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eb网络安全
扩展阅读
电脑主机的网络在哪 2025-02-06 23:58:46
wifi网络延迟40 2025-02-06 23:42:42
蜜蜂拍网络异常 2025-02-06 23:40:35

eb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 2023-08-23 14:38:42

1. 无线路由器如何安全设置

方法就可以了,建议你先把进入无线路由设置的网站的密码(和用户名)先改掉

WEP加密

1、启用WEP加密。
打开路由器管理界面,“无线设置”->“基本设置”:

“安全认证类型”选择“自动选择”,因为“自动选择”就是在“开放系统”和“共享密钥”之中自动协商一种,而这两种的认证方法的安全性没有什么区别。

“密钥格式选择”选择“16进制”,还有可选的是“ASCII码”,这里的设置对安全性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设置“单独密钥”的时候需要“16进制”,所以这里推荐使用“16进制”。

“密钥选择”必须填入“密钥2”的位置,这里一定要这样设置,因为新的升级程序下,密钥1必须为空,目的是为了配合单独密钥的使用(单独密钥会在下面的MAC地址过滤中介绍),不这样设置的话可能会连接不上。密钥类型选择64/128/152位,选择了对应的位数以后“密钥类型”的长度会变更,本例中我们填入了26位参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因为“密钥格式选择”为“16进制”,所以“密钥内容”可以填入字符是0、1、2、3、4、5、6、7、8、9、a、b、c、d、e、f,设置完记得保存。

如果不需要使用“单独密钥”功能,网卡只需要简单配置成加密模式,密钥格式,密钥内容要和路由器一样,密钥设置也要设置为“WEP密钥2”的位置(和路由器对应),这时候就可以连接上路由器了。

如果你比较有兴趣学习的话,还可以继续往下看

无线路由器加密有以下几种方法:

1.使用无线路由器提供的WEP,WPA等加密方式.WEP一般设置简单.
2.或者使用访问限制,同过MAC地址来限制连接,就是说在访问限制列表里输入MAC的机器,才能连接到你的无线路由器.
3.一种更简单的,就是关闭SSID广播,就是无法搜索到你AP的SSID,你只能手工的方式自己填入正确的SSID,才能连接!上述三个方法都可以,但安全性质最好的是通过MAC地址限制访问.设置都是在无线路由器完成.
下面将对这些加密方式详细介绍下:

一、先介绍下最简单的,关闭SSID广播,这样无线用户就搜索不到你的网络标识,可以起到限制其他用户的连接.具体设置:
a、路由器方设置,在关闭SSID广播时,你最好改变下SSID广播号,如果不改动的话,以前连过你网络的用户,还可以连接;
b、客户机设置:无线网络---属性----无线配置---"使用windows配置您的无线网络"--然后点"添加"--写上你设置的SSID名称.OK后,---再点属性,要确认"自动连接到非手选网络"的勾未打上,确定就可以----让你刚刚设置的SSID号排在最上方,因为SSID广播关闭后,是你的电脑无线网卡去搜寻路由器,在最上方,可以首先访问你的无线网络,且避免连接到其他的无线网络.(备注:如果这样还是上不去网的话,你可以点开无线网络的TCP/IP设置,写上内网的固定 ip,网关,DNS.一般网关,DNS都是你路由器的ip.)
二、MAC地址限制

2、单独密钥的使用。

这里的MAC地址过滤可以指定某些MAC地址可以访问本无线网络而其他的不可以,“单独密钥”功能可以为单个MAC指定一个单独的密钥,这个密钥就只有带这个MAC地址的网卡可以用,其他网卡不能用,增加了一定的安全性。

打开“无线设置”->“MAC地址过滤”,在“MAC地址过滤”页面“添加新条目”,如下界面是填入参数的界面:

“MAC地址”参数我们填入的是本例中TL-WN620G的MAC地址00-0A-EB-88-65-06 ,

“类型”可以选择“允许”/“禁止”/“64位密钥”/“128位密钥”/“152位密钥” ,本例中选择了64位密钥。“允许”和“禁止”只是简单允许或禁止某一个MAC地址的通过,这和之前的MAC地址功能是一样的,这里不作为重点。

“密钥”填入了10位AAAAAAAAAA ,这里没有“密钥格式选择”,只支持“16进制”的输入。

“状态”选择生效。

最后点击保存即可,保存后会返回上一级界面:
注意到上面的“MAC地址过滤功能”的状态是“已开启”,如果是“已关闭”,右边的按钮会变成“开启过滤”,点击这个按钮来开启这一功能。至此,无线路由器这一端配置完成!

