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计算机四级考试考什么
计算机四级考试考的内容有:
一、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分组交换技术。
4.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
5.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二、局域网技术
1.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2.共享式以太网。
3.高速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交换式局域网与虚拟局域网。
5.无线局域网。
三、Internet基础
1. Internet的构成与接入。
2. IP与服务。
3. IP地址与IP数据报。
4.差错与控制报文。
5.路由与路由选择。
6.组播技术。
7.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Internet基本服务
1.应用进程通信模型。
2.域名系统。
3.远程登录服务。
4. FTP服务。
5.电子邮件系统。
6. Web服务系统。
五、新型网络应用
1.即时通信系统。
2.文件共享系统。
3. IPTV。
4. VoIP。
5.网络搜索技术。
6.社交网络应用。
六、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网络管理。
2.网络安全基础。
3.加密技术。
4.认证技术。
5.安全技术应用。
6.入侵检测与防火墙。
7.计算机病毒。
‘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哪4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2.分组交换网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专线网
‘叁’ 中央电大形考平台计算机网络(本)
题目都是随机的,如果一次没做完,再打开就不是这些题了.
‘肆’ 计算机网络-第四次作业
1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K,当拥塞窗口为40K时发生拥塞,经过三次成功传输后,拥塞窗口大小为______。
a. 2KB
b. 8KB
c. 16KB
d. 4KB
2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K,当拥塞窗口为40K时发生拥塞,经过三次成功传输后,阈值(临界值)大小为______。
a. 40KB
b. 20KB
c. 24KB
d. 26KB
3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K,当拥塞窗口为40K时发生拥塞,经过五次成功传输后,拥塞窗口大小为_______。
a. 16KB
b. 20KB
c. 32KB
d. 34KB
4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K,当拥塞窗口为40K时发生拥塞,经过五次成功传输后,阈值(临界值)大小为______。
a. 40KB
b. 50KB
c. 20KB
d. 30KB
5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K,当拥塞窗口为40K时发生拥塞,经过6次成功传输,在第7次传输发生超时(即发生拥塞),则拥塞窗口大小为_______。
a. 24KB
b. 128KB
c. 64KB
d. 2K
6
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K,当拥塞窗口为40K时发生拥塞,经过6次成功传输,在第7次传输发生超时(即发生拥塞),则阈值(临界值)大小为______。
a. 40KB
b. 20KB
c. 10KB
d. 11KB
7
设α=7/8,在RTT= 5.0ms时发出的三个数据报的实际往返时间分别为 5.5,6.2,7.5,则发出3个数据报后最后的RTT=______(四舍五入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a. 4.8ms
b. 5.0ms
c. 5.5ms
d. 7.5ms
8
MTA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协议是 。
a. FTP
b. SNMP
c. SMTP
d. HTTP
9
用于网络管理的协议是 。
a. FTP
b. SNMP
c. SMTP
d. HTTP
10
用于传输网页的协议是 。
a. FTP
b. SNMP
c. SMTP
d. HTTP
11
在ftp的被动模式(即PASV模式)下数据连接是由_____方发起的(即使用connect原语)。
a. 客户
b. 服务器
c. 服务器和客户的任意一
d. 第三
12
有一个简单的以太网LAN,假定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者主机A站通过get命令读取被管主机B设备信息时,则A向B发送的帧内容为:
① ② ③ ④ data
第①空对应协议为:_____。
a. IP
b. SNMP
c. MAC
d. HTTP
13
有一个简单的以太网LAN,假定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者主机A站通过get命令读取被管主机B设备信息时,则A向B发送的帧内容为:
① ② ③ ④ data
第②空对应协议为:_____。
a. IP
b. ICMP
c. UDP
d. TCP
14
有一个简单的以太网LAN,假定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者主机A站通过get命令读取被管主机B设备信息时,则A向B发送的帧内容为:
① ② ③ ④ data
第③空对应协议为:_____。
a. IP
b. ICMP
c. UDP
d. TCP
15
有一个简单的以太网LAN,假定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者主机A站通过get命令读取被管主机B设备信息时,则A向B发送的帧内容为:
① ② ③ ④ data
第④空对应协议为:_____。
a. IP
b. SNMP
c. MAC
d. HTTP
‘伍’ 11春电大形考(开放教育第三次作业)
提醒一下,这个要求是手写的。
一、
1、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2、IP课件是将录像画面与相关文本内容结合起来,通过流媒体技术呈现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流媒体技术则是计算机学科的一种专业技术。IP课件播放时,通常会将计算机屏幕分成三个区域,分别呈现老师授课的录像画面、课程内容提要、与老师讲授画面相吻合的文本、图、表等。这种将计算机屏幕分成三个区域进行播放的IP课件,习惯上称作三分屏课件。
3、形成性考核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考试。形成性考核作为记载学生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可以更全面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学习辅导,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薄弱之处。
二、
1、第一代是函授教育。我国函授教学机构可以追溯到1914年商务印书馆成立的函授学社。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函授部。到2008年,我国绝大部分高等学校都举办有函授教育,全国函授教育在校生有272万。
第二代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教育。1950年,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创建了第一个教育电视台。1956年成立芝加哥电视学院,开始综合使用电视出版、书面作业、实验、面授等方式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工党领袖威尔逊为了改变英国高等教育落后的面貌,汲取了美国电视教育和苏联函授教育之长处,提出建立广播大学的设想。次年他任首相,在广播大学计划白皮书中正式启用开放大学校名。英国开放大学经过六年筹建,在1971年开学招生。1960年,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正式创立,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首创。1978年2月,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大陆除西藏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到1985年,广播电视大学在校生达到67.4万人。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数字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远程教育进入第三代,即“现代远程教育”。我国大陆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等学校,其技术手段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这一类的现代远程教育习惯上称为“网络教育”。另一类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遍布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技术手段强调计算机互联网、卫星电视网络综合运用,以遍布全国的电大教学点为支撑,这一类的现代远程教育一般称为“开放教育”。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新的媒体手段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的媒体手段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是当今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到2008年,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内,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共计69所。
