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CNNIC在行政上受______的领导。(3分)
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直属单位是中科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于1997年6月3日组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
作为中国信息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者、运行者和管理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以“为我国互联网络用户提供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络健康、有序发展”为宗旨,负责管理维护中国互联网地址系统,引领中国互联网地址行业发展,权威发布中国互联网统计信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互联网社群。
1997年1月14日,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专家组,专家组的职责主要是筹备组建CNNIC,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1997年4月,第一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上提出要按照国际惯例,组建一个互联网信息中心来管理中国的顶级域.CN。
‘贰’ 中科院大咖聊中国创造:深空深海深蓝深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没错!又到了一月一期的中科院SELF讲坛活动总结!(这次很牛掰)
昨天10月30号,wuli讲坛发了个大招,一口气邀请了6个高大威猛的男神!他们的演讲主题包揽了天上、地下、深海、生命科学,这几个关系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话题!
本次“SELF格致论道”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共同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别支持,吸引了来自网易科技、一点资讯、观察者网、今日头条、腾讯精品课、凤凰视频、网易公开课、腾讯科技、手机人民网、新浪科技、环球科技、优酷教育、环球科学、喜马拉雅FM、了望智库等多家媒体的强烈关注。特备感谢网易新闻、网易科技对活动直播的大力支持!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公益讲坛,每月一期。SELF是Science, E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提倡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打造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融合创新、科学与人文关怀并存的公益演讲品牌。
‘叁’ 中国科学报社的历史沿革
1959~1966年
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
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
1979~1988年
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
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
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
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
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
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
《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
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
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
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
《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
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
1989~1998年
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
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
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
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
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
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
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
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
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着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
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着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
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
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
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
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
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
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
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
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肆’ 《独立日2》:地月通信的实现