顺便说一下怎样获取网卡MAC地址?可以参考我司网站“网络教室” 文档《路由器配置指南》相关内容,通过电脑DOS界面运行ipconfig/all这个命令会弹出如下类似信息,红线勾勒部分“Physical Address”对应的就是处于连接状态的网卡的MAC地址;

二、网卡TL-WN620G的配置

打开TL-WN620G客户端应用程序主界面——“用户文件管理”—>“修改”,会弹出用户配置文件管理对话框。首先是“常规”页填入和无线路由器端相同的SSID —— 本例为“TP-LINK”

然后点击“高级”页,红线勾勒部分注意选择认证模式,可以保持和无线路由器端相同,由于我们的路由器上选择了“自动选择”模式,所以这里无论选择什么模式都是可以连接的。

如果这个选项是灰色,就请先配置“安全”页面的参数,回过头再来这里配置;

接下来我们进入“安全”页

先选择“预共享密钥(静态WEP)”,然后点击“配置…..”按钮,进入设置共享密钥的界面:

上面用红线勾勒的参数说明一下:

1)、“密钥格式”必须选择“十六进制(0-9,A-F);

2)、总共需要填入两个密钥,密钥1对应的是路由器 “无线配置”->“MAC地址过滤”页面下设置的单独密钥,本例为64位长度的密钥AAAAAAAAAA ;密钥2对应的是路由器“无线配置”->“基本设置”页面下设置的公共密钥,本例为128位长度的密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3)、最后要选中“WEP密钥1”。(注意“WEP密钥1”后面的圆点)

4)、单独密钥和公共密钥的位置是不能更改的。

配置完成,连续点击两次“取定”回到客户端应用程序主界面,我们可以看到网卡和无线路由器已经建立了连接,如下图所示:
这时候我们进入路由器“无线设置”-“主机状态”,可以看到已连接的网卡MAC地址;在“主机状态”页面,表里第一个显示的是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

2. 怎么设置提高无线路由器的安全性

可以选择设置隐藏无线wifi,以此达到提高安全性,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自己的电脑,登录自己的路由器之后,在该界面找到一个无线设置的选项,然后点击一下即可。



3. 网管员必读 网络安全 电子书

网管员必读——教你如何巧解注册表的锁定
作者:来源:网管员世界
在上网浏览了恶意网页后,经常会遇到注册表被禁用的事情。注册表被加锁,其主要原理就是修改注册表。在注册表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sion\Policies\System分支下,新建DWORD值“Disableregistrytools”,并设键值为“1”。这样,当有人运行注册表编辑器时就会出现“注册编辑已被管理员所禁止”的对话框(如图1),这样就可以达到限制别人使用注册表编辑器的目的。给注册表解锁的方法有很多,编辑REG文件导入注册表是最常用的。本文要介绍的是与众不同的七招,在此与您分享。

图1

用Word的宏来解锁

Word也可以给注册表解锁?没错!我们利用的是微软在Word中提供的“宏”,没想到吧?具体方法是:运行Word,然后编写如下面所示的这个“Unlock”宏,即可给注册表解锁:

Sub Unlock()

Dim RegPath As String

RegPath =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

System.PrivateProfileString(FileName:=“”,Section:=RegPath,Key:=“Disableregistrytools”)=“OK!”

End Sub

其实,这个方法一点都不神秘,只是利用了注册表的一个特性,即在同一注册表项下,不能有相同名字的字符串值和DWORD值,如果先前有一个DWORD值存在,则后建立的同名的字符串值会将其覆盖,这也就间接的删除了原值。在本例中就是DWORD值Disableregistrytools被同名的字符串值所覆盖删除。

修改Regedit.exe文件

修改Regedit.exe文件也可以给注册表解锁,前提条件是手头上要有十六进制文件编辑软件如UltraEdit或WinHex等。我们以UltraEdit为例,用Ultra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点击“搜索”菜单下的“查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查找ASCII字符”前面打上“√”,在“查找什么”栏中输入:Disableregistrytools(如图2),点击“确定”开始查找。会找到仅有的一处结果,改成别的字符就可以了。不过长度一定要一样(20个英文字母),这样就可以解除对注册表编辑器的禁用。

