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可以功能完善的网总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⑵ 简述计算机网络中分组信息交换的基本工作思想
1)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也称包交换技术。
2)分组交换其实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许多小的部分,每一部分是有一定的长度且称之为一个分组
3)通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每个分组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分组头中包含了一些信息,如目的地址,原地址等,该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就是分组交换。
⑶ 计算机网络中的分组交换是什么意思
这个简单,你看下网桥原理,就是在需要传输的时候,给你搭建一条链路,传输完毕再断开,在两个网络中达到信息交换的意思。平时两个网络互不干扰,若要信息传输的时候,网桥给你通个路,传输完再断开。交换机是多个端口的网桥。通俗点说,交换就是两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三章局域网的传统以太网和交换以太网里有详细介绍。
⑷ 计算机网路分组
“分组”(packet)也就是“包”,它是一个不太严格的名词,意思是将若干个比特加上首部的控制信息就封装在一起,组成一个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元。在数据链路层这样的数据单元叫做“帧”。而在IP层(即网络层)这样的数据单元就叫做“IP数据报”。在运输层这样的数据单元就叫做“TCP报文段”或“UDP用户数据报”。但在不需要十分严格和不致弄混的情况下,有时也都可笼统地采用“分组”这一名词。这点请读者注意。
OSI为了使数据单元的名词准确,就创造了“协议数据单元”PDU这一名词。在数据链路层的PDU叫做DLPDU,即“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在网络层的PDU叫做“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在运输层的PDU叫做“运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虽然这样做十分严格,但过于繁琐,现在已没有什么人愿意使用这样的名词。
⑸ 什么是分组交换
原理如下:
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通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册姿胡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
每个分组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州拦,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5)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分组交换扩展阅读:
分组交换特点
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分组由组头和用户信息组成,分组头含有选路和控制信息。
2、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册仿工作方式
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数据报是无连接工作方式
3、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统计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长短不同的时间片就是传送不同长度分组所需的时间,对每路通信没有固定分配时间片,而是按需使用。
这就意味着使用这条复用线传送分组时间的长短,由此可见统计时分复用是动态分配带宽的。
⑹ 分组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x0dx0a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轮橡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x0dx0a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x0dx0a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x0dx0a1、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2、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3、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4、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x0dx0a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 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 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哪桐迟量; ③ 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x0dx0a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 通信双方建李李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x0dx0a③ 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x0dx0ax0dx0a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
⑺ 计算机网络之数据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如何实现数据通过网络核心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
就要经过网络核心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不断从一个网络交换到另一个网络,直到到达目的主机。所以网络核心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主要有三种:
最典型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电路交换网络如何共享中继线?
通过多路复用技术,电路交换可以共用中继线
报文:源(应用)发送信息整体。比如要发送一个文件,那么这个文件的信息就是要发送的报文。
分组: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分组交换相对于报文交换会产生额外开销,因为i要进行数据的拆分和重组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
统计多路复用就是,按顺序接受来自多个主机的分组,并且按接受的顺序的发送,并不进行区分,对路由器来说,所有的分组都是等价的,所以分组交换是公用发送信道的。
不同的分组序列顺序是不确定的,按需求共享,谁发送的分组多且快,那么自然占用的就高。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区别是:
首先从发送速率上来说,报文交换就比较简单,易于分析
对上面的例子来说:
报文交换每次都是交换完整的报文
报文长度为M bits,链路带宽为R bps,每次传输报文需要M/R秒
所以报文要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就需要三次传输延迟
另一方面,路由器至少需要一个报文长度M那么大的缓存
我们再来分析分组交换的过程
分组交换:报文被拆分为多个分组,分组长度为L bits,每个分组传输时延为L/R秒
例:M=7.5 Mbits,L=1500bits,M=5000L,R = 1.5 Mbps。
下面我们来分析分组转发的具体过程:
第一个分组到达第一个路由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L/R
有趣的在于,在第二个分组到达第一个路由器的时候,第一个分组已经从第一个路由器发到了第二个路由器,这样效率显然提高了,分组交换不同报文交换,可以充分利用链路同时传播的能力
所以分组交换发送完一个报文段,只需要
时间远比报文交换要小
我们再考虑进行分组交换时,路由器的理论最小需要的缓存就是一个分组的大小,因此所需要的缓存也小,发送速率也快,所以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的计算公式: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分组交换绝对优于电路交换?
也并不是绝对的,分组交换同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由于是共享的,而且分组数量一多,就会发生拥塞和分组丢失,造成巨大的分组延迟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数据传输网络
电路交换适用于提供电路级性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