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内计算机最早是在哪一年连接上了互联网
中国网络十年大记事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中
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1996年3月,清华大学提交的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中文编码的汉字统一传输标准被IETF通过为RFC1922,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被认可为RFC文件的提交协议。
1997年1月,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组建CNNIC专家组。成员包括:胡启恒、钱天白、何德全、曲成义、钱华林、吴建平、刘韵洁、马如山、张兴华。胡启恒院士为专家组组长,钱天白任副组长。专家组负责我国域名体系和域名管理办法的研究,开展CNNIC的筹备工作。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与CNNIC签约并管理二级域名.e.cn。
1997年6月3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同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成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
1997年11月 CNNIC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62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站点1500个,国际出口带宽18.64Mbps。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管理电信业的综合性法规,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同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2001年9月7日,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该调查是受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委托,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一起开展,这是中国首次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截止至2001年4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的域名总数为692490个,网站总数为238249个,网页总数为159460056页;在线数据库的总数为45598个。
2004年1月 CNNIC发布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上网计算机3089万台,上网用户7950万人,跃居世界第二,CN下注册的域名340040个,WWW站点595550个,国际出口带宽27216M
B. 我国目前已经接入Internet的四大网络是什么啊,它们相对应的英文名字又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最早在1987年就开始通过国际网络线路接入Internet。1994年随着“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美国政府取消了对中国政府进入Internet的限制,我国互联望建设前面展开,到1997年底,已建成中国公用计算机网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等,并与Internet建立了各种连接。
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我国现有四大网络的基本情况。
(1)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ChinaNET是原邮电部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原邮电部与美国Sprint Link公司在1994年签署Internet互连协议,开始在北京、上海两个电信局进行Internet网络互联工程。目前,ChinaNET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有两条专线,作为国际出口。
ChinaNET由骨干网和接入网组成。骨干网是ChinaNET的主要信息通路,连接各直辖市和省会网络接点,骨干网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8个地区网络中心和31个省市网络分中心。接入网是又各省内建设的网络节点形成的网络。
(2)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1994年由国家计委、远国家教委批准立项、远国家教委主持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教育和科研计算机互联网络。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把全国大部分高校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公享。它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互联网络。
CERNET已建成由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在内的三级层次结构网络。CERNET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省教育科研网;校园网。CERNET全国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负责全国主干网的运行管理。地区网络中心和地区主结点分别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等10所高校,负责地区网的运行管理和规划建设。
到2001年,CER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已达到2.5Gbps。CERNET已经有28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在100Mbps以上。CERNET地区网的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已经通达中国大陆的160个城市,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达895个(其中高等学校800所以上),联网主机100万台,网络用户达到749万人。
CERNET还是中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试验网络,它以现有的网络设施和技术力量为依托,建立了全国规模的IPV6试验床。1998年CERNET正式参加下一代IP协议(IPv6)试验网6BONE,同年11月成为其骨干网成员。CERNET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与国际下一代高速网INTERNET 2的互联,目前国内仅有CERNET的用户可以顺利地直接访问INTERNET2。
CERNET还支持和保障了一批国家重要的网络应用项目。例如,全国网上招生录取系统在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录取工作中发挥了相当好的作用。
CERNET的建设,加强了我国信息基础建设,缩小了与国外先进国家在信息领域的差距,也为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中国科学技术网:(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CSTNet)
中国科技信息网(简称China STINET)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全国各省、市的科技信息机构,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服务网络,旨在促进全社会广泛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中国科技信息网络的建成对于加快中国国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国内外科技界和高技术产业界的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中国科技信息网是利用公用数据通信网为基础的信息增值服务网,在地理上覆盖全国各省市,逻辑上联接各部、委和各省、市科技信息机构,是国家科技信息系统骨干网,同时也是国际Internet的接入网。中国科技信息网从服务功能上是INTRANET和INTERNET的结合。其INTRANET功能为国家科委系统内部提供了办公自动化的平台以及国家科委、地方省市科委和其它部委科技司局之间的信息传输渠道;其INTERNET功能则为主要服务于专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包括国家、地方省市和各部委科技信息服务机构。
中国科技信息网自1994年与INTERNET接通之后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全国20余个省市建立网络节点。
(4)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络(金桥网)(CHINAGBN)
金桥网是建立在金桥工程的业务网,支持金关、金税、金卡等“金”字头工程的应用。它是覆盖全国,实行国际联网,为用户提供专用信道、网络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基干网,金桥网由吉通公司牵头建设并接入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