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车辆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
扩展阅读
电脑没有网络问题检测 2025-01-17 07:56:11
电脑密码一直开不了 2025-01-17 07:47:33

车辆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 2024-06-29 17:37:28

‘壹’ 五部门: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易车讯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企业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以及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强化组织保障。企业要明确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的负责部门,统筹推进本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完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

规范产品安全性设计。企业要制定产品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并根据已销售车辆暴露的安全问题持续修订完善。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可细分为整车级、系统级、零部件级,包含但不限于整车功能安全、动力电池安全、使用操控安全、充换电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

强化供应商管理。企业要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出明确的产品安全指标要求,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价制度,强化供应商评估。鼓励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积极配合开放与产品安全、质量分析等相关的必要数据协议。

严格生产质量管控。企业要建立完备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设置安全质量监控节点,积极提高在线检测能力。产品下线时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涉水抽检、路试抽检,并重点开展整车绝缘、充放电、淋雨等测试,检测数据存档期限不低于产品预期生命周期。

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水平。企业要积极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开展设计协同,持续优化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热管理策略,明确动力电池使用安全边界,提高动力电池在碰撞、振动、挤压、浸水、充放电异常等状态下的安全防护能力鼓励企业研究应用热失控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和早期抑制及灭火措施

开展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企业要落实安全监测主体责任,自建或委托第三方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企业要按照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用户的协议,对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上传监测数据,确保上传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监测数据不得违法违规使用。

强化运行数据分析挖掘。鼓励企业加强对车辆运行数据的分析挖掘,梳理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优化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性能。鼓励积极研究应用先进安全预警方法,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能力

建立隐患车辆排查机制。鼓励企业加强车辆运行安全状态隐患排查,及时跟踪和确认长时间离线车辆的安全状态,妥善处理大面积聚集停放、频繁报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加强服务网点建设。企业要合理布局售后服务网点和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专用检测工具与设备,提升服务人员安全服务意识,确保各服务网点具有必要的售后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各服务网点要设置独立的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区域,落实防火分隔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优化维护保养服务。鼓励企业细化产品维护保养项目,及时通知用户进行维护保养,在维修保养时加强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检测,并结合车辆使用年限、行驶里程、故障报警信息等开展安全隐患抽样检测,及时发现产品安全隐患并妥善处理。同时,企业要依法公开其生产车型的有关维修技术信息。

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车辆。鼓励企业通过驾乘操作规范手册、视频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的用车养车习惯。明确告知消费者安全注意事项,指导消费者熟悉电池安全使用边界、车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发生起火燃烧等事故的常见征象等,掌握逃生自救技能,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建立完善客户档案制度,确保及时精准确定缺陷汽车产品范围。

完善应急响应服务。企业要建立完善不同车型及不同使用场景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和预案,建立“7×24小时”全天候事故应急响应通道,明确告知消费者应急报警方式,及时、准确接收用户报警信息,并进行记录和妥善处理,积极降低事故损失。

深化事故调查分析。企业要加强事故报告和深化调查分析,当车辆发生起火燃烧、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开展事故调查,深入研判事故原因,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完整、准确提交车辆事故相关数据、事故分析报告

开展问题分析改进。企业要重点管控单车型或同产品技术平台重复出现的同类事故,并开展深度调查和原因分析。其中,因设计或系统性原因导致的车辆事故,要对相应车型采取改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事故,应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并在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予以告知、培训。

履行召回法定义务。企业要加强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等缺陷线索的收集和调查分析,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对于确认存在缺陷的产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主动实施召回,切实履行召回法定义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企业要依法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车联网卡实名登记、汽车产品安全漏洞管理等要求。对车辆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入侵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企业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以及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落实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企业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制定内部管理和操作规程,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并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加强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本意见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安全体系,提高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各零部件供应商、售后服务等相关企业要协同做好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统筹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发生重大或典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将依法依规采取约谈、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等措施。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指导企业按照意见精神做好落实,依法依规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共同做好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

