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出入境管理局有什么网络安全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GC-HGX220784
2.项目名称: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500.000000万元
二、中标(成交)信息
初审情况:
全部投标人通过了初审
供应商名称: 山东发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777号鲁商国奥城6-1914
中标(成交)金额: 人民币249.150000 万元
其他补充说明: 无
三、主要中标(成交)标的信息
四、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
单东方,李建武,王启中,兰威,李建东
五、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免费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1. 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可点击本公告附件的链接,登录中央政府采购网,自行下载中标(成交)通知书。
2. 无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0667号
联系方式:0531-85197670
2.采购执行机构信息
名 称: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西章胡同9号院 邮政编码:100035
联系方式:详见http://www.zycg.gov.cn/home/contactus
3.项目联系方式
文件联系人及电话:经办人: 陆瑶 55602563 负责人: 侯凤成 010-83083527
评审联系人及电话:经办人: 詹玉红 010-83084962 负责人: 陈云飞 010-83084969
九、附件
1.得分排序表
2.中标(成交)通知书下载链接
3.采购文件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B. 阿里安全体系为何获全球信息安全成就表彰
“整个亚太区,为保护他们的组织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网络安全专业人士正面临着不可预测的挑战。”全球最大的信息安全非营利会员组织(ISC)2首席执行官David Shearer,在公布2018年亚太区信息安全领袖成就表彰计划获奖者名单时,如是评价。
经过多轮严苛遴选评审,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资深总监黄眉凭借2014年以来逐步布局和完善阿里安全体系,乃至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安全工作作出贡献而获得该表彰。7月9日,黄眉在香港接受了(ISC)2组委会颁奖,这也是迄今中国内地首位来自互联网企业的获奖者。
黄眉介绍,这个奖项背后,其实是阿里巴巴持续的努力:从技术能力、系统思维、标准和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实践,积极探索安全行业的全球最优解。
首先,阿里安全会借助模式匹配、沙盒分析、专家经验和威胁情报,通过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端、网、云的全链路日志打点、收集、检测等,有效提升决策准确性;另外,还会通过霸下(七层流量清洗)、MTEE等实现智能化的风险防控和检测以及异常行为的一键处置。
与此同时,阿里安全还建立起了包括阿里猎户座、阿里双子座和阿里米诺斯以及钱盾反诈等八大安全实验室,都旨在提升前沿研究能力,解决安全问题。
阿里安全还注重安全措施的标准化和持续化,实现外规与内规的融合。“今年2月,我们就获得了全国首张集团化电商领域ISO27001 认证,”黄眉介绍说,今年阿里还将通过ISO22301认证和SOC2的服务鉴证。
为提升整个生态的数据保护安全水位,阿里安全沉淀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了DSMM(大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该模型即将成为国家标准(目前已进入报批流程),入围ISO标准体系。
C.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中等级检验定价决定权在谁手里
等保制度是网络安全从业者开展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导体系和制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以下简称“等保2.0”)配合着多项已经生效和/或正在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实施,智慧安全港建议各企业重视相关内容的学习,加强信息保护合规系统建设,以便为即将可能开展的执法工作做好准备,本文对等保2.0的重要内容作出了梳理。
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由公安部牵头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新领域等级保护重点标准申报国家标准的工作,等级保护正式进入2.0时代。
一、发布主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二、相关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告简、《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三、重要日期
等保2.0相关国家标准于2019年5月10日正式发布。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四、历史沿革
2017年,《网络安全法》首次提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概念,并明确相关具体要求。2018年,《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等级保护条例》”)提出“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网络实施分等级保护、分等级监管”。
五、重点内容
1
《等级保护条例》
关键内容:条例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使用网络,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以及监督管理,适用《等级保护条例》,个人及家庭自建自用的网络除外。
关键内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由哪个部门负责/领导?
关键内容:网络安全等级分为哪几级?
关键内容:作为网络运营者,(程序上)企业应该怎么做?
