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搭建nas私有云服务
远程访问NAS搭建私有云的方案有很多,如果希望兼顾访问速度、金钱及搭建操作成本,可以考虑下蒲公英异地组网,没有公网IP,不用设置或替换现有路由器就可以搞定~
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下方:
以蒲公英X1搭配软件客户端为例:
首先,将蒲公英路由器接入同一局域网,完成上网设置。
随后,进入云管理,即可添加组网成员,并开启旁路模式。
Step1.添加组网成员
Step2.开启旁路设置
此时,远程PC、手机只需登录软件客户端,通过NAS的局域网IP就能访问到其中的共享文件~
如果组网成员之间处于P2P模式连接,传输文件取决于双方带宽,就完全不会有任何限速!
⑵ 搭建私有云要做哪些准备
给你列了一下,希望对你有用。
1、服务器,私有云是将数据储存在本地的,那么就需要一个载体,可以选专业的服务器、优质配置的电脑主机、云盒子云盘一体机。
2、软件,自己有技术的可以自己敲代码,没有IT背景的选择一款成熟的云盘软件,比如云盒子私有云盘。
3、授权,软件激活需要的授权,直接联系官方工作人员授权
4、账号搭建,根据自己公司的架构搭建文档结构,然后上传文件、设置账号权限等
如果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加入光闸、电闸 、IM、对接OA的,特殊功能定制的,可以连续云盒子客服。
⑶ 用什么来搭建私有云,公有云,该如何搭建
蒲公英路由可以配合NAS搭建私有云,具体教程可以搜索,挺多人这么弄的,还可以把不同地区的局域网组建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型的虚拟私有局域网,共享资源、互相访问都ok
⑷ 私有云如何搭建,所需要的软件有哪些运行的应用程序有哪些类型(b\s,c\s,还是类似于autocad的程序)
“私有云”是一个市场词汇,它指的是在一个私有数据中心挂载应用程序和服务器或者存储空间,然后提供这些资源的按需访问。通过这个方法,您可以快速地部署新应用程序、服务器和存储(以逻辑磁盘的形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花费几周或几个月时间确定需求,申请预算,选择合适产品,然后才获得服务器,再进行部署。
构建私有云有哪些重要性?
将您现有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器基础架构迁移到私有云的虚拟服务器上,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现在的高端刀片服务器相比以前的独立服务器,由于能耗显着下降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您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数据中心空间(有时候可以使用一个机架的少量刀片服务器替代一整排的服务器,数量可能减少一半),在同样的空间部署更多的服务器,或者减少数据中心面积和制冷成本。
私有云的构成元素
实现私有云的基础是服务器虚拟化:通常是使用Intel x86架构和VMware、Citrix或Microsoft的超级管理程序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许多虚拟机。服务器虚拟化能够提高CPU和RAM的利用率,因为大量的虚拟机都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而这些资源原本是空置的。例如,能够扩展内存架构的高速多核服务器Cisco USC刀片服务器最多可拥有32个处理内核及384GB内存,它最多可以运行100个虚拟机,每一个虚拟机都有4GB内存(这是Windows或Linux服务器通常配备的内存数)。
除了优化资源利用率,服务器虚拟化也使您能够快速创建服务器。您所需要做的就是定义好虚拟机,指定虚拟服务器所需要的RAM、CPU和外部资源。理想情况下,您会得到一组预定义模板,您可以使用模板创建新虚拟机,从而不需要从CD/DVD ISO镜像创建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私有云架构的第二个构成元素是虚拟化存储,或者按需创建虚拟磁盘,然后将它们附加到所需要的虚拟机上。虚拟磁盘通常是以大型共享文件系统的文件方式存在的;您只需要一个服务器虚拟化软件(VMware的vSphere或Microsoft 的Hyper-V)和一个足够大的存储阵列就能够部署这些虚拟存储。
最后一个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是,需要一个自助服务入口,这样用户(各个部门或应用程序团队)才能够创建新的虚拟机和磁盘。对于小型企业,由虚拟化软件(例如,VMWare的vCenter)提供的GUI工具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而大型企业肯定需要更高级的软件,它们要支持基于用户和角色访问控制的隔离。最新发布的VMware vCloud Director或Cisco UCS Manager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分阶段构建私有云
私有云基础架构的构建通常包含以下三个阶段:
试点项目;
部署更大型服务器和存储基础架构,将现有的服务器迁移到虚拟化环境;
实现带有自助服务入口的真正私有云,并在需要时实现按需支付机制。
这些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因此最好采取以下测量步骤:
通过市场调研,选择服务器和虚拟化平台。我个人推荐使用Cisco UCS和VMware。其他可能会根据原有的部署选择包括IBM或HP的机架服务器,或者Microsoft或Xen的超级管理程序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您已经拥有存储阵列;您只需要保证它有足够的空余空间即可。您通常需要给每一个虚拟机分配几个GB的磁盘空间(除了需要存储的用户之外);这样虚拟磁盘很快就会消耗TB的空间。
在部署新基础架构并熟悉它之后,要创建一个虚拟磁盘模板(例如,一般为Windows和Linux服务器),然后开始使用虚拟机来满足所有新服务器的需求,从而得到简化。当人们都认同虚拟化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之后,您可以开始将现有的应用程序迁移到虚拟化环境,以改进性能和减少数据中心成本。
您还需要知道什么?
