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网络 » 移动网络演变历程
扩展阅读
网络设置被关闭怎么办 2024-07-06 19:25:22

移动网络演变历程

发布时间: 2024-07-04 03:37:08

A. 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如何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历史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在此期间,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摸索如何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网络、腾讯、奇虎360等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企图推出手机浏览器来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新浪、优酷、薯仔等其他一些互联网公司则是通过与手机制造商合作,在智能手机出厂的时候,就把企业服务应用如微博、视频播放器等应用预安装在手机中。
商业模式:成熟商业模式亟待规模化应用
在此期间,尽管苹果公司智能手机成功的商业模式刺激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界,但由于智能手机发展处在初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还主要出在高端人群阶层,特别是搭载安卓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还未大面积应用,原有诺基亚塞班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支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有限,以至于很多创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尽管已经上线,但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成熟商业模式较少。
三、高速成长期(2012年-2013年)
技术发展:智能手机规模化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解决了传统键盘机上网众多不便,安卓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普遍安装和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手机上网功能,移动互联网应用呈现了爆发式增长。进入2012年之后,由于移动上网需求大增,安卓智能操作系统的大规模商业话应用,传统功能手机进入了一个全面升级换代期,以三星、HTC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厂商,纷纷效仿苹果模式,普遍推出了触摸屏智能手机和手机应用商店,由于触摸屏智能手机上网浏览方便,移动应用丰富,受到了市场极大欢迎。由于手机厂商之间竞争激烈,智能手机价格快速下降,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大规模量产,推动了智能手机在中低收入人群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在此期间,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巨头由于未能充分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未能成功打造移动智能手机产业生态圈,传统手机制造巨头迅速陨落。
市场竞争:微信快速崛起,成功锁定移动互联网入口
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应用,激发了手机OTT应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移动应用开始呈现大规模爆发式增长。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即时通信微信服务,截止2013年10月底,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除了腾讯之外,小米推出了米聊,阿里推出了来往,网易推出了易信等即时通信业务,纷纷抢占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业务,力图把控移动互联网入口腾讯公司凭借在桌面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应用固有的优势,采用手机号码绑定社交应用等技术,实现了在移动端社交应用的快速拓展,让电信运营商等竞争对手措手不及。新浪微博在此期间受惠受智能机普及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底,2013年底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亿,但是后期由于微信的强势快速崛起,以及微博本身商业模式的原因,微博发展出现了迟缓现象。以至于2014年新浪微博登录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时候,外界普遍认为新浪微博错过了上市的最佳窗口期。
除了利用即时通信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之外,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推进业务向移动互联网转型。除了腾讯推出微信之外,阿里、网络等其他互联网公司也加快移动互联网转型。阿里加大了手机淘宝和手机支付宝业务推广力度, 2013年双11购物节,手机淘宝的整体支付宝成交额同比增长560%,单日成交笔数占比整体的21%,同比增长420%,截止2013年底,手机支付宝用户数量超过1亿。由于微信支付的快速发展,支付宝和微信展开了移动支付争夺大战。网络也加快将搜索等业务向移动端迁移,推出了手机搜索、手机地图等各类手机应用。除此之外,新浪、网易等传统门户网站也加快了在移动端布局,纷纷加大手机端新闻APP应用推广力度。
商业模式:打通渠道和锁定场景成为该时期商业模式竞争的本质。
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更是创新了智能手机的营销模式,打出了不靠手机硬件、靠手机服务挣钱的“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新商业模式,依托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加大公司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推广力度。例如小米手机上,几乎所有预安装的服务都是小米公司自己的服务,小米手机上既有小米应用程序商店,也有小米即时通信应用米聊和小米视频服务等等。小米这种“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在当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米公司迅速成为了互联网公司中新秀。得益于小米公司的巨大成功,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广为社会各界传颂。另外,滴滴打车、今日头条等一大批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应用在此期间大量涌现,极大地激发了投资界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投资兴趣。
四、全面发展期(2014年-至今)
技术发展:4G网络建设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推上快车道。
随着4G网络的部署,移动上网网速得到极大提高,上网网速瓶颈限制得到基本破除,移动应用场景得到极大丰富。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了TD-LTE 4G牌照,中国4G网络正式大规模铺开。2015年2月27日,工信部又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FDD-LTE)”经营许可。4G网络建设让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截止2016年5月底,中国4G用户已经达到5.8亿,4G用户数占移动电话总用户数比例达到44.6%。同时,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6.56亿。
市场竞争:移动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开展业务的重要驱动,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由于网速、上网便捷性、手机应用等移动互联网发展外在环境基本得到全部解决,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始全面发展。桌面互联网时代,门户网站是企业开展业务的标配,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应用是企业开展业务的标配,4G网络催生了许多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业务。特别是由于4G网速大大提高,促进了实时性要求较高、流量较大需求较大类型的移动应用快速发展,许多手机应用开始大力推广移动视频应用,涌现出了秒拍、快手、花椒、映客等一大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视频和直播应用。
商业模式:通过补贴壮大用户规模是互联网公司圈地的主要模式
在此期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围绕移动支付、打车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为了推广移动支付,构建强连接的社交关系,腾讯和阿里分别于2015年春节和2016年春节花巨资利用央视春节晚会进行大规模推广。腾讯和阿里还围绕移动电子商务展开了激烈竞争,腾讯为了弥补自己电子商务发展短板,2014年3月战略入股京东,并将微信作为京东移动电子商务入口。阿里更是加大了手机淘宝、手机天猫、手机支付宝的推广力度,2015年双11节期间,其中移动端交易量占据了68%。京东、苏宁等为了推广钱包服务,采取了支付补贴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安装。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更是为了争夺用户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打车补贴大战,最后由于打车补贴损害了双方共同投资者的利益,在资本的干预下,两个昔日厮杀的竞争对手最后相爱合并。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滴滴出行和Uber之间又开始了补贴大战。
