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中文第六版 pdf,感谢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中文第6版.pdf (选择普通下载即可)
PC电脑端登陆,即可下载、查看,(文件有点大,需耐心下载)
资料有时效性,请及时下载,失效请私信。
资料收集于互联网,仅供个人试读,有能力多支持正版!
2.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着的第六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4 章 网络层
4-0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案: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虚电路的优点:虚电路服务是面向连接的,网络能够保证分组总是按照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站,且不丢失、不重复,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目的站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使分组的控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数减少,减少了额外开销;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分组交换网负责,也可以由用户机负责。虚电路服务适用于通信信息量大、速率要求高、传输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
虚电路的缺点:虚电路服务必须建立连接;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总是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当结点发生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数据报的优点:数据报服务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当某个结点发生故障时,后续的分组可以另选路由,因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数据报服务的灵活性好,适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通信子网负载不均衡、需要选择最佳路径的场合。
数据报的缺点:数据报服务是面向无连接的,到达目的站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传输中的分组可能丢失和重复,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每个分组都要有目的站的全地址;当网络发生故障是,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数据,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只由主机负责。
答案太多传不上来,留下邮箱可以发给你..........
3. 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初学者来说需要看什么书
初学者的话原理就看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比较合适(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内容方面对于初学者肯定是够丰富的,难度也不是太大,讲得比较详细,比较好理解。
后续的实验(命令)方面的话,看你是学的思科体系还是华为体系了。这两个体系的命令有一些区别,但大致意思差别不大。这两种体系的书籍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很多。
作为初学者看了上面那本《计算机网络》基本对网络就有个初步的认识了,如果想继续研究得更细致可以花时间研究研究《TCP/IP协议》。
拓展资料:
1、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于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别出了修订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的第5版,在内容和结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练习题。此外,附录A给出了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随书配套的光盘中,有全书课件和作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150多个问题及解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计算机网络(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档等,供读者参阅。
计算机网络-网络
4. 计算机读书报告
计算机网络读书报告 http://wenku..com/view/6622acf3f90f76c661371af2.html可能对你有很大的用处
5. 计算机网络第5版和第6版那个比较基础
计算机网络第5版和第6版区别不会太大,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不会有大的更新,新订版本跟老版相似度95%以上所以,没必要纠结第5版还是第6版,如果5版有错误6版可能会做些订正而已。
6. 关于怎么学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
我是网络工程专业的老师。我先问第一个问题,你学网络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为了参加各种考试,那么谢希仁的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看书的时候得多做题,从我的经验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老师给你讲一下,单纯自学没有基础,那是有点困难的。因为计算机网络跟其他的很多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
TCP/IP当然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详细介绍了该协议栈运行的过程,比较专业,如果没有学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直接学习很困难。
如果从实用出发,你没有必要知道网络的原理,一样可以开发程序的。本来计算机网络就是对普通用户透明的,只是给用户提供服务的,所以直接开始编程的学习应该更适合你吧。学编程,别忘记一定要去学数据库。
还有不明白的,私信给我
7. 求助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作业(高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
考试大纲
一、 要求:
学生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重点复习,本次考试题量较大,难度中等,试题较灵活。希望学生认真复习,对于需要理解的部分一定要能理解,大纲未涉及的部分可以简单了解。
一、题形: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第二部分 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如果正确选择√,错误选择×)
第三部分 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第四部分 应用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二、复习范围: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单了解OSI 7层协议,主要是对每层的功能有所认识。要能够灵活应用。
2. 在数据通信中的差错检测方法的机理。
3. 调制解调器实现的原理。
4. 局域网中定义的技术规范。
5. 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6. FDDI、ATM、以太网等网络。
第二部分 判断题
1. 在TCP/IP模型。
2. 网络设备:路由器、网桥、中继器、网卡等。
3. 计算机网络组成。
4. ATM交换技术。
5. TCP/IP模型中各层协议。
6. 虚电路:永久虚电路和呼叫虚电路的简单机理,数据包机理。
7. 数据交换方式。
8. 局域网层次结构。
9. UNIX、Windows NT 操作系统的概念。
10. Web及其相关协议。
11. 网络互连设备和相关要求。
12. X.25及分组交换网中的相关机理。
13. PSTN及相关协议,以及与OSI协议的关系。
第三部分 简答题
1. 数据传输速率计算方法。
2. 循环冗余码校验的计算和相关要求。
3. 网间互连设备的相关要求。
4. IP地址的分类和相关定义。
5.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对应关系。
6.网络安全的相关措施,主要理解防火墙的机理和作用。
第四部分 应用题
1.了解HTML文本和说明,以及相应的规范。
2.理解Internet IP V4 的规范、分类、子网掩码的相关知识。
3.Internet邮件机理。
8. 计算机网络——概要
从广义上讲,目前普遍使用的传输技术有两种,分别是广播式链路和点到点链路。
点到点链路——点到点链路将一对单独的机器连接起来。在一个由点到点链路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从源端到达接收方,短消息必须首先访问一个或多个中间机器,这种短消息在某些情况下称为数据包或包。点-点传输只能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有时候也称为单播。