图2

使注册表编辑器无法被禁用

给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做个小手术,使之对注册表禁用功能具有“免疫力”,可以打造一个锁不住的注册表编辑器。这对防范恶意网页对注册表的禁用非常有好处。用十六进制文件编辑器Ultraedit打开Regedit.exe,查找74 1B 6A 10 A1 00,找到后,把74改为EB即可。现在,你就有了一个锁不住的注册表编辑器了。下次既使注册表被禁用也不用害怕了,只管运行之,保管恶意网页的修改无效。

用INF文件解锁

大家一定看到过在Windows中有一种后缀为INF的驱动安装文件,它实际上是一种脚本语言,通过解释执行。它包含了设备驱动程序的所有安装信息,其中也有涉及修改注册表的相关信息语句,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INF文件对注册表解锁。

INF文件是由各个小节(Section) 组成。小节的名字从中括号中起,且在此文件中必须是惟一的。小节的名字是它的入口点。后面是小节内容,形式上是“键名称=键值”。在文件中可以添加注释,由分号完成,分号后的内容不被解释执行。让我们开始行动,用记事本编辑如下内容的文件:

[Version]

Signature=“$CHICAGO$”

[DefaultInstall]

DelReg=del

[del]

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

System,Disableregistrytools,

1,00,00,00,00

将上面的内容存为del.inf,使用时用右键点击它,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安装”即可给注册表解锁(如图3)。

用JScript解锁

用记事本编辑如下内容的文件,保存为以.js为后缀名的任意文件,使用时双击就可以了。

VAR WSHShell=WSCRIPT.CREA-TOBJEt(“WSCRIPT.SHELL”);

WSHShell.Popup(“为你解锁注册表”);

WSHShell.RegWrite(“HKCU\\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

system\\DisableRegistryTools”, 0,“reg_dword”);

大家可以看出用JS对键值进行操作时要用两斜杠“\\”,并且要用“;”表示结束。一般只要能注意这两点,就没有问题了。

图3

用VBScript解锁

用VBScript对注册表进行解锁?没错!很容易又很简单的一个方法,用记事本编辑如下内容:

DIM WSH

SET WSH=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H.POPUP(“为你解锁注册表!”)

WSH.Regwrite“HKCU\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DisableRegistryTools”,0,“REG_DWORD”

WSH.POPUP(“注册表解锁成功!”)

将以上内容保存为以.vbs为扩展名的任意文件,使用时双击即可。

利用SCR文件给注册表解锁

众所周知,SCR文件是屏幕保护文件,SCR文件也能给注册表解锁?是的!方法是将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改名为Regedit.scr。然后,在桌面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显示 属性”对话框中选中“屏幕保护程序”,在“屏幕保护程序”下拉列表框中找到Regedit这个假冒的屏幕保护文件(图4),然后按一下“预览”键,你会发现注册表编辑器成功地打开了。再删除上述键值,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给注册表解锁了!

图4
参考资料:http://www.ccide.com/art/1925/2009/171095_1.html

4. 网络安全小妙招

越来越多地基于WEB应用,在通过浏览器方式实现展现与交互的同时,用户的业务系统所受到的威胁也随之而来,并且随着业务系统的复杂化及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所受威胁也在飞速增长。逐渐成为最严重、最广泛、危害性最大的安全问题。
一,教大家在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上网安全
1、拒绝与来源不明的Wi-Fi连接,黑客大多利用是用户想要免费蹭网的占便宜心理,要谨慎使用免费又不需密码的Wi-Fi。很多商家都有提供免费网络的地方,但我们也要多留一个心眼,必须询问详细的名称,避免被注入“星巴克-1”等假Wi-Fi欺骗;
2、用手机登录网上银行和网络购物时须谨慎,为了资金的安全也不差那点流量,用3/4G上网模式进行吧!
3、在手机设置项目中关掉“选择自动连接”的选项,因为如果这项功能打开的话,手机在进入有Wi-Fi网络的区域就会自动扫描,并连接上不需要密码的网络,会大大增加误连“钓鱼Wi-Fi”的几率。
4、拒绝使用“Wi-Fi万能钥匙”等Wi-Fi连接、密码获取工具,这是因为它们基于数据上传和分享原则,将你或他人连接过的Wi-Fi信息进行分享,如果有人连过“钓鱼Wi-Fi”或“木马Wi-Fi”,恰巧你在也在附近,那恭喜你,你也中招了!

