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产品是什么
内场半实物仿真模拟设备、装备模拟平台、微波/光学模拟设备、训练模拟器、战场环境模拟构设、信息库建设、内场微波暗室建设及吸波材料、指控系统及集成管控平台等核心产品谱系。
公司主要提供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相关产品,主要产品涵盖内场半实物仿真模拟设备、装备模拟平台、微波/光学模拟设备、训练模拟器、战场环境模拟构设、信息库建设、内场微波暗室建设及吸波材料、指控系统及集成管控平台等核心产品谱系。
公司网络安全板块在数据感知和大数据治理、容灾备份、电子政务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拥有行业级等级保护测评资质、重要类别信息系统(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安防监控、运维)甲级资质,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单位、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单位和首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入选国家信创产品名录。
2. 网络蓝军的建设目的
美国称每天探测到的大量黑客入侵网络袭击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而解放军已经成立了专业化的“网络蓝军”,组建“网络蓝军”是不是为了实施网络攻击?对此耿雁生回答称,当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它不仅影响到社会领域,而且也影响到军事领域,中国也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目前,中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还比较薄弱。“你刚才提到的有报道说解放军建立了‘网上蓝军’,这是根据训练的需要,为提高部队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而设立的。”
在5月25日举行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指出,广州军区的解放军根据训练的需要,为提高部队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而设立了“网络蓝军”。国防部方面于5月26日回应称,“网络蓝军”并非所谓的“黑客部队”,而是一些国防单位为了自身需要而临时设立的网络防卫训练机制,国际社会不应过度解读。 国防部有关人员表示,目前,中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还比较薄弱,中国在社会与军事领域均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国防部根据部队训练的需要,临时设立了“网络蓝军”,其训练内容包括了网络防护,旨在让受训部队着眼于提高信息化能力水平,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他还强调,“网络蓝军”并非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士组成的所谓“黑客部队”,它只是常规部队的训练科目之一。事实上“网络蓝军”是由部队已有人员构成,而这些人员既不是专门招聘的专业人员,也没有被专门编制。
针对“网络蓝军”一事,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指出,网络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的很多公共网站乃至国防网站,都曾经遭到黑客的侵扰。“网络蓝军”实际上是一些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而制定的训练方式,而这种应对网络攻击的方式是国际通用的。
罗援表示,目前中国还没有成建制的“网络部队”,而一些西方国家则已具备“网络司令部”等机构,这些机构既有网络防御能力,也可能具有网络进攻能力。中国的“网络蓝军”只是部队训练时的一种代称,而该训练是国防机构应对网络攻击的预防措施,国际社会不应对此过度解读。
3. 互联网安全术语
ssl协议:
什么是SSl安全协议?
SSL安全协议最初是由Netscape Communication公司设计开发的,又叫“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安全系数。SSL协议的整个概念可以被总结为:一个保证任何安装了安全套接字的客户和服务器间事务安全的协议,它涉及所有TC/IP应用程序。
SSL安全协议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务:
·用户和服务器的合法性认证
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的合法性,使得它们能够确信数据将被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客户机和服务器都是有各自的识别号,这些识别号由公开密钥进行编号,为了验证用户是否合法,安全套接层协议要求在握手交换数据时进行数字认证,以此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
·加密数据以隐藏被传送的数据
安全套接层协议所采用的加密技术既有对称密钥技术,也有公开密钥技术。在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之前,交换SSL初始握手信息,在SSL握手情息中采用了各种加密技术对其加密,以保证其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并且用数字证书进行鉴别,这样就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破译。
·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安全套接层协议采用Hash函数和机密共享的方法来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服务,建立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使所有经过安全套接层协议处理的业务在传输过程中能全部完整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安全套接层协议是一个保证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协议,对通信对话过程进行安全保护,其实现过程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1)接通阶段:客户机通过网络向服务器打招呼,服务器回应;
(2)密码交换阶段: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交换双方认可的密码,一般选用RSA密码算法,也有的选用Diffie-Hellmanf和Fortezza-KEA密码算法;
(3)会谈密码阶段:客户机器与服务器间产生彼此交谈的会谈密码;
(4)检验阶段:客户机检验服务器取得的密码;
(5)客户认证阶段:服务器验证客户机的可信度;
(6)结束阶段: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相互交换结束的信息。
当上述动作完成之后,两者间的资料传送就会加密,另外一方收到资料后,再将编码资料还原。即使盗窃者在网络上取得编码后的资料,如果没有原先编制的密码算法,也不能获得可读的有用资料。
发送时信息用对称密钥加密,对称密钥用非对称算法加密,再把两个包绑在一起传送过去。
接收的过程与发送正好相反,先打开有对称密钥的加密包,再用对称密钥解密。
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有银行参与,按照SSL协议,客户的购买信息首先发往商家,商家再将信息转发银行,银行验证客户信息的合法性后,通知商家付款成功,商家再通知客户购买成功,并将商品寄送客户。
ssl代理就是支持这个协议的代理,只有这样的代理才能访问ssl的网站,比如hxxps:webmail.yale.e
TLS是传输层安全协议。 它实际上是SSL3.1,在1996年提交到IETF标准委员会替换控制的。即将发行。
什么是PCT?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自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最具有意义的进步标志。但是,它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及审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术信息的传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个条约。PCT不对“国际专利授权”:授予专利的任务和责任仍然只能由寻求专利保护的各个国家的专利局或行使其职权的机构掌握(指定局)。PCT并非与巴黎公约竞争,事实上是其补充。的确,它是在巴黎公约下只对巴黎公约成员国开放的一个特殊协议。
4. 中国网络蓝军的关于蓝军
蓝军核心成员均来自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专家,绝大部分成员来自民间的网络技术爱好者,他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个领域均有突出的特长和技能,团队为了共同的梦想聚集在一起。
很多朋友不解的是;你们存在的意义何在?
