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维护网络安全对学生意义
扩展阅读
如何让手机增强网络信号 2025-02-06 14:24:15
路由器开关后没有网络了 2025-02-06 14:21:35
附近wifi全部没网络 2025-02-06 14:08:24

维护网络安全对学生意义

发布时间: 2023-08-26 16:56:49

‘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点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的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文明交往行为和方式,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②青少年既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也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有利于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网络精神家园的构建。
③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并激发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升文化自觉与自信。
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贰’ 大学生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互联网络、手机和多媒体软件
的发展也出现了变动,学生在感受互联网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从
实际情况入手,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也成为学生之间进行知识获取以及交流和沟通的重要载体,
但是在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很多网络漏洞对学生造成影响。
第一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盲从性高大学生是网络最广泛的使
用者。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网络信息存在盲从性的特点,部分
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自身辨别意识比较差,直接对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造
成影响。
第二点,大学生对网络发展存在误区网络的不断发展虽然强化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认识存在
误差,停留在原有的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教育中,导致自身认知存在片
面化的现象。
第三点,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差很多学生都热衷于上网,当前随
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各种客户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
影响。
二、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
从实际情况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
首先,高校的相关网络教育理念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其次丰富
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网络素养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影
响,教师需要对已有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处理,开展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师必须对当前网络信息的传播手段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进行
了解,对学生的网络信息掌握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将积极因素和消极
因素纳入到统一的规划范畴里,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承担应尽的社会
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网络公共秩序。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布局下,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叁’ 为什么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第一,国家安全方面的原因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层出不穷的病毒,防不胜防的黑客,盗取数据,破坏网络,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委内瑞拉、乌克兰电厂遭受攻击,导致全国区域性大停电;勒索软件全球肆虐,劫持重要信息资源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国家之间网络暗战较量时有发生。一个个看似独立的网络安全事件,已经产生蝴蝶效应,形成巨大的网络连锁隐患。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个人生活方面的原因
先举个小例子,小明喜欢发朋友圈,并且每条朋友圈下面都附上自己的位置定位,尤其是一些高大上的地方,都要特别标注。在一次长途旅行回家后,他发现自己家被盗,随即报警。警方之后抓住了小偷,咐段漏经审讯得出结论,小偷是通过小明朋友圈信息了解到他的行踪和位置,实施了犯罪。
这就是简单的因为数据泄露而造成的犯罪案件。这样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共的WIFI、付款的二维码和链接、智能门锁、甚至连拍照时的“剪刀手”姿势,都有可能出卖你的秘密。由此看来,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将我们变成了“透明人”。
网络威胁,该如何应对?
尽管互联网面临着很多不安全因素,但是,我们依然要享受互联网的便利。外卖的美食还是要品尝、移动支付还是要使用、网购“剁手”还是要继续。因为,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享受其中,同时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那么,面对网络威胁,我们要如何应对? 小编在此燃戚简单总结几招:
就衡烂国家层面而言,有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关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使网络安全防护意识深入人心;就网络运营者而言,应重视信息数据、商业数据保护,提高安全意识,向专业的网络安全公司寻求帮助;就个人层面而言,要提高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肆’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网络安全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65-01

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可以说信息技术已深入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也随之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但对学校教育而言,网络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给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失衡,直接危害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的积极影响

1、开阔视野。网络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网络全书式的世界,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取自己需求的任何知识和信息。学生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这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

3、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多样的发展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所需的资源和动力。

二、网络的消极影响

1、有害身心健康。一部分中学生迷恋上网,有些学生甚至呆在网吧里几天几夜不回家,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此外,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中学生的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相对较弱,很难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2、严重影响学业。中学生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有些学生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和网络环境中不能自拔,无休无止地沉迷于网络之中,这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启卜隐甚至弊梁会使学生荒废学业。

3、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由于网上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丧失道德良知。

三、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从网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就能看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那么,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就变得至关重要。
学生接触网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第二,在营业性的网吧里通过游戏、聊天等方式接触、认识网络;第三,家长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在家里开通了网络,孩子也有机会接触网络。
要让学生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监督、教育和引导。

1、学校方面应加强关于网络安全的思想教育,如,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作为安全、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教给学生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能自觉抵制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学校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引导,给学生推荐一些绿色网站,让学生在网上学习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健康发展。

2、网吧往往是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源头,有些经营商受利益的驱使,包庇、纵容、支持中学生浏览**、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因此,学校和家长应积极协助、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净网”行动,加大对违规经营网吧的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3、家长在家上网时,要注意对孩子的引导。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因此,家长在家里使用网络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要使中学生健康、文明地使用网络,不是学校、家长、社会中任意一方可以解决的问题,三方面应该加强合作,在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下。完善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家长、社会的沟通联系悄厅,共同完成对中学生使用网络的监督、管理、教育和引导工作,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学习环境。

‘伍’ 大学生网络安全重要性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1.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不高。大学生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正确树立,对网络信息、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不高。通过调查和深入访谈得知,部分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存在网上不文明行为;严重者对网上流传的虚假新闻及宣传资料、传播的反动言论,不加辨识,随意转发、评论、盲目跟帖站队。部分大学生长期使用网络,但缺乏基本的隐私防护意识、个人手机、电脑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网络诈骗防护意识不强、网络求职防范意识薄弱,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的这一弱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大学生发布各类虚假信息、广告信息、垃圾邮件或者实施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甚至居心叵测之人通过网络交友对大学生实施诈骗、拐卖、强奸等犯罪活动。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网络防范能力低下、网络安全知识储备不足。

综上所述,大学生大多具备使用网络的技能,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抵御网络风险方面的能力不高,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将此项工作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教育、日常管理与服务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做到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模式,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防止个人网络遭受非法侵入,增强抵御网络诈骗、识骗防骗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