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管理协议都有哪些
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从1979年开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开放系统互联(OSI)七层协议的传输环境开始研究网络管理通信标准,其成果是公共管理信息服务CMIS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CMIP。CMIS支持管理进程和管理代理之间的通信要求,CMIP则是提供管理信息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二者规定了OSI系统的网络管理标准。
1988年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在原有的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后,发表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并于1996年发表了其改进版。近年来,随着Internet和Intranet的飞速发展,SNMP协议受到广泛的支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网络管理协议。 SNMP和CMIP两种管理协议各有所长。SNMP是Internet组织用来管理Internet和以太网的,由于实现、理解和排错很简单,所以受到很多产品的广泛支持,但是安全性较差。 CMIP是一个更为有效的网络管理协议,把更多的工作交给管理者去做,减轻了终端用户的工作负担。此外,CMIP建立了安全管理机制,提供授权、访问控制、安全日志等功能。但由于CMIP是由国际标准组织指定的国际标准,因此涉及面很广,实施起来比较复杂且花费较高。
2. 作为一个网络管理员,应该如何保证你所管理系统的安全
系统安全就是MR 放出的漏洞要及时补!网络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一个网络里 存在交换机 路由器 交换机又有管理IP 要确保IP不让他人得到 包括其中的的EXEC模式下的密码和Telent密码不要让他人知道内网维护 防火墙 杀毒软件都必不可少的 所以作为一个网络管理员 你要看清系统的安全其实是在有网络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网络有和谈系统安全呢 给你个PC 机没有网络 我还真不信他能被攻击中毒 除非人为的 所以重点就在网络问题上!
3. 网络安全工程师,route协议有哪些
route语法如下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mask Netmask] [Gateway] [metric Metric] [if Interface]
参数 -f -p
ROUTE在Command命令下编辑
指定要运行的命令。下表列出了有效的命令。 命令 目的
add 添加路由
change 更改现存路由
delete 删除路由
print 打印路由Destination
指定路由的网络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一个 IP 网络地址(其中网络地址的主机地址位设置为 0),对于主机路由是 IP 地址,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
mask subnetmask
指定与网络目标地址相关联的网掩码(又称之为子网掩码)。子网掩码对于 IP 网络地址可以是一适当的子网掩码,对于主机路由是 255.255.255.255 ,对于默认路由是 0.0.0.0。如果忽略,则使用子网掩码 255.255.255.255。定义路由时由于目标地址和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目标地址不能比它对应的子网掩码更为详细。换句话说,如果子网掩码的一位是 0,则目标地址中的对应位就不能设置为 1。
Gateway
指定超过由网络目标和子网掩码定义的可达到的地址集的前一个或下一个跃点 IP 地址。对于本地连接的子网路由,网关地址是分配给连接子网接口的 IP 地址。对于要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才可用到的远程路由,网关地址是一个分配给相邻路由器的、可直接达到的 IP 地址。
metric Metric
为路由指定所需跃点数的整数值(范围是 1 ~ 9999),它用来在路由表里的多个路由中选择与转发包中的目标地址最为匹配的路由。所选的路由具有最少的跃点数。跃点数能够反映跃点的数量、路径的速度、路径可靠性、路径吞吐量以及管理属性。
if Interface
指定目标可以到达的接口的接口索引。使用 route print 命令可以显示接口及其对应接口索引的列表。对于接口索引可以使用十进制或十六进制的值。对于十六进制值,要在十六进制数的前面加上 0x。忽略 if 参数时,接口由网关地址确定。
/?
在命令提示符显示帮助。
注释
路由表中 跃点数 一列的值较大是由于允许 TCP/IP 根据每个 LAN接口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配置自动确定路由表中路由的跃点数造成的。默认启动的自动确定接口跃点数确定了每个接口的速度,调整了每个接口的路由跃点数,因此最快接口所创建的路由具有最低的跃点数。要删除大跃点数,请在每个 LAN 连接的 TCP/IP 协议的高级属性中禁用自动确定接口跃点数。
如果在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 文件夹的本地网络文件中存在适当的条目,名称可以用于 Destination。只要名称可以通过“域名系统” (DNS) 查询这样的标准主机名解析技术分解为 IP 地址,就可以将其用于 Gateway,DNS 查询使用存储在 systemroot\System32\Drivers\Etc 文件夹下的本地主机文件和 NetBIOS 名称解析。
如果是 print 或 delete 命令,可以忽略 Gateway 参数,使用通配符来表示目标和网关。Destination 的值可以是由星号 (*) 指定的通配符。如果指定目标含有一个星号 (*) 或问号 (?),它被看作是通配符,只打印或删除匹配的目标路由。星号代表任意一字符序列,问号代表任一字符。例如, 10.*.1, 192.168.*、 127.* 和 *224* 都是星号通配符的有效使用。
使用了无效的目标和子网掩码(网掩码)值的组合,会显示“Route:bad gateway address netmask”错误消息。目标中有一位或多位设置为 1,而其在子网掩码中的对应位设置为 0 时会发生这个错误。可以通过二进制表示法表示目标和子网掩码来检查这种情况。以二进制表示的子网掩码包括表示目标网络地址部分的一连串的 1 和表示目标主机地址部分的一连串的 0 两个部分。查看目标以确定目标的主机地址部分(由子网掩码所定义)是否有些位设置成了 1。
只有 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 和 Windows XP 的 route 命令支持 -p 参数。Windows 95 或 Windows 98 的 route 命令不支持该参数。
只有当网际协议 (TCP/IP) 协议在 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该命令才可用。
范例
要显示 IP 路由表的完整内容,请键入:
route print
要显示 IP 路由表中以 10. 开始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print 10.*
要添加默认网关地址为 192.168.12.1 的默认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0.0.0.0 mask 0.0.0.0 192.168.12.1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 的永久路由,请键入:
route -p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跃点数为 7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metric 7
要添加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一个跃点地址为 10.27.0.1,接口索引为 0x3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add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1 if 0x3
要删除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路由,请键入:
route delete 10.41.0.0 mask 255.255.0.0
要删除 IP 路由表中以 10. 开始的所有路由,请键入:
route delete 10.*
要将目标为 10.41.0.0,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的路由的下一个跃点地址由 10.27.0.1 更改为 10.27.0.25,请键入:
route change 10.41.0.0 mask 255.255.0.0 10.27.0.25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route 的命令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常规 IP 路由设置。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filter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IP 数据包筛选器。