营造良好氛围。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技术支撑作用。鼓励行业组织研究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积极宣扬先进典型,适时曝光负面案例。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为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贰’ CICV 2023 |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峰会成功召开

2023年5月17日、18日,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3)期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峰会”在北京亦庄成功召开。峰会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多位资深专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政策法规动态、ICV安全前沿技术探索实践、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新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新技术与应用等内容展开深刻讨论。本次峰会包括ICV安全政策法规动态和ICV安全技术探索实践两个主题演讲环节。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任会议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世春和创新中心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方锐任联合会议主席。

(一)院士寄语,领航ICV安全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为大会致辞。李院士表示,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通向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必由之路。当前智能网联安全技术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ICV安全顶层设计持续发力,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加强部署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工作;二是ICV安全产业链积极布局,主要国际整车厂商、零部件供应商都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第一的企业发展战略;三是ICV安全技术研发亟待突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仍然处于研发突破时期。李院士提出,一是要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夯实基础科研能力;二是要打造智能网蔽悄纯联汽车安全系统,布局中国ICV安全产业链;三是要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突破智能网联安全关键技术、驾驶信息共享、驾驶地图共享、驾驶行为规范、驾驶场景赋能等网联协同经济。

围绕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新技术与应用,邀请到中汽智联智能驾驶场景安全架构高级研发经理刘应心、安似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安全解决方案技术经理杨瑾婧、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斌、哲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功能安全经理张蕾和瑞典国家道路交通研究院交通道路研究负责人Jonas Jansson,对预期功能安全场景管理平台、系统安全分析、预期功能安全实车测试、自动驾驶安全完整性论证、自动驾驶安全技术等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享。

本届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峰会已圆满落下帷幕,感谢与会嘉宾的大力支持。未来创新中心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凝聚专家同行智慧,为行业搭建更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讨平台,共话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共同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稳定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观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叁’ 汽车的智能网联化面临着极大的网络安全挑战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随着互联网 科技 的发展, 汽车 产业也逐渐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车辆本身已从封闭的系统变成了开放的系统,智能网联 汽车 将逐渐成为像手机一样的智能终端设备。当 汽车 成为网络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像其他联网的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一样,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近几年针对 汽车 的众多攻击事例表明,黑客攻击不仅会造成数据和隐私泄露,还能通过接管和控制车辆驾驶系统,给驾乘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了重大隐患。

值得重视的安全问题

早在2015年,两名白帽黑客就通过远程入侵一辆正在路上行驶的切诺基,对其做出减速、关闭引擎、突然制动或者制动失灵等操控,这次事件造成克莱斯勒公司在全球召回了140万辆车并安装了相应补丁。2019年4月,腾讯科恩实验室发布的报告显示,利用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存在的缺陷,通过欺骗Autopilot系统,可以实现让车辆驶入反向车道;即使Autopilot系统没有被车主主动开启,黑客利用已知漏洞获取Autopilot控制权之后,也可以利用Autopilot功能通过 游戏 手柄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操控。

此外, 汽车 安全漏洞不仅会对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有可能造成城市交通瘫痪,给 社会 公共安全管理带来治理挑战。例如,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发现,在交通高峰期,只要20%的 汽车 被黑客入侵导致熄火,就能有效地让城市交通瘫痪,并导致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等城市混乱,而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因交通停滞而无法赶到。虽然让数百万辆 汽车 同时遭到协同攻击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这项研究成果显示了 汽车 网络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智能网联 汽车 受到的攻击面非常广泛。例如,黑客可通过移动App、车联网云平台、OTA空中软件升级、车载T-BOX、车载信息 娱乐 系统、车载诊断系统接口、V2X车路通信等环节和节点存在的漏洞实现对车辆内数据的窃取、对车辆的盗窃以及对车辆驾驶系统自动控制。

