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网络安全行业规模发展迅速,多机构看好
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
IDC、中国信通院、CCIA、CCID的报告分别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512.85亿元、1702亿元、553亿元、749.2亿元,较2019年增速分别为16.13%、8.82%、15.69%、23.20%。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网络安全态势紧张,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约3200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次数日均达约998万次,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9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峰值超过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事件数量平均每月约4300起,同比增长18%;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录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个。网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监测发现约4.6万个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境内外约1.4万个IP地址对我国境内约2.6万个网站植入后门,同比增长约1.2倍,可见我国网络安全态势紧张。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短期内是通过频繁出现的安全事件驱动,短中期离不开国家政策合规,中长期则是通过信息化、云计算、万物互联等基础架构发展驱动。2020年网络安全领域将进一步迎来网络安全合规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2020年作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将陆续开始编制网络安全十四五规划。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⑶ 网络安全专业就业方向前景如何呢
网络安全专业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是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的专业,学科代码为“083900”,授予“工学”学位,涉及到以信息构建的各种空间领域,研究网络空间的组成、形态、安全、管理等。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致力于培养“互联网+”时代能够支撑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空间相关的软硬件开发、系统设计与分析、网络空间安全规划管理等工作,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宽广的国际视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高级工程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运维、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就业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业的安全产品的研发;一般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安全的协调。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在2020年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共12个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网络安全,通常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实际上也可以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统。而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共享资源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对分散的若干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并在协议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源共享,通信网络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因此,计算机网络是安全的,相应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必须是安全的,应该能为网络用户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下文中,网络安全既指计算机网络安全,又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基本含义: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即客体不担心其正常状态受到影响。可以把网络安全定义为:一个网络系统不受任何威胁与侵害,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要使网络能正常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首先要保证网络的硬件、软件能正常运行,然后要保证数据信息交换的安全。从前面两节可以看到,由于资源共享的滥用,导致了网络的安全问题。因此网络安全的技术途径就是要实行有限制的共享。
⑷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在大数据的发展下,我国较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实际上,我国政府较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的发展,仅在2020-2021年,我国就发布了多条政策规范网络安全的发展。但是在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滴滴依然选择了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对我国网络安全的极大挑战。因此,我国应加快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保护我国公民的数据隐私安全。
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下,不断推出政策促进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促使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13亿元,较2019年同比提升16.06个百分点。滴滴事件后,我国或会更加重视网络安全的发展,未来我国网络安全的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提高。
⑸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融信(002212)、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卫士通(002268)、绿盟科技(300369)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现状、市场份额
行业概况
1、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产业不断细分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完善。同时,软硬件产品的界限愈发模糊,产品和服务的联动更加紧密。在借鉴IDC产业分类、PDRR模型和Gartner
ASA自适应安全架构等国际主流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分类方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依据主要功能及形态、安全防御生命周期可将我国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分为如下类别。
2、产业链剖析:中游领域实力厂商集聚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等相关方面的政策出台,网络安全相关产业也随之强大起来,在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亦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网络安全产业链看,上游为设备/系统等供应商,如芯片、内存、操作系统、引擎等;中游为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厂商,如网络安全设备领域的防火墙/VPN,软件领域的安全性与漏洞管理以及服务领域的运维培训等;下游为应用领域,除个人消费者外,还包含政府、军工、金融等相关领域。
从具体的相关厂商来看,上游设备/系统提供商有英特尔(INTC)、高通(QCOM)、微软系统(MSFT)、苹果系统(AAPL)、甲骨文(ORCL)等厂商,中游有深信服(300454)、天融信(002212)、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等着名厂商,下游包括5G、互联网等细分市场的应用。
行业发展历程:网络安全已迈入“黄金十年”
随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亦拉开的序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互联网开始商业化,首次出现了病毒攻击终端事件,故终端网络安全受到重视。在千禧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以及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第二代网络安全技术诞生,核心为白名单机制,主要由于蠕虫、病毒可大规模通过网络攻击,第一代的黑名单机制已无法奏效。2014年,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之后,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作为第三代网络安全技术诞生,2016年《网络安全法》出台,网络安全行业进入“黄金十年”。
行业政策背景:战略发展,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
2021年8月20日,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确立个人信息保护原则以及禁止大数据杀熟等现象,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肃清网络环境。从我国“十四五”规划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系构建、人才培养、宣传教育、全球合作等方面进行网络安全行业的布局与发展,将网络安全提升到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网络安全行业规模发展迅速,多机构看好