前几天看到英国退欧的消息,脑子一热就溜去看《独立日2》了……噫,怎么说呢,中国元素多的我尴尬症都要犯了,不知道周围那些老外心里怎么想……(“Thank you for using QQ”还算好的,那个让我脸盲的中国女演员抵达月球基地的时候一群人围上去要签名的镜头,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好吗……那个牛奶的违和堪与《变形金刚3》里有的一比,都是我家乡企业,我也不说啥了……)
但是有人问,能否像电影中那样在地月之间视频通话?当然能。不严格的说,半个世纪前我们就做到了。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伍’ 美国首个小行星取样返回器——为地球安全而出发
北京时间9月9日上午7:05,美国宇航局首个小行星取样返回器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开始了一段探寻太阳系早期历史的漫漫征程。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陆’ 生殖“晴雨表”:你的精子质量下降了吗
生殖是非常重要的,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是在于生物具有生殖功能。
——刘以训 院士
男性不育是一个全球性的人口健康问题,而精子质量的下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张永莲 院士
威胁男性健康的三大重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男科疾病。后者常常易被大家忽视。
——郭应禄 院士
持续降低的男性精子质量
精液质量是反映男性生殖健康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精液质量关系到人口素质、生殖健康水平和种族的延续。近几年,有关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WHO统计,精子质量下降影响了世界上7%的育龄男性。二战以来,人类精子密度持续下降了近50%。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食品安全等是男性生殖力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WHO关于精子异常病人的鉴定标准一直在更新, 1978年正常形态精子的百分比为50%,1992年为30%,而1999年为15%。在2010年第五版精液分析标准中,这一数值低至4%,引发了国内外生殖学家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柒’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怎么样
呵呵,工作环境差,里面几个老女人态度傲慢,感觉最不干事儿的部门。 待遇高不了。
‘捌’ Internet的发展、接入与信息服务
一、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曾被译为“国际互联网”、“国际网”等,现在我们称为“因特网”,它是以美国ANSNET为主干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主干网通过接入Internet主干网而连入Internet,从而构成了一个全球范围的互联网络。Internet就是将世界各个地方已有的各种广域网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跨越国界范围的庞大的互联网络。它实际并不是“一个”网络,而是将成千上万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起来,因此有“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之称。
二、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1.Internet的雏形——ARPAnet的诞生
Internet,这个人类历史上如此伟大的工程,究竟诞生在什么时候,各界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说它诞生于1969年10月29日,以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出资建成的ARPAnet上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第一节点与SRI(斯坦福研究院)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分组交换技术的远程通讯作为正式诞生的标志。最初只有分布在四所大学的四台计算机接入,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达40多个。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随着ARPAnet的发展,成功设计了TCP/IP协议,解决了异种网络的互联。到1983年ARPAnet被分解为ARPAnet(民用网)和MIL NET(军用网)。这使ARPAnet的公用部分从其军用部分分离出来,而同年1月1日起,在ARPAnet中,NCP协议全面终止,所有参与ARPAnet的网络全部转向TCP/IP协议。当时的Internet被定义成连接到ARPAnet的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
2.NSFNET的形成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于1985年首先将全美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利用通信干线连接起来,在1986年建成了NSFNET主干网,逐渐成为全美最大的TCP/IP网络,从而取代ARPAnet成为了Internet的主干网。
3.美国国内互联网的形成
在1990年以前,NSF网络主要用于教育与科研。随着WWW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到了金融和商业部门,美国政府已无法提供巨资资助Internet主干网。
1990年ARPAnet停止运作的同时,由IBM、MCI、MERIT三家公司组建了ANS(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公司,建成了更快速的 ANSnet 主干网,并逐渐取代了 NSFNET(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成为目前的Internet主干。
4.Internet的全球化
1995年,ANSnet转为民间公司经营,这一年被称为Internet年。
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以及它很强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能力,它从形成之日起就吸引了很多的用户。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14个国家和地区连入Internet,到2005年年底,全球网上用户已超过10亿。
5.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3)是与Internet电子邮件连通