二,想要自己的路由器不会变成别人的“木马Wi-Fi”,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大的密码是Wi-Fi安全最重要的基石。所谓强密码,是指同时包含了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8位数以上复杂密码,如Gt/eB7@2。只要对Wi-Fi采用WPA/WPA2加密,并且设置强密码,就几乎不可能被攻破。
2、隐藏你的SSID,就是指在路由器管理界面进行相关的设置,使得无线网络的SSID不再广播出来,成为一个“隐形网络”,这样同样可以大大降低被黑客攻击的概率。
3、关闭无线路由器的QSS、WDS功能,开启Guest网络供他人使用。首先QSS、WDS功能它大大降低无线路由器的安全性,因此如非必须,应将这两个功能关闭,而Guest网络只要做好功能限制,能够有效保护路由器的安全。
4、对常用联网设备进行MAC绑定。MAC绑定是指在路由器中进行相关的设置,开启MAC地址黑名单或白名单功能。当然,此处更建议使用的是白名单的方式。用户只需将需要连接到网络的设备的物理地址(MAC Address)添加到白名单列表中,那么只有这些添加过的设备可以连接到这个无线网络。
5、此外,就还要从源头下手,不要购买存在已知漏洞的路由器产品。如果路由器使用了很久,更新下最新的固件版本。如果不是高玩的话,尽量不要刷第三方固件。至于后台管理密码,拿纸笔记下能想到的最麻烦的密码和更改路由器的管理界面登陆地址,确保万无一失吧

5. 网络数据库安全论文范文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库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的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如病毒感染、黑客攻击等。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网络数据库安全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数据库安全论文范文篇1
浅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

【摘 要】文章阐述了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因素,并且对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环境;分析;安全

经过目前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又是其核心和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的安全性。所以,为了保证网络信息系统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行,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是网络数据库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网络数据库的模型构建

网络数据库的基础是后台数据库,其访问控制功能是由前台程序所提供。查询、存储等操作的信息集合是由浏览器完成的,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其特点是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同时能够实现访问控制和最小冗余度,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图1是网络数据库的构建模型图如下

该模型是在网络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的,具体是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浏览器等。整个系统和用户连接的接口,是通用的浏览器软件。作为第一层的客户端,浏览器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信息的输入,将代码转化为网页,提供交互功能,同时处理所提出的各种请求。而第二层的WEB服务器是作为后台,通过对相应的进程进行启动,来响应各种请求,同时生成代码处理各种结果,若数据的存取也在客户端请求的范围内,则数据库服务器必须配合WEB服务器,才能对这一请求共同进行完成。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对数据库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不同的SQL服务器发出的请求起到协调的功能。

二、分析网络数据库安全性

1、分析数据安全性

网络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安全性能会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由于很多重要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例如一些账务数据、金融数据、还有一些工程数据、技术数据、涉及到规划和战略发展的决策性数据等等,属于机密信息,严禁非法访问,对外必须严格保密的数据等。而针对企业和公司,内部资源的筹划、对外交易的进行、日常业务的运作等等,必须依赖网络数据库进行,所以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分析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数据库是否安全,直接决定了服务器主机和局域网的安全性能,数据库系统配置的“可从端口寻址的”,表示只要具备数据的使用权限及适合的查询工具,都可直接连接数据库及服务器端口,而针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检测,可巧妙避开。而多数数据库还具有公开的密码和默认号,而这种默认账号的权限非常高,既可访问数据库的各级资源,同时还可按照指令对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甚至还能开启后门,对监听程序进行存放,进而获得相关口令,对整个局域网进行控制,产生较严重的危害性。

3、分析影响数据库的安全因素

数据库服务器是网络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里面有大量敏感的和重要的信息存在,所以数据库的安全性对保存的数据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网络数据库不仅有着较大的处理量,较集中的数据信息,同时数据有着非常频繁的更新,用户访问量也非常巨大。所以,对网络数据安全带来威胁的影响因素有:

(1)用户没有执行正确的访问操作,造成数据库发生错误;

(2)人为对数据库进行破坏,造成数据库不能恢复正常;

(3)非法访问机密信息,而表面又不留任何痕迹;

(4)通过网络,用户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时,会受到各种搭线窃听技术的攻击;

(5)用户采取非法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窃取;

(6)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对数据库进行修改,造成数据失真现象严重;

面对以上种种威胁,只进行网络保护还根本不够,由于和其他系统在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数据库中所含有的各种数据敏感级别和重要程度不同,同时还具有共享功能,为拥有各种特权的用户提供服务,所以它对安全性的要求更广,也更为严格,不仅仅需要对联机网络、外部设备等实行物理保护,为防止敏感数据被盗用,同时对非法访问进行预防,还必须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三、对网络数据库实行安全防范的措施