同时,除网络安全风险外,加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 汽车 在功能安全性方面也存在重大隐患。截至目前,特拉斯、谷歌Waymo、Uber等公司研制的自动驾驶 汽车 在上路测试过程中都发生过交通事故,Uber公司的自动驾驶 汽车 还曾在2018年3月造成一名行人死亡,特拉斯开发的加载辅助驾驶系统的 汽车 更是造成多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这些安全事件都为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发展蒙上了阴影。

科技 “病”还需要用 科技 “药”来治

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链长、防护界面众多,安全问题复杂,为此,产业链各方纷纷加快安全技术研发,提升 汽车 安全防御能力。

整车厂安全意识明显提升,特拉斯连续4年在Pwn2own国际黑客大赛上举办漏洞悬赏计划,已向发现其系统漏洞的黑客提供了数十万美元奖励。2019年,其奖金更是提高为赠送一辆Model 3轿车。国内长安 汽车 、比亚迪、蔚来 汽车 也都纷纷建立信息安全部门,或与网络安全厂商加强合作。

汽车 配套产品供应商积极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侧嵌入网络安全能力,以满足整车厂的安全需求。大陆集团2017年收购以色列 汽车 网络安全公司Argus,并把网络安全放在产品与服务开发的核心位置,目前已发布了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涵盖电子部件安全、部件间通信安全、车辆与外界接口安全、云端安全等。哈曼国际2016年收购 汽车 网络安全公司TowerSec,快速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推出了HARMAN SHIELD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并积极为标致雪铁龙等整车厂商提供智能网联 汽车 平台的网络安全策略。

IT互联网公司以及网络安全企业也积极应对 汽车 网络安全风险。腾讯旗下科恩实验室依靠自身多年的漏洞挖掘经验长期致力于车联网系统的漏洞挖掘与研究。网络2018年4月启动网络安全实验室,负责为自动驾驶 汽车 开发安全解决方案,2018年11月发布一站式 汽车 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可解决黑客攻击和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此外,国内外网络安全厂商纷纷拓展 汽车 安全业务,360推出“ 汽车 安全大脑”解决方案,通过监控、分析、响应的动态防御手段,为智能网联 汽车 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此外,Arxan Technologies、Mocana、Intertrust Technologies等国外安全厂商,亚信安全、梆梆安全、绿盟 科技 等国内安全厂商都将 汽车 安全作为新增业务。同时,国外也涌现多家专注于 汽车 网络安全的初创企业,例如CarsDome、GuardKnox、CyMotive等。

汽车 网络安全的立法挑战

除产业界积极应对 汽车 网络安全挑战外,针对该领域的法案、指南、标准等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中。美国众议院2017年9月通过的《自动驾驶法案》将网络安全作为单独一个章节,要求自动驾驶车辆厂商必须制定网络安全计划,包括如何应对网络攻击、未授权入侵以及虚假或者恶意控制指令等安全策略,用以保护关键的控制、系统和程序,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此类系统进行更新。此外,还要求自动驾驶 汽车 制造商必须制定隐私保护计划,明确对车主和乘客信息的收集、使用、分享和存储的相关做法,包括在收集方式、数据最小化、去识别化以及数据留存等方面的做法。

英国政府于2017年8月发布《网联 汽车 和自动驾驶 汽车 的网络安全关键原则》,提出包括加强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管理、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产品售后服务与应急响应机制、整体安全性要求、系统设计、软件安全管理、数据安全、弹性设计在内的 8 项关键原则。随后,在英国交通部和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以及众多 汽车 企业的支持下,英国标准协会于2018年12月发布自动驾驶 汽车 网络安全标准,英国由此成为首个发布此类标准的国家。目前,我国 汽车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制定机构也在加紧制定 汽车 信息安全标准。

针对功能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外都利用法律法规进行规制。各国针对自动驾驶 汽车 上路的立法都非常谨慎。例如出于安全考虑,目前国内外大部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法规都要求自动驾驶 汽车 测试时必须配备经过严格培训的测试人员,测试驾驶人应当始终处于测试车辆的驾驶座位上,要在必要时干预或接管车辆,并强制要求测试主体在测试前购买相关保险,且必须通过封闭道路测试验证后方可在公共和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

