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空间主权的内容包括
1. 网络空间主权体现为国家在网络空间中行使的国家权力,与现实世界中的主权相辅相成。
2. 根据《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原则,网络空间主权平等原则应得到遵循,各国在网络发展、管理模式及治理方面应享有自主权。
3. 《网络安全法》第2条明确了该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网络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体现了国家对网络空间主权的内部最高管辖权。
4. 该法律将相关网络安全规定提升至法律层面,全面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法律义务与责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商业道德、网络安全保护、接受监督及社会责任等。
5. 《网络安全法》的“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章节对网络安全义务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6. 第五章确立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制度化与法制化,确保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以及风险评估、应急响应和事件应急预案等机制。
7. 这些规定为建立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情报共享和研判处置机制提供了法律基础,同时为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实现网络安全态势的全方位感知提供了法律保障。
❷ 异地不知道骗子信息可以报警吗
被网络诈骗可以异地报警。
华律网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通常是有犯罪行为地(包括实施地和结果发生地)、被告住所地公安机关管辖。
异地诈骗,你可以直接先去当地的公安机关予以保安。一般可以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办理,其中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所以异地诈骗案件,实施诈骗行为地、财物取得地的公安机关均有管辖权,你可以异地报警。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三款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遭遇网络诈骗,建议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诈骗行为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二、网络诈骗的预防
1、事先多搜。您在做交易前,多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查企业的情况,查查同类商品交易的情况,做到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着急;
2、判断联络方式。确认其联络方式,如果犯罪分子只留了手机号码,或者只是400号段的号码,则要特别小心。手机可以查一下其归属地,判断是否与其说的一致。
3、不要贪低价。千万不要过分追求便宜,比市场价格低一半的商品,不是假货就是骗人的幌子;
4、不要轻信认证标识。第三方机构认证的网站,均有认证标识,且该标识会链接到第三方机构网站上专门制作的认证页面,仅有一个标识不能说明其合法性。
5、查网站的工商信息。各地的工商部门基本都已将企业注册信息上网,大家可在我们汇总的以下页面查询、核对:查不到注册信息的,请不要与之交易。
6、查网站IP地址。骗子更多会在境外设置网站,且使用假的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账户,以逃避监管。
7、坚持货到付款,先验货后付款。不要以网站制作的精美程度或者根据是否提供了银行卡号,来决定其真伪,更不要盲目提前付款。
三、网购诈骗陷阱有哪些
1、以低价吸引消费者随后虚假发货
付款却一直不发货,旺旺反复联系却无人搭理?显示已经发货却没有物流信息?你可能正遭遇网购虚假发货。所谓网购虚假发货是指,买家已付款等待卖家发货的情况下,卖家在系统中点击了发货,并输入了快递单号,但快递单号一直无录入跟踪记录的情形或买家已付款等待卖家发货的情况下,卖家却迟迟不发货。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适当操作,一旦到了付款期限,可能导致“钱货两空”。因此,消费者对这种情况应该倍加小心。
2、以假冒购物网站链接鱼目混珠
春节临近,网上数据显示,假冒网购类的“钓鱼网站”数量迅速增加,这些网站往往模仿航空公司官网、知名购物网站,甚至网银官网等,用户单从页面特征上很难加以辨别,建议安装专业的全功能安全软件加以全面防护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比如仔细核对网址,看是否与真正网址一致。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以及不明邮件链接进入等。
3、假冒购物网站客服帮助“退款”
骗子首先会从淘宝店家成交记录中初步得到买家账号名,然后联系到该店客服并向对方谎称自己是某某买家,自己在拍下货物后没有核实地址,要求客服把“自己”的地址发过来核实,一些没有经验的客服会信以为真将买家信息转发给对方,骗子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买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