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网络安全案件与分析
扩展阅读
无线网络开关原理 2025-04-02 05:26:07
网络更换后电脑不能上网 2025-04-02 04:03:48

网络安全案件与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4-01 01:21:30

‘壹’ 网安管辖的十一类案件

法律分析:1、网安部门主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2、网安部门主管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3、网安部门主管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

4、网安部门主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5、网安部门主管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案

6、网安部门主管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

7、网安部门主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贰’ 网络安全技术的技术案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考验。
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急剧上升,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计算机犯罪是商业犯罪中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每笔犯罪的平均金额为45000美元,每年计算机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2012年02月04日,黑客集团Anonymous公布了一份来自1月17日美国FBI和英国伦敦警察厅得工作通话录音,时长17分钟,主要内容是双方讨论如何寻找证据和逮捕Anonymous, LulzSec, Antisec, CSL Security等黑帽子黑客得方式,而其中涉及未成年黑客得敏感内容被遮盖。FBI已经确认了该通话录音得真实性,安全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解决电话会议系统得漏洞问题。
2012年02月13日,据称一系列政府网站均遭到了 Anonymous 组织的攻击,而其中CIA官网周五被黑长达9小时。这一组织之前曾拦截了伦敦警察与FBI之间的一次机密电话会谈,并随后上传于网络。 2010年,Google发布公告称将考虑退出中国市场,而公告中称:造成此决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Google被要求过滤某些敏感关键字的搜索结果
2011年12月21日,国内知名程序员网站CSDN遭到黑客攻击,大量用户数据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600多万个明文的注册邮箱被迫裸奔。
2011年12月29日下午消息,继CSDN、天涯社区用户数据泄露后,互联网行业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户数据最为重要的电商领域,也不断传出存在漏洞、用户泄露的消息,漏洞报告平台乌云昨日发布漏洞报告称,支付宝用户大量泄露,被用于网络营销,泄露总量达1500万~2500万之多,泄露时间不明,里面只有支付用户的账号,没有密码。已经被卷入的企业有京东(微博)商城、支付宝(微博)和当当(微博)网,其中京东及支付宝否认信息泄露,而当当则表示已经向当地公安报案。

‘叁’ 大学校园安全事件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隐瞒行程、翻墙进校,一大学生被立案调查2022年4月6日,安徽肥西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报称,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深入流调溯源发现,安徽某高校学生郭某东(无症状感染者)存在故意隐瞒活动轨迹,编造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曾8次翻墙进、出学校。

肥西县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故意隐瞒活动轨迹,编造虚假信息的郭某东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对学院负责疫情防控的主管人员郭某英和直接责任人员陈某平依法行政拘留,并视情将对学院其他负责人依法追责。



案例二:私自翻墙出(入)校园并隐瞒行程

2022年3月11日下午, 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校园进入封闭管理,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翻墙出入校园。校园封闭管理后,仍有学生肆意妄为,翻墙出入学校。学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某某,文化传播学院何某某、商学院郑某某,航空学院许某某等10人私自翻墙出(入)校园,且未主动汇报行程,经研究决定,给予原某某等10名学生留校察看处分。



案例三:隐瞒行踪,擅自离返校

2022年3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文化传播学院学生连某某未经审批私自返校。返校后,该生隐瞒实际行程,拒不配合进行隔离,经学院多次谈心谈话才如实汇报情况,了解到其3月11日未经审批私自离泉。经研究决定,给予连某某留校察看处分。


案例四:麻痹大意,未按规定及时参加核酸检测

2022年3月20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许某某等7位同学未及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核酸检测,给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风险,对维护全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不良后果。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许某某等7位学生警告处分。


案例五:违反规定,擅自伪造脚本程序

2021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计算机学院黄某某擅自篡改伪造“进出校园二维码”脚本程序并将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2022年1月7日,该程序被“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教育系统安管平台)监测发现,触发学校网络安全和疫情防控预警,影响恶劣。为严肃校规校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经研究决定给予黄某某同学严重警告处分。


案例六:伪造通行码,隐瞒行程近期,

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在摸排学生出入校园情况的过程中,发现教育科学学院杨某某同学隐瞒行程,夜不归宿,伪造通行码,给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恶劣。为严肃校规校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经研究决定给予杨某某同学警告处分。

‘肆’ 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违法行为,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我国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法律,经营者违反的,会受到行政处罚,并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法院会对当事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到违反网络安全法怎么判刑,则要根据实际案件而定。根据《网络安全法》 规定,触犯网络安全法情节不严重者对其进行教育、责令改正以及罚款处罚,情节严重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之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伍’ 求一篇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及具体分析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例频发,其中不乏让人震惊的案例。例如,一名大学生在求职网站上投递简历,收到一封邮件称其简历通过了筛选,需要缴纳500元的面试费才能参加面试,该大学生信以为真,按照要求汇款,结果被骗。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通过伪造求职网站,利用求职者急切找到工作的心理,制造出需要缴纳费用的假象,实施诈骗。

另一类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是假冒客服。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信息,冒充电商平台、银行等机构的客服,以账户异常、订单出错等理由,诱导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输入个人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的钱财。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的中奖信息进行诈骗。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诱使受害者点击链接,输入个人信息,甚至缴纳所谓的“手续费”或“税费”。实际上,这些中奖信息都是骗局,受害者不仅没有得到所谓的奖金,还可能遭受财产损失。

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总结起来,其核心手段大致相同:利用受害者的信息不对称心理,制造假象,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输入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因此,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对待网络信息,是防范网络诈骗的关键。

面对网络诈骗,个人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遇到需要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的情况时,务必谨慎核实对方身份,防止被骗。其次,对于各种中奖信息、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等,要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诈骗陷阱。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定期检查电脑安全设置,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最后,遇到疑似诈骗行为,应及时向警方报案,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