目前所采取的各种防范策略中,往往还不全面和具体,无法真正实现数据库的安全保障。所以在网络环境下,针对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应从日常的维护和开发,系统的设计等整体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建立各种安全机制,形成整体的安全策略。

1、研发信息管理人员应转变设计观念

首先研发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只对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进行重视的错误看法,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彻底评估所要开发的系统和软件,从后台数据库系统及前台开发工具,以及软件和硬件的实施环境等方面,查找信息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因为硬件环境及开发工具的不合适,造成数据库的泄密,进而使整个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

2、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数据库安全性

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必须对数据库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具体涵盖以下两点内容:

1)外围层的安全

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系统安全,而来自病毒的侵犯是最主要的威胁,所以为了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出保证,必须规避外层中病毒的扩散和隐藏及入侵,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将防、杀、管结合在一起,对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虚拟专用网进行构筑,采用技术,使网络路由的传输安全性和接入安全性得到保障,利用防火墙技术,实现网段间隔离及网间隔离,既避免系统遭受非法入侵,同时也使网络边界安全得到保障。

同时,网路数据库外围安全重点是在WEB服务器及操作系统上,既要进行物理保护,同时还应进行应用服务器的保护,通过加密等方式,预防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被篡改或监听。因为该层对数据库自身的加密并为涉及,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文件的加密,也无法使用密钥管理。同时由于主要是以WEB浏览器服务输出进行该层的运行程序,所以在ASP等具体应用软件上,更要实现其安全性能。

2)核心层安全

在整个网路数据库系统中,应用软件和数据库是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若滥用、非法复制、窃取、篡改、丢失软件和数据,将会对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严重的会危害到社会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控制用户访问权限,从数据库的加密、恢复和备份、数据分级控制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安全防范,使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得到保障。数据分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可对数据库实行信息流控制。采用加密控制,通过加密数据库文件,提供几种不同速度和安全强度的加解密算法,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设置。

四、结语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更新换代,各种建立在Internet及计算机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支撑和完成各种事物的运作。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和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为整个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安全提供保障,以实现一种预期的效益,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徐莉.春梅.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漏洞及解决方法[J].福建电脑,2007(12).

[2]钱菁.网络数据库安全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12).
网络数据库安全论文范文篇2
浅谈网络数据库安全策略

摘 要: 主要对现今网络环境中数据库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详尽论述,并由此全面地分析提高网络数据库安全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网络;数据库;安全对策

随着网络在21世纪社会当中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地 参与进来,并且将企业的核心逐渐的转向互联网,在地理区域内分散的部门和公司以及厂商对于数据库的应用需求明显呈现出过旺的趋势,在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当中逐渐的从单机有力的扩展到了整个网络环境,针对数据的收集和储存以及处理与后期的传播方式都从集中性迈向了全面分布式模式。企业在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时候,尤为重视的是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

1 网络数据库安全机制

网络数据库的基础是计算机的后台数据库,在加上前台程序所以提供的访问控制,对于数据的储存和查询以及信息之间的集合操作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浏览器进行逐步完成。当前信息处理网络环境当中,有效的将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多用户的共享是数据库存在的最大特点,然而与此同时对于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一致性都有着有效的保障,有力的实现了最小程度的访问控制。

网络数据库所采用的两个典型的模式是B/S模式和C/S模式。C/S所采用的模式主要分为三层结构:① 首先是客户机;② 应用服务器;③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由客户机将数据传输到应用服务器,然后再次传输到数据库的服务器当中。B/S所采用的模式其主要也是分为三层结构:① 首先是浏览器;② Web服务器;③ 数据库服务器,主要表现形式如上所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网络数据库模式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程度的共同点,它们全部都涉及到了网络和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

2 各层安全机制详述

2.1 网络系统安全机制

如果数据库受到了外部恶意的信息的攻击侵入,首先是从网络系统开始进行攻击入侵,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数据库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就是网络系统的正常安全。我们仅站在技术角度而言,可以将其大致的分成其防入侵检测以及协作式入侵检测技术等。下面我们分别阐述:

首先,计算机系统当中都安装有防火墙,防火墙的广泛运用俨然成为了现今一种最基本的防范措施。防火墙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对可信任的网络以及不可信任的网络之间的访问渠道进行有效的监控,针对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建立一道有效的防护措施屏障,将外部网络当中的非法访问进行有效的拦截并且将内部信息进行有效的阻止防止信息外流。防火墙对于外部的入侵具有强有力的防范控制,但是对于网络内部产生的非法操作却无法进行阻拦和加以有效控制。