routing ip add/delete/show boundary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或显示多播边界设置。
routing ip add/set ipiptunnel 添加或配置 IP 中的 IP 接口。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rtmroute 添加、配置或显示不持续的路由表管理器路由。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persistentroute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持续路由。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preferenceforprotocol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路由协议的优先级。
routing ip add/delete/set/show scope 添加、删除或显示多播作用域。
routing ip set/show loglevel 配置或显示全局 IP 记录等级。
routing ip show helper 显示 IP 的所有 Netsh 实用程序子环境。
routing ip show protocol 显示所有正在运行的 IP 路由协议。
routing ip show mfe 显示多播转发项。
routing ip show mfestats 显示多播转发项统计。
routing ip show boundarystats 显示 IP 多播边界。
routing ip show rtmdestinations 显示路由表管理器路由表中的目标。
routing ip show rtmroutes 显示路由表管理器路由表中的路由。
routing ip nat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网络地址转换 (NAT) 设置。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NAT 设置。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addressrange 在 NAT 接口公用地址池中添加或删除一个地址范围。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addressmapping 添加或删除 NAT 地址映射。
routing ip nat add/delete portmapping 添加或删除 NAT 端口映射。
routing ip autodhcp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DHCP 分配器参数。
routing ip autodhcp set/show interface 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DHCP 分配器设置。
routing ip autodhcp add/delete exclusion 在 DHCP 分配器地址范围中添加或删除一个排除范围。
routing ip dnsproxy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DNS 代理参数。
routing ip dnsproxy set/show interface 配置或显示指定接口的 DNS 代理参数。
routing ip igmp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 IGMP 全局设置。
routing ip igm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IGMP。
routing ip igmp add/delete staticgroup 添加或删除指定接口的静态多播组。
routing ip igmp show grouptable 显示 IGMP 主机组表。
routing ip igmp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IGMP 统计。
routing ip igmp show iftable 显示每个接口的 IGMP 主机组。
routing ip igmp show proxygrouptable 显示 IGMP 代理接口的 IGMP 组表。
routing ip igmp show rasgrouptable 显示远程访问服务器所使用的 Internet 接口的组表。
routing ip ospf set/show global 配置或显示全局 OSPF 设置。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area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区域。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range 在指定的 OSPF 区域上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范围。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et/show virtif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虚拟接口。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neighbo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邻居。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protofilte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外部路由的路由信息源。
routing ip ospf add/delete/show routefilter 添加、删除、配置或显示 OSPF 外部路由的路由筛选。
routing ip ospf show areastats 显示 OSPF 区域统计。
routing ip ospf show lsdb 显示 OSPF 链接状态数据库。
routing ip ospf show virtifstats 显示 OSPF 虚拟链接统计。
routing ip relay set global 配置“DHCP 中继代理程序”的全局设置。
routing ip relay add/delete/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删除或配置“DHCP 中继代理程序”设置。
routing ip relay add/delete dhcpserver 在 DHCP 服务器地址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DHCP 服务器的 IP 地址。
routing ip relay show ifbinding 显示接口的 IP 地址绑定。
routing ip relay show ifconfig 显示每个接口的“DHCP 中继代理程序”配置。
routing ip relay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DHCP 统计。
routing ip rip set/show global 配置 IP 的 RIP 全局设置。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set/show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添加或配置 IP 的 RIP 设置。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peerfilter 添加或删除 RIP 对等筛选器。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acceptfilter 在接受的路由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RIP 路由筛选器。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 announcefilter 在公布的路由列表中添加或删除 RIP 路由筛选器。
routing ip rip add/delete/show neighbor 添加或删除 RIP 邻居。
routing ip rip set/show flags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 RIP 高级设置。
routing ip rip show globalstats 显示全局 RIP 参数。
routing ip rip show ifbinding 显示接口的 IP 地址绑定。
routing ip rip show ifstats 显示每个接口的 RIP 统计。
IPX netsh 路由命令
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route 在 IPX 路由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 IPX 路由。
routing ipx add/set staticservice 在 SAP 服务表中添加或配置静态 SAP 服务。
routing ipx add/set filter 在指定的接口上添加或配置 IPX 数据包筛选器。
routing ipx add/set interface 在请求拨号接口上启用 IPX 路由,或在指定的接口上配置 IPX 设置。
routing ipx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路由设置。
routing ipx rip add/set filter 添加和配置 RIP 路由筛选器。