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此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实现了与Internet的电子邮件连通。
第二阶段(1994至今)与Internet的全功能TCP/IP连接
1994年4月,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通过64 Kbps的国际专线连入美国,开通路由器,标志着我国正式全功能加入Internet。自1994年4月初我国正式加入Internet,成为第71个成员单位以来,入网用户飞速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网上调查,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国接入Internet的用户数已达1.37亿。
我国已建成了国内互联网,目前建成的有十大网络主干。其中非营利单位有四家: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和中国长城互联网。这十大互联网络单位都拥有独立的国际出口,它们的国际出口带宽总和已达到256,696 M,连接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其中各个主干国际出口带宽(以下数据来源于CNNIC发布的网上调查)如表6-2所示。
三、Internet的工作方式和特点
Internet好比一个货运中心,当Internet传输数据或信息时,它会先在货物里装入集装箱单(TCP协议),然后将它们分解,并在每个包中装入一张单条(IP协议)。分解后的货物经过的第一个“路口”就是路由器,它的作用就是检查这些单条,确定无误后就让这些包走不同的路。上路后它们就根据单条(IP协议)上所记载的收信人的名称地址,往收信人的地址送去。当所有的包都送到后,就按照集装箱单(TCP协议),把它们重组成原来的模样,文件的传送就这样完成了。如果在传输中其中的一部分丢失了,它就会根据TCP协议重发那一部分的数据,这样就确保了数据的安全。Internet就是在TCP/IP协议的协调下,高速而有效的工作着。
表6-2 我国各大网络主干国际出口带宽
注意:表中“带宽”是指网络传输的速度,通常用“bps”(bit percent second)为单位,即每秒多少二进制位;如56Kbps表示每秒传输56千位。而“Bps”(Byte percent second)通常是指每秒多少字节。
Internet的运作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为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用户在使用Internet的各种信息服务时可以通过安装在自己主机上的客户程序发出请求,与装有相应服务器程序的主机进行通信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每台主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选择运行不同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凡是装有服务器程序的主机均可以对其它主机提供信息服务;凡是装有客户程序的主机均可以获取其它主机所提供信息服务。
(2)采用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3)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这是Internet获得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TCP/IP协议与Internet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通信就可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
(4)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体现了当代多种信息技术互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5)收费低廉,Internet的发展获益于政府对信息网络的大力支持。现在的Internet是非官方的,完全由民间组织管理和经营。
(6)有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多数是免费的。
四、Internet的接入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一台计算机要想接入Internet,只要以某种方式与已经连入Internet的一台主机进行连接即可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
1.Internet的接入方式
(1)拨号接入 其主要过程如图6-4所示。
图6-4 拨号入网
在电话拨号接入Internet方式中,可以分为仿真终端方式和SLIP/PPP方式。
①仿真终端方式:这种方式将用户计算机接上调制解调器(Modem),经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通过电话拨号登录到服务系统,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在用户计算机上需要一个支持串行通信的仿真终端软件,当通信时,自己的计算机当作Internet主机的远程终端。终端用户没有IP地址,目前国内上网已经很少用这种方式。
②SLIP/PPP方式:这种方式利用电话拨号上网,上网方式简单,上网费用低,但速度慢,适合于传输信息量小的用户。目前国内大多数用户从拨号上网转移至宽带上网,宽带上网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上网方式。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户是采用这种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
当采用这种方式上网时,是通过通信协议软件把用户计算机的串行口(Serial port)仿真成一块网络通信卡,使用户计算机能够与Internet的其他主机系统直接通信。
串行线IP协议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和点对点传输协议PPP(Point-topoint)在功能上基本相同,SLIP是为在串行电话线上进行TCP/IP通信所开发的最原始的方法;PPP是由SLIP发展而来的。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需要看用户的ISP(因特网接入供应商)能提供哪一种方式,但对个人用户而言,国内ISP提供PPP方式更多一些。
在SLIP/PPP方式中,入网用户的IP地址分配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大多数SLIP连接均有静态IP地址。对于PPP连接,可在拨号上网时远程主机系统为用户分配一个动态IP地址,直到你与Internet断开,主机回收IP资源,下次你拨号上网时,又重新分配一个给你。以这种方式上网需事先向提供接入的机构ISP申请IP地址(若采用动态分配则不需申请)、用户名和口令等,在连接时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口令才能连接成功。
(2)专线接入 其主要过程如图6-5所示。
