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利好哪些公司
扩展阅读
网络插座wifi千兆 2025-04-24 17:35:22
海康录像机双网络设置 2025-04-24 17:35:11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利好哪些公司

发布时间: 2023-07-09 15:09:22

网络安全审查到底查什么

#BOSS直聘等被网络安全审查# #滴滴出行被下架#

原创:镇长本人

公众号:大树乡长



最近有一个新词:网络安全审查。


反垄断调查大家已经比较了解了,那网络安全审查是什么,又为什么好像特别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呢?



这件事要放在整个国际大环境尤其中美博弈的视角下去考量,比如下半年必然要进行的中美谈判。


最近关于网络安全审查说法很多,但有的太过于荒唐,小镇始终认为对企业要就事论事,要批评但不能造谣,要打击不当得利但也要保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造谣式的批评也分散了 社会 舆论,实不可取;这种造谣对企业正当利益如果造成损害,也理应付出代价。

先辟几个典型的谣言:


第一个:企业把国内数据卖给了美国换取在美国上市。


这个谣言太过低级,要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大多数业务仍然在国内,这么做简直自绝于人民,在美国上市本身也比较简单,没有必要这么做。


更何况,不要小瞧中国政府的威慑力,中美同为世界大国,如果有企业做了这种事,中国一定会追究到底,哪怕在一些方面做出让步也在所不惜,美国也没必要保护几个人。


所以,这个谣言可以停了,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企业在红线问题上绝不会犯糊涂。


第二个:有的质疑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伤害中国利益。


一些企业为什么去美国上市,跟VIE架构有关。拆掉VIE架构在国内挂牌上市大概成本是上一轮估值的3%,假如上一轮估值100亿美元,付出的成本大概是20亿人民币,确实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相比付出的资金成本,在国内上市审核远比美国严格、周期太长、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更大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外国投资者套现需求,中国现在资金监管太严,如果在国内上市,那外国投资者能拿到的只能是人民币,在香港又溢价太低。


至于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一般来说,国家其实是乐见的。毕竟业务在中国,在美国上市,拿外国人的钱发展中国,对中国没啥不好。


接下来,再简单分析下网络安全审查到底查什么?


直接上结论:审查的重点不在于企业已经做了什么,而在于查企业有没有能力做好信息安全防护。


就拿这几天来说:


1. 这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而且是依职权主动发起。被调查企业被认定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需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2.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是一个偏向于技术审查的办法,重点是审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


3. 被调查企业可能被查的是“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


4. 被查企业系统运行必然大量采购众多供应商提供的网络设备和服务,是否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将是审查重点。


5. 由于是首次启用网络安全审查,监管部门需要确定一些基本的原则,大概率需要启动特别审查程序,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审查的时间估计在3个月以上,可能持续到2021年底,这也跟中美谈判时间有一定关系。


至于审查结果和最终影响,今天就先不谈了。


为什么要查这些呢?举个例子。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个人隐私越来越多的被获取,比如一个人的行程、履历、聊天记录又或者录音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分析很多事情,比如说分析某些人员有什么样的特征,日常去哪里,家在哪里,跟什么人有接触等等。


这些信息一旦达到一个数量级,将具有战略性价值,会使得一个国家透明化。不在于有没有做,而是存在风险就必须重视。

我们当然相信成长在中国的企业是不会有胆子更没必要泄露这些数据的,但是面对外国的国家力量,我们的企业是否有能力保护这些数据?如何确保企业自己的员工不会出现问题?维持运营的相关设备和服务有没有问题?

而这些,就是本次审查的重点。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还将面临一个难题:美国通过的《外国公司承担责任法案》,明确要求在美上市公司证明“其不受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美国相关部门可以要求企业提供上市审计底稿和相关数据,届时如何处理将是很艰难的决断。


相比之下,反垄断不过是市场经济领域的事情。


最后提醒下有志于上市或者海外开拓的企业家,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大国,除了考虑行业、商业,还要考虑国家战略和政策,一些企业还应该把国际因素考虑在内。


时代变了,尽可能避免误判,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

❷ 为什么滴滴前脚上市就被网络安全审查

前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 社会 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新增第六条: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审查的重点评估对象新增了数据处理活动以及国外上市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如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毁损、非法利用或出境的风险以及被国外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等。

到底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以网络为主要的安全体系的立场,主要涉及网络安全域、防火墙、网络访问控制、抗DDOS等场景,更多是指向整个网络空间的环境。网路资讯及资料均可存在于网路空间内或网路外。“资料可视为资料的主要载体,资料是对资料进行有意义分析的价值资产,常见的资料安全事件有网络入侵、资料泄露、资料篡改等。而数据安全则是以数据为中心,主要关注数据安全周期的安全和合规性,以此来保护数据的安全。常见的数据安全事件有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