routing ipx rip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的 RIP 设置。
routing ipx rip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X 的 RIP 设置。
routing ipx sap add/set filter 添加或配置 SAP 服务筛选器。
routing ipx sap set global 配置全局 IPX 的 SAP 设置。
routing ipx sap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 IPX 的 SAP 设置。
routing ipx netbios add nbname 将静态 NETBIOS 名称添加到 IPX NetBIOS 名称表中。
routing ipx netbios set interface 在指定接口上配置基于 IPX 的 NetBIOS 设置。
4. 网络安全管理包括什么内容
网络安全管理是一个体系的东西,内容很多
网络安全管理大体上分为管理策略和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内容又包括边界安全管理,内网安全管理等,这里给你一个参考的内容,金牌网管员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你可以了解下:
http://www.ean-info.com/2009/0908/100.html
同时具体的内容涉及:
一、信息安全重点基础知识
1、企业内部信息保护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三元组,标识、认证、责任、授权和隐私的概念,人员角色
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标:
安全威胁和系统脆弱性的概念、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
2、企业内部信息泄露的途径
偶然损失
不适当的活动
非法的计算机操作
黑客攻击:
黑客简史、黑客攻击分类、黑客攻击的一般过程、常见黑客攻击手段
3、避免内部信息泄露的方法
结构性安全(PDR模型)
风险评估:
资产评估、风险分析、选择安全措施、审计系统
安全意识的培养
二、使用现有安全设备构建安全网络
1、内网安全管理
内网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内网安全管理实现的主要功能:
软硬件资产管理、行为管理、网络访问管理、安全漏洞管理、补丁管理、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审计
2、常见安全技术与设备
防病毒:
防病毒系统的主要技术、防病毒系统的部署、防病毒技术的发展趋势
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介绍、防火墙的典型应用、防火墙的技术指标、防火墙发展趋势
VPN技术和密码学:
密码学简介、常见加密技术简介、VPN的概念、VPN的分类、常见VPN技术、构建VPN系统
IPS和IDS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入侵检测系统分类及特点、IDS结构和关键技术、IDS应用指南、IDS发展趋势、入侵防御系统的概念、IPS的应用
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概述、漏洞扫描的应用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模型、标识和认证、口令、生物学测定、认证协议、访问控制方法
存储和备份:
数据存储和备份技术、数据备份计划、灾难恢复计划
3、安全设备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各类安全设备的不足
构建全面的防御体系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1、安全策略的实现
安全策略包含的内容
制定安全策略
人员管理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
对物理安全的威胁
对物理安全的控制
3、安全信息系统的维护
安全管理维护
监控内外网环境
5. 急求 你对网络安全协议的理解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而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已经成为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心的话题。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是利用IT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因此,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
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其特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增强方案,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
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交易安全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基础,商务交易安全就犹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没有商务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计算机网络本身再安全,仍然无法达到电子商务所特有的安全要求。
计算机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的潜在安全隐患
未进行操作系统相关安全配置
不论采用什么操作系统,在缺省安装的条件下都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只有专门针对操作系统安全性进行相关的和严格的安全配置,才能达到一定的安全程度。千万不要以为操作系统缺省安装后,再配上很强的密码系统就算作安全了。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是进行网络攻击的首选目标。
未进行CGI程序代码审计
如果是通用的CGI问题,防范起来还稍微容易一些,但是对于网站或软件供应商专门开发的一些CGI程序,很多存在严重的CGI问题,对于电子商务站点来说,会出现恶意攻击者冒用他人账号进行网上购物等严重后果。
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网站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DoS或DDoS对网站的威胁越来越大。以网络瘫痪为目标的袭击效果比任何传统的恐怖主义和战争方式都来得更强烈,破坏性更大,造成危害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而袭击者本身的风险却非常小,甚至可以在袭击开始前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使对方没有实行报复打击的可能。今年2月美国“雅虎”、“亚马逊”受攻击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
安全产品使用不当
虽然不少网站采用了一些网络安全设备,但由于安全产品本身的问题或使用问题,这些产品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安全厂商的产品对配置人员的技术背景要求很高,超出对普通网管人员的技术要求,就算是厂家在最初给用户做了正确的安装、配置,但一旦系统改动,需要改动相关安全产品的设置时,很容易产生许多安全问题。
缺少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最重要的还是要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站或局域网内部的安全需要用完备的安全制度来保障。建立和实施严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与策略是真正实现网络安全的基础。
2.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全方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极大地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了审核信息的数量,利用这些审核信息可以跟踪入侵者。
在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时:
首先要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
其次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修补;
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措施,安装防火墙,加强授权管理和认证;
利用RAID5等数据存储技术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
对敏感的设备和数据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逻辑隔离措施;
对在公共网络上传输的敏感信息要进行强度的数据加密;
安装防病毒软件,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病毒措施;
