:具有容错功能,能满足学校所在地的环境、气候条件,抗干扰能力强,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7、安全性目标: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防止数据受侵袭和破坏。
8、经济性目标:投资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本工程建设、使用、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尽可能地对本工程总体设计的各个技术目标进行量化。
3、 网络设计架构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以如下框架为蓝本设计计算机网络教室:
XX进修校计算机网络教室为主干100M (未来可升级为千兆)、工作站桌面10/100M自适应系统,中心交换机为D-LINK数码智能交换机DCS-3628S 1台,接D-LINK16口交换机两台和学生机相连接。
采用1台国际知名品牌的戴尔双核2.8G台型服务器作为课件、视频及数据库服务器。
使用国际知名品牌的东芝笔记本电脑作为教师机,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
采用国内最好的品牌电脑—联想台式机作为学生机,既保证计算机的稳定性,又有档次上的提升,关键是联想电脑的一流售后服务,为学校计算机网管解决了维护中的实际困难。
正版教学软件:1、教学功能,包括屏幕广播、屏幕监视、声音广播、双人对讲、多人会话、声音监听、影音广播、网上讨论、电子画板、发布消息、发布文件、收取文件、提交文件等功能,这些都是老师上课时最常用的功能。
2、教学管理功能,凌波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管理功能可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包括班级模型、分组管理、点名签到、锁定电脑、黑屏肃静、电子举手、拨网线保护、屏幕日志、禁止运行某些程序等。
3、维护方面,为方便老师对多媒体教室的维护,凌波多媒体教室提供远程设置、远程开机、远程关机、远程重启、远程遥控、电脑信息、音量设置、显示分辨率及色彩设置等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正版,数据库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3。
通过电信宽带接入互联网。

配置神州数码LINK-MANAGER网管软件,可以软件控制接入端口的开关,监视端口状态,方便进行远程管理。
配置浙江大学开发的校园网管理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小学资源库,以及网上素材制作系统与网站信息发布系统。
通过部署专业的防黄软件美萍反黄卫士,严格屏蔽用户访问有色情、暴力、反动等内容的网站。
4、网络分期规划
虽然XX进修校暂时只是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但我们前瞻性的帮助学校以后可能进行的网络建设,以循序渐进的方针进行,在投资成本的约束下实现功能、可拓展能力、可维护性及社会效益等多方利益的最大化。
中期规划内容包括:几年以后可能建设校园网,开通远程教育网络,接入更多用户,建立丰富的校园资源体系,培训更多的学生老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获得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
未来规划包括实现网络教室计算机的升级,拓展网络出口带宽,增加电教化设备等。
XX进修校计算机网络教室未来规划应用将集中在如下主要几个方面:
1、 多媒体电子教室
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学)
3、 远程教学(网上学校/网上教室)
4、 视频点播/课件点播
5、 电子图书馆
6、 办公自动化
7、 教学实时观摩室
8、 教师电子备课室
5、网络结构拓扑图
XX进修校计算机教室网络拓扑图(全网示意图)

注:依学校实际需要构建硬件配置,此图仅为效果图
5 :长方形教室布线方案
共布置8行,最后1行放置2张电脑桌,另外7行每行4张电脑桌,每2张电脑桌一组,组的横向间距建议为0.6m,纵向桌间距建议为1.08m。如下图所示:

6 XX进修校网络布线拓扑图

7、计算机教室环境要求
一个好的计算机教室将能有效保障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在此我们提出机房建设的要求,供XX进修校参考借鉴。
A. 计算机教室场地
部位:计算机教室房位于教学楼2楼。
面积:30平米
高度(建议):地板架空0.4米, 吊顶不低于0.6米, 机房净高度不低于2.5米
B. 计算机教室供电
容量: 照明:5-10KVA
空调:10-20KVA
电脑:10KVA
要求: A.两路供电: 照明/空调:15-30KVA
电 脑:10KVA
B. 频率: 50Hz±0.05Hz
C. 电压: 380V/220V±5V
D. 相数: 三相四线制
E. 等级相数: 一类供电, 采用1台UPS系统
C. 计算机教室接地
要求分二路接地:
交流接地:小于等于4 欧姆
直流接地:小于等于1 欧姆
上述直流接地应采用独立于建筑物公共接地/避雷接地的独立接地系统或设立独立的弱电系统直流接地
D. 计算机教室照度
工作场地达到300至500勒克斯(LUX)(离地0.8米)
E. 楼板载荷
计算机教室房、电源间达到A级:大于等于500公斤/平方米
F. 计算机教室空调
A. 温度:24小时保持18℃~22℃温度变化率<5℃/小时
B. 湿度:24小时保持55%至65%
C. 送风:机房采用立柜空调, 水平送风, 但要求良好的通风能力
8.网络结构设计
根据高性能网络设计原则,在网络系统的整体设计上,采用核心层和接入层两层设计,即如下结构:
9.技术特点
9.1 VLAN技术
中心交换机担负连接系统服务器以及接入层的交换机。所以在中心交换机上要提供高速的连接端口、冗余的处理和连接部件,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以较好地实现系统功能。
单纯使用交换网络虽然在速度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内,大大增加了网络中所有设备之间的数据流量。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充,很有可能出现广播风暴,导致整个网络无法使用。因此,在交换网络中引入了VLAN技术,通过虚拟局域网有效的划分不同的广播域。
总的来说,VLAN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优势:
1.网络性能好
交换网络可以通过降低网络碰撞域的大小,实现提升共享介质网络性能的目的。此外,通过逻辑网络对用户进行分组可以把功能或应用相近的设备或用户组合在一起,限制广播流量,提升网络性能。
2.易于管理和维护
VLAN技术可以根据变化的网络环境随时对逻辑分组进行调节和改进,简单,灵活,成本低廉。此外,VLAN可以对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的管理和配置,使大型网络更加易于管理和维护。
3.支持多种物理拓扑结构
VLAN技术可以在任何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之上,将不同区域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建立一个虚拟的独立广播域,而且对网络的扩展和升级具有良好的支持功能。
4.网络更加安全可靠
VLAN技术可以在共享介质网络环境的基础之上,提供附加的安全保障。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创建虚拟局域网把需要访问关键信息的用户与普通用户区别开来组成独立的虚拟网,使重要数据免受外界侵害。
9.2网管功能
接入交换机支持网管的功能来满足整个网络的统一管理的需求,这样才让宽带网络具有可控制、可管理的能力.如果随着将来信息点逐渐的增多,网络逐渐的庞大以后,对用户端口状态不可预知,意味着所有来自用户端口的问题都不能快速的得到解决。因此,对网络管理可应用堆叠管理的技术简化网络管理的复杂性,还节省了IP地址。可通过统一对接入交换机发命令来管理接入设备,这样简化了管理的流程也降低了网络管理的成本,充分体现网络的整体价值。
9.3安全网络策略:
对虚网的划分遵循IEEE802.1QVLAN标准,通过设置VTP(VLAN Trunk Protocol)来保证虚网跨越主干并基于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通过虚网划分,可防止非法或恶意的主机借用合法的网络接口替换原有的主机并访问有关的网络资源,确保只有特别指定的主机才能被交换机认可。
a. 普通用户组划分在一个子网中,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规模用户对系统核心的影响。可按用户部门划分虚网,更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b. 数据库服务器和其应用服务器(Web)单独在一个虚网中,其他应用系统也分别划入各自虚网,减少相互影响。
c. 与其他网络的接口划入独立的虚网中。
d. 对于网络用户组的IP地址可采用手工分配并绑定IP,杜绝非法用户接入网络。
10.安装与调试
安装地点:XX进修校。
调试环境:
调试环境由用户提供;我们书面提供具体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调试方法、调试结果及验收标准,并征得用户的认可之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安装。
系统安装调试:
施工前,确定各种设备、软件的工作环境是否达一到要求。
然后,根据同学校制定好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调试方法、调试结果及验收标准进行实施,具体包括各项子系统的安装前基本测试和安装后的基本测试。同时,安装过程中做好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如属产品质量问题则及时更换,其他问题则提供解决方法及问题原因。
安装前的基本测试:
保证所提供的所有产品均为原生产厂家的产品,出厂时已经过严格的出厂测试。
所有产品开箱时资料齐全,设备外观无任何碰撞损坏痕迹。
所有产品的配置和型号与合同配置清单完全符合,学校可派人核对。
通电自检,确保设备正常进行。
安装后的基本测试:
测试网络设备:测试网络设备的内存、软件版本、每个端口的连通性及网络设备的设置。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达到设备要求的性能和产品技术规格中的性能。
测试软件产品:完成操作系统、管理软件及应用软件等软件的安装测试,实现正常运行,达到相应系统性能和产品技术规格中的性能要求。
系统联调:
在完成各项子系统单独的安装测试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接着进行整个系统的互联和调试。根据整个系统的建设目标和系统规划,对所有子系统进行联网配置,使整个系统能够连通并具有互为操作性、所有系统的设备能够接通并正常运转、所有软件能够在相应平台上正常运行。同时,利用网络管理软件等手段,对系统(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测试,确保整个系统的优化运行。
系统试运行:
在系统的联调之后,进行整个系统的试运行,提交系统运行报告。确保整个系统的性能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达到合同的要求和产品性能要求。同时,通过各种应用软件的试运行,检验系统整体性能是否达到系统的性能要求。
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都将提供相应的安装测试报告。
测试调试阶段
综合布线子系统测试
竣工资料整理及交付
系统自检及整改
系统培训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在系统安装调试完成之后,我们会提供一个完整的测试计划,在获得双方认可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测试验收。
系统的测试验收具体包括系统测试、产品验收和系统验收,由双方共同进行。
系统测试:
系统的测试包括单项测试和网络联机测试。
单项测试:各项子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产品自身性能的测试。具体包括网络设备的测试(检测网络设备每个端口的连通性及网络设备配置情况)和软件产品的测试(实现正常运行),确保达到各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网络联机测试:系统安装完成后,对所有采购的产品联网运行,并进行相应的联机测试和性能测试;同时利用网络管理软件,对整个系统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合同要求。
产品验收:
1)本工程项目全部设备、软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外型、外观、包装及资料、文件(如装箱单、保修单、随箱介质等)的验收。
2)进行产品的性能和配置进行测试检查,提供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3)安装、局部配套设备的连接测试,确保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的正常优化运行。
系统验收:
验收要求:各个单项产品的测试和网络系统联机测试均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
验收方式:双方共同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表格:《网络系统验收报告》和《设备、软件安装验收表格》。
验收文档:包括系统全部有关产品说明书、原厂家安装手册、技术文件、资料、及安装、测试、验收报告等文档,及有关技术合作、维修、服务等文件副本。