一般适用于局域网的接入,局域网内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此专线进入Internet,这种方式上网速度比较快,但价格也比较贵。比较流行的专线接入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DDN专线接入:DDN是光纤数字电路,速度从128 Kbps到2 Mbps,适合有大量数据传输的企业(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使用。速度快,性能稳定,价格也昂贵,主要面向集团企业。
图6-5 专线接入
②光纤接入:这种方式传输速率目前可达100 Mbps~1000 Mbps,并具有高可靠性,损耗低,确保通信畅通无阻。
(3)宽带接入 目前宽带上网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上网方式,据CNNIC的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二的用户采用宽带接入。宽带接入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ADSL专线接入:ADSL技术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就是利用一对电话铜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上行为低速传输,上行传输可达1.5 Mbps,下行传输可达8 Mbps,但使用区域有限制,客户端必须在局端的3公里直径范围内。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开通了ADSL,逐渐取代了电话拨号上网,成为用户上网的首选方式。
②HFC专线接线:这是目前与ADSL最具竞争力的一种宽带接入,价格与ADSL相当,它是利用有线电视网的Cable modem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同轴混合网(HFC)基础上的一种技术,可在不影响有线电视广播的频带内实现对Internet的接入与访问,下行传输可达10 Mbps~36 Mbps,上行可达512 Kbps以上。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建有HFC网。
③小区宽带(FTTx+LAN):小区内的交换机和终端交换机以光纤相连,采用光缆+双绞线的方式对小区进行综合布线,用户理论上网速率可达10/100 Mbps。这种接入方式的特点在于其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计费灵活等,是目前家庭用户上网速度和质量较为理想的一种上网方式。
五、Internet的信息服务
1.电子邮件E-mail(Electronic mail)
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重要的服务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是Internet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快捷、简单而又经济的通信和信息交换方法,不用纸张,即可进行写信、发信、读信、回信、转信。还可传输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订阅各种电子杂志,参与学术讨论等。
2.远程登录Telnet
远程登录是Internet最早最基本的服务功能。它是通过Internet登录到网络上的另一台主机,分享主机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此时用户计算机作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
例如,以远程登录方式使用Internet上的某台大型计算机处理用户的海量数据。
3.文件传输FTP
在Internet上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公用的免费软件等,允许用户无偿的复制,文件传输FTP服务允许用户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复制文件。它与电子邮件不同的是,电子邮件对简短信息的传输特别有用,而且一般仅限于两人之间的通信。
例如,用FTP下载最新驱动软件、免费软件、上传网页等。
4.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万维网WWW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为流行、最受欢迎的一种信息浏览服务。它是一种基于超文本(Hyper Text)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用户通过WWW浏览器“所见即所得”的界面,简便直观地查询并获取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台WWW服务器的信息。除了浏览超文本信息外,还能浏览多媒体信息。
WWW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服务,它的出现被认为是Internet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Internet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新闻组Usenet(又称Newsgroup)
新闻组是一种利用Internet进行专题讨论的国际论坛,到目前为止Usenet仍是最大规模的网络新闻组。用户可以接收、阅读别人发到新闻组服务器上的信息,自己也可发表见解到新闻组服务器。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外,有着大量的用户利用新闻组讨论问题。
6.电子公告牌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公告牌也是Internet上较常用的服务功能之一,是与新闻组类似的另一种服务。用户可以利用BBS服务与网友聊天、组织沙龙、获得帮助、讨论问题及为别人提供服务。国内有大量的用户群利用BBS讨论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多少人使用Internet时,BBS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网民。典型的BBS站点有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上海交大的“饮水思源站”等。
7.其他服务
除了上面所介绍的以外,Internet还有其他很多服务,如Gopher服务、Archie服务、Finger服务、WAIS服务、网上寻呼、网上炒股、网络电话(IP电话)、网络游戏、视频点播(VOD)、网络电视、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拍卖等)、网上聊天、网上医疗、远程教育(如网校)等。
六、Internet网络地址
接入Internet的任何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在使用Internet过程中,通常会遇到IP地址、域名地址。在弄清IP地址和域名地址之前,先了解一下物理地址。
1.物理地址
