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包括哪几个阶段
扩展阅读
邮票在哪个网站发行 2025-04-22 15:13:15
树莓派查ip共享网络 2025-04-22 15:13:13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包括哪几个阶段

发布时间: 2023-08-07 17:41:3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50年代)

第二阶段: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形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

第三阶段:形成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

第四阶段: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国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一个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译成中文为赛其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人们把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因此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60年代初美国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这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该系统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分布在全美范围内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各终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中心计算机。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是计算机通过多重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相连,如图1-1-2所示。

图1-1-4 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逻辑结构

资源子网由网络中的所有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外设(如网络打印机、磁盘阵列等)和各种软件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和向网络用户(工作站或终端)提供网络资源和服务。

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设备和线路组成,承担资源子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用户对网络的访问可分为两类:

☆本地访问:对本地主机访问,不经过通信子网,只在资源子网内部进行。

☆网络访问:通过通信子网访问远地主机上的资源。

3.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加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研究和制定网络通信标准,以实现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化。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ISO 7498,简称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即着名的OSI七层模型。OSI RM及标准协议的制定和完善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多大的计算机厂商相继宣布支持OSI标准,并积极研究和开发符合OSI标准的产品。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厂商需按照共同认可的国际标准开发自己的网络产品,从而可保证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进行通信。这就是“开放”的含义。

目前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网络体系结构:一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OSI RM(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另一种是Internet所使用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TCP/IP RM(TCP/IP参考模型)。

4. 互联网络与高速网络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互联、高速和智能化。表现在:

(1) 发展了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2) 发展高速网络

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用以把政府机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家庭的计算机联网。美国政府又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开始研究发展更加快速可靠的互联网2(Internet 2)和下一代互联网(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可以说,网络互联和高速计算机网络正成为最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3) 研究智能网络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与网络服务功能的增多,各国正在开展智能网络IN(Intelligent Network)的研究,以提高通信网络开发业务的能力,并更加合理地进行网络各种业务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开放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智能网的概念是美国于1984年提出的,智能网的定义中并没有人们通常理解的“智能”含义,它仅仅是一种“业务网”,目的是提高通信网络开发业务的能力。它的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电信部门的关注,国际电联(ITU)在1988年开始将其列为研究课题。1992年ITU-T正式定义了智能网,制订了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该体系的目标是应用于所有的通信网络;即不仅可应用于现有的电话网、N-ISDN网和分组网,同样适用于移动通信网和B-ISDN网。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网络的应用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1. 建立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 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由3个分组结点交换机、8个集中器和一个双机组成的网络管理中心组成;在此基础上,新的公用分组交换网1993年9月建成,并改称CHINAPAC,由国家主干网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内网组成。

2. “三金”工程

1993年3月12日,时任副的朱镕基主持国务院会议,提出了建设“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计算机网络正是“三金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金桥工程”是以建设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目的的跨世纪重大工程,它与原邮电部的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连互通,成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的主干网,即建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金关工程是为了加快我国外贸业务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程,其目的是要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为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业务和实现无纸贸易创造条件。

金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实用的、比较完整的电子货币系统,形成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卡业务管理体制。

3. 基于Intern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

我国在1996年底建成四个基于Internet技术并可以和Internet互联的全国性公用计算机网络,即: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根据200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基于Internet技术的公用计算机网络有:

☆ 中国科技网(CSTNET)

☆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

☆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网通控股)

☆ 宽带中国CHINA169网(网通集团)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 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建设中)

☆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建设中)

Ⅱ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中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早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于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近两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获得良好发展机遇,中国已成为全球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重点发展市场。

(2)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包括哪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

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

1983年TCP/IP协议称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一个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另一个是军用的计算机网络MILnet。1990,ARPAnet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

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又以广东、江苏、浙江三地企业分布最为集中,且是全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领先的地区,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均在84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四川、湖北及上海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均在30%以上。

(3)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包括哪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要实现信息化就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因为网络可以非常迅速地传递信息。

因此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并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

因特网正在改变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已经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并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因特网是人类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在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了。

Ⅳ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以单个计算机为主的远程通信系统
这种系统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包括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多台终端。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中心计算机和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而终端之间通过中心计算机进行通讯。
(2)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系统
这种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具有自主处理功能,各个计算机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
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哗肌糕可蕹玖革雪宫磨分是主机(Host)和接口信息处理机(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er:IMP)。主机主要用来运行用户程序,而IMP则主要负责进行主机之间通信请求的处理。
(3)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的结构。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资源。某些计算机系统用户希望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或者想与其他系统联合完成某项任务,这样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

Ⅳ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1、第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初级的计算机网络模型。此阶段网络应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这个阶段的网络严格说来仍然是多用户系统的变种。

2、第二阶段: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此阶段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网络数据共享和网络硬件设备共享。这个阶段的里程碑是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网络。

3、第三阶段:计算机解决了计算机联网与互连标准化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RM)”,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此阶段网络应用已经发展到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服务时代。

4、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并且迅速得到普及,实现了全球化的广泛应用。代表作是Internet。

(5)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包括哪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类型:

1、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LAN) 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局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局域网。

2、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这种网络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城域网多采用ATM技术做骨干网。ATM是一个用于数据、语音、视频以及多媒体应用程序的高速网络传输方法。

3、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

4、互联网

互联网,英文是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属于传媒领域。指的是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是整个网络的控制中心,各终端共享中心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中心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进行成批处理。
分组交换网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边缘。这些主机和终端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用户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而且还共享用户资源子网的许多硬件和资源。
互联网实现了异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

Ⅶ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几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握晌棚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谨郑络;

第段则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互联网络;

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

Ⅷ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三个阶段,具体详情如下:
1、第一阶段(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联,实现远程访问。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有主机—通信线路─终端组成,只可算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终端为哑终端,没有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没有处能力。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还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存在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美国的ARPA网就是第二代网络的代表,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3、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互连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用通信协议软件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