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网络安全技术是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但直到80年代末才引起关注,90年代在国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安全核心系统在实现一个完整或较完整的安全体系的同时也能与传统网络协议保持一致。它以密码核心系统为基础,支持不同类型的安全硬件产品,屏蔽安全硬件以变化对上层应用的影响,实现多种网络安全协议,并在此之上提供各种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互联网已经日渐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中,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网络安全技术将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中,但围绕电子商务安全的防护技术将在未来几年中成为重点,如身份认证、授权检查、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将对电子商务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商务交易安全
当许多传统的商务方式应用在Internet上时,便会带来许多源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如传统的贷款和借款卡支付/保证方案及数据保护方法、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对日常信息安全的管理等。电子商务的大规模使用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不少公司都已经推出了相应的软、硬件产品。由于电子商务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的安全问题各不相同,但在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交易的安全性。一般来说商务安全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安全隐患:
窃取信息
由于未采用加密措施,数据信息在网络上以明文形式传送,入侵者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或路由器上可以截获传送的信息。通过多次窃取和分析,可以找到信息的规律和格式,进而得到传输信息的内容,造成网上传输信息泄密。
篡改信息
当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规律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将网络上传送的信息数据在中途修改,然后再发向目的地。这种方法并不新鲜,在路由器或网关上都可以做此类工作。
假冒
由于掌握了数据的格式,并可以篡改通过的信息,攻击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发送假冒的信息或者主动获取信息,而远端用户通常很难分辨。
恶意破坏
由于攻击者可以接入网络,则可能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修改,掌握网上的机要信息,甚至可以潜入网络内部,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主要保证以下四个方面:
信息保密性
交易中的商务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账号和用户名等不能被他人知悉,因此在信息传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交易者身份的确定性
网上交易的双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对商家要考虑客户端不能是骗子,而客户也会担心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玩弄欺诈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确认对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不可否认性
由于商情的千变万化,交易一旦达成是不能被否认的。否则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
不可修改性
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否则也必然会损害一方的商业利益。因此电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商务交易的严肃和公正。
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安全措施
在早期的电子交易中,曾采用过一些简易的安全措施,包括:
部分告知(Partial Order):即在网上交易中将最关键的数据如信用卡号码及成交数额等略去,然后再用电话告之,以防泄密。
另行确认(Order Confirmation):即当在网上传输交易信息后,再用电子邮件对交易做确认,才认为有效。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操作麻烦,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可靠性。
近年来,针对电子交易安全的要求,IT业界与金融行业一起,推出不少有效的安全交易标准和技术。
主要的协议标准有: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密钥对的加密,保障Web站点间的交易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安全套接层协议(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协议,提供加密、认证服务和报文的完整性。SSL被用于Netscape Communicator和Microsoft IE浏览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ecure Transaction 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将认证和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 Explorer中采用这一技术。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 International、Visa 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标准SET发布公告,并于1997年5月底发布了SET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它涵盖了信用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交易协定、信息保密、资料完整及数据认证、数据签名等。
SET 2.0预计今年发布,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这个版本是向后兼容的,因此符合SET 1.0的软件并不必要跟着升级,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规范明确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付款安全,确定应用之互通性,并使全球市场接受。
所有这些安全交易标准中,SET标准以推广利用信用卡支付网上交易,而广受各界瞩目,它将成为网上交易安全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有望进一步推动Internet电子商务市场。
主要的安全技术有:
虚拟专用网(VPN)
这是用于Internet交易的一种专用网络,它可以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安全的信道(或隧道),用于电子数据交换(EDI)。它与信用卡交易和客户发送订单交易不同,因为在VPN中,双方的数据通信量要大得多,而且通信的双方彼此都很熟悉。这意味着可以使用复杂的专用加密和认证技术,只要通信的双方默认即可,没有必要为所有的VPN进行统一的加密和认证。现有的或正在开发的数据隧道系统可以进一步增加VPN的安全性,因而能够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数字认证
数字认证可用电子方式证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文件的完整性(如一个发票未被修改过),甚至数据媒体的有效性(如录音、照片等)。随着商家在电子商务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加密技术,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可信的第三方,以便对有关数据进行数字认证。
目前,数字认证一般都通过单向Hash函数来实现,它可以验证交易双方数据的完整性,Java JDK1.1也能够支持几种单向Hash算法。另外,S/MIME协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可以被集成到产品中,以便用户能够对通过E�mail发送的信息进行签名和认证。同时,商家也可以使用PGP(Pretty Good Privacy)技术,它允许利用可信的第三方对密钥进行控制。可见,数字认证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