网络中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可识别的真实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制造者制作在网卡上的无法改变的地址码。由于网络技术和标准不同,网卡地址编码格式也有所不同,例如,以太网网卡采用48位二进制数编码作为网卡物理地址。
2.IP地址
若直接采用物理地址作为Internet统一地址,则管理不便,跨网络通信困难;因此,Internet采用由网络层(IP层)通过上层软件完成“统一”物理地址的方法,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统一的地址格式,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保证一个地址对应一台Internet上的主机,而且这个地址在全因特网是唯一的。
IP地址采用层次型结构,在逻辑上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标识(Netid)和主机标识(Hostid)。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4个字节),为了方便用户理解和记忆,采用一种叫“点分十进制”的标记法,即将4个字节的二进制数值转换为四个十进制数值,每个数值小于255,数值中间用“·”隔开。例如:
二进制IP地址:11011110 10110010 10110100 00011000
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为:222.178.180.24
每个IP地址按节点计算机所在网络规模的大小和应用的不同分为A、B、C、D、E五类,常用的是前三类,其余留作备用和试验用。表6-3列出了IP地址的类别与规模。
表6-3 A、B、C类IP地址空间
3.域名地址
由于IP地址只是一串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对用户来说记忆起来十分困难,就像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身份证号去识别一个人,而使用姓名更方便。因此,Internet引入域名服务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负责将域名地址转换为IP地址,Internet上的主机只能识别IP地址。
域名系统采用分层次统一管理,是一种树型目录结构。域名地址的格式如下:
主机名.主机所属单位名.网络名.顶级域名
域名也可以少于或多于四个部分。
顶级域名由国际标准硬性规定,划分采用两种模式,即组织模式和地理模式,前七个域对应于组织模式,由3个字母组成;其余的域对应于地理模式,这类域名代表国家或地区,由两个字母组成。如表6-4。
表6-4 顶级域名代码及意义
为加强域名管理,缓解域名资源的紧张,全球域名最高管理机构ICANN 已经于2001年11月作出决议,在传统的7个顶级域名(com,net,org,e,gov,.mil,int)外,增加7个新的顶级域名。新增加7个新的顶级域名依次是:.biz,.info,.name,.pro,.aero,.coop,.museum。其中前4个是非限制性域,后3个是限制性域,如.aero需是航空业公司注册,.museum需是博物馆注册,.coop需是集体企业(非投资人控制,无须利润最大化)注册。其中前面4个的用途如下:
.biz——用来替代.com的顶级域名,适用于商业公司;(注:biz是business的习惯缩写);
.info——用来替代.com的顶级域名,适用于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
.name——专用于个人的顶级域名;
.pro——专用于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员的顶级域名。(注:pro是professional的缩写)
网络名是第二级域名,表示主机所在单位类型,在我国还代表行政区域。若代表行政区域,则由两个字母组成。例如:bj(北京地区)、cq(重庆地区)、sh(上海地区)、ha(河南地区)等。
主机所属单位名一般表示所属域或单位。如:tsinghua表示清华大学、pku代表北京大学、sina表示新浪网公司、swnu表示西南师范大学。
下面是域名与IP地址对照实例:
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域名地址是www.e.cn,而IP地址为202.112.0.36,属C类。
北京大学的域名地址是www.pku.e.cn,IP地址为162.105.129.12,属B类。
清华大学域名地址是www.tsinghua.e.cn,IP地址为166.111.4.100,属B类。
美国密执安州大学的域名地址是www.msu.e,IP地址为35.9.2.152,属A类。
从形式上看,一台主机的域名很像IP地址,IP地址用了3个句点分隔4个十进制数,而域名地址是用几个句点分隔的字符串表示,但是域名的每一部分与IP地址的每一部分间没有任何关系。
‘玖’ 地理空间数据云任务需要交费吗
不需要交费。
大家可以搜索这个网站进去看看,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但是有的需要积分才可以看。
地理空间数据云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于2008年创立,是国际先进,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地学大数据平台。
‘拾’ 域名解析更改后,还仍指向还来的IP地址,请专业人士指教!
域名解析
自己注册了域名之后如何才能看到自己的网站内容,用一个专业术语就叫“域名解析”。
在相关术语解释中已经介绍,域名和网址并不是一回事,域名注册好之后,只说明你对这个域名拥有了使用权,如果不进行域名解析,那么这个域名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经过解析的域名可以用来作为电子邮箱的后缀,也可以用来作为网址访问自己的网站,因此域名投入使用的必备环节是“域名解析”。
我们知道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而专门建立的一套地址转换系统,要访问一台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最终还必须通过IP地址来实现,域名解析就是将域名重新转换为IP地址的过程。一个域名只能对应一个IP地址,而多个域名可以同时被解析到一个IP地址。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DNS)来完成。
解析过程.比如,一个域名为: www.stasp.com ,实现HTTP服务,如果想看到这个网站,要进行解析,首先在域名注册商那里通专门的DNS服务器解析解析到一个WEB服务器的一个固定IP上:211.214.1.***,然后,通过WEB服务器来接收这个域名,把www.stasp.com 这个域名映射到这台服务器上.那么,输入www.stasp.com 这个域名就可以实现访问网站内容了.即可以实现了域名解析全过程;
人们习惯记忆域名,但机器间互相只认IP地址,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
下面是补上的:
域名解析是什么呢?说简单点,其实就是把域名指向你网站空间IP,让人们通过你注册的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的你的网站一种服务.