我们的《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商在处理个人信息方面设置各种铁笼,从收集个人信息到使用个人信息,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系统。在法律的层面,明确了网络运营者不能瞎收集、乱使用个人信息,并且设立了严苛的法律责任来针对瞎收集、乱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从法律上杜绝出现你刚打完某APP的网络电话说想吃火锅,打开某APP就给你推送火锅点的优惠卷等等这种荒唐的现象。让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信息更加安全,不容易被泄露。

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此后半个月里,“滴滴”网络安全审查事件一直在持续。从最开始“滴滴出行”APP被要求下架,到7月9日“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被曝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集体下架,再到近日七部门进驻,规格甚至超过了当初特斯拉的“五部门约谈”。

为什么滴滴前脚上市就被网络安全审查?因为滴滴“偷偷”上市的行为很容易让人怀疑一点——在美国纽交所IPO的过程中,滴滴是否泄露了中国境内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和其他数据。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也可能有所担心,便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相关规定对滴滴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信息泄露可能涉嫌犯罪,也就是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这个罪指的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行为。

所以,信息泄露不仅仅是个人的隐私问题,而且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社会 问题。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金钱和权力。个人认为,大范围的信息泄露的严重程度不亚于一场传染病的流行。

❸ BOSS直聘等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被查原因是什么

BOSS直聘等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被查原因与网络安全有关,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所以对这些涉嫌收集个人信息的app将会进行大力的整治。

据悉,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止风险扩大,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了新用户注册。

滴滴出行app也刚被下架:

7月2日,国家网信网曾公告,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随后在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❹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

在大数据的发展下,我国较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实际上,我国政府较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的发展,仅在2020-2021年,我国就发布了多条政策规范网络安全的发展。但是在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滴滴依然选择了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对我国网络安全的极大挑战。因此,我国应加快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保护我国公民的数据隐私安全。

在我国政府的重视下,不断推出政策促进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促使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13亿元,较2019年同比提升16.06个百分点。滴滴事件后,我国或会更加重视网络安全的发展,未来我国网络安全的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提高。


❺ 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频繁指出,网络安全产品、服务、数据处理活动以及国外上市,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本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凸显出相关部门的又一重视,无疑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施加一项重任和使命。

近年,随着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升级,相关部门对该领域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只有立法受到了监管,才能给企业带来管制和约束,从而为网络安全建设发力。

1、网络安全建设投入将提升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及最近的网络审查事件,会让企业加大对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依据目前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条例,来完善和整改自有业务的缺陷,以防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突然袭击”。这对于自认为没有攻击价值的企业明显是个很好的管制,不再吝啬投入预算于网络安全工作。

2、网络安全再次引起重视

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网络安全再次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滴滴早已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很少有人不知道该应用,“滴滴出行”通报被下架整改,大范围普及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可逆向而行。此外,也给相关处罚企业和其他广大企业一个提醒,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

3、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防范网络攻击固然重要,但也别忘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近期被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均于近期在美国上市。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都将时刻约束着企业,企业的系统、网站或APP等业务支撑平台都应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来做好相关工作。企业做到自身内部审查,发现安全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在网络安全审查面前才能从容应对。

❻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18项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哪些股票受益

①清华紫光

清华紫光在1999年底就推出了以“网络防火墙”和“网络加密技术”为龙头的包括防火墙、交换机、集线器在内的全线网络产品。2000年3月,公司出资 6000 万元成立了控股公司清华紫光顺风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清华紫光拥有65%的股权。其后,又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紫光比威 (BITWAY)网络技术公司,公司占有60%的股份。

清华紫光顺风信息安全公司主要以“UNISMMW”密码王系列安全/防范方面的产品为主攻方向,如各种网络协议加密机、应用系统安全平台, 为现有各类通信网及通信业务提供从物理层到高层及端到端的安全设备和系统。“UNISMMW ”密码王系列产品已通过了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并在全国150多个城市使用。比威网络公司将主推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的高端多协议安全路由器为龙头的全线网络产品, 为网络应用总体解决方案的实施提供更高层次的技术和产品支持。目前,国内厂商主要生产低端路由器,对高端产品尚无能力生产, 迄今为止,全球只有包括美国CISCO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外大公司在该领域拥有完整的技术和成熟产品。

从9月份开始,清华紫光将陆续推出高档企业级信息安全产品,包括UF5000 企业级防火墙产品,网络动态扫描及攻击检测产品,公司自己的安全网站,社会各界提供安全漏洞检测防范措施、在线专家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服务。清华紫光的防火墙和加密技术已经融入到公司的各类网络产品中,是上市公司中信息安全技术比较综合、完整的。

②清华同方

1997年同方与得实发展(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北京清华得实网络安全技术开发公司,该公司专业从事网络系统安全的产品开发和系统设计。注册资本60万美元,清华同方持有51%的股份。

