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奇虎360网络安全报告
扩展阅读
最近网络安全会议 2025-02-06 14:51:35

奇虎360网络安全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8-27 20:30:12

⑴ 美国为何制裁奇虎360地球最强网络安全大数据公司,曾帮FBI破案

美国尺段变得越来越急躁,对华政策越来越恶化。

继美国商务部升级对华为的出口管制后,5月22日,美国商务部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北京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云从 科技 、哈工大、奇虎360等33家中国 科技 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禁止这些公司和机构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具体批准的情况下使用美国的一切技术,也将无法与美国进行任何商业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名单中,首次出现了在传统芯片、精密仪器制造、高性能计算机、通信之外的网络安全软件公司。键纯

有报道称,除贸易和纺织产业领域的6家企业外,剩下的18家企业和机构均为技术向企业,且都是稿困咐拥有可用于中国未来产业基础设施技术的企业,包括7家AI企业,意味着 中美“技术战”从尖端 IT 硬件领域为中心扩大到了 IT 软件领域。

上榜“实体清单”则意味着被认为某家国外公司所掌握的技术、所拥有的能力,已经足够威胁到美国利益。

不少人认为,作为一家网络安全软件公司,奇虎360上榜“实体清单”的原因是该公司在今年3月曾“实锤”披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航空航天、能源、科研等关键领域长达11年的网络渗透攻击,直接掐断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情报的窃取来源,因此才使得美国商务部盯上了奇虎360。

作为一家网络安全软件公司,360的技术有多强呢? 少有人知的是,行风低调的 360 是全球范围内唯一能与谷歌、微软并行,拥有全球最大网络安全大数据的中国公司,其安全专家团队更是有“东方最强白帽军团”美誉,在漏洞挖掘方面每年都在收到来自苹果、谷歌、微软等巨头厂商的致谢。

在世界范围内,360拥有一套系统,可以瞬间实现网络威胁的计算、检索、关联、分析与锁定,且全天候全方位地检测全球网络空间威胁异动。这种能力并非是该公司写在PPT里的自吹自擂,实际上, 360 还曾帮助过美国的 FBI 快速破获网络攻击案件

2016年,全球物联网遭遇首次大规模攻击,美国东海岸发生大面积断网。时隔一年后,美国FBI在推特上宣布该案件告破时,直接公开感谢360对该案件的分析调查所提供的帮助。当时,360公司依托自家强大的安全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发现并持续追踪溯源了这个名为Mirai的僵尸网络。

在奇虎360在3月份披露的美国情报局针对中国持续11年的网络渗透和攻击事件中,表明了奇虎360这家民营互联网企业所拥有的超强网络安全技术实力,已完全可以作为保护国家网络安全的“民间武器”。

据称,经过多年的努力 探索 ,360已经沉淀出了全球独有的全场景高级持续威胁情报与攻防知识库,率先发现了40多个针对中国的境外高级持续威胁组织,挽救和保护了中国数千个重要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安全损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与华为一样,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就拥有了领先全球的技术能量,这怎么能不让美国忌惮?

⑵ 奇虎360和360是一家吗

奇虎360和360是一家。
奇虎360是(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由周鸿_于2005年9月创立,主营360杀毒为代表的免费网络安全平台和拥有360安全大脑等业务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依靠在线广告、游戏、互联网和增值业务创收。2015年2月4日,内部人士确认,奇虎360公司斥巨资收购国际顶级域名360.com,收购价格为1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360.com的whois信息已经更改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奇虎360拥有360安全卫士、360安全浏览器、360保险箱、360杀毒、360软件管家、360手机卫士、360极速浏览器、360安全桌面、360手机助手、360健康精灵、360云盘、360搜索、360随身WiFi、360安全大脑等一系列产品。
2015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和网络安全公司“奇虎360”共同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2015年12月,奇虎360与投资者集团达成私有化协议,奇虎360的全现金私有化交易估值大约在93亿美元(约合595亿元人民币),有61%投票权的股东将对交易进行投票,交易价格比6月16日收盘价高出16.6%。2016年4月26日,据国模销家发改委投镇薯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披露,奇虎360私有化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通过,进入公示阶段。
2018年2月28日,360正式更名并完成股权过户后复牌。
2021年4月21日,三六零发布2020年度报告与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年报显示,三六零2020年实现总收入116.15亿元,其中下半年收入达到66.43亿元,环比上半年御码者增长33.62%,实现了显着增长。