2、教育对象开放:中央电大开放教育面向全社会各类成员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等方面没有限制。年满18岁的公民都可以报名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通过各省级电大按照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即可注册入学,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当然,你要选择学习学历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必须具备必要的学习基础。
学习过程开放:同学们既可以注册学习专业,也可以注册学习课程;累计学分、八年有效,符合学历教育毕业要求者,可以获得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学位证书;当然,也可以获得单科课程证书、资格证书等。
学习资源开放:开放教育有国家提供的卫星电视开路播出资源,也有远程教学平台提供动态资源,还有传统的文字教材等等。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3、所谓“留考”是指同一时间参加两门以上课程考试,在这种情况,按规定先参加第一门课程的考试,考试结束后立即参加第二门课程的考试。
“100%形考”是指课程的考核全部采用形成性考核,不安排终结性考试。
三、首先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电大在线,选择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开设的课程,选择课程后,在课程系统学习区域就可以看到该课程的学习资源列表,同时参加该课程的网上教学互动,完成相关的形成性考核任务。
四、这个不需要我告诉你了吧。
‘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哪四个阶段有何特点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按计算机联网的地理位置划分,网络一般有两大类:广域网和局域网。 Internet网(因特网,许多人也称其为"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广域网,它们通常连接着范围非常巨大的区域。我国比较着名的中国科技信息网(NCFC)、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中国公用经济信息网(CHINAGBN)都属于广域网。 局域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例如:你所在的机关电大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校园网。局域网通常也提供接口与广域网相连。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计算机-终端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连网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 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各种符合OSI RM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4、网络互连阶段 各种网络进行互连,形成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Internet为典型代表,特点是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
‘柒’ 电大计算机基础按形考比例如何计算分数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约占40%,操作题约占60%。试题内容比例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约占30%、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和电子演示文稿约占35%,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ternet应用约占25%,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基本应用约占10%。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捌’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哪四个阶段,特点
四个阶段是:
1、以单机算计为中心的多终端联机系统:20世纪50~60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到面向终端的阶段,以主机为中心,通过计算机实现与远程终端的数据通信。
特点:主机不仅负责数据处理还负责通信处理的工作,终端只负责接收显示数据或者为主机提供数据。便于维护和管理,数据一致性号,但主机负荷大,可靠性差,数据传输速率低。
2、分组交换网的诞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若干台计算机相互连接成一个系统,即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网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个标志性成果:提出分组交换技术形成TCP/IP协议雏形这个时期,主机只负责数据处理,而数据通信的部分由分组交换网完成。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微型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迫切要求将自己拥有的为数众多的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小型计算机等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和相互传递信息的目的。
但是,这一时期计算机之间的组网是有条件的,在相同网络中只能存在同一厂家生产的计算机,其他厂家生产的计算机无法接人。这个情况就阻碍了网络的互联发展,促使了网络标准化的产生。1984年ISO公布了OSI/RM-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ARPANET为基础,形成了TCP/IP网络体系结构,风靡全球。
4、面向全球互连的高速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通信的出现,计算机网络进入到第4个发展阶其主要特征是综合化、高速化、智能化和全球化。
(8)电大计算机网络性考四扩展阅读: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允许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多个终端同时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分时系统能够令人产生“一人一机”的错觉,当时的PC计算机还没有普及。分时系统的特点包括:及时性、独占性、交互性、多路性。
1、及时性:没有及时性,就没法让多用户产生“一人一机”的错觉了。
2、独占性:分时系统本身最重要的特点。题外话,操作系统对进程的抽象就是让每个进程在某个CPU时间片有“独占性”,好像此时此刻只有一个进程占用计算机的硬件资源。
3、交互性:人机交互,不必多说。还有不支持交互的系统或者计算机?那它有何用?计算机的作用就是要为人类提供服务。
4、多路性:这样才能连接过多个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