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资讯 » 有什么查中医病例分析的网站
扩展阅读
苹果电脑打不开新商盟 2025-02-08 04:27:08
下载软件电脑黑屏闪 2025-02-08 04:27:06
无线网络没有wifi怎么办 2025-02-08 04:27:05

有什么查中医病例分析的网站

发布时间: 2022-04-24 16:27:59

Ⅰ 请问大家在那些网站可以查到中医治疗的资料

你可以到中医的这一类的网站单独查询,相对来说资料可能会更加全一些的,也会比较好一点。

Ⅱ 湖北省中医院官方网站病案室在哪

摘要 你好,目前医院病案都没有对外开放,所以无法查询得到,也关系到个人隐私

Ⅲ 我想查一些中医方面的资料到那个网站找

不要在网上查,如果喜欢中医学,建议买一套《中医临床备要》,内容比较全面。

Ⅳ 求中医病例分析!

患者女,58岁,就诊于1998年12月1日,主诉:肺心病一年.现病史:肺心病一年,气短,心烦,心悸,疲乏无力.本次发病因生气后心悸,气短加重.用西药效不佳,症见气短,心烦,心悸,疲乏无力.胸胁苦满,舌质稍红,脉虚弦.
胡某,女,50岁,工人。2001年8月10日初诊。
主诉:呕吐反复发作3月余。症状加重2天。
病史:3月前因高热一周,热退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呕吐稍缓解,但未能根治。时作干呕,2天前因睡眠不佳而又出现呕吐而来院就诊。现症见:时作干呕,或仅唾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
徐某,女,27岁,1998年5月6日入院。
主诉:咽中不适,如物梗塞,胸闷,胸胁胀痛已4月余。
病史:4个月前因失恋与男友分手后,经常失眠,多愁善虑,精神抑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情不舒则更明显。曾到市某医院喉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而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现在症见: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胸闷,胁肋胀痛,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Ⅳ 中医病例分析!!!!!!急急急急急!~!!!!!!!!!!!!

病例一 患者, 男, 5岁 患儿突然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8.5℃,伴喷嚏、流涕、面红、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白、脉浮数。-----是风寒夹热

病例二 患者,男,55岁。素有胃疾,喜温喜按,纳食不佳。一周前因气温骤降,胃脘疼痛更剧,经服西药三天后症状缓解,但今晨大便下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以虚寒为主,兼有痞满。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服西药的副作用。

病例三 患者,男,50岁 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因与人争吵后出现眩晕头痛,测血压:170/95mmHg,伴面色红赤,失眠多梦,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肝阳上亢、阴虚有火。

病例四 患者,女,55岁 患者因劳累过度出现胸闷,心前区发作性疼痛,每次发作持续十几秒,伴左侧上肢内侧放射痛,气短,面色苍白,唇舌青紫。-----病在心经、气血两虚

病例五 患者,男,44岁。脘腹拘急时痛,喜温喜按三年余,并伴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弦细。----虚寒、气阴两虚。

Ⅵ 中医病例分析,求解答。

你好,很高兴为解答。
主诉:经血非时瀑下不止,淋漓不尽,血色淡,质清,伴神疲,乏力,气短,纳差无味,舌淡苔薄,脉虚。<br><br>证型:脾气虚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方药:固冲汤或固本止崩汤加减。
药 :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茜草根,白芍,煅牡蛎等

Ⅶ 求中医学病例分析

主证:胃脘痛 中气下陷型 西医诊断:胃下垂
辩证分析:患者脘痛20年,每因过劳或多食而胃痛或症状加重,食后脘胀,久病必虚,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而出现神疲肢怠,懒言气虚之症,过劳而耗气,过食则更伤脾胃,久而久之导致了中气下陷,舌淡红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薄腻,脉细均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则:补中益气。
治法:补中益气汤。

Ⅷ 中医诊断病例分析

1.月经先期,脾不统血型,辩证分析自己分析;2.胸痹,心脾亏虚型,自己分析;只有我可以偷懒……

Ⅸ 中医病例分析题

第一例很明显是外感风热表证。发热恶寒少汗、鼻塞流涕、舌苔薄、脉浮可以看出来是表证。痰黄、咽喉红肿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可以知道为风热。
第二例心火亢盛。心火亢盛则心烦多梦、口渴、口角糜烂、脉数。热则伤津,便秘。舌尖主心,舌尖红则心火盛。心火移热于小肠则小便赤痛。

Ⅹ 中医病案分析

病历一
1.中医病名——牙痛
风火牙痛
2.病机分析:中医辨病辩证依据: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属于中医“牙痛”之诊断,患者外感风热邪毒,内侵牙体及龈肉,邪聚不散,气血留滞,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故见牙龈肿痛,进食尤甚,得冷则减,遇热则痛,邪客于阳明,邪气循经上扰,故见心烦,便结,阳明经气不利,传入少阳,《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故见寒热往来,口干口渴是也。 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阳明热盛伤津之象, 综观脉症,本病病位在牙,病性属实,为风火牙痛之证。
3.确立治法:疏风清热 益气生津
4.处方用药:白虎加人参汤合小柴胡汤化裁
知母10g 石膏20g 炙甘草6g 粳米10g
人参6g 柴胡10g 黄芩15g 金银花15g
黄连3g 薏米仁20g
3服 水煎服 每日一剂 早晚分服
病历二有点问题,大便色黄如酱,是什么颜色,酱油可是黑褐色的哦,应该是黄褐色
1.中医病名和证型:泄泻—暑湿泄泻
2.病机分析:中医辨病辩证论证依据: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属于中医“泄泻”之诊断。患者感受暑热之邪,分清泌浊失职,水谷糟粕混杂而下,而发为泄泻,暑热夹湿伤于气分,故见胸腹灼热,湿邪郁于中焦,故见呕恶,苔黄垢腻,脉濡数,为暑湿内蕴之象,综观脉症,本病本为在肠道,病性属实,为暑湿泄泻之证。
3.治法讨论:治法:清暑化湿。方药:黄连香薷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