五、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整体规模将实现跃升。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我国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驱动力。当前,国内经济疲软,规模不经济导致经济增速减缓。移动互联网行业却逆流而上,以创新驱动变革,以生产要素综合利用和经济主体高效协同实现内生式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迎来高峰发展期,总体规模超过1万亿元,移动购物、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支付等细分领域都获得较快增长。其中,移动购物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受市场期待和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移动购物、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移动医疗、车网互联、产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蓝海价值正在显现。未来,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体规模将持续走高,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信息服务等领域不断涌现的业态创新将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走向应用和服务深化发展阶段。
二是移动互联网向传统产业加速渗透,产业互联网将开启互联网企业新征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创新演进正在拓宽企业的组织边界,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向企业级消费延伸。传统制造企业正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深化移动互联网在企业各环节的应用,着力推动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升级。面向传统产业服务的互联网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和扩散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环节,重构传统企业的移动端业务模式,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加快对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金融等领域的业务改造。移动互联网发展不断引领传统生产方式变革,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征程。移动互联网利用智能化手段、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实现信息交互、网络协同,有效改善和整合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推动企业生产向个性化、网络化和柔性化制造模式转变,推动了产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协同化、互动化变革,实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过程、产品和用户的数据感知、交互和分析,以及企业在资源配置、研发、制造、物流等环节的实时化、协同化、虚拟化。
三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交相辉映,新业态将拓展互联网产业增长新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批新型的有别于传统行业的新生企业开始成长并壮大,也给整个市场带来全新的概念与发展模式,打破了固有的市场格局。互联网思维受到热捧,各行各业开始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各种“创新”、“突破”之举,以求实现真正的突破。在传统工业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经济规律、行业市场格局、企业经营模式等不断被改写,不可思议地叠加出新的格局。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热点;在服务业领域,个性化成为新的方向;在农业领域,出现“新农人”现象。
四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产业。当前企业越来越重视引入移动互联网用户思维,挖掘市场长尾需求,后向指导生产,探索企业增值新空间。移动支付、可穿戴设备、移动视频、滴滴专车、人人快递等新的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引发传统行业生态的深刻变革。从零售、餐饮、家政、金融、医疗健康、到电信、教育、农业,移动互联网在各行业跑马圈地,改变原有行业的运行方式和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用户提供“指尖上”的服务,促成了用户与企业的频繁交互,实现了用户需求与产品的高度契合,继而加大了用户对应用服务的深度依赖,构建形成“需求-应用-服务-更多服务-拉动更大需求”的良性循环。随着企业“以用户定产品”意识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黏性的增强和参与热情的高涨,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持续火热,加速推动各行各业进入全民创造时代。
六、关于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若干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移动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普及率、网速、价格等方面与发展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亟待加强。要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普及服务,尤其注意加快农村互联网宽带普及率。积极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与布局,提高移动4G普及率,加快5G研发和试商用。要扩大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免费公用wifi和收费商用wifi相结合,提高宽带接入服务质量。
二是加强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推进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操作系统研发和核心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芯片研发,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支持跨终端跨屏幕操作系统平台、开发与测试工具、搜索引擎、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等基础软件技术开发。
三是打造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加快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围绕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突破和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合作和产业分工引导,鼓励终端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与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之间在各个环节加强合作,充分利用本土企业创新优势,推动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整合发展,构建“终端+软件+服务”整体产业格局,形成良性互动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生态圈。支持建设第三方内容服务平台,促进各类平台开放融合,在终端接入方式、接入内容、接入对象等方面实现开放与共享。积极引导建立产业联盟或企业战略联盟,广泛开展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平台竞争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我国在利润分配中的竞争地位,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建立信息安全评测体系。为引导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要依据现有的安全问题根源,从智能终端安全、移动应用安全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评测体系。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评测智能终端的硬件安全、系统安全、预置应用安全、接口安全;另一方面从移动应用软件安全、移动应用软件商店安全、移动应用第三方业务系统安全等三方面评测移动终端安全,从而从终端侧、应用服务侧联合解决信息骚扰、隐私窃取、恶意吸费、木马侵入等安全问题,并指导和敦促相关企业整改,保证移动终端信息安全。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B. 从1G到5G传输率上的变化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从1G移动通信以来经历了那些变化,以及5G又会带来哪些革命性体验。