如何应对网络安全的挑战

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互联网经济正在受到网络安全的严重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用户的消费习惯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已经成为很多网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伴随而来的网络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2012年3·15投诉量排行榜中网络购物投诉最多。一系列钓鱼网站、网购木马、手机病毒等泛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互联网的重灾区。
网络身份安全角势严峻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成爆发之势,网站和网民数量都呈现几何数增长。其它应用如电子商务方面也异军突起,仅支付宝在今年“光棍节”一天交易额就达到191亿元。
但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安全角势也日益严峻。一方面,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仿冒金融机构、大型购物网站的网络钓鱼猛增;另一方面,网站被挂马、被篡改和被入侵等事件频繁发生。有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认定的钓鱼网站达到2.4万多个,我国商业类、政府类网站被挂马和被篡改数量也非常多。这些违法犯罪活动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网络犯罪使全球个人用户蒙受直接经济损失1100亿美元,在中国过去一年中,估计网络犯罪的受害人数超过2.5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2890亿元。
据奇虎360副总裁石晓虹透露,根据360安全中心发布的《2012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360安全中心共截获新增钓鱼网站350149家,已经达到去年全年截获新增钓鱼网站总量的75%,拦截钓鱼网站访问量更是高达21.7亿次,比去年全年拦截量还高2000万。从2012年各月的统计数据看,钓鱼网站已经超过挂马网站,其中身份欺诈是钓鱼网站最突出的特征。
网络犯罪的招数也在不断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院陈宝国博士指出,由于跨境黑客攻击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我国信息安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
他认为,在当前阶段互联网的威胁特征主要有四个:一、钓鱼网站取代木马,成为主要手段。钓鱼网站仿造银行网站、搜索网站等获取用户关注,从而获取用户信息;二、网购木马呈现增长趋势。随着电子商务数量的增长,网购木马也增多,有的木马甚至会仿造网上银行的安全控件的形式要求用户安装从而盗取用户银行账户的资金;三、电脑病毒制造者向智能手机安卓系统平台转移。安卓平台是开放的平台,安卓手机用户可以在网络上任意下载,也由于手机存在大量用户隐私信息,更容易成为病毒制造者的目标;四、社会化媒体成为诈骗传播新宠。社交媒体如SNS网站等由于是真实身份交友网站,方便网络诈骗者向熟人开刀。
网络信息安全难以治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块顽疾,也是影响互联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在治理上出现的新挑战不断涌现,行政监管难、法律体系不完备等硬伤非常明显。而且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更加普及、我国互联网经济短期大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角势更加严峻。
随着移动3G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平板手机和平板电脑技术的不断改善,网络终端开始由单一的PC终端向手机终端和平板终端转移。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种趋势不仅拓展了用户使用网络的空间,还增加了用户使用网络的时间。
在陈宝国看来,智能终端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比如移动电话窃听、移动应用携带恶意广告等。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电脑,也延伸到手机方面。
据统计,我国网站数量超过250万个,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除了数量庞大,还因为互联网的树状信息传播模式,海量的信息在网络上任意传播,互联网领域也涉及到金融、海关、能源等方面,行政监管无法深入到网络的每个角落,也无法做到有效遏制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调解中心主任梅敏认为,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新兴犯罪技巧和犯罪方法不断涌现,在治理互联网犯罪方面法律还存在着较大空白。当用户权利受到侵害时,由于网上交易的虚拟性,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和证人,给公安机关的立案和司法机关的审判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用户权利虽然受到侵害,苦于没有清晰的法律界定和充足的证据,也只能不了了之。
维护网络安全要多措并举
为了有效杜绝一些网络欺诈问题,12月20日,中国电子认证服务产业联盟工作年会暨网站可信任服务试点启动。工信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表示,组织认证产业联盟,着手网站可信验证准备,旨在打造统一权威的网站可信标识,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防止网站可信标识的冒用。
网站认证是指第三方权威机构如CA机构对互联网网站进行的网站身份及相关信息认证。根据认证内容及认证方式的不同,网站认证分为官网认证、安全认证、资质认证、行业认证等等,认证目标为向最终用户展示网站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具有相应认证资质,以提高用户对网站的信用感。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介绍,目前已经有多家机构开展了可信网站、诚信网站等认证活动,覆盖了全国约13%的网站。但是总体来讲,网站可信认证服务市场还比较混乱,认证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些认证服务无法保证其认证结果的可靠性,如郭美美的红十字会的身份,网民面对各式各样的认证标识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有国家权威部门站出来,统一组织协调网络可信认证相关工作。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强调,实行网站权威认证仅是一个措施,正像产品质量认证一样,有认证,并不能解决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还需要法律的完备、监管的科学到位及处罚力度的加大等等。对于网络安全也一样,国家和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网民的信息和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