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安部部署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账号黑色产业链“断号”行动,有何意义
公安部部署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账号黑色产业链的断号行动,这个时候这种行动就有利于维护环境的治安。
可以发现在这次断号行动当中,公安机关也会强化侦查打击,无论是平台还是相关的,一些方面都会进行检查。对于一些非法卖出的网络账号平台或者是一些网号黑号实名提供都要依法打击,其中解封换绑,或者是实名制以及养好这样的服务犯罪团伙都是需要诊治的。这样才能够强化行业的整治,也能够督促企业的实体责任落实,更能够营造安全的环境。
网络安全工程师就业前景
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但是,像网页篡改、计算机病毒、系统非法入侵、数据泄密、网站欺骗、服务瘫痪、漏洞非法利用等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那么,应运而生的网络安全工程师这一岗位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需求稳定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加,《网络安全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办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地实施,国内政企机构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很多大型或超大型企业,已经开始着手逐步建立自己的专业安全团队,以应对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日常威胁与突发事件。企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安全管理、安全运维、研发与测试、渗透测试与漏洞挖掘、应急响应、首席安全官等岗位。其中,安全管理类岗位需求量最多,占27.1%,其次是安全运维类岗位19.1%,研发与测试类占 16.2%。由此可见,市场对于网络完全工程师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并且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薪酬优势明显
根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中国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缺口巨大,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推高了整体薪酬水平。国内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平均薪资水平在12.2-17.8万元之间,高于国家专业技术人员及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薪酬优势十分明显。
国家支持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条规、活动,我们得以窥见国家对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重视:
2017年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该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促进网络安全人才交流。
201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世界技能组织的相关规定,将网络安全列为竞赛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选拔优秀人才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
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再次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管理办法》,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和新机制,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网络安全类专业,继续扩大网络安全相关人才培养规模。
由此可见,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不仅有国家政策给予扶持,而且就业需求呈稳定增长的情况,并且薪资优势也很明显,并且通过自身努力,也可以从基层技术员上升到具有一定级别的技术管理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网络安全领域,网络安全工程师属于越老越吃香的岗位,因为技术愈加成熟,自然工作会受到重视,升职加薪则是水到渠成之事。
⑶ 大数据有前途,还是网络安全有前途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大数据人才也逐渐成为了刚性需求,不仅前景广阔,薪资也是非常可观的。
但这些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你选择大数据方向,你至少得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倘若你的学历达不到这个要求找工作是相对比较困难的,特别对于学历背景一般,非相关专业的人士,估计面试的机会都不多。
目前,大数据技术正处于应用初期,此时人才招聘会更倾向于研发人才,研究生学位更容易获得大工厂的就业机会。因此,对于目前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想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更多的就业渠道,建议尽量拿到研究生文凭。
而网络安全方向相对要求就没这么高,一般情况下拥有大专学历就OK。而网络安全相对要求就没那么高,一般情况下大专学历就可以。在2021年网络安全行业人才发展报告中,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平均学历为大专和本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专科计算机相关专业或者非计算专业从事网安行业的。
因为,目前,网络安全企业更倾向于寻找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基础扎实、实战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强,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的网安人才,学历文凭和竞赛经验,并非是用人单位特别注重的能力特质。
为什么网络安全企业对文凭没有很高的要求呢?
原因在于,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企业应用的发展和元宇宙的萌芽,催生安全行业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相关人才远远跟不上规模的发展。据数据显示,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缺口超300万,而每年高校安全专业培养人才仅有3万余人。所以不得不改变策略,降低学历门槛来满足企业的需求!