当前,全球范围内进入智能网联 汽车 快速发展阶段,企业之间跨界融合、产业重构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产业生态正在快速形成与发展。未来,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在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发展中产生巨大协同效应,重塑 汽车 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为人类出行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但在当前发展阶段,国内外智能网联 汽车 厂商尚没有构建面向中高级无人驾驶阶段的可信安全体系,无论在功能安全,还是网络安全方面,智能网联 汽车 的安全可靠性都亟待加强。若无安全性保障,将极大地限制智能网联 汽车 的普及应用。因此,安全是智能网联 汽车 发展的基础,产业界各方应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在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的过程中,将安全内嵌其中,并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做到持续的安全保障,实现安全与产业发展同步建设。

人民交通》杂志是我国交通领域大型时政类期刊

以传播国家方针政策,展现交通发展进程

助力中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成长为办刊目标

网址:http://www.rmjtxw.com

电话:010—67637567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顺三条2号

邮政编码:100079‍‍‍

编辑|贡昶

图文|网络

‘肆’ 关于汽车网络安全的灵魂二十问

如果政府意识到某一不安全因素,那么这个风险要到什么程度才会被判定需要召回?

有些黑客入侵可能本质上与安全无关(如解锁车门、升降车窗),但会增加被盗和驾驶员分心的概率。在这里,我们把这两者称为安全影响和延展影响。历史表明,前者可能会在48小时内被判定召回,而后者则有五年的滞后期。

美国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根据BlackDuck和其他监督组织的说法,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等漏洞数据库中列出的75%的bug,在黑客攻击发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在公网或"暗网"上曝光过。让美国民众不禁怀疑政府对黑客的态度。

黑客被抓到的概率有多少

很少有政府能抓到独立的黑客。可能有人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凯文·米特尼克(KevinMitnick)曾经受过五年的牢狱之灾。但世界上能有几个凯文。为什么大多数黑客的形象被描绘成裹着黑布、穿着帽衫的幽灵,是因为他们通常隐蔽的很好,很难被发现。

隐私法的制定是不是能够很好的提升汽车网络安全?

安全和隐私是两码事。有些地方如加州在保护隐私方面就做的很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网络安全法规仍然落后于欧盟。有些地方如远东地区几乎没有隐私,网络安全黑客猖獗。

政府该怎么做来执行网络安全设计?

审计和规格化都非常艰难。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变,勒索软件有超过6000个在线犯罪市场,每秒钟有75条记录被盗。成千上万审计人员的下游成本对任何监管部门来说都很难实现。所以应该从上游入手:规范工作方式,比如新的UNECE法规的制定。

远程更新绝对安全吗?

首先,远程更新还没有做到完全普及,即使可以远程刷新,但蜂窝连接也不是在每个国家都能实现,那么长期脱网的车辆如何更新?不直接影响安全性的更新是很难实现的。

如果黑客想入侵,成功的概率有多高?

无论制造商如何努力,对于黑客攻击总是防不胜防。2017年,马里兰大学量化了对联网计算机的攻击率,现在描述对象变为互联汽车,为每39秒一次。以这种频率,汽车制造商不一定要比黑客快,他们只需要比竞争对手快。就像这句古话所说的,“你不必跑得比熊快,你只需要跑得过其他的猎人。”

那么在这方面,何时汽车制造商之间会停止竞争?

一位汽车业高管曾表示,一旦遭受车队网络攻击,可能会直接导致品牌破产,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一个中招的。所以,战斗必须持续下去。

汽车制造商最起码应该做什么?

多个国家都要求在功能安全方面采用“最先进”的工程设计。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哪种安全可以在立法层面体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总是在变,尤其是对于十年前制造的车辆来说。良好的工程实践应该是进行可预测的、最小成本的、无处不在且定期的审计,并成为新的常态。

作为个人,我很容易受到攻击吗?

