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按照网络的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按照网络传输方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点-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①点-点网络采用点-点通信信道,即通信仅限于相互有连接信道的一对计算机之间,类似于电话通信。
②广播式网络采用广播式信道,即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到一条公共信道上,一个站点发送信息,信道上的其余站点都可以接收到信息,类似于无线电广播。
(1)计算机网络连续发送方式扩展阅读:
按交换方式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
按传输介质划分:
1、有线网:指采用双绞线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2、光纤网:采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
3、无线网:采用一种电磁波作为载体来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类型。
按通信方式划分:
1、广播式传输网络。
2、点到点式传输网络。
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中信号传输方式分为调制解调(模拟信号)和编解码(数字信号)两种,常用的传输方式有网线传输,光纤传输,无线传输,目前新推出一些调制解调方式传输,使用双线就能传输网络数字信号,但前提是需要在线缆两端加上调制解调器,有需要的可以进一步交流。
③ 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有几种
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传输,有固定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如:遥控器。
半双工通信----数据可双向交替传输,但不能同时。如:对讲机。
全双工----数据可同时双向传输。如:电话。
④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按照通信方式:1、广播式传输网络、
2、点对点传输网络.
⑴按地理范围分类
①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几百米到10km之内,属于小范围内的连网.如一个建筑物内、一个学校内、一个工厂的厂区内等.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②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是一种中等形式的网络.
③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千公里左右,属于大范围连网.如几个城市,一个或几个国家,是网络系统中的最大型的网络,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如国际性的Internet网络.
⑵按传输速率分类
网络的传输速率有快有慢,传输速率快的称高速网,传输速率慢的称低速网.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s(每秒比特数,英文缩写为bps).一般将传输速率在Kb/s—Mb/s范围的网络称低速网,在Mb/s—Gb/s范围的网称高速网.也可以将Kb/s网称低速网,将Mb/s网称中速网,将Gb/s网称高速网.
网络的传输速率与网络的带宽有直接关系.带宽是指传输信道的宽度,带宽的单位是Hz(赫兹).按照传输信道的宽度可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一般将KHz—MHz带宽的网称为窄带网,将MHz—GHz的网称为宽带网,也可以将kHz带宽的网称窄带网,将MHz带宽的网称中带网,将GHz带宽的网称宽带网.通常情况下,高速网就是宽带网,低速网就是窄带网.
⑶按传输介质分类
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装置和接受装置间的物理媒体,按其物理形态可以划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①有线网
传输介质采用有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有线网,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
●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线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能超过100m.目前,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双绞线按其传输速率分为三类线、五类线、六类线、七类线,传输速率在10Mbps到600Mbps之间,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同轴电缆由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可以由单股或多股线组成,外导体一般由金属编织网组成.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材料,其阻抗为50Ω.同轴电缆分为粗缆和细缆,粗缆用DB-15连接器,细缆用BNC和T连接器.
●光缆由两层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组成.内层是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单根纤维体组成,外层包一层折射率较低的材料.光缆的传输形式分为单模传输和多模传输,单模传输性能优于多模传输.所以,光缆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单模光缆传送距离为几十公里,多模光缆为几公里.光缆的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几百兆位.光缆用ST或SC连接器.光缆的优点是不会受到电磁的干扰,传输的距离也比电缆远,传输速率高.光缆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困难,需要专用的设备.
②无线网
采用无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无线网.目前无线网主要采用三种技术:微波通信,红外线通信和激光通信.这三种技术都是以大气为介质的.其中微波通信用途最广,目前的卫星网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微波通信,它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中继站来转发微波信号,一个同步卫星可以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三个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上全部通信区域.
⑷按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叫做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的外存、高速打印机等设备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也称为工作站.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等.
①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是一种共享通路的物理结构.这种结构中总线具有信息的双向传输功能,普遍用于局域网的连接,总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是:安装容易,扩充或删除一个节点很容易,不需停止网络的正常工作,节点的故障不会殃及系统.由于各个节点共用一个总线作为数据通路,信道的利用率高.但总线结构也有其缺点:由于信道共享,连接的节点不宜过多,并且总线自身的故障可以导致系统的崩溃.