加密技术
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的信息进行加密。现在,一些专用密钥加密(如3DES、IDEA、RC4和RC5)和公钥加密(如RSA、SEEK、PGP和EU)可用来保证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非否认服务。然而,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密码学界有一句名言:加密技术本身都很优秀,但是它们实现起来却往往很不理想。现在虽然有多种加密标准,但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针对企业环境开发的标准加密系统。加密技术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也同时带来了一个兼容性问题,不同的商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另外,加密技术向来是由国家控制的,例如SSL的出口受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限制。目前,美国的商家一般都可以使用128位的SSL,但美国只允许加密密钥为40位以下的算法出口。虽然40位的SSL也具有一定的加密强度,但它的安全系数显然比128位的SSL要低得多。据报载,最近美国加州已经有人成功地破译了40位的SSL,这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以外的国家很难真正在电子商务中充分利用SSL,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上海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中心推出128 位 SSL的算法,弥补国内的空缺,并采用数字签名等技术确保电子商务的安全。
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A,Certificate Authority)
实行网上安全支付是顺利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建立安全的认证中心(CA)则是电子商务的中心环节。建立CA的目的是加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工作,增强网上交易各方的相互信任,提高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的安全,控制交易的风险,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为了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是要确定网上参与交易的各方(例如持卡消费户、商户、收单银行的支付网关等)的身份,相应的数字证书(DC:Digital Certificate)就是代表他们身份的,数字证书是由权威的、公正的认证机构管理的。各级认证机构按照根认证中心(Root CA)、品牌认证中心(Brand CA)以及持卡人、商户或收单银行(Acquirer)的支付网关认证中心(Holder Card CA,Merchant CA 或 Payment Gateway CA)由上而下按层次结构建立的。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CA)的基本功能是:
生成和保管符合安全认证协议要求的公共和私有密钥、数字证书及其数字签名。
对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对数字证书进行管理,重点是证书的撤消管理,同时追求实施自动管理(非手工管理)。
建立应用接口,特别是支付接口。CA是否具有支付接口是能否支持电子商务的关键。
第一代CA是由SETCO公司(由Visa & MasterCard组建)建立的,以SET协议为基础,服务于B�C电子商务模式的层次性结构。
由于B�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要求CA的支付接口能够兼容支持B�B与B�C的模式,即同时支持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交易与供应链管理等职能,要求安全认证协议透明、简单、成熟(即标准化),这样就产生了以公钥基础设施(PKI)为技术基础的平面与层次结构混合型的第二代CA体系。
近年来,PKI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以及开发各种配套产品上,都已经走向成熟,以PKI技术为基础的一系列相应的安全标准已经由Internet特别工作组(IETF)、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权威机构批准颁发实施。
建立在PKI技术基础上的第二代安全认证体系与支付应用接口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有:
由Internet特别工作组颁发的标准:LDAP(轻型目录访问协议)、S/MIME(安全电子邮件协议)、TLC(传输层安全套接层传输协议)、CAT(通用认证技术,Common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和GSS-API(通用安全服务接口)等。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颁发的标准为9594-8/X.509(数字证书格式标准)。
小结
在计算机互联网络上实现的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在保证其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安全的基础上,应该还具备以下特点:
强大的加密保证
使用者和数据的识别和鉴别
存储和加密数据的保密
联网交易和支付的可靠
方便的密钥管理
数据的完整、防止抵赖
电子商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安全的双重要求,使电子商务安全的复杂程度比大多数计算机网络更高,因此电子商务安全应作为安全工程,而不是解决方案来实施。
6. 安全网络管理系统是个什么呀怎么理解这几个字啊
http://ke..com/view/2797465.htm
特点
·按照信息资产管理模型和安全标准设计
WinShield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为指导思想,从信息资产的保护级别和安全威胁大小的角度对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安全管理。
·功能全面,覆盖内网管理的各个领域
WinShield把终端管理、网络管理、安全审计、内容管理、安全工具等有机结合,全面覆盖了当前内网管理的各个领域,极大方便了IT部门的管理。
·系统部署容易,操作简单方便,终端用户透明
WinShield把对用户友好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WinShield安装环境要求简单,只需几步就可以安装系统,使用简易。
·高效的数据压缩和归挡功能,确保系统运行性能优异
由于数据量巨大,因此系统的压缩传输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本系统优化的数据压缩算法确保了资料的高效存取。客户端CPU平均占用率小于5%,内存平均占用小于10M,在100M带宽中占用的网络带宽0.27%。
·高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大范围网络稳定运行
由于系统部署在成千上万的不同系统的终端,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WinShield经过各种环境的压力测试及防毒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采用高级别的加密技术,确保本身系统的安全
要实现内网的安全,首先需要保证管理系统本身的安全,本系统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DES算法进行加密。这种加密的处理让系统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资料和防止非法资料截获。通过系统独特的服务器、代理及控制台之间的认证功能,工作站的代理只向经过认证的服务器响应,从而有效防止非法服务器窃取系统资料。
·对多种设备的识别支持能力
系统通过配置库的实现,可以实现多种设备的识别和管理。
·参数化和自定义技术
由于各机构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因此使用户可自定义和配置灵活,是一个关系到系统实用性的问题,WinShield安全策略管理器可以实现策略的定义和继承等管理,使IT部门灵活定制各种管理策略,保证系统满足日益增强的管理需求。
7. 上网时弹出浏览器网络的安全协议是什么意思
这是浏览器网络的安全协议,保护个人隐私安全。至于安全证书,可能是你所浏览的网业没有提供可靠的信息到英特网吧!这应该是安全设置中的activex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安全设置调低点。
打开网页弹出“安全警报”之解决方法
大家在上网时,是否遇到过只要你打开一个有加密的网站,比如说:当你登录网络时,或者登录某些论坛,或者打开ebay,淘宝,当当等有加密行为的网站时,浏览器就不停的弹出安全警报,安全警报的内容如下:
安全警报:
您与该站点交换的信息不会被其它人查看或更改,但该站点的安全证书有问题.
√(绿色对号):该安全证书由可信的验证机构发行.
!(黄色三角中间一个叹号):该安全证书到期或还未生效.
√(绿色对号):该安全证书有一个与您试图查看的网页名称匹配的有效名称.
是否继续?