在本次MWC 2019全球移动通讯大会上,站在行业前列的华为、OPPO、小米等具有一定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的科技公司,都向全球展示了自家基于5G通信的移动产品。在解决了功耗、射频、基带以及天线设计等问题后,技术逐渐趋向成熟。有的厂商甚至已经发布了支持完整5G通信功能的产品。随着5G的到来,我们又将经历一次移动通信技术革新。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从1G移动通信以来经历了那些变化,以及5G又会带来哪些革命性体验。

图源:图虫创意

▼ 移动网络发展历程

– 1G 模拟蜂窝网络

1G也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模拟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仅限语音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这一标准最初指定于上世纪80年代。

– 2G 数字网络

在2G通信技术以数字语音传输为核心,与1G模拟技术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多了识别用户身份的SIM卡。2G环境下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通话和时间信息的传递,随着2G的到来,移动电话变得越来越多。

2G网络拥有两种主要规格标准,一种是基于TDMA发展而来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源于欧洲之后被应用至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使用。使用这一网络规格的设备占据市场80%以上。对于频率的利用率相比1G的模拟技术高1.8到2倍。网络传输速度可达到9.6Kb/m。

另一种就是CDMA规格,具有抗人为干扰、抗多径干扰、抗多径延迟扩展、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 3G

3G网络能够做到同时传送声音和数据信息。与2G的主要区别是提升了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并能够实现全球无线漫游,以及呈现超脱于文字之上的图像甚至是音乐、视频。网络速度一般可达到几百Kbps,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理论峰值下载速度可达到3.6Mb/s。国内三家运营商,分别采用三个经国际电联确认的无线接口标准: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全球采用WCDMA网络标准的运营商最多,占据3G市场份额超过80%。

在3G网络时期,手机发布后经常能看到如xxx-联通版、xxx移动版、xxx-电信版这种带有特定运营商版本的手机。因为国内运营商所使用的接口标准不同,所以购买手机需要按照自己所使用的运营商进行选择。如果手机厂商没有推出某个标准的手机,那么用户只能换号或是忍痛割爱更换选择。

– 4G

4G网络是集成了3G与WLAN于一体的网络标准,所有是语音通话直接通过数字转换。技术包含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两个模式可以达到90%的相似度。能够快速传输高质量的数据、视频、音频、图片等信息。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最高甚至可达到100Mbps以上,相当于W-CDMA 3G网络的20倍。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不再单纯是一部用来通话的设备,更像是一部个人的随身数据收发器,也可以理解为一部随身电脑。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和分享资源。手机在线网络游戏也开始随着4G网络逐步成型,并形成一定规模。

4G优势除了通信速度更快,还有一点就是资费更低(调整后)。记得在2013年左右,还在使用月资费50元2GB的“超值”流量套餐。在最近两年,1元1GB的日租卡满天飞,其中还包含着各种免流量应用,“无限流量”卡也层出不穷。随着各项“提速降费”的政策逐步完善,时至今日正在使用4G网络的我们,不再需要将内容下载到手机中占用存储空间,随时随地即可观看在线视频、收听音乐以及浏览时事新闻。