1999年,清华同方推出了各种安全网络解决方案并自主开发了WebST、NetST网络安全系统软件,其核心操作系统达到B1级,是国内同类产品中唯一获得该安全等级的产品。其中Netst计费型防火墙V1.0、WebSTforAD3.1等三项产品获得了公安部颁发的《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另外,公司还获得世界最大的防火墙厂商CheckPoint、防黑客公司ISS和PC安全操作系统公司 SCO 的中国总代理权。 1999年清华同方在网络安全方面实现收益589万元。

③东大阿派

东大阿派的网络防火墙产品Neteye1.0于1999年5月通过公安部认证,并在政府、电信、电力、证券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拥有了辽宁联通、辽宁电信、浙江省电力局、辽宁省公安厅、华夏银行等一大批成功的案例。

2000年3月,东大阿派推出了Neteye1.0的升级版本Neteye2.0, 通过了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上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试,并获得公安部下发的销售许可证。该产品是东大阿尔派跟踪国内外最新防火墙技术,针对我国具体应用环境开发出的网络防火墙产品。不仅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全面访问控制、实时监控、安全审计、高效包过滤等功能,而且具有多种反电子欺骗手段、透明应用代理,双机热备等多种安全措施,非常适合我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使用。

东大阿派从未披露过其防火墙的销售额,我们估计累计销售额应在一千万元以下。

④华源发展

2000年1月,公司以增资方式投资612万元控股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而介入了网络安全产品领域。

上海华依科技公司是一家由三位自然人出资创办的专业从事网络安全技术开发和服务的民营科技公司。华源发展进入华依科技之后,将依托德国BIODATA 公司强大的技术支持,开发生产“防火墙”、链路加密、VPN等网络安全系列产品,项目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防火墙产品已经获得国家公安部颁发的许可证, 加密部分均采用国家公安部、中国密码委员会批准认可的专用核心模块。这三类产品几乎覆盖了从局域网到广域网、虚拟网的各种计算机网络所需的安全要求。华依科技还在上海信息城建立了唯一的专业网络安全实验室——华依BIODATA 网络安全实验室,成为上海信息产业七大实验室之一。

公司2000年中报未对华依科技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任何描述,可以推测目前公司的销售规模不是很大。

⑤海信电器

上半年海信电器自行设计、自主开发成功FW3010AG(8341)防火墙,并于2000年 4月顺利地通过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安全测试, 获得“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海信防火墙是一种应用代理型防火墙,它综合了包过滤和应用代理系统的特点。它利用源代码公开的Linux 操作系统和各种最新的技术方法,弥补了前代防火墙的种种缺陷和隐患。海信计划在2000年内,“8341防火墙”要成为国内网络安全市场的知名品牌,到 2003年争取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30 %以上。海信防火墙产品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另外,海信电器将运用配股资金5320万元用于Internet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 生产改造。 公司将在吸收国际先进防火墙产品的基础上, 自主开发设计的基于 Linux和Internet基础的防火墙,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⑥实达电脑

实达电脑从事防火墙生产的是其控股的北京实达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产品是朗新NetShine防火墙Ver1.0。此产品仅仅是实达电脑长长的产品线中的一小部分,对实达电脑的影响不大。

(2)加密产品生产

从事加密产品生产的有远东股份、上海港机、青鸟天桥、天宸股份等。

①远东股份

2000年3月,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所属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又名中国科学院数据通信安全中心)共同组建北京远东网络安全研究院, 并在常州设立网络安全产品软硬件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网络反击黑客软件系统等系列信息安全产品。公司将用配股资金 3747.69万元投入,持有研究院80 %的股份,项目建设期为2年。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国从事信息安全的唯一国家级实验室,代表了我国信息和网络安全技术的最高水平,将能为公司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技术。该研究院已经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ealAlert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CA证书系统”、“加密卡”、“安全虚拟子网系统软件包VPN ”等网络安全产品。但是这些产品还处于市场调研论证、开发等前期阶段,未能大批量生产。

为了更好将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化,公司还拟投资6347.53 万元在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设网络安全系统产品的生产销售基地,使之与北京远东网络安全研究院配套,形成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系列。

远东股份还积极展开与网络安全领域国际着名企业的战略合作, 包括在亚洲独家代理Axent公司网络安全产品, 该公司防入侵网络安全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代理Network Associant防病毒类网络安全产品, 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均在60%以上;与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产品供应商Cheak Point 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就目前形势看,网络安全系统产品已经成为了公司在高科技领域投资的的主导产品,而且技术和资金优势明显,有实力占据我国信息安全产品领域的领头地位。