民间蓝军存在的最大意义莫过于;因为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技术探索和创新,不是说不研究就不被攻击和受虐。立志做一匹狼,一匹勇猛无敌,又狠又准的狼,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奉献狼的精神和所有的一切。
5. 中国网络蓝军的发展理念
中国网络蓝军(O.B.A),并非一支“黑客队伍”,也并非一支以盈利为目的的队伍,他的创建目的是把拥有真正技术和特长的行业人才聚集在一起,开发和研究新的网络技术(非破坏性技术),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开源,互助,平等,正义,共享为原则,互相学习和研究新的网络技术,研发成果将无偿贡献给国家和社会以及单位,以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技能为理想,不断在向技术尖端挑战奔跑。
6. 网络蓝军是什么
网络蓝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是根据训练的需要,为提高部队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而设立的。2011年5月25日,在国防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称建设网络蓝军是为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设立的。
而大家经常说的络蓝军就是中国网络蓝军,代号:O.B.A 源自英语;Online Blue Army 的缩写,狼的忠诚和勇猛无敌,被公认为网络蓝军的象征物,蓝军由创始人“狼牙”组建于2011年08月,蓝军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蓝军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他的使命是研究新技术,宣扬网络正义,蓝军是一支高素质,高含量的民间网络队伍,如果祖国和人民需要,他将奉献出最后一股力量。
蓝军核心成员均来自国内知名网络安全专家,绝大部分成员来自民间的网络技术爱好者,他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个领域均有突出的特长和技能,团队为了共同的梦想聚集在一起。
7. 什么是网络蓝军
网络蓝军是中国的网络部队,就是和美国网络勇士一样的,但是并不是黑客部队,世界有网络部队的国家很多,比如美国(网络勇士),朝鲜(官方还没出来说具体的,只是承认有网络部队),伊朗(伊朗不是政府组建的是属于民间组织,但是也是网络部队,网络被黑就是他们的杰作)英国(有一点小道消息),日本(貌似有,但是没有具体的消息)
8. 中国网络蓝军的蓝军纪律
1. 任何蓝军成员或其他个人不得以蓝军组织名义或者以蓝军成名义发布公告、政治性言论、反动言论等;蓝军承诺不会对国内站点实施攻击,任何蓝军成员或其他个人不得以蓝军组织名义或者以蓝军成员名义对国内站点和网络实施攻击;任何使用有关蓝军组织名义或者蓝军成员名义实施破坏、假冒、反动等损害我组织形象的行为,我组织将予以追查,并保留法律追诉权利。
2. 成员不得以组织的名义从事违法、有损公共道德或以满足个人利益为目的活动。如有违反,后果一切自负,网络蓝军保留法律追诉权利。
3. 成员不得利用自身的技术进行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不得违反国家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对任何国内合法站点进行任何形式的攻击。如有违反,取消其成员资格,后果一切自负,我组织保留法律追诉权利。
4. 成员不得以蓝军的名义或利用蓝军的web、maillist、新闻组、论坛、聊天室、服务器以及一切组织提供的交流场所和手段,发表政治性言论、对他人进行攻击、进行有悖伦理道德的活动或用作商业用途,我组织保留法律追诉权利。
5. 成员应当本着团结互助的宗旨,相互帮助,成员提出的技术问题,了解情况后应积极的给予帮助。
6. 成员不得参与其他的同类的组织和团体,但允许进行互相的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