是否查看证书
虽然当我们点击“是”,同样可以打开该网站,但是它仍然会不停地弹出,会让大家不停的点击“是”,实在是烦人;当我们点“否”时,尽管不弹出了,但我们也进不去该网站了,呵呵,那还不如不登录呢;点击“查年证书”时,它就会出来“证书已过期”页面。
当我们碰到这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呢?有的朋友竟然为此而重装系统,呵,那真有点太不值得了!罗嗦了半天了,现在就告诉大家具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的
方法:
当你碰到以上问题时,麻烦你看一下你的系统时间,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你的系统时间与系统所带的网站安全证书的安全日期不符合造成的!所以,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只要查看一下你的系统时间,估计肯定是你的系统时间一不小心设置错误了,只要把你的系统时间改成现在的正确时间,然后重新打开浏览器,进入先前的那个网站,看一下,是不是不再弹出“安全警报”了。
其他方法:
1;
打开控制面板--找到安全中心
打开之后左边有一个“更改安全中心的通知方式” 把里面的3个勾都去掉。
2;
关闭windows安全警报以及自动更新
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security center。双击这个服务,打开属性设置。把启动类型设置为“已禁用”,然后单击服务状态下的“停止”按钮停止其服务,最后点“确定”退出。
8.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局域网的构建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的定义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尽管现在这个词很火,但是真正对它有个正确认识的人并不多。事实上要正确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并不容易,困难在于要形成一个足够去全面而有效的定义。通常的感觉下,安全就是"避免冒险和危险"。在计算机科学中,安全就是防止:
未授权的使用者访问信息
未授权而试图破坏或更改信息
这可以重述为"安全就是一个系统保护信息和系统资源相应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的能力"。注意第二个定义的范围包括系统资源,即CPU、硬盘、程序以及其他信息。
在电信行业中,网络安全的含义包括:关键设备的可靠性;网络结构、路由的安全性;具有网络监控、分析和自动响应的功能;确保网络安全相关的参数正常;能够保护电信网络的公开服务器(如拨号接入服务器等)以及网络数据的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其关键是在满足电信网络要求,不影响网络效率的同时保障其安全性。
电信行业的具体网络应用(结合典型案例)
电信整个网络在技术上定位为以光纤为主要传输介质,以IP为主要通信协议。所以我们在选用安防产品时必须要达到电信网络的要求。如防火墙必须满足各种路由协议,QOS的保证、MPLS技术的实现、速率的要求、冗余等多种要求。这些都是电信运营商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电信网络是提供信道的,所以IP优化尤其重要,至少包括包括如下几个要素:
网络结构的IP优化。网络体系结构以IP为设计基础,体现在网络层的层次化体系结构,可以减少对传统传输体系的依赖。
IP路由协议的优化。
IP包转发的优化。适合大型、高速宽带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的特征,提供高速路由查找和包转发机制。
带宽优化。在合理的QoS控制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纤的带宽。
稳定性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光传输在故障恢复方面快速切换的能力,快速恢复网络连接,避免路由表颤动引起的整网震荡,提供符合高速宽带网络要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骨干层网络承载能力,可靠性,QoS,扩展性,网络互联,通信协议,网管,安全,多业务支持等方面论述某省移动互联网工程的技术要求。
骨干层网络承载能力
骨干网采用的高端骨干路由器设备可提供155M POS端口。进一步,支持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网络核心与信息汇聚点的连接速率为155M连接速率,连接全部为光纤连接。
骨干网设备的无阻塞交换容量具备足够的能力满足高速端口之间的无丢包线速交换。骨干网设备的交换模块或接口模块应提供足够的缓存和拥塞控制机制,避免前向拥塞时的丢包。
可靠性和自愈能力
包括链路冗余、模块冗余、设备冗余、路由冗余等要求。对某省移动互联网工程这样的运营级宽带IP骨干网络来说,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及自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链路冗余。在骨干设备之间具备可靠的线路冗余方式。建议采用负载均衡的冗余方式,即通常情况下两条连接均提供数据传输,并互为备份。充分体现采用光纤技术的优越性,不会引起业务的瞬间质量恶化,更不会引起业务的中断。
模块冗余。骨干设备的所有模块和环境部件应具备1+1或1:N热备份的功能,切换时间小于3秒。所有模块具备热插拔的功能。系统具备99.999%以上的可用性。
设备冗余。提供由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组成一个虚拟设备的能力。当其中一个设备因故障停止工作时,另一台设备自动接替其工作,并且不引起其他节点的路由表重新计算,从而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切换时间小于3秒,以保证大部分IP应用不会出现超时错误。
路由冗余。网络的结构设计应提供足够的路由冗余功能,在上述冗余特性仍不能解决问题,数据流应能寻找其他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在一个足够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连接发生变化时,路由表的收敛时间应小于30秒。
拥塞控制与服务质量保障
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保障(QoS)是公众服务网的重要品质。由于接入方式、接入速率、应用方式、数据性质的丰富多样,网络的数据流量突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网络对拥塞的控制和对不同性质数据流的不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业务分类。网络设备应支持6~8种业务分类(CoS)。当用户终端不提供业务分类信息时,网络设备应根据用户所在网段、应用类型、流量大小等自动对业务进行分类。
接入速率控制。接入本网络的业务应遵守其接入速率承诺。超过承诺速率的数据将被丢弃或标以最低的优先级。
队列机制。具有先进的队列机制进行拥塞控制,对不同等级的业务进行不同的处理,包括时延的不同和丢包率的不同。
先期拥塞控制。当网络出现真正的拥塞时,瞬间大量的丢包会引起大量TCP数据同时重发,加剧网络拥塞的程度并引起网络的不稳定。网络设备应具备先进的技术,在网路出现拥塞前就自动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先期拥塞控制,避免瞬间大量的丢包现象。
资源预留。对非常重要的特殊应用,应可以采用保留带宽资源的方式保证其QoS。
端口密度扩展。设备的端口密度应能满足网络扩容时设备间互联的需要。
网络的扩展能力
网络的扩展能力包括设备交换容量的扩展能力、端口密度的扩展能力、骨干带宽的扩展,以及网络规模的扩展能力。
交换容量扩展。交换容量应具备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充多容量的能力,以适应数据类业务急速膨胀的现实。
骨干带宽扩展。骨干带宽应具备高的带宽扩展能力,以适应数据类业务急速膨胀的现实。
网络规模扩展。网络体系、路由协议的规划和设备的CPU路由处理能力,应能满足本网络覆盖某省移动整个地区的需求。
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保证与中国移动互联网,INTERNET国内国际出口的无缝连接。
通信协议的支持
以支持TCP/IP协议为主,兼支持IPX、DECNET、APPLE-TALK等协议。提供服务营运级别的网络通信软件和网际操作系统。
支持RIP、RIPv2、OSPF、IGRP、EIGRP、ISIS等路由协议。根据本网规模的需求,必须支持OSPF路由协议。然而,由于OSPF协议非常耗费CPU和内存,而本网络未来十分庞大复杂,必须采取合理的区域划分和路由规划(例如网址汇总等)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支持BGP4等标准的域间路由协议,保证与其他IP网络的可靠互联。