⑵ 计算机机房建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一、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
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lm;
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
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在两个出H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lm,局部可为0.8m。

二、人流、物流及出入口:
1.主机房宜设置单独出入口,当与其他功能用房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和物流的交叉。
2.有人操作区域和无人操作区域宜分开布置。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通道的宽度及门的尺寸应满足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要求,建筑入口至主机房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⑶ 100分求校园局域网建设实施方案,急!!!

______学校数字化实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 现状分析

技术条件:

1、 校园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的网络联系;信息技术中心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学校校园网络,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特色网站建立,教师、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在网络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家长、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与关注。

2、 硬件逐步完善,普及了全校电脑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师生应用率高。

3、 各类信息化专用设备相继到位,使学校各项相应工作都能通过科技手段予以独立解决。

建设历史:

1、 在校领导极重视和支持下,教师的观念快速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展。

2、 结合区校园信息化工程,建立校校通校园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网络通讯、信息服务、教育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系统。

3、 建设网站,扩展容量,提高层次。建立了部分班级主页和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发挥师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建立了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优化教育信息功能,通过各年级、各学科的资源积累和整理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的教学资源积累。

4、 学校全方位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管理,教职员工、学生资料信息、工作会议学习的记录,师生各路工作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的数字化体系及网络制度化管理。

5、 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让师生形成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空间。

6、 随着校园信息网络的全面建设和多样化发展,在理论上在实践中我们不断的探索发展。通过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工作日趋完善成熟,特别是在管理、网络、培训、应用等等已经慢慢形成了规模效应和规范体系,校园网站上的特色网页越来越多,内容精彩纷呈,教师信息科技运用日趋成熟,校园网的升级服务,校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在信息技术工作专项督导中被评定为“优秀”、同时获得了区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单位称号。