其次,关于入侵检测,是近几年逐渐发展壮大的一种有力的防范技术,它主要采用了统计技术和规则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综合在一起的防范技术,入侵检测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控,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出是否有被入侵或者滥用的情况。

最后,针对协作式入侵检测技术,对于以往独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点和诸多方面的缺陷,协作式入侵检测技术都有着极好的弥补,其系统当中IDS是基于一种统一的规范,入侵检测组件之间的信息都有效的自动进行交换。而且通过信息的自动交换可以对入侵信息进行有效的检查,并且还能够有效的在不同的网络环境当中进行运用。

2.2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目前,市场上计算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Windows NT以及Unix操作系统,其所具有的安全级别一般的处于C1、C2级。主要的安全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 操作系统安全策略。主要是在本地计算机的安全设置上进行配置,主要保障的安全策略包括密码策略和账户锁定策略以及审核策略和IP安全策略等一系列的安全选项,其具体运用可以体现在用户的账户以及口令和访问权限等诸多方面。

② 安全管理策略。主要是网络管理员对系统安全管理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因为,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各不相同,所以需要采取的安全管理策略也都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方法,但是主要核心依旧是有力的保障服务器的安全以及对各类用户的权限进行分配。

③ 数据安全策略。这点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体现:数据的加密技术和对数据进行备份以及数据储存当中的安全性等。由此可以采用的技术有很多,其中主要有:认证、IPSec ,SSL ,TLS,等技术。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机制

数据库系统在操作系统当中都是以文件的形式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入侵数据库的人员可以对操作系统当中的漏洞及其数据库当中的文件进行直接盗取,还可以利用OS工具进行违法操作和对数据库文件内容进行篡改。所存在的这种隐患数据库用户一般很难以察觉,针对这种漏洞进行分析被认为是BZ级别的安全技术措施。数据库的层次安全技术,主要针对当前两个层次已经被破坏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解决,保障数据库安全性。那么对于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就必须要求有一套较为强有力的安全机制。

2.4 客户端应用程序安全机制

网络数据库安全性的重要方面是客户端应用程序。具有强有力和实现比较快捷方便是其主要的特点,而且还能够根据需求的变化很容易做出相对应的更改。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用户的合法登陆以及身份的验证,而且还能够对数据进行直接的设置。想要应用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首先就必须在应用程序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另外,针对客户应用程序的编写也具有着较大的灵活性,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的技巧性,可以有效全面的实现管理的灵活和安全。

3 使用DBMS安全机制防范网络攻击

有很多大型的DBMS对于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技术的提供相对来讲都是非常完善的,而且针对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也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3.1 系统的认证和授权

认证是验证系统中请求服务的人或应用程序身份的过程;授权是将一个通过身份认证的身份映射已经授予数据库用户的许可的过程,该过程限制用户在数据库内部允许发生的行为。对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权限设置时,应该为DPeb程序单独设立一个受限的登录,指定其只能访问特定的数据库,并为该特定数据库添加一个用户,使之与该受限的登录相连,并严格设定该用户的数据库权限。

3.2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通过数据备份可以在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管理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数据进行恢复,保持原先所处理的状态,对于数据的一个完整性和一致性有着强有力的保障。通常对于数据库的备份一般都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备份形式:其一静态备份;其二动态备份;其三逻辑备份等。然而对于数据库的恢复,可以采取磁盘镜像和数据库备份文件以及数据库在线日志等诸多方式进行有效的恢复。

3.3 全面有效的加强审查

通过有效的审查,用户可以将数据库当中所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能够得以有效的自动记录,然后将所记录的信息全部保存在审查的日志当中,对于审查进行全面加强利用可以有效的跟踪信息,将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都进行充分的重现。因此,就可以有效的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员以及存取信息的时间和内容等线索,这样就方便有效的追查有关责任,与此同时关于系统安全方面的弱点和漏洞审查也可以有效的进行发现。

4 总结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也有着空前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其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性更是当今不断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现代网络入侵系统手段的不断提高,其所采用的安全技术也在不断的进一步提升。只有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进而全面有效的处理出现的一系列的新问题。总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防范是新时期一个永久性的重要问题,只有全面的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手段以及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有效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世忠,浅谈网络数据库安全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5).

[2]戴雪蕾,基于SQL SERVER的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04).

[3]梁建民,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J].光盘技术,2008(09).
猜你喜欢:
1. 网络数据库安全论文

2. 关于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3. 数字图书馆论文参考范文

4.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5. 技术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