▼ 5G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

5G全称“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意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数十Gb每秒。意味着一部电影从原本几十分钟的下载速度,甚至能达到几秒内下载完成。更高的速率同时也预示着可以让用户脱离自身设备的配置限制,例如通过【云游戏】将原本需要消耗极大处理资源的宏伟场景、更极致的画面、甚至是超高帧率都可以通过5G网络直接以数据的形式传输到玩家面前,在享受低延迟的同时还可以为玩家大大节省了更新换代设备的资金。

在这个直播行业发展迅速的年代,人人都是“云玩家”。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码率不再是限制用户观看超清直播的门槛,当2K、4K直播成为可能时,搭配VR设备或许还会衍生出“戴上VR带你旅游”类似的节目,即可享受足不出户四海畅游的乐趣。

C. 绠杩扮Щ锷ㄩ氢俊缃戠粶鐢2g鍒5g镄勫彉鍖

绉诲姩阃氢俊缃戠粶浠2G鍒5G镄勫彉鍖栦唬琛ㄤ简鎶链鍦ㄩ熷害銆佹晥鐜囧拰锷熻兘涓婄殑宸ㄥぇ椋炶穬銆傜亩钥岃█涔嬶纴杩欎竴婕斿彉杩囩▼涓崭粎鏄捐宪鎻愬崌浜嗘暟鎹浼犺緭阃熺巼锛岃缮闄崭绠浜嗗欢杩燂纴骞跺紩鍏ヤ简鏂扮殑浣跨敤妗堜緥鍜屼笟锷℃ā寮忋

棣栧厛锛2G锛屽嵆绗浜屼唬绉诲姩阃氢俊鎶链锛屼负绉诲姩鐢ㄦ埛鎻愪緵浜嗘暟瀛楄阔虫湇锷″拰浣庨熸暟鎹链嶅姟銆傚畠镄勫嚭鐜版爣蹇楃潃绉诲姩阃氢俊浠庢ā𨰾熸妧链杞钖戞暟瀛楁妧链锛屼负鐭淇$殑骞挎硾浣跨敤濂犲畾浜嗗熀纭銆傜劧钥岋纴2G镄勬暟鎹浼犺緭阃熷害鐩稿硅缉鎱锛屾棤娉曟弧瓒虫棩鐩婂为暱镄勬暟鎹闇姹伞

鎺ョ潃锛3G鎶链镄勬帹鍑哄ぇ澶ф彁楂树简鏁版嵁浼犺緭阃熷害锛屼娇寰楃Щ锷ㄤ簰镵旂绣镄勪娇鐢ㄥ彉寰楁洿锷犳櫘阆嶃3G缃戠粶涓崭粎鑳藉熷勭悊璇阔抽氲瘽锛岃缮鑳芥敮鎸佹洿涓板瘜镄勬暟鎹搴旂敤锛屽傜绣椤垫祻瑙堛佽嗛戞祦鍜屽熀链镄勭Щ锷ㄥ氩獟浣撴湇锷°傝繖涓烘櫤鑳芥坠链虹殑鍏磋捣鍜岀Щ锷ㄥ簲鐢ㄧ殑鐖嗙偢寮忓为暱鍒涢犱简𨱒′欢銆

闅忓悗锛4G鎶链镄勫埌𨱒ュ甫𨱒ヤ简镟村揩镄勭绣阃熷拰镟撮珮鏁堢殑鏁版嵁澶勭悊鑳藉姏銆4G缃戠粶锛岀壒鍒鏄疞TE锛堥暱链熸紨杩涳级鎶链锛屾彁渚涗简鍓嶆墍链链夌殑绉诲姩瀹藉甫浣挞獙銆傜敤鎴峰彲浠ユ祦鐣呭湴瑙傜湅楂樻竻瑙嗛戙佽繘琛岃嗛戦氲瘽鍜岀帺鍦ㄧ嚎娓告垙锛岃屾棤闇𨰾呭绩缂揿啿鎴栧欢杩熼梾棰樸傛ゅ栵纴4G杩树绩杩涗简鐗╄仈缃戯纸IoT锛夌殑鍙戝𪾢锛屼娇寰楄惧囦箣闂寸殑浜掕仈鍜岄氢俊鍙桦缑镟村姞瀹规槗銆