课程整合:

1、 课题研究,形成特色

学校从97年起,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已成为我校办学的特色。为了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交流等方面拓展能力,并使读书从知识的积累过程转变为科学的研究过程,从第五届读书节起,学校开展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主题式探索性读书能力的实践研究”,此课题已成为中央电教馆规划类课题。让学生围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超文本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整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建立了各级研究课题,与新基础教育、学科整合教育、读书活动、艺术特色、科技特色等等有机的融合起来;并已在各类课题论文评比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些基于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和主体式探究性活动开始探索并卓有成效。如王绮老师与一年级语文组刘芸老师合作进行了《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研究》的区级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则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美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小学校合唱队练声训练的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的探索研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等课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上海电教》02.4为我校作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专栏论文刊登,有9位教师的相关文章进行了交流;从学校管理、学生德育、新基础研究、学科整合、教学个案以及科技探索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

2、 学科教学,体现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信息的立体感性认识,使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信息化设备、软件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学习、读书、行为方面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会学习、会自我学习、会利用资源学习的多元化学习。特别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诸如“居家安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即开发了学生的生活资源又通过网络的平台进行宣传观摩,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课堂研讨,重建与发展

结合课程改革实施构筑起了良好的课堂生态,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定位,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师生有了拓宽学科价值的意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师生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提高了。实现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突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基础课堂教学整合效应。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服务我们的教学。

4、 兴趣活动,发展特长

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各类兴趣活动,能够为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我校信息技术类的兴趣小组有多个,学习内容有: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运用单片机进行程序设计与制作等。还建立班级主页和个人特色网页,让学生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探索、创作各类比赛及展示的作品、网络交流与发表以及进行资源积累与共享。

师生发展:

1、学校现代化建设需要动员所有教师参加应用,做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条件辅助我们的教学。目前,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了计算机等级达标考试,合格率基本达到99%,优秀率32%;有近20%的教师参加了信息科技教学软件的区培训,以培养一批能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教师,并将以点带面发动他们的才智以带动全校的数字化信息化教育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家庭办公信息化,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均衡发展;同时开展了师生网络培训、科技培训、网页培训、应用维护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教师们能够利用局域网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从整体上开拓了网络新资源,发展了我校信息化教育。

2、我校在已有的三年级信息科技课程、电脑兴趣组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计算机网络小组为依托,培养学生网络管理的能力,并参与特色网站建设,形成我校计算机的特色教育。并积极组织开展师生信息科技竞赛活动,多人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等第奖。

方向定位:

托校园网络与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两网四室的数字化环境依托。

结合科研特色,发展学习型主题网站。

整合课堂教学,形成核心资源库与学生、家校教育网络库。

发展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网络管理功能,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校园模式。

二、 发展目标与理论支持

1、 对数字化学校的理解:

“数字化学校”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上的,是将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入多门学科的日常教学;是让计算机成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校园资源配置更优化,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局域网、广域网上的远程教学和交互;让协作学习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创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学校”将形成全方位数字化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管理,教职员工、学生资料信息、工作会议学习的记录,师生各路工作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同时形成制度化网络管理,对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教师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均实现数字化、信息化。

“数字化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站的展示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师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功能、家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班级主页和特长学生的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骨干教师个人主页以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开发学校数学特色网站,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发展自身的技术力量。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优化教育信息功能,通过各年级、各学科的资源积累和整理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同时为学生跨学科夸张节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2、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

通过校园网及其软硬件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师生的全面熟练的应用,最终形成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活动、家校联系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全面实现校园信息化。也就是在网络与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成长档案、家长联系互动、教学资源应用的核心资源库,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从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着手,形成中心集成的网络应用模式。

3、目标理论依据:

区局的大力支持与基础建设,学校的不断完善与探索,教师的努力实践与积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包括管理应用的护驾;对数字化学校建设有了着力点和发展点。同时,与现阶段工作相结合,二次开发门户网站与管理应用平台,资源库的继续规范化与合理化,内外网应用的相辅相成;师生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

三、 具体实施计划

1、 具体预期效果:

⑴、 校园网站日趋完善并形成互动效应和学习效应,各类学习性链接和资源开发应用不断丰富, 形成网络学习新格局。

⑵、 管理网络信息化、科学化并具发展性效应;

⑶、 教学整合规模化,体现数字化成果效应;

⑷、 数字化学习行为方式有特色和区域效应。

2、 目标任务测评点:

管理工作

⑴、信息发布——后台管理,及时更新。

⑵、教育管理——用好教育局《OA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

⑶、教学管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估。

⑷、教务管理——能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档案、专用教室和课表安排等进行网络管理,实现教务管理的网络化。

⑸、学习系统——教师无纸化备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电子图书馆、校本课程建设、与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融合等。

⑹、公共信息服务——通过学校门户注册登录后,经统一身份认证,提供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一卡通、后勤、家校联系、视频点播、信息检索等服务。

⑺、信息化维护:结合学校维护报修制度,及时维护或联系公司,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教学工作

⑴、教研活动与科研同步发展。

⑵、教学研究与学生发展同步发展。

⑶、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发展。

⑷、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使其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等级考和各类竞赛活动。

培训工作

⑴、开展学生信息管理员培训,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⑵、组织教师信息辅导员培训,扩大校园信息化管理维护队伍。

⑶、教师信息化运用与课程、教科研整合培训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整体推进。

⑷、开展师生校园网应用培训,丰富江小校园网,使其永远焕发生命的活力。

发展性工作

⑴、更新网站,形成中心发展特点。

⑵、主题式读书活动更具网络化,并形成学习型主题网站。

⑶、建成学生成长、家校互动、教学应用等资源库。

⑷、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评审工作,促进教师的信息化应用和提高。

⑸、 师生在线的学习、运用与推广,以提高和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

⑹、 新闻信息的发布工作,及时宣传校园教育教学活动。

⑺、 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不断更新发展校园信息化的软硬件。

7、 结果呈现:

⑴、 门户网站的成功更新,开发网络拓展型课程并形成互动学习效果,建立学习型网站生成规模效应。

⑵、 各类教学环境达到数字化建设要求,并体现应用价值和效应。

⑶、 利用内外网建成江小核心网站资源库和内网普及应用资源库以达到不同对象对资源的分类、分权限使用效果,同时实现规范管理与规范应用。

⑷、 教育教学优秀资源进行开发及应用。如:科研成果集、课例设计、学生教育集、课件、视频等等。提升核心资源库的教育价值。

⑸、 开发学生成长档案库,与家校联系库,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

⑹、 管理网络化、办公无纸化、培训个性化。

⑺、 形成大网络环境下集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功能的数字化特色学校。

四、 制度和保障

1、 管理基础规范完整:

我校形成了“校园信息科技三级网络管理”

一级
二 级
三 级

校 长 室
信息技术中心
班 主 任

办公室室长

资料室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

总务处
协同管理维护

制定了《校园信息科技三级网络管理系统》、《办公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教室电脑多媒体网络管理制度》、《电子备课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电脑房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现代学校设备管理制度》、《项目评审制度》、《打印制度》、《数码照片档案操作流程及规则》、《教师个人笔记本使用管理条例》、《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等发展性工作的许多系列的管理条例与制度、操作规则。同时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将及时地作相应的更新或调整,使得制度能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而发展。

学校也加大各方面信息化管理的举措,从教学工作管理到科研工作,从教师组室交流、论坛讲座到教师多元化考评,从民主议事到新闻宣传形成了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

2、 应用基础普及提高:

设备使用率100%,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各类会议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设备。

教师使用层次不断提高:文字处理 → PowerPoint课件制作 → Flash动画 → Authorware → 视音频技术、网络技术、网页制作、视频会议等等;并在区的电脑比赛中获得课件的等第奖。

学生使用机会不断增加:信息技术课、电脑网页组、电脑小报组、电脑平面设计组、校园网吧(每天中午)、校园广播包括教室中的一些学生活动都有体现。学生自主管理应用水平也逐步提高,学生已形成及普及了信息化的学习意识并在各类活动中得以体现,如:电子小报、视频小品、科技竞赛、等级考核、拓展型学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