支持MPLS标准,便于利用MPLS开展增值业务,如VPN、TE流量工程等。
网络管理与安全体系
支持整个网络系统各种网络设备的统一网络管理。
支持故障管理、记帐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五功能。
支持系统级的管理,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等;支持基于策略的管理,对策略的修改能够立即反应到所有相关设备中。
网络设备支持多级管理权限,支持RADIUS、TACACS+等认证机制。
对网管、认证计费等网段保证足够的安全性。
IP增值业务的支持
技术的发展和大量用户应用需求将诱发大量的在IP网络基础上的新业务。因此,运营商需要一个简单、集成化的业务平台以快速生成业务。MPLS技术正是这种便于电信运营商大规模地快速开展业务的手段。
传送时延
带宽成本的下降使得当今新型电信服务商在进行其网络规划时,会以系统容量作为其主要考虑的要素。但是,有一点需要提起注意的是,IP技术本身是面向非连接的技术,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在突发状态下易于出现拥塞,因此,即使在高带宽的网络中,也要充分考虑端到端的网络传送时延对于那些对时延敏感的业务的影响,如根据ITU-T的标准端到端的VoIP应用要求时延小于150ms。对于应用型实际运营网络,尤其当网络负荷增大时,如何确保时延要求更为至关重要,要确保这一点的关键在于采用设备对于延迟的控制能力,即其延迟能力在小负荷和大量超负荷时延迟是否都控制在敏感业务的可忍受范围内。
RAS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erviceability)
RAS是运营级网络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提供具有99.999%的业务可用性的网络是网络规划和设计的主要考虑。在进行网络可靠性设计时,关键点在于网络中不能因出现单点故障而引起全网瘫痪,特别在对于象某省移动这些的全省骨干网而言更是如此。为此,必须从单节点设备和端到端设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Cisco7500系列路由器具有最大的单节点可靠性,包括电源冗余备份,控制板备份,交换矩阵备份,风扇的合理设计等功能;整体上,Cisco通过提供MPLSFRR和MPLS流量工程技术,可以保证通道级的快速保护切换,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端到端的业务可用性。
虚拟专用网(VPN)
虚拟专用网是目前获得广泛应用,也是目前运营商获得利润的一种主要方式。除了原有的基于隧道技术,如IPSec、L2TP等来构造VPN之外,Cisco还利用新型的基于标准的MPLSVPN来构造Intrane和Extranet,并可以通过MPLSVPN技术提供Carrier'sCarrier服务。这从网络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网络运营程序,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运营费用。另外,采用Cisco跨多个AS及多个域内协议域的技术可使某省移动可随着其网络的不断增长扩展其MPLSVPN业务的实施,并可与其他运营商合作实现更广阔的业务能力。
服务质量保证
通常的Internet排队机制如:CustomerQueue,PriorityQueue,CBWFQ,WRR,WRED等技术不能完全满足对时延敏感业务所要求的端到端时延指标。为此,选用MDRR/WRED技术,可以为对时延敏感业务生成单独的优先级队列,保证时延要求;同时还专门对基于Multicast的应用提供了专门的队列支持,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向网上实时多媒体应用迈进一步。
根据以上对电信行业的典型应用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上各条都是运营商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在给他们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时必须要考虑到是否满足以上要求,不影响电信网络的正常使用,可以看到电信网络对网络安全产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瞄准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黑客们所制造的各类新型的风险将会不断产生,这些风险由多种因素引起,与网络系统结构和系统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下面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安全进行分类描述:
1、物理安全风险分析
我们认为网络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
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造成整个系统毁灭
电源故障造成设备断电以至操作系统引导失败或数据库信息丢失
电磁辐射可能造成数据信息被窃取或偷阅
不能保证几个不同机密程度网络的物理隔离
2、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间如果在没有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内部网络容易遭到来自外网的攻击。包括来自internet上的风险和下级单位的风险。
内部局网不同部门或用户之间如果没有采用相应一些访问控制,也可能造成信息泄漏或非法攻击。据调查统计,已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中,70%的攻击是来自内部。因此内部网的安全风险更严重。内部员工对自身企业网络结构、应用比较熟悉,自已攻击或泄露重要信息内外勾结,都将可能成为导致系统受攻击的最致命安全威胁。
3、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所谓系统安全通常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目前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其它任何商用UNIX操作系统以及其它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而且系统本身必定存在安全漏洞。这些"后门"或安全漏洞都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应正确估价自己的网络风险并根据自己的网络风险大小作出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
4、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应用系统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应用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是动态的。比如新增了一个新的应用程序,肯定会出现新的安全漏洞,必须在安全策略上做一些调整,不断完善。
4.1 公开服务器应用
电信省中心负责全省的汇接、网络管理、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所以设备较多包括全省用户管理、计费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安全服务器、网管服务器、DNS服务器等公开服务器对外网提供浏览、查录、下载等服务。既然外部用户可以正常访问这些公开服务器,如果没有采取一些访问控制,恶意入侵者就可能利用这些公开服务器存在的安全漏洞(开放的其它协议、端口号等)控制这些服务器,甚至利用公开服务器网络作桥梁入侵到内部局域网,盗取或破坏重要信息。这些服务器上记录的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完成计费、认证等功能,他们的安全性应得到100%的保证。
4.2 病毒传播
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好、最快的途径之一。病毒程序可以通过网上下载、电子邮件、使用盗版光盘或软盘、人为投放等传播途径潜入内部网。网络中一旦有一台主机受病毒感染,则病毒程序就完全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传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有些病毒会在你的系统中自动打包一些文件自动从发件箱中发出。可能造成信息泄漏、文件丢失、机器死机等不安全因素。
4.3信息存储
由于天灾或其它意外事故,数据库服务器造到破坏,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安全备份与恢复系统,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后果,至少可能造成长时间的中断服务。