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
IDC、中国信通院、CCIA、CCID的报告分别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512.85亿元、1702亿元、553亿元、749.2亿元,较2019年增速分别为16.13%、8.82%、15.69%、23.20%。
具体来看,IDC的统计数值较为保守,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6%,CCID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19%。CCIA统计数值的CAGR为19.63%,信通院的CAGR为14.45%。总的来看,各家机构对网络安全的增速统计都在年均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注:信通院自2020年度数据发布开始,对网络安全产业范畴进行了扩充(本文追溯到2017年),将例如区块链应用等安全新技术产品、密码产品和设备等信息安全产品纳入考量范围,同时将云服务企业、电信运营商、车联网企业等主体的网络安全业务也纳入计算范围。
2、行业细分类别平衡发展,逐渐呈“三足鼎立”态势
从细分类型来看,2017-2020年,网络安全设备市场规模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2020年为32.7亿美元,但规模占比逐年递减,2020年占行业总规模的41.5%,同比降低3.9个百分点;软件和服务市场近几年有明显上升趋势,2020年规模占比分别为33.0%和25.6%。整体来看,网络安全行业市场之间呈“三足鼎立”态势。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上广企业数量多,广东成网安龙头企业聚集地
为抓紧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区域高地,成都、武汉、上海等重点城市不断加快产业布局,引导企业、科研、人才等资源集聚。
从网络安全行业参与企业总数分布来看,北京以850家的总量排名全国第一,其次是广东(540家)、上海(235家)、四川(228家)和江苏(190家)
从上市企业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以28家上市成为网络安全厂商上市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龙头厂商均分布于此。其次是广东地区,上市企业数量为20家,其中深信服(300454)、天融信(002212)、任子行(300311)等厂商发源于此地。其他城市的网络安全上市厂商数量均在10家以下,其中着名厂商三六零((601360)位于天津,浪潮信息(000977)位于山东,山石网科(688030)位于江苏,安恒信息(688023)及迪普科技(300768)位于浙江。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网络安全产品市场整体行业集中度高
从网络安全设备市场来看,整体以深信服(300454)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53.7%。从网络安全设备细分领域来看,在防火墙/vpn方面,天融信(002212)、华为、新华三基本呈“三足鼎立”的格局,市场份额均在20%左右;在入侵检测/防御方面,启明星辰(002439)、绿盟科技(300369)、新华三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0.6%、20.1%和13.3%;在统一威胁管理方面,网御星云(启明星辰)、深信服(300454)、奇安信(688561)占据了46.5%的市场份额。
从网络安全软件市场来看,WEB细分领域以阿里巴巴为寡头,市场份额占比高达61.7%;安全管理平台细分领域以启明星辰(002439)、网御神州为主,两者合计占比为45%;在终端安全管理市场,奇安信(688561)占比高达49%,处于寡头地位。
从网络安全服务市场来看,国内企业布局较少,外企赛门铁克、IBM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我国企业启明星辰(002439)亦有所布局。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头部企业“横向+纵向”扩张,行业细分类型均衡发展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⑹ 网络安全的市场需求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体系,采用了很多新业务、新架构、新技术,将在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业务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未来物联网应用的海量需求,与工业、医疗、交通、传媒等行业深度融合,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但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能力也引入了新的安全挑战,将催生更大的网络安全市场。根据最新发布的《IDC全球网络安全支出指南》(Worldwide Security Spending Guide, 2020V2),IDC预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推动下,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总投资将达到1252.1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0%,与上期预测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与全球相比,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法规、数字经济、威胁态势等多方需求驱动下,整体的市场规模持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网络安全投资在整体IT投资中的占比日益提升。但从IT安全投资、IT安全技术与服务成熟性等几方面来看,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相较于全球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充分体现了未来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
5G催生更大网络安全市场
5G实现万物互联,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但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能力也引入了新的安全挑战,将催生更大的网络安全市场。
“5G时代,通信变成一张IT网络,IT、OT和CT三网融合,标准的封闭通信协议和通信网络开放成软件定义的网络后,数据的入口和各种接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只有通信设备厂能参与的产业变成了所有IT人都能参与的蓝海市场。”亚信安全总裁陆光明表示,除了电信运营商,5G进入行业应用还将对安全产生刺激性需求,将会带动数万亿行业应用投资。
一方面,随着5G网络规划和建设逐步落地,现有网络架构的云化升级以及核心网的SDN化将引入数千亿的IT化投资。
另一方面,5G作为新基建,将加速产业互联网的发展。5G的切片网络在各行业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大量新的网络安全挑战,甚至会出现基于这些垂直行业应用的运营商,这些行业运营商对网络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的需求是7×24小时,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和网络安全复合能力的厂商。
近几年来,网络安全态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泄露、APT攻击、勒索病毒等事件愈演愈烈,例如2017年美国核电站持续遭遇黑客渗透攻击,2018年韩国平昌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官网受攻击。
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将推动这一行业快速发展。根据IDC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将达到78.9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1.0%,增幅继续领跑全球网络安全市场。2020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53.5%;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支出比例分别为18.3%和28.2%。在2020-2024年的预测期间内,中国网络安全相关支出将实现18.7%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将达到167.2亿美元。
除了增速快,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与其他国家相比硬件占比更大,软件和服务的比例偏低。IDC预测,2020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将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59.1%;软件和服务支出比例分别为18.4%和22.5%。
5G网络应用领域安全需求多
5G网络应用领域涉及多个应用领域,应用场景和范围不同,其安全需求也不尽相同。
对于智慧医疗来说,智慧医疗系统主要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建立端到端的逻辑专网,在患者和医院、医院和医院之间,实现远程医疗、医疗信息共享等多种定制化网络服务。目前,行业内已成功实现了异地远程会诊、医疗数据快速传输和同步调阅等应用成果。但医疗切片网络中的病人,希望自己的信息只接入本切片网络中的医生,而不希望被其他切片网络中的人访问。因此,目前,智慧医疗的核心安全需求是亟须建立网络切片之间的有效隔离机制。
⑺ 网络安全在以后的时代是怎么样
在信息化的现代,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其将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演进。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源期、萌芽期、成长期和加速期四个时期,分别对应通信加密时代、计算机安全时代、信息安全时代以及网络空间安全时代。
目前网络安全正处于网络空间安全时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网络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断出台,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信息安全时代的区别在于网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仅凭传统的边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护,防护理念和技术发生深刻改变,主动安全逐渐兴起。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服务也越来越被重视。
——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