S1【网络定级】:在规划设计阶段确定网络的安全保护等级。当网络功能、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和处理的数据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依法变更网络的安全保护等级。
S2【定级评审】:对拟定为第二级以上的网络,其运营者应当组织专家评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应当在评审后报请主管部门核准。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网络由行业主管部门统一拟定安全保护等级,统一组织定级评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本行业网络特点制定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导意见。
S3【定级备案】:第二级以上网络运营者应当在网络的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10个工作日内,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因网络撤销或变更调整安全保护等级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原受理备案公安机关办理备案撤销或变更手续。
S4【备案审核】:公安机关应当对网络运营者提交的孝巧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对定级准确、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
S5【上线检测】:新建的第二级网络上线运行前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有关标准规范,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测试。新建的第三级以上网络上线运行前应当委托网络安全等级测评机构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等级测评,通过等级测评后方可投入运行。
S6【等级测评】:第三级以上网络的运营者应当每年开展一次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发现并整改安全风险隐患,并每年将开展网络安全等级测评的工作情况及测评结果向备案的公安机关报告袜慎裤。
S7【安全整改】:网络运营者应当对等级测评中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消除风险隐患。
S8【自查工作】:网络运营者应当每年对本单位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情况和网络安全状况至少开展一次自查,发现安全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并向备案的公安机关报告。
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关键内容:不同安全保护等级的等级保护对象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
关键内容:安全要求的分类
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关键内容:测评方法
4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关键内容:不同等级的系统安全保护环境设计目标
六、等保2.0的实施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网络运营者成为等级保护的责任主体,如何快速高效地通过等级保护测评成为企业开展业务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级系统简单,不需要备案,影响程度很小,因此不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二级系统大概50万个左右;三级系统大概5万个;四级系统量级较大,比如支付宝、银行总行系统、国家电网系统,有1000个左右;五级系统属国家级、国防类的系统,比如核电站、军用通信系统。
七、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常见注意事项
1、等级测评并非安全认证
很多人容易把等保测评等同于安全认证。等保测评并非相当于ISO20000系列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认证,也并非于ISO27000系列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落实等级保护制度为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合规需求。
等级保护测评没有相应的证书,如何才能证明信息系统已经符合等级保护安全要求了呢?目前这主要是由公安部授权委托的全国一百多家测评机构,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评,测评通过后出具《等级保护测评报告》,拿到了符合等保安全要求的测评报告就证明该信息系统符合了等级保护的安全要求。
2、等保制度只是基本要求
等保制度只是基线的要求,通过测评、整改,落实等级保护制度,确实可以规避大部分的安全风险。但就目前的测评结果来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被测系统能全部满足等保要求。一般情况下,目前等级保护测评过程中,只要没发现高危安全风险,都可以通过测评。但是,安全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止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一次测评,就可以一劳永逸的。 企业通过落实等保安全要求,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基本能做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依然不能百分百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3、内网系统也需要做等级测评
首先,所有非涉密系统都属于等级保护范畴,和系统在外网还是内网没有关系;《网络安全法》规定,等级保护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因此,不管是内网还是外网系统,都需要符合等级保护安全的要求。
其次,在内网的系统往往其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做的并不好,甚至不少系统已经中毒不浅。2017年肆虐全球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攻击,导致了大量内网系统瘫痪,这提醒我们内网系统的安全防护同样不能马虎。所以不论系统在内网还是外网都得及时开展等保工作。
4、系统上云或者托管在其他地方就也需做等级测评
目前,比较多的小型企业客户偏向于把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与IDC机房。这些云平台、IDC机房一般都通过了等级测评。不过,根据“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系统责任主体仍然还是属于网络运营者自己,所以,还是得承担相应的网络安全责任,该进行系统定级的还是得定级,该做等保的还是得做等保。
部署在云平台的系统还需要购买云平台的安全服务或者第三方安全服务,部署在IDC机房的系统还需要购买相应的安全设备以满足等保安全要求。
5、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定级
目前的等级保护对象(信息系统)的安全级别分为五个等级,如果定了1级,不需要做等级测评,自主进行保护即可。定2级以上就需要进行等级测评。系统级别的确定需要根据系统的重要性进行决定。如果定高了,有可能造成投资的浪费;定低了则有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系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应该谨慎定级。
等保1.0的要求是自主定级,有主管部门的需要主管部门审核,最终报送公安机关进行审核。等保2.0之后定级流程新增了“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两个环节,这样定级过程将会变得更加规范,定级也会更加准确。
6、系统备案场所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等级保护的主体单位为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备案主体一般不会是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而是最终的用户方。
目前有些单位的注册地跟运营地不一致,正常情况下需要去运营地区的网安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比如客户注册地在北京海淀区,运营部门在北京朝阳区,需要到北京朝阳区办理定级备案手续,当然,前提是北京朝阳区必须有正规办公地址。
有些单位的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云平台的实际物理地址往往和云系统网络运营者不在同一地址。而且,有些单位的运维团队和注册经营地址也不一致。这种情况下,云系统应当在系统实际运维团队所在地市网安部门进行系统备案,因为这样会方便属地公安对系统进行监管。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需要到系统的运维人员实际所在地进行定级备案
D. 等级保护定级标准是什么
2020年4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且该指南将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定级的企业可以以此为定级依据。
根据规定,信息系统一共分五个等级,由一到五级别逐渐升高。
信息系统的五个等级
等级保护对象的级别由两个定级要素决定:①受侵害的客体。分三个方面,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国家安全;②对客体的侵害程度。分三种程度,即:造成一般损害;造成严重损害;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级保护对象定级工作流程一般为:确定定级对象→初步确定等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批准→公安机关审核。安全保护等级初步确定为第二级及以上的等级保护对象,其网络运营者依据本标准组织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安机关备案审核,最终确定其安全等级。初步确定为第一级的等级保护对象,可不进行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安机关审核。
E.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怎么办理
等保测评工作的主体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机构应当对等保2.0涉及到的云计算、物联网、工控等新型系统具有充足的工作能力。
等保专业测评工作中是这项对实践经验规定较强的工作中,必须专业测评组织和工作人员在实践活动全过程中连续不断积淀和健全各种专业测评方式,标准专业测评主题活动。测评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和质量保证,是维持测评机构生存的基础,也是保证测评数据、测评结论客观、准确的基础。
F.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2019年12月1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进入了全新时代。作为国家等级保护标准体系的核心标准之一的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以下简称“定级指南”)于2020年4月28日发布,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定级指南规定了非涉及国家秘密的等级保护对象的定级方法和流程,通过指导网络运营者合理划分定级对象和准确的确定安全保护等级,为后续的安全建设整改、等级测评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1 等级保护对象扩大了
等保保护定级对象主要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等
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在1.0时候的定级对象,指的是各类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设施指的是为信息流通、网络运行等起基础支撑作用的网络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和行业或单位的专用通信网等;
数据资源指的是具有或预期具有价值的数据集合,数据资源主要是拥有大量各类有价值的数据,那么这些单位需要保护好这些数据资源,自然需要对该数据资源进行定级,我们可以想象的这类数据有:人社数据、医保数据、公积金数据、个人财产数据(银行、房产、保险等)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当安全责任主体相同时,大数据、大数据平台/系统宜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定级;
当安全责任主体不同时,大数据应独立定级;涉及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以及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大数据平台/系统,原则上其安全保护等级不低于三级;
不是所有的这类数据都需要独立去定级,日常中主要存在数据进行集中化后的场景,例如一些地方的大数据局或者政务中心将各行业的一些数据要过来后进行相关应用或使用时应当对这些数据进行独立定级。
02 定级要素与安全保护等级新关系
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时依然定为二级。
根据2.0的定级指南中定级要数与安全保护等级的关系表我们发现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时依然为二级,这块在征求意见稿中是第三级。
定级要素与安全保护等级的关系如下:
03 受侵害的客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定级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包括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众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侵害国家安全的事项包括以下方面:
1.影响国家政权稳固和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完整;
2.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3.影响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文化实力;
4.其他影响国家安全的事项。
侵害社会秩序的事项包括以下方面:
1.影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影响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
2.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
3.其他影响社会秩序的事项。
侵害公共利益的事项包括以下方面:
1.影响社会成员使用公共设施;
2.影响社会成员获取公开数据资源;
3.影响社会成员接受公共服务等方面;
4.其他影响公共利益的事项。
业务信息安全和系统服务安全受到破坏后,可能产生以下侵害后果:
1.影响行使工作职能;
2.导致业务能力下降;
3.引起法律纠纷;
4.导致财产损失;
5.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6.对其他组织和个人造成损失;
7.其他影响。
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和利益等受到损害。
确定受侵害的客体时.首先判断是否侵害国家安全,然后判断是否侵害社会秩序或公众利益.最后判断是否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04 定级新流程
对于新建网络、运营者应当依照等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本标准,在规划设计阶段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对于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网络可以由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统一组织定级工作。安全保护等级初步确定为第二级及以上的等级保护对象,其运营者应当依据标准要求分别进行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核准和公安机关备案审核,最终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
定级中的一般工作流程:
专家评审:定级对象的运营、使用单位应组织信息安全专家和业务专家等,对初步定级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评审,并出具专家评审意见 。
主管部门审批:定级对象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将初步定级结果报请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核准,并出具核准意见。
公安机关审核:定级对象的运营、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将初步定级结果提交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审查,审查不通过,其运营使用单位应组织重新定级;审查通过后最终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
企业合规通过等保2.0,完成备案审核后还需通过整改建设、等级评测的工作流程。
网堤安全一站式等保合规解决方案
等级保护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工作重点,网堤安全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安全服务项目经验,针对等级保护各个阶段同时可提供专业的等保咨询服务、安全防护产品、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运营服务。为各行业、各种场景的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提供全流程的保驾护航。
法律依据: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漏或者被窃取、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