链钖庯纴5G鎶链浠h〃浜嗙洰鍓岖Щ锷ㄩ氢俊鎶链镄勬渶鍓嶆部銆5G缃戠粶鎻愪緵浜嗘瀬楂樼殑鏁版嵁浼犺緭阃熷害銆佽秴浣庣殑寤惰繜鍜屾洿澶х殑缃戠粶瀹归噺銆傝繖浣垮缑鏂扮殑浣跨敤妗堜緥鎴愪负鍙鑳斤纴濡傝嚜锷ㄩ┚椹舵苯杞︺佽繙绋嫔尰鐤椼佹櫤鑳藉埗阃犲拰宸ヤ笟镊锷ㄥ寲绛夈5G杩樻湁锷╀簬瀹炵幇镟村ぇ瑙勬ā镄勭墿镵旂绣杩炴帴锛屽苟涓鸿櫄𨰾熺幇瀹烇纸VR锛夊拰澧炲己鐜板疄锛圆R锛夌瓑娌夋蹈寮忎綋楠屾彁渚涙敮鎸併

镐荤殑𨱒ヨ达纴浠2G鍒5G镄勬紨杩涗笉浠呬粎鏄鎶链涓婄殑鍗囩骇锛屾洿鏄瀵逛汉浠鐢熸椿鏂瑰纺鍜屽伐浣沧柟寮忕殑娣卞埢鏀瑰彉銆傝繖涓鍙桦寲涓崭粎鎺ㄥ姩浜嗙Щ锷ㄩ氢俊琛屼笟镄勫彂灞曪纴涔熶负鏁翠釜绀句细甯︽潵浜嗘繁杩灭殑褰卞搷銆

D. 手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历史 |全球和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发展过程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1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日本于1979年推出800MHz汽车电话系统(HAMTS),在东京、大胶、神户等地投入商用。西德于1984年完成C网,频段为450MHz。英国在1985年开发出全地址通信系统(TACS),首先在伦敦投入使用,以后覆盖了全国,频段为900MHz。法国开发出450系统。加拿大推出450MHz移动电话系统MTS。瑞典等北欧四国于1980年开发出NMT—450移动通信网,并投入使用,频段为450MHz。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蜂窝状移动通信网成为实用系统,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要求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之外,还有几方面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首先,微电子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使得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种轻便电台被不断地推出。其次,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随着用户数量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进展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出现的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第五阶段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和成熟时期。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模拟系统。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泛欧网GSM已于1991年7月开始投入商用,预计1995年将覆盖欧洲主要城市、机场和公路。可以说,在未来十多年内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将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及有可能成为陆地公用移动通信的主要系统。与其它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样,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加快趋势,目前,当数字蜂窝网刚刚进入实用阶段,正方兴末艾之时,关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讨论已如火如菜地展开。各种方案纷纷出台,其中最热门的是所谓个人移动通信网。关于这种系统的概念和结构,各家解释并末一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提供全球性优质服务,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务这一移动通信的最高目标。移动通信史上的十件大事一、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电报的发明二、“沃森特先生,快来帮我啊”——电话的发明三、无形的信使——电磁波的发现四、“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界”——无线电报的发明五、载着声音飞翔的电波——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六、个人通信的发源地——传呼的诞生七、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 ——蜂窝式移动电话的诞生八、让手机走近每一个人——GSM手机的出现九、辉煌的失败 ——全球“铱”星系统十、山雨欲来风满楼——新一代手机的诞生

E. 1g到5g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发展历程如下:

1、1G时代:手机是一种奢侈品我国的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于1987年11月18日开通并正式商用(在此之前都是用手摇座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哥大”,想必很多人比较有印象,在电视里看得比较多,毕竟那时的大哥大,可以说是“天价”,一台就需要2至3万元。

2、2G时代:那些年人人都是搞笑短信段子手当时基本都是按键手机,记得有一款内置游戏“贪吃蛇”的诺基亚的机型,当时受到很多的用户喜爱。后来滑盖手机、翻盖手机也随之诞生了,这时的手机,大部分人的家庭都具备购买使用的条件。

3、3G时代:手机进入全民触控的时代手机可以发邮件、传照片,刷社交网站,当时安卓和IOS崛起,苹果iPhone让用户体验了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触控操作,随后Android智能系统的诞生更是加速了触控操作的普及。

4、4G时代:手机行业细分了领域,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我们目前所处的就是4G时代,大部分年轻人的日常三刷:刷抖音、刷朋友圈、刷微博,还有聊天、游戏、移动支付、看直播等。

5、5G时代:会带我们进行万物互联的时代5G的下载速度已疯狂到每秒1个GB,速度上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几秒钟就可以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除此之后还会涉及到各个领域,比如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物联网、无人驾驶、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