广播式链路——在一个广播网络上,通信信道被网络上的所有机器所共享;任何一台机器发出的数据包能被所有其他任何机器收到。每个数据包的地址字段指定了预期的接收方。当一个机器收到数据包时,它要检查地址字段。如果包的目的地就是接收机器,则该机器要处理此数据包;如果包的目的地址是某台其他机器,则该机器就忽略此数据包。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绝大多数网络都组织成一个层次栈或分级栈,每一层都建立在其下一层的基础之上。层的个数、每一层的名字、每一层的内容以及每一层的功能各个网络不尽相同。每一层的目的是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些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层都是一种虚拟机,它向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
一台机器的第n层与另一台机器的第n层进行对话,该对话中使用的规则和约定统称为第n层协议。所谓协议,就是指通信双方就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下图是一个5层网络。不同机器上构成相应层次的实体称为对等体。这些对等体可能是软件过程、硬件设备。
实际上,数据并不是从一台机器的第n层直接传递到另一台机器的第n层。相反,每一层都将数据和控制信息传递给它的下一层,这样一直传递到最低层。第1层下面是物理介质,通过它进行实际的通信。在上图中,虚线表示虚拟通信,实现表示物理通信。在每一对相邻层次之间的是接口,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哪些原语操作和服务。
下层可以向上层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是按照电话系统建模的。为了使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服务用户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该连接。这种连接最本质的方面在于它像一个管道:发送方把对象(数据位)压入管道的一端,接收方在管道的另一端将它们取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数据位保持原来的顺序,所以数据位都会按照发送的数据到达。
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是按照邮政系统建模的。每个报文(信件)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个报文都有系统中的中间节点路由,而且路由独立于后续报文。如果中间节点只能在收到报文的全部内容之后再将该报文发送给下一个节点,这种处理方式为存储-转发交换。有别与此的另一种方式是在报文还没有被全部接收完毕之前就向下一个节点传输,这种处理方式称为直通式交换。通常来说,当两个报文被发往同一个目的地时,首先被发送的报文会到达。然而,先发送的报文可能被延迟,因而后发送的的报文比它先到达,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一个服务由一组原语正式说明,用户进程通过这些原语(操作)来访问该服务。原语告诉服务要执行某个动作,或者将对等实体所执行的动作报告给用户。可用的原语取决于底层所提供的服务。面向连接的原语与无连接服务的原语是不同的。原语示例如下:为简单面向连接服务提供的6个服务原语。
这些原语在客户机-服务器环境下可用来实现“请求-应答”交互式应用。
服务和协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服务是指某一层向它上一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服务定义了该层准备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但是它并不涉及如何实现这些操作。服务与两层之间的接口有关,低层是服务提供者,而上层是服务用户。
协议是一组规则,规定了同一层上对等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数据包或者报文的格式和含义。对等实体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它们可以自由的改变协议,只要不改变呈现给它们用户的服务即可。按照这种方式,服务和协议是完全相分离的。
服务涉及层与层之间的接口,协议涉及不同机器上两个对等实体之间发送的数据包。
该协议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提案。这个模型称为ISO的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因为它涉及如何连接开放的系统——即那些为了与其他系统通信而开放的系统。
OSI模型有7层,适用于这7层的基本原则如下:
(1)应该在需要一个不同抽象体的地方创建一层。
(2)每一层应该执行一个明确定义的功能。
(3)每一层功能的选择应该向定义国际标准化协议的目标看齐。
(4)层与层边界的选择应该使跨越接口的信息流最小。
(5)层数应该足够多,保证不同的功能不会被混杂在同一层中,但同时层数又不能太多,以免体系结构变得过于庞大。
OSI参考模型本身并不是一个网络体系结构,因为它并没有定义每一层的服务和所用的协议。它只是指明了每一层应该做些什么事。
物理层——关注在一条通信信道上传输原始比特。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没有漏检传输错误的线路。
网络层——主要功能是控制子网的运行。
传输层——接收来自上一层的数据,在必要的时候把这些数据分割成较小的单元,然后把这些数据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且确定这些数据单元正确地到达另一端。传输层是真正的端到端的层,它自始至终将数据从源端携带到接收方。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会话通常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对话控制、令牌管理(禁止双方同时执行同一个关键操作),以及同步功能。
表示层——表示层以下的各层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传递数据位,而表示层关注的是所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不同的计算机可能有不同的内部数据表示法,为了让这些计算机能够进行通信,它们所交换的数据结构必须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定义,同时还应该定义一种“线上”使用的标准编码方法。表示层管理这些抽象的数据结构,并允许定义和交换更高层的数据结构。
应用层——包含了用户通常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协议。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应用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它是万维网的基础。
链路层——模型中的最低层。该层描述了链路必须完成什么功能才能满足无连接的互联网络层的需求。
互联网层——是将整个网络体系结构贯穿在一起的关键层。它大致对应于OSI的网络层,该层的任务是允许主机将数据包注入到任何网络,并且让这些数据包独立的到达接收方(接收方可能在不同的网络上)。互联网层定义了官方的数据包协议和格式,该协议称为因特网协议(IP),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个辅助协议,称为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传输层——它的设计目标是允许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上的对等实体进行对话,犹如OSI的传输层一样。这里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传输协议。第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它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允许从一台机器发出的字节流正确无误地交付到互联网上的另一台机器。传输层的第二个协议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它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适用于那些不想要TCP的有序性或流量控制功能,而宁可自己提供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UDP被广泛应用于那些一次性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类型的“请求-应答”查询应用,以及那些及时交付比精确交付更加重要的应用,比如传输语音或者视频。
应用层——在传输层之上是应用层,它包含了所有的高层协议
9. 求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PDF
以下链接可以下载:网页链接
1、谢希仁编着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和2008年分别出了修订版。在2006年本书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计算机网络》第6版,在原有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作了必要的增补、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3、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
4、《计算机网络(第6版)》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同时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最新发展。本书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10. 本人想自学计算机网络,应该买哪个版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10版 ,然后可以在卖本CCNA,他们之间知识连贯性比较强,CCNA是cisco的一个认证,全球认可!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