对于互联车辆,最可能受到的攻击是“拒绝服务”(Dos)攻击,即车辆或相关服务无法运行,直到缴纳“赎金”。这些攻击经常指向较大的供应商,在汽车领域可能是车队运营商、远程信息处理供应商或汽车制造商。但现实中,无论哪种方式,最终客户本身还是要付出代价。

汽车制造商更有钱,为何在与黑客的斗争中无法占据上风?

网络犯罪比毒品交易利润更大,前者为6000亿美元,而后者为4000亿美元。汽车制造商有固定的发布日期,不会轻易与竞争对手或政府分享技术,而黑客没有时间限制,他们彼此之间还会分享最佳实践。

如果汽车品牌或网络安全公司倒闭了会怎样?

如果是汽车的一级供应商破产,汽车制造商会接管注塑或冲压工具,但接管网络安全软件和运营是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因为汽车制造商一般缺乏熟悉情况的专业人员等。

为什么要生产一个难以保证安全数字化产品,还可能会连累整个公司?

欧盟的汽车网络安全法规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有,一些汽车制造商在2022年为北美市场生产的汽车,由于网络安全工程不足,无法在欧盟销售。而如果他们不承担这个风险,选择放弃互联汽车,他们就会把这一部分销量输给竞争对手。反之,汽车网络安全风险也会连累整个公司。所以在这一方面,汽车制造商根本没得选。

迄今为止,发生了多少起黑客事件?

这个几乎很难统计。目前所知的是几起奔驰、特斯拉和Jeep被盗事件,视频显示整个过程只用了30秒,这只是冰山一角,看不见的部分可能是巨大的。

有多大比例的产品进行过完整的威胁分析,并经过第三方的审核?

这个比例几乎低到惊人,一些品牌要求供应商在交付前进行网络安全评估,但这种零敲碎打的要求经常执行不力。

我的车辆在生命周期内能否等来网络安全?

每天都有新的黑客产生,每周都有老旧电脑被淘汰,很少有汽车品牌会吹嘘或宣传持续的防火墙解决方案,因为这一准会招致黑客的挑战。汽车可能在购买时不安全,也可能在几十年后完全安全,而公众却没有办法预测。

汽车如何快速修复?

如上所述,没有任何一个修复的过程是100%可靠的。此外,很少有制造商能够拥有可靠的、不断更新的、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系统,为整个车队提供每一个可构建的组合来管理运营、风险和更新。

车辆能保护自己吗?

目前,汽车网络安全方面没有类似于五星碰撞评级的明确评级体系,因为,这将再次给品牌施加了一个目标。而且很可能汽车网络安全永远不会提供升级服务,因为客户期望网络安全也能够免费自动更新。

如果我干脆避开自动驾驶汽车呢?

黑客也可以控制非自动驾驶汽车,因此,将自动驾驶级别与易感性挂钩是完全错误的。自动驾驶级别的增加的确意味着更多的攻击面(从而增加了DoS攻击的可扩展性),但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简单明了且残酷的事实是:威胁已经存在。

如果我不是最薄弱的环节呢?

如果邻居的车在车道上被偷了,那么周围所有人的车险额肯定会提升。如果邻居的车在高速路上被黑了,那么它的失控会让周围的车都很难幸免于难。无论你是不是最弱的一环,在黑客入侵时,都是在劫难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深评:汽车网联信息安全实现闭环了

[汽车之家深评]2020北京车展,车企们用百余辆新车、概念车展示了更彻底的电动化决心以及在智能网联上的推进举措。作为汽车新前返知趋势之一,网联化的关注度自然很高。与之相对,在联网之初被高调关注和讨论的另一个相关话题——信息安全,却似乎是慢慢沉寂了。毕竟与其他技术相比,信息安全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新车宣传上,往往也很少能找到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字眼。

如果真要找相关的内容,那就要看一些企业的战略发布会,比如这次车展上哪咤汽车就表示要与合作伙伴共同成立智能安全联合实验室,围绕电池安全、整车网络信息安全、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安全技术等领域进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