服务器/磁盘虚拟化和私有云概念是非常棒的工具……但是仅此而已。您需要灵活地使用这些技术,否则您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大多数IT组织都需要改变他们的组织架构以及整合网络服务器和存储团队的过程,因为他们需要紧密协作来创建这样一个环境。
⑸ 如何用windows搭建私有云
现在,人们是否产生出采用微软系统建立起一个私有云的想法。尽管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并不属于最恰当的选择,但微软在2012年发布的系列产品确实变成为成熟而稳定的象征,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在云方面的所有需求。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如何仅仅依靠微软软件的支持就建立起一个私有云来。
问题的核心关键就在于应用
在微软系统环境下,人们首先需要作出的决定就是用来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模式。如果希望获得连续实时的高可用性或容错功能,就需要确定是在应用层面提供出来,还是不得不在基础设施层面进行尝试予以实现。
应用程序层面的容错能力——举例来说,SQL复制功能现在就已经能够支持复制到微软的Azure云中——通常都会属于首选。实际上,这就意味着配置选项中具备有更高的灵活性,甚至连完全混合云以及广域网部署之类的复杂环境也能够被包括进来。
为了实现将软件变成为可以交付服务的目标,微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入——IIS8、SQL服务器、Hyper-V 3.0以及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组合——可以让各项服务成为一种易于部署非常环保的实用选择。
存储方面的选项
在正式启动虚拟机之前,用户需要考虑到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它们需要保存在什么地方。毕竟,只有在了解到高可用性或容错功能能够达到的实际程度,我们才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确保存储方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作为一种真正的容错基础设施,Server 2012提供了群集共享卷(CSV)功能。不过,尽管CSV上的虚拟机可以支持自动精简配置,但却没有包含重复数据删除处理功能。
而如果用户将Server 2012作为私有云支撑存储来使用的话,这可能就会成为一项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处于虚拟桌面基础设施的情况下。
由于微软意识到它会属于一种让部分系统管理员深感不快的妥协,因此对于卸载数据传输(ODX)功能的支持也被加入进该操作系统之中。这样的话,如果用户希望使用第三方的文件管理器来弥补功能方面的差距,ODX就可以利用指挥文件管理器在内部进行各项操作的方式,确保网络带宽以及中央处理器时间等方面都节省下大量资源。
互联网小型计算机接口(iSCSI)、光纤通道支持以及多路径输入/输出(MPIO)已经成为该操作系统的内置功能;实际上,人们现在就可以为虚拟机添加虚拟光纤通道适配器。
这些项目不仅增加了Server2012在作为云中虚拟机管理主机的灵活性,而且还提高了它们在来宾环境下容许虚拟机使用额外冗余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支持程度。
对于那些使用自动精简配置的用户——我怀疑这会属于绝大多数——来说,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已经可以支持取消映射,并且能够与精简配置的VHDX文件直接兼容。
由于虚拟磁盘碎片的唯一来源就是自动精简配置,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利用Server2012的设置将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控制到最低程度。此外,全面的自动精简配置也可以为采用虚拟IDE以及虚拟SCSI连接的磁盘提供支持。