4.4 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
管理是网络中安全最最重要的部分。责权不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
比如一些员工或管理员随便让一些非本地员工甚至外来人员进入机房重地,或者员工有意无意泄漏他们所知道的一些重要信息,而管理上却没有相应制度来约束。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同时,当事故发生后,也无法提供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缺乏对网络的可控性与可审查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建立全新网络安全机制,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并能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因此,最可行的做法是管理制度和技术解决方案的结合。
安全需求分析
1、物理安全需求
针对重要信息可能通过电磁辐射或线路干扰等泄漏。需要对存放绝密信息的机房进行必要的设计,如构建屏蔽室。采用辐射干扰机,防止电磁辐射泄漏机密信息。对存有重要数据库且有实时性服务要求的服务器必须采用UPS不间断稳压电源,且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数据迁移等方式保证数据库服务器实时对外部用户提供服务并且能快速恢复。
2、系统安全需求
对于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关闭一些起不常用却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对一些关键文件(如UNIX下:/.rhost、etc/host、passwd、shadow、group等)使用权限进行严格限制、加强口令字的使用、及时给系统打补丁、系统内部的相互调用不对外公开。
应用系统安全上,主要考虑身份鉴别和审计跟踪记录。这必须加强登录过程的身份认证,通过设置复杂些的口令,确保用户使用的合法性;其次应该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本身的日志功能,对用户所访问的信息做记录,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我们认为采用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对进出网络的所有访问进行很好的监测、响应并作记录。
3、防火墙需求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防火墙可以实现内部、外部网或不同信任域网络之间的隔离,达到有效的控制对网络访问的作用。
3.1省中心与各下级机构的隔离与访问控制
防火墙可以做到网络间的单向访问需求,过滤一些不安全服务;
防火墙可以针对协议、端口号、时间、流量等条件实现安全的访问控制。
防火墙具有很强的记录日志的功能,可以对您所要求的策略来记录所有不安全的访问行为。
3.2公开服务器与内部其它子网的隔离与访问控制
利用防火墙可以做到单向访问控制的功能,仅允许内部网用户及合法外部用户可以通过防火墙来访问公开服务器,而公开服务器不可以主动发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这样,假如公开服务器造受攻击,内部网由于有防火墙的保护,依然是安全的。
4、加密需求
目前,网络运营商所开展的VPN业务类型一般有以下三种:
1.拨号VPN业务(VPDN)2.专线VPN业务3.MPLS的VPN业务
移动互连网络VPN业务应能为用户提供拨号VPN、专线VPN服务,并应考虑MPLSVPN业务的支持与实现。
VPN业务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业务承载网络(2)业务管理中心(3)接入系统(4)用户系统
我们认为实现电信级的加密传输功能用支持VPN的路由设备实现是现阶段最可行的办法。
5、安全评估系统需求
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如安全配置不严密等)、操作系统安全漏洞等是黑客等入侵者攻击屡屡得手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网络的升级或新增应用服务,网络或许会出现新的安全漏洞。因此必需配备网络安全扫描系统和系统安全扫描系统检测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并且要经常使用,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审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填补系统漏洞,对网络设备等存在的不安全配置重新进行安全配置。
6、入侵检测系统需求
在许多人看来,有了防火墙,网络就安全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防火墙可以对所有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允许、禁止、报警)。但它是静态的,而网络安全是动态的、整体的,黑客的攻击方法有无数,防火墙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防止这些有意或无意的攻击。必须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对透过防火墙的攻击进行检测并做相应反应(记录、报警、阻断)。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配合使用,这样可以实现多重防护,构成一个整体的、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系统。
7、防病毒系统需求
针对防病毒危害性极大并且传播极为迅速,必须配备从服务器到单机的整套防病毒软件,防止病毒入侵主机并扩散到全网,实现全网的病毒安全防护。并且由于新病毒的出现比较快,所以要求防病毒系统的病毒代码库的更新周期必须比较短。
8、数据备份系统
安全不是绝对的,没有哪种产品的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但我们的许多数据需要绝对的保护。最安全的、最保险的方法是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备份,通过网络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进行定时自动备份数据信息到本地或远程的磁带上,并把磁带与机房隔离保存于安全位置。如果遇到系统来重受损时,可以利用灾难恢复系统进行快速恢复。
9、安全管理体制需求
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很高的安全意识来保障。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安全常识培训来提高,行为的约束只能通过严格的管理体制,并利用法律手段来实现。因些必须在电信部门系统内根据自身的应用与安全需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执行,并通过安全知识及法律常识的培训,加强整体员工的自身安全意识及防范外部入侵的安全技术。
安全目标
通过以上对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需求分析,再根据需求配备相应安全设备,采用上述方案,我们认为一个电信网络应该达到如下的安全目标:
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策略并加强培训,提高整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反黑技术。
利用防火墙实现内外网或不信任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并作日志;
通过防火墙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机制,实现远程用户对内部网访问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全面监视进出网络的所有访问行为,及时发现和拒绝不安全的操作和黑客攻击行为并对攻击行为作日志;
通过网络及系统的安全扫描系统检测网络安全漏洞,减少可能被黑客利用的不安全因素;
利用全网的防病毒系统软件,保证网络和主机不被病毒的侵害;
备份与灾难恢复---强化系统备份,实现系统快速恢复;
通过安全服务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9. 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上网几乎是天天都要做的事情,网络安全很重要,如何才能确保上网安全,与你分享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