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瑞星网络版支持国产系统杀毒吗
支持
瑞星旗下两款核心的安全软件产品已经完成与统信操作系统UOS的互认证,分别是瑞星ESM(下一代网络版)、瑞星虚拟化Linux全功能版,标志着瑞星产品可为UOS系统用户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此次,瑞星分别通过了x86、MIPS、ARM三个平台的“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统信桌面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运行稳定测试、安装卸载测试,满足兼容认证要求,并借此成为统信软件的产品生态伙伴。
统信操作系统运行下瑞星ESM(下一代网络版)桌面环境
统信操作系统运行下瑞星虚拟化Linux全功能版桌面环境
据悉,瑞星ESM下一代网络版杀毒软件For Linux是瑞星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软件,产品定位于各类Linux操作系统的全面安全防护。
它的主要特性有:强大的集中管理功能、灵活安装部署方式、远程控制管理、智能升级、可靠的安全防护、自研的查杀防护引擎、强化的Linux病毒扫描检出能力、支持动态资源分配以提高扫描效率、全面的恶意代码特征病毒库、周密的文件防误杀功能、完善的兼容应用软件机制。
瑞星虚拟化系统安全软件Linux全功能版是一款功能齐全、性能极高的企业级安全防护软件,可对Linux进行系统和网络双层防护,全面保护系统安全。
它的主要特性有:
- 先进的引擎技术
采用瑞星自主研发的全新反病毒引擎,大大提高病毒扫描效率及病毒查杀率;
- 领先的文件监控
瑞星推出的国内首家在Linux 环境下的监控功能,包括:文件保护、文件监测和实时查毒;
- 高效的网络监控
可帮助管理员实时发现网络异常风险,保护用户上网安全,具体功能包括网络控制、网络监测、钓鱼防护、IP黑名单。
北京瑞星网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1年,是一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坚持自主研发,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帮助政府、企业、个人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⑵ 浪潮麒麟操作系统上网安全吗
安全。
麒麟操作系统(Kylin OS)亦称银河麒麟,是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集团和民族恒星公司合作研制的商业闭源服务器操作系统,于2001年开始使用,此操作系统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目标是打破国外操作系统的垄断,研发一套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该系统有高安全、跨平台、中文化的特点。2010年12月16日,两大国产操作系统(民用的“中标Linux”操作系统和解放军研制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上海正式宣布合并,双方共同以“中标麒麟”的新品牌统一出现在市场上。8月13日,麒麟软件通过线上直播发布了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
麒麟软件称,该版本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支持兼容安卓应用,是其一大亮点突破。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表示,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成功打破的国外技术垄断,麒麟操作系统在我国党政企业已经达到10000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同时也表示,麒麟操作系统安全等级已经达到国内最高等级,相信国产自主创新软件会逐步替代国外垄断,这个时间短则三五年。
在美国大打科技战,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压制中国科技崛起的当下,以及微软多年垄断PC操作系统市场的局面下,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的发布消息,无疑令国人受到极大的鼓舞。
⑶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什么制度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网络资源及功能组件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网络中使用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制度实行按等级管理,对网络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随着时间流逝,等级保护制度也在逐渐发展,其对定级指南、基本要求、实施指南、测评过程指南、测评要求、设计技术要求等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了新形势下等级保护工作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一、《网络安全法》对我国互联网影响如下:
1、等级保护制度越来越重要
现如今,诸如门户网站等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的网站主要是公司和单位宣传、办事的窗口,内部系统种类繁多,而且多半涉及公民的隐私、敏感信息,或者涉及金融、财务等重要业务。而这些网站和系统往往缺乏基础安全防护,容易导致网站和系统被黑客针对性攻击、恶意入侵,导致系统被篡改或造成数据泄露。在公安部的主导下,多年以来开展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已经取得显着成效,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安全建设整改的系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整体情况有了一定提升。
2、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
现阶段,关键基础设施、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国家社会层面的重大活动、政府机构的敏感信息,都属于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APT)的主要目标。
3、网络产品、安全产品和服务规范化,符合国家标准
现阶段,网络产品、安全产品和网络相关的服务,存在一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法》中明确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网络产品采购,尤其是网络关键设备、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等的采购,必须特别关注相关销售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具有销售许可,是否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所选择的网络服务、安全服务必须有相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资质。
4、网信部门统筹协调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工作
以前,公安部、密码局、银监会、卫计委、互联网应急中心等对各行业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互相沟通。随着《网络安全法》的出台,明确了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明确了网信部门与其他相关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
5、关注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着重阐述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相当于一部小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网络运营者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对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二、网络安全主要有系统安全、网络的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具体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三、维护网络安全的工具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维护网络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和基于本地或云端的杀毒软体等构成。
1、Internet防火墙
它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Internet防火墙负责管理Internet和机构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在没有防火墙时,内部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暴露给Internet上的其它主机,极易受到攻击。这就意味着内部网络的安全性要由每一个主机的坚固程度来决定,并且安全性等同于其中最弱的系统。
2、VIEID
在这个网络生态系统内,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网络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拥有电子标志。除了能够增加网络安全,电子标志还可以让网络用户通过创建和应用更多可信的虚拟身份,让网络用户少记甚至完全不用去记那些烦人的密码。
3、数字证书
CA中心采用的是以数字加密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证书认证技术,通过数字证书,CA中心可以对互联网上所传输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密、解密、数字签名与签名认证等各种处理,同时也能保障在数字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入,或者即使受到侵入也无法查看其中的内容。
法律依据
《网络安全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⑷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手机存在安全隐患,Pegasus恶意软件可能会入侵用户的iPhone手机,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大数据时代用户或无隐私可言。
实际上,我国对打击大数据泄露安全事件有着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对用户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恶意软件在用户不点击链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入侵用户的手机,窃取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户的摄像头,此消息一出,网友大呼大数据时代无隐私可言,网络安全问题堪忧,实际上,在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有着强大的决心,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综合来看,滴滴事件对国家数据安全层面敲起了警钟,而iPhone此次网络安全漏洞问题针对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铃,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案的不断完善,我国个人网络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