②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央节点为中心,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联结构.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特别是近年来连接的局域网大都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连接线路.
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结构简单,费用低,通常以集线器(Hub)作为中央节点,便于维护和管理.中央节点的正常运行对网络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③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是将网络节点连接成闭合结构.信号顺着一个方向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每一台设备都配有一个收发器,信息在每台设备上的延时时间是固定的.
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局域网系统.
环型拓扑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费用较低,电缆故障容易查找和排除.有些网络系统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采用了双环结构,即在原有的单环上再套一个环,使每个节点都具有两个接收通道.环型网络的弱点是,当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就不能正常工作.
④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就像一棵“根”朝上的树,与总线拓扑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总线拓扑结构中没有“根”.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一般采用同轴电缆,用于军事单位、政府部门等上、下界限相当严格和层次分明的部门.
树型拓扑结构的特点:优点是容易扩展、故障也容易分离处理,缺点是整个网络对根的依赖性很大,一旦网络的根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⑤ 网络的传输方式
1. 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
特点:所有计算机共享一条通信信道,任何一台计算机发出的信息可以直接被其他所有计算机接收,不需要节点转送,两台以上的计算机同时发送信息会发生冲突
•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发现冲突,避免冲突,解决冲突(讲前先听,边讲边听)
用的是多路复用技术,把信道分成很多的子信道,不同的信号就不会产生冲突
2. 点到点式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
特点:一条线路连接两个网络互连设备。一般情况下,两台计算机间的传输要经过多台
网络互连设备;两条计算机间的传输有多条路径可选择。
关键技术:路由选择
• 路由表:给出大致的网络和范围,然后再一层一层找下去
·集线器以广播式方式工作
1.价格便宜,集线器相当于一个多路开关,时延小(因为不需要转发)
2.A发一个信息,BCD都能收到,达不成只给一个节点发送数据的要求
3.如果带宽是100M,那么ABCD每个节点最多带宽能达到25M
★集线器连接的两个节点不能距离太远,否则发现冲突查不出来。发送的数据的最后一位离开了发送节点时还没听到冲突就觉得没有冲突,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对网络的跨度还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交换机以点对点式方式工作
1.带宽利用率高,如果带宽是100M,那么ABCD每个节点达到的最大带宽是100M
2.安全性提高了
3.向外发送信息时要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如果找不到目的地址时就会以广播式方式工作
4.支持全双工,A→交换机的同时,交换机→A (前提是交换机有两个缓存)
5.网络跨度大于集线器
6.时延大于集线器
7.可以连接不同速率的节点,即ABCD的速率可以不一样
A把数据给D时,90%的数据都没有了
⑥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方式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分别是什么意思)
同步传输(ATM)是按数据帧进行传送、字符与字符间的传输是同步无间隔的,收发方的时钟必须严格一致。
异步传输方式(STM)是按字符一个一个地发送,字符与字符间传输间隔是任意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要求没有同步的严格。
参考: http://blog.21ic.com/user1/2216/archives/2006/33370.html
⑦ 计算机网络 | 通信方式
网络通信方式分为三种: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只支持信号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正向或反向),任何时候不能改变信号的传输方向。
为保证正确传送数据信号,接收端要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出错,则通过监控信道发
送请求重发的信号。
此种方式适用于数据收集系统,如气象数据的收集、电话费的集中计算等。
例如计算机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是单工模式,因为只有计算机向打印机传输数据,而没有相反
