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现的大型计算机可以看作是计算机领域的第一次浪潮,随后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是第二次浪潮。现在,计算机领域的第三次浪潮可能会给计算机工业带来极大的震动,这就是交互式网络。现在桌上型家庭计算机的销售虽然急剧上升,但它很可能就快过时了。个人计算机在过去10年内处在戏剧性的技术变革的最前沿,如今却正在被推到一旁。未来将属于全球性的网络。 在第一次浪潮中,信息处理是关键。当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生产的是能够进行快速复杂计算的,体积庞大的大型计算机。到了80年代,商业人士不愿意再等着从大型计算机专家那里得到信息。因此,他们购买了当时最流行的桌上型计算机,开始用自己的计算机得出分析结果。信息的获取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第二次浪潮。计算机领域的第三次浪潮,就是同其他人发生联系。第二次浪潮的情景是每张桌子上摆有一台计算机,而第三次浪潮是把所有这些计算机都连接在一起。人们将互相发送信息,或者在网络上提供信息让别人来看。互联网络代表了这种趋势,但是当第三次浪潮真正到来时,互联网络的速度应当比今天要快得多,结构也灵活得多。因为人们并不想通过联机获得静态信息,他们希望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希望进行交互式联系。计算机领域的第三次浪潮将对计算机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全景通信公司可能会和微软公司展开激烈竞争。网络全景通信公司拥有环球浏览器70%的市场,可以接受使用Java软件编写的程序,并且致力于保持通信安全。而微软公司的传统优势—控制桌上型计算机市场的操作系统,在全球性网络的时代里将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❷ 计算机网络概念
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广义观点: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者能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
资源共享观点: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洽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目的:资源共享
组成单元: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洽计算机”
网络协议:网络中计算机必须遵循的统一规则
用户透明性观点: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能够调用用户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组成部分角度
硬件:主机(端系统)、通信链路(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路由器、交换机)以及通信处理机(网卡等)
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邮件收发系统、FTP程序、聊天程序)
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遵循的规定
工作角度
边缘部分: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物漏信(传洞仔输数据、音频或者视频和资源共享。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和P2P方式)
核心部分: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信和交换服务
功能组成角度
通信子网: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网络协议。使得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以及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的服务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将分散的计算机联系起来
资源共享:实现软件、硬件、数据的共享,使得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互通有无,分工协作,提高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分布式处理:将某个计算机负载过重的任务分散到多台计算机上,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提高可靠性: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负载均衡:将工作任务均衡的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分布范围分类
广域网
城域网
局域网
个人区域网
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
点对点网络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星形网络
总线型网络
环形网络
网状形网络
按照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
专用网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络
无限网络
5.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生成RFC的过程: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带宽:网络在通信线路中传送该数据的能力,单位:比特/每秒
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发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
发送时延: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且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达到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的比特数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纳蚂汪道带宽
往返时延:从发到数据到接收到接收端的确认,经历的时延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速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数据率或者比特率),最高的数据率即为带宽
❸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
(3)计算机网络化概念扩展阅读: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为了简化其设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逻辑结构和功能分配。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处理的系统,然后分而治之,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最常见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层次结构的好处在于是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功能。分层结构还有一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一般以垂直分层模型还表示。
❹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什么
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对“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大房间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
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必须紧接着主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
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这样就出观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
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终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CRT控制器和键盘,无GPU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
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近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己具备了通信的雏形。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
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
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
资源子网。
两个主机间通信时对传送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须遵守一个共
同的约定,称为协议。
在ARPA网中,将协议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层次,如何分层,以及各层中具体采用的协议的总和,称为网络
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个抽象的概念,其具体实现是通过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
70年代至80年代中第二代网络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二代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
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
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局域网由于投资少,方便灵活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
,与广域网相比有共性,如分层的体系结构,又有不同的特性,如局域网为节省费用而不采用存储转发的方
式,而是由单个的广播信道来连结网上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
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将
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
系统。
从定义中看出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1)至少两台计算机互联。
(2)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
(3)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NOS
❺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核肆,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改伍轿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5)计算机网络化概念扩展阅读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可以非常迅速地传递信息。因此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不同。电信网络的用户可得到电话、电报以及传真等服务;有线电视网络的用户能够观看各种电视节目。
计算机网络则可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找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这三种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发展最快橘颤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逐渐融入了现代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的技术,这就产生了“网络融合”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