至于非关键性工作负荷,则可以选择利用Hyper-V副本工具来提供支持。它可以对一台虚拟机进行镜像处理并将生成文件复制到另一台主机之上。
接下来的时间,它还能够对数据块进行持续更新,确保虚拟机的备份副本在5至15分钟之内跟上主系统的变化,即便是通过广域网进行复制的时间也不会有所例外。此外,副本还可以支持版本控制功能。
在Server 2012之中,涉及到虚拟化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并且服务规则也开始提供支持。举例来说,活动目录域控制器已经能够对通过副本回滚到先前版本或利用以前域控制器模板进行克隆的情况进行监测。
这极大地提高了副本之类实用功能可以带来的效果,并且减少了真正容错虚拟机对群集共享卷(CSV)之类宝贵空间的需求。
这些虚拟机副本属于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还可以保存在没有群集共享卷的系统中。这使得我们能够让自动精简配置以及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与此同时利用Hyper-V 3.0无共享实时迁移技术实现虚拟机迁移之类的核心重要功能依然得以确保。
正确的答案就应该是:除非用户确实存在对于零当机容错功能的急切需求,否则就不应该在没有共享存储的情况下让微软2012系列产品来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之类的云功能。
此外,Server 2012还可以将虚拟机保存在SMB3.0共享环境中,让相关成本以及各项部署措施涉及到的复杂性进一步下降。这时间,可靠性将不再成为问题:SMB3.0已经包含有大量实用功能,其中就包含有基于MPIO的恢复能力以及高速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方式。
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存储空间,微软已经是第二次进军存储虚拟化领域了。由于它确实从公司曾经钟爱的家庭服务器配备的硬盘扩展器技术之中获得过部分功能,从而让存储空间能够变得非常可靠并且可以支持企业级应用环境。现在,它可以容许对将存储连接到主机上并分发给应用以及Hyper-V之类应用的具体过程进行抽象化处理。
开发自有的解决方案
一旦完成了可用性以及存储需求方面的规划,我们就可以启动System Center 2012 SP1了。作为Server2012的插件,它可以实现很多种特色功能;这其中就包括有,为虚拟机裸机配备管理程序,将新安装的系统添加到域中,以及让云中其余部分都采用相同的初始设置。
群集感知更新工具则可以与系统中心提供的各项功能相结合,确保主机在出现中断——不论是计划中的更新处理,还是电源问题导致的临时故障——时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处理,让正在运行中的虚拟机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系统中心协调功能不仅可以用来对虚拟机穿越基础设施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能够全面掌握系统中的具体内容,从而做到打破相应层面,实现依据所需功能以及服务进行调整的目标。
在微软2012系列产品中,还有很多——相当多——功能值得用户进行深入研究。毕竟,所有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人们实际需求情况。如果用户喜欢仅有powershell的环境,就可以利用微软免费Hyper-V服务器来建立一个私有云。要是用最通俗的汽车来比喻的话,这种系统就相当于从零件状态建立起自己的车队来。
如果用户希望使用到基本虚拟化管理工具的话,Server 2012内置的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就可以提供相应帮助。而这种做法看起来就象利用工厂预先组装好的车辆来建立起一支车队来。
如果说前面两种做法就类似对一支车队中的全部车辆进行维护,系统中心2012则相当于对国内的每一列火车都进行监控以及自动管理。实际上,这就属于虚拟机管理工具加管理解决方案与真正私有(或者混合)云之间的本质差别。
⑹ 用路由器搭建私有云盘可以做网站吗
可以的 不过要做穿墙不稳定而且比较麻烦,现在云服务器不贵,几十块钱一年,很稳定,个人觉得没必要这么做。另外问一句楼主,是准备自己开发网站吗?