方向的数据传输。还有在某些通信信道中,如单工无线发送等。
半双工通信允许信号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某一时刻只允许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单向传输。
因此,半双工通信实际上是一种可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
此种方式适用于问讯、检索、科学计算等数据通信系统;
传统的对讲机使用的就是半双工通信方式。由于对讲机传送及接收使用相同的频率,不允许同
时进行。因此一方讲完后,需设法告知另一方讲话结束(例如讲完后加上’OVER’),另一方
才知道可以开始讲话。
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即有两个信道,因此允许同时进行双向传输。
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要求收发双方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全双工通信效率高,控制简单,但造价高。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是全双工方式。一般的电话、手机也是全双工的系统,因为在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⑧ 网络互连的方式
为将种类网络互连为一个网络,需要利用网间连接器或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连。
(1)利用网间连接器实现网络互连
一个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节点和主机,按照互连的级别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
1、节点级互连。这种连接方式较适合于具有相同交换方式的网络互连,常用的连接设备有网卡和网桥。
2、主机级互连。这种互联方式主要适用于在不同类型的网络间进行互连的情况,常见的网间连接器如网关。
(2)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互连
在两个计算机网络中,为了连接各种类型的主机,需要多个通信处理机构成一个通信子网,然后将主机连接到子网的通信处理设备上。当要在两个网络间进行通信时,源网可将分组发送到互联网上,再由互联网把分组传送给目标网。
两种转换方式的比较
当利用网关把A和B两个网络进行互连时,需要两个协议转换程序,其中之一用于A网协议转换为B网协议,另一程序则进行相反的协议转换。用这种方法来实现互连时,所需协议转换程序的数目与网络数目n的平方成比例,即程序数位n(n-1),但利用互联网来实现网络互连时,所需的协议转换程序数目与网络数目成比例,即程序数为2n。当所需互连的网络数目较多时,后一种方式可明显地减少协议转换程序的数目。
⑨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问题。但提问问题的背景信息太少,不太清楚你的问题前提条件都还有什么。只能试着按照一般情况解答:
1、帧序号用3比特编号。当发送序号占用3个比特时,就可组成共有8个不同的发送序号,从000到111。当数据帧的发送序号为111时,下一个发送序号就又是000。
2、默认该网络采用的是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要点就是:在发送完一个数据帧后,不是停下来等待应答帧,而是可以连续再发送若干个数据帧。如果这时收到了接收端发来的确认帧,那么还可以接着发送数据帧。由于减少了等待时间,整个通信的吞吐量就提高了。
3、根据题意,我们现在设发送序号用3比特来编码,即发送的帧序号可以有从0到7等8个不同的序号;又设发送窗口WT=5。那么,发送端在开始发送时,发送窗口将指明:即使在未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端可连续发送#0帧~#4帧等5个帧。若发送端发完了这5个帧(#0帧~#4帧)但仍末收到确认信息,则由于发送窗口已填满,就必须停止发送而进入等待状态。当收到0号帧的确认信息后,发送窗口就可以向前移动1个号,这时,#5帧已落人到发送窗口之内,因此发送端现在就可发送这个#5帧。其后假设又有3帧(#1至#3帧)的确认帧陆续到达发送端。于是发送窗口又可再向前移动3个号。此时,发送端又可继续发送#6帧、#7帧和新的#0帧。
4、当用 n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发送窗口的大小为WT,接收窗口的大小为WR,则只有WT≤2的n次方-1和WT+WR≤2的n次方成立时,滑动窗口协议才能正常工作。
但根据题目描述举例,设n=3,WT=WR=5,当对某一序号的数据帧的 ACK 丢失时,接收端很可能将把这个#数据帧当做一个新的数据帧收下来,因此滑动窗口很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5、选择重传ARQ协议
可设法只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帧或者是定时器超时的数据帧。但这时必须加大接收窗口,以便先收下发送序号不连续但仍处在接收窗口中的那些数据帧。等到所缺序号的数据帧收到后再一并送交主机。这就是选择重传ARQ协议。
使用选择重传ARQ协议可以避免重复传送那些本来已经正确到达接收端的数据帧。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在接收端要设置具有相当容量的缓存空间,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够经济的。
正因如此,选择重传ARQ协议在目前就远没有连续则协议使用得那么广泛。今后存储器芯片的价格会更加便宜,选择重传ARQ协议还是有可能受到更多的重视。 .
对于选择重传ARQ协议,接收窗口显然不应该大于发送窗口。若用n比特进行编号,则接收窗口的最大值必须满足:WR≤2n-1 。当接收窗口队为最大值时,即WR=2n-1。例如:在n=3时,可以算出WT=W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