域名解析的流程是:域名-DNS(域名解析服务器)-网站空间。下面把这三个部分都说一下吧1
域名:为什么会有域名呢?其实没有域名网站空间也是可以访的,可通过一串长长的数字组成IP地址,来访网站这样长数有几个能记的住呀!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既然每家每都可用一个门牌号,为什么不能给网站也搞个门版号呢?让大家好找呀,于是专家们发明下这种好记又意义的域名.举列字说明一具吧:就优优网路的域名:yywl8.com yywl8就是优优网路名字看网站的名字就容易想网址是吧,com就是公司我意思(还有net网络服务,cn中国等等些后缀代表不同意思.)
DNS(域名解析服务器):有了好记域名,可总才能用它来访我们的网站呢?问题回来了,不要急让慢慢地给你讲请了呀!其实域名解析服务器就为给你解决这问题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对DNS就是域名解关键关所在,域名解析服务器是一个提供域名指向的服务器软件其实从上面流和也能看出也不多说了。
网站空间:有了门牌还在建个房吧!网站空间就象是建房子的地皮,有了间空才可了把网站程序放上去我们才可以看到网站。做好网页才能被我看到。
域名解析:我文笔不行一下也说不清就给大家举个例子说一下吧!
图片说明:http://www.yywl8.com/support/doc.php?IDDoc=190&keyword=解析
1、什么是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过程。IP地址是网路上标识您站点的数字地址,为了简单好记,采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标识站点地址。域名的解析工作由DNS服务器完成。
2、怎样设置域名解析?
您可按以下的步骤办理:
(1)域名可以通过会员区管理:
1)浏览:http://www.c2s.cn或http://www.matrix.net.cn--->通过会员ID及对应密码登录会员专区--->域名列表--->管理--->输入域名名称和密码--->选择MYDNS服务--->填写三级域名及所对应IP地址--->保存设定,系统自动解析--->域名生效
域名解析记录的新增及变更结果在矩阵的DNS上是1-59分钟左右生效,全球DNS一般6-12小时生效;
2)说明:
A.可以添加的总的记录数是20条-25条;超过10条记录,需要另外购买,每10条记录收费一次,价格是100元。
B.相关记录说明:
A-A记录: 设定域名或者子域名指向,保证域名指向对应的主机重要设置;其只能填写IP,不能填写
如:http://以及 :881等字符。
NS-NS记录: 该记录轻易不要设置,如果您确实懂,您可以添加新的NS记录
MX-MX记录: 设定域名的邮件交换记录,是指定该域名对应的邮箱服务器的重要设置
CNAME-CNAME记录: 同A-A记录
URL-URL转发: 设定域名、子域名的URL转发指向。
3)条件:
(1)在矩阵自助系统中做域名解析的域名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a.在矩阵申请成功或己转入至矩阵的域名;
b.DNS为矩阵默认DNS。(ns1.10801.net和ns5.lanunion.com或者ns1.dns.com.cn和ns2.dns.com.cn);
c.尚未到期的域名。
(2)域名不能通过会员区管理:
发传真至本司(0577-28887099),写明域名、要指向的IP地址、简要说明要求,加盖域名所有者公章(单位用户)或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用户),技术部收到传真后24-48小时域名解析生效。
注意:需做解析的域名DNS为矩阵本身的DNS服务器和新网互联公司的DNS。 3、我要额外增加子域名解析,请问如何办理?