⑺ 如何在一台电脑上搭建一个私有云平台
在一台电脑上搭建一个私有云平台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网络搜索“私有云企业网盘”或直接搜索“云盒子”,进入官网下载Windows服务器一键安装包即可。
⑻ 云计算培训专业学校哪家好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云计算产业开始兴起并被人们熟知。而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云平台的融合更是推动了云计算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应的云计算开发相关人才成为了香饽饽。
可以在千锋试听两周。整个周期你将学到这些内容:
第一阶段课程为Linux云计算网络管理实战,学完此阶段学员可以根据网络协议准确判断error的位置、可以在交换机上进行VLAN的划分、可以利用抓包工具分析网络数据;
第二阶段课程为Linux云主机系统管理和服务配置实战,学完此阶段学员可对Linux系统进行基本的管理操作、可以在Linux系统中配置部署域名解析服务、能够在Linux系统中配置LAMP架构的网站服务;
第三阶段课程为Linux Shell脚本自动化编程实战,学完此阶段学员可以使用awk or sed在命令行中处理文本文件、实现服务器的初始化、批量传输文件、编写运维工具;
第四阶段为开源数据库MySQL DBA运维实战,学完此阶段学员可以搭建MySQL主从复制的架构实现数据实时备份、可以运维MySQL组建的集群、能够实现数据可视化操作;
第五阶段课程为企业级自动化项目及公有云运维实战,学完此阶段学员能够部署出一台服务器给多台主机安装系统、可以利用Ansible管理成千上百台服务器、利用Nginx部署支持高并发的网站、部署Zabbix来监控主机的异常情况,以及编写自定义报警处理脚本;
第六阶段课程为大型网站高并发架构运维实战,学完此阶段学员可以做网站的容灾策略,保证服务的在线率、利用Nginx缓存加快用户访问网站的速度、提高网站的并发量;
第七阶段为Python Linux自动化运维开发实战,学习目标1.python运维工具编写2.python管理Amazon EC2服务器3.python管理数据库;
第八阶段为企业私有云架构及运维实战,学习目标:1)能够在企业中构建私有云平台;2)维护私有云出现的错误;3)搭建混合云。
⑼ 如何搭建私有云平台
众说周知Amazon EC2是一个公共云的计算平台,属于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这类.
现在有一款开源的项目Eucalyptus(Elastic Util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Your Programs To Useful Systems),同样实现了Amazon EC2的功能,由于其开源性,注定了搭建一个私有的云计算平台成为可能. 更方便的是Ubuntu9.10服务器版已经集成了Eucalyptus这个开源软件,使的搭建企业私有的云计算平台变得方便而简单.
下面我们将一步步来搭建这个私有的云计算平台.
一 准备工作
1) 至少准备两台机器, 当然我这里是用虚拟机软件(Sun VirtualBox)来虚拟出两台实际的机器 (如果你也采用Sun VirtualBox,有些注意事项,可以参见后面的附录一)
2) 底层操作系统: Ubuntu9.10 服务器版 (http://www.ubuntu.com/cloud)
3) 云服务环境 : Eucalyptus , ( Ubuntu9.10 服务器版 内置) http://eucalyptus.com/
4) Eucalyptus 命令行客户端
5) Eucalyptus客户端: Elastic Fox ,这是一个firefox插
件 : http://developer.amazonwebservices.com/connect/entry.jspa?externalID=609
--------------------------------------------------------------------------
二 云计算服务的搭建(使用Ubuntu自带的向导,十分简单的哦)
1) 一台机器, 作为Cluster(Front End) , 命名为: ubuntu-cluster , 它包含了如下部分
1. Cloud Controller (clc)
2. Cluster Controller (cc)
3. Walrus (the S3-like storage service)
4. Storage Controller (sc)
5.
2) 至少一台机器作为Node, 命名为: ubuntu-node1,它包含了如下部分
Node Controller (nc)
3) 在作为Cluster的机器上 ,安装基本系统: Ubuntu9.10 服务器版
1.安装引导时,要选择 "Install Ubuntu Enterprise Cloud"
2. 安装过程中,如果提示"Cluster" 还是"Node",一定要选择Cluster
3.安装过程中,提示"Configure postfix" 时 选择 internet Site
4. 安装过程中,提示"Name your cluster" 时 ,请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比如我取之为: cluster1
5. 安装过程中,提示"a list of available IP addresses on your network", 一定要选择一个可用的公共IP段.
4