况且,在薪资方面也并不比大数据方向差。据《2021瀚纳仕亚洲薪酬指南》显示,网络安全相关基层工作人员的年薪均在30万元到80万元(人民币)区间浮动。
⑷ 网络安全前景怎么样
在信息化的现代,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其将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演进。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源期、萌芽期、成长期和加速期四个时期,分别对应通信加密时代、计算机安全时代、信息安全时代以及网络空间安全时代。
目前网络安全正处于网络空间安全时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网络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断出台,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信息安全时代的区别在于网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仅凭传统的边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护,防护理念和技术发生深刻改变,主动安全逐渐兴起。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服务也越来越被重视。
⑸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趋势1:等保和关保条例有望出台并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蓬勃向好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要求和工作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望陆续出台,这意味着网络安全保护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要素将进一步细化,促使各行业各领域网络安全投入持续加大。
趋势2:网络攻防对抗朝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演化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普及应用,攻击方利用AI实现更快、更准地发现漏洞,从而产生更难以检测识别的恶意代码,而防守方需要利用AI提升网络安全检测、防御及自动化响应能力。网络安全将从现阶段的人与人对抗、人机对抗逐渐向基于AI攻防对抗发展演化。
趋势3:数据安全相关法律的出台加速完善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民法典》明晰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内涵、原则和条件,《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立法进程加快,有望陆续出台,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开等环节的法律约束将更为规范,数据安全合规管理将成为各行业的必备能力,促进各行业多维度落实法律法规要求。
趋势4: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看涨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单位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但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没有跟上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预计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缺口将突破百万,而实战型实用型的网络安全人才也将在2021年面临很大的缺口。
趋势5:数据交换共享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
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数据的共享是数据开发、利用和增值的重要一环,但数据安全一直是制约数据共享的瓶颈。平衡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加速释放数据要素市场红利,促进数字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
⑹ CICV 2023 |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峰会成功召开
2023年5月17日、18日,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3)期间,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峰会”在北京亦庄成功召开。峰会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多位资深专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政策法规动态、ICV安全前沿技术探索实践、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新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新技术与应用等内容展开深刻讨论。本次峰会包括ICV安全政策法规动态和ICV安全技术探索实践两个主题演讲环节。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任会议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世春和创新中心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方锐任联合会议主席。
(一)院士寄语,领航ICV安全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为大会致辞。李院士表示,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通向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必由之路。当前智能网联安全技术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ICV安全顶层设计持续发力,相关政府部门正在加强部署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工作;二是ICV安全产业链积极布局,主要国际整车厂商、零部件供应商都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第一的企业发展战略;三是ICV安全技术研发亟待突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仍然处于研发突破时期。李院士提出,一是要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夯实基础科研能力;二是要打造智能网蔽悄纯联汽车安全系统,布局中国ICV安全产业链;三是要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突破智能网联安全关键技术、驾驶信息共享、驾驶地图共享、驾驶行为规范、驾驶场景赋能等网联协同经济。
围绕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新技术与应用,邀请到中汽智联智能驾驶场景安全架构高级研发经理刘应心、安似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亚太区安全解决方案技术经理杨瑾婧、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斌、哲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功能安全经理张蕾和瑞典国家道路交通研究院交通道路研究负责人Jonas Jansson,对预期功能安全场景管理平台、系统安全分析、预期功能安全实车测试、自动驾驶安全完整性论证、自动驾驶安全技术等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享。
本届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峰会已圆满落下帷幕,感谢与会嘉宾的大力支持。未来创新中心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凝聚专家同行智慧,为行业搭建更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讨平台,共话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共同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稳定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观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⑺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
网络安全态势紧张,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2019年上半年,CNCERT新增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约3200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次数日均达约998万次,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9年上半年我国境内峰值超过10Gbps的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事件数量平均每月约4300起,同比增长18%;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录通用型安全漏洞5859个。网站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CNCERT自主监测发现约4.6万个针对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境内外约1.4万个IP地址对我国境内约2.6万个网站植入后门,同比增长约1.2倍,可见我国网络安全态势紧张。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短期内是通过频繁出现的安全事件驱动,短中期离不开国家政策合规,中长期则是通过信息化、云计算、万物互联等基础架构发展驱动。2020年网络安全领域将进一步迎来网络安全合规政策及安全事件催化,例如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2020年作为
“十三五”收官之年,将陆续开始编制网络安全十四五规划。在各种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