如果您的域名己成功在我公司注册或成功转入至我公司,且此域名的DNS也为我公司的默认DNS,则您可以通过您的会员ID及对应密码登录矩阵会员专区,在域名列表--->管理---提交您的解析申请。在20条(使用新网互联dns)-25条(使用矩阵DNS)的数量内,解析是免费提供的!
4、DNS修改和域名解析有什么不同吗?
DNS修改和域名解析的含义完全不同:
(1)DNS修改是指域名解析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的修改。
如果您自己有独立DNS服务器,想通过此DNS解析己注册成功的域名,您可选择DNS修改业务(注:要改DNS的域名必须是在我公司注册或己成功转入至我公司的域名)。请您登陆会员区-域名列表-域名管理-DNS修改处修改您的域名DNS信息
(2)域名解析: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DNS)来完成。
如您的主机及域名均成功,则需做解析,如果您的域名DNS是矩阵默认的DNS,请您登陆会员专区--->域名列表--->管理--->输入域名名称和密码--->选择MYDNS功能--->修改或增加您的域名解析即可。如果您的域名DNS不是矩阵的解析服务器,请您与DNS所在服务商联系解析事宜。
5、什么是泛域名解析?
泛域名解析是指将*.域名解析到同一IP。
在域名前添加任何子域名,均可访问到所指向的WEB地址。也就是客户的域名a.com之下所设的*.a.com全部解析到同一个IP地址上去。
比如客户设b.a.com就会自己自动解析到与a.com同一个IP地址上去。
真正 泛域名应用需要您另行租用一个独立的静态ip,矩阵的价格是:1200元/个/年
6、泛域名解析域名域名解析的区别?
泛域名解析是:*.域名解析到同一IP。
域名解析是:子域名.域名解析到同一IP。
注意:只有客户的空间是独立IP的时候泛域名才有意义。而域名解析则没有此要求。
7、为什么MX记录后面有小数点(英文半角实心圆点),是否设置错误?
MX记录结尾加点是正确的。
MX即邮件交换记录,存在于域名的DNS文件中,用于将某个邮局域名结尾的电子邮件指向对应的邮件服务器处理,设置方法如下:
客户登录会员专区后->点击“域名列表”->选择相关的域名->点击“管理”->选择MYDNS功能进入设置界面,RR栏可以为空或子域名,类型选择MX-MX记录,值可以填入主机名或IP地址,点击新增按钮即可。
注意:MX记录要求主机名或IP地址结尾必须加点,否则此记录不会生效,如果您提交时没有加点,我们的系统会自动添加。
8、 便捷解析设置方法
首先,请您使用万网会员ID和会员ID密码登陆万网会员区,点击页面左侧“产品管理”中“域名管理”,此时页面右侧出现您ID下购买的域名,再点击域名,点击域名后您可以看到,会员区提示,您填写业务中相对应的主机服务器IP和邮箱服务器IP后,再点击“新增”。这样快捷的设置完毕后,解析记录则保存在“详细记录列表”中。设置完毕后,请您耐心等待6-12小时生效。
什么是域名智能解析?
域名智能解析就是除了具备一般的基本DNS解析功能外,还可以自动识别浏览者的来源,并把相同的域名智能DNS解析到双线路机器的网通或电信的IP, 以便就近访问您的网站
为什么要注册域名?
Internet这个信息时代的宠儿,已经走出了襁褓,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广告已成为商界关注的热点。“上网”已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但是,要想在网上建立服务器发布信息,则必须首先注册自己的域名,只有有了自己的域名才能让别人访问到自己。所以,域名注册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任何服务的基础。同时,由于域名的唯一性,尽早注册又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域名和商标都在各自的范畴内具有唯一性,并且,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从企业树立形象的角度看,域名又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商标着潜移默化的联系。所以,它与商标有一定的共同特点。许多企业在选择域名时,往往希望用和自己企业商标一致的域名。但是,域名和商标相比又具有更强的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