②上海港机

2000年8月公司投资1000万元参股上海金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占其注册资本4986万元的20.06%。金诺公司主要从事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提供专业信息安全服务,被选为国家863 计划信息安全领域专项课题研究承担单位,同时被列入上海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并已获得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认证和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颁发的信息安全产品生产、销售许可证。

该公司主要产品有金诺入侵检测系统、金诺证券安全审计系统、金诺企业安全审计系统、金诺网络安全计费系统、金诺SSL等, 并为一些大型网络提供了安全全套解决方案和专业安全服务。金诺公司已和爱建证券、兴业证券、鞍山证券、江苏维维股份公司等单位签定了网络安全改造工程和企业VPN 专网总体设计及建设总包合同。

此外,金诺公司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金诺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并和国内信息安全领域最大的研究机构信息产业第30研究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及总参第56研究所签定了战略同盟协议,还与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产品供应商NAL 签定了汉化代理协议。

由于公司公布该投资计划时其股价已经上涨了3倍, 因此该信息近期可能是公司配合庄家出货的所公布的利好。从长期看,金诺公司发展情景可看好,特别是近期科技部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在全国设立了两个信息化安全产品基地,一个就是上海。金诺公司在上海基地中主力军,将投资参与上海基地的建设开发。对上海港机而言,如果仅仅做为一个投资,近几年金诺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不会太大。

③青鸟天桥

1999年9月,青鸟天桥投资1110 万元成立了北京北大青鸟顺风网络安全有限公司,青鸟天桥拥有64.9%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信息安全产品、商品密码产品、安全防范产品等的研制、生产、工程实施和销售。2000年8月,公司参股7.98 %的青鸟环宇公司与全球着名的网络安全厂商NAI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中国用户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青鸟天桥仅仅在1999年年报中披露过其JB-COMM 安全信息平台获得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并形成了批量销售。但是总体上讲,其信息安全产品主要有其子公司青鸟环宇研制开发,不是青鸟天桥本身的发展重点。

④天宸股份

1999年5月,天宸股份与深圳市海基业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信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上海海基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 1000万元,总投资额将达到6000万元(分批实施2000年6月30日前到位)。 天宸股份拥有该公司60%的股份。

该公司发起人之一的深圳市海基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我国着名密码学家、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肖国镇教授出任公司总工程师,在其主持下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信息加密算法及网络支付密码系统,已通过了国家密码委员会主持的鉴定。该网络支付密码系统已在银行系统的多次招标中中标,使公司在信息安全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海基业公司已被中国银行总行和农业银行总行选定为支付密码系统定点供应商。

2000年6月,由于天宸控股但无法实现对“海基业”的有效管理, 而且该公司已累计亏损1624347元,天宸股份决定撤回对海基业公司投资,公司投资损失97 万元。

❼ 用户信息超百万公司国外上市须审查,将带来什么影响

用户信息超百万公司国外上市须审查,相关企业海外上市门槛将会提高,有助于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事件发生

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据意见稿第二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以下简称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数据处理者(以下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意见稿第六条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运营者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报书;

二、关于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分析报告;

三、采购文件、协议、拟签订的合同或拟提交的IPO材料等;

四、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

以上内容参考澎湃新闻-国家网信办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审查

❽ 国家层面40多天两度出手,知网从被垄断立案调查到网络安全审查

6月24日15时17分,中国网信网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消息。具体内容为:“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2年6月23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据悉,知网掌握着大量个人信息和涉及国防、工业、电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卫生 健康 、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重要数据,以及我重大项目、重要 科技 成果及关键技术动态等敏感信息。”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3个部门联合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将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情形纳入网络安全审查。

去年12月7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报道《论文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九旬名教授维权获赔70多万元》引发强烈 社会 反响。资料显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CNKI中国知网是我国最大的中文数据库平台,囊括了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报纸、年鉴、工具书、标准、专利、 科技 成果等文献类型,资源覆盖基础科学、工程 科技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 科学、信息 科技 、经济与管理科学等学科范围。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摘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制度规范,组织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认为需要开展网络安全审查的,应当自向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包括形成审查结论建议和将审查结论建议发送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

特别审查程序一般应当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

当事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规定处理。

相关时间回放>>>

2021年12月7日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报道《论文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九旬名教授维权获赔70多万元》 社会 反响强烈,引发公众对知网如何平衡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讨论。

2021年12月10日

知网方面发布《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一道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向赵德馨教授表示诚挚的歉意。

2022年4月19日

知网方面发布《关于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服务的说明》:知网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为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文献保障服务。

2022年5月13日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2022年5月13日

知网方面发布公告: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 社会 责任。

2022年6月8日

知网方面发布通知:知网目前正在进行各项业务整改,欢迎 社会 各界对知网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2年6月12日

知网方面发布公告:即日起,中国知网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

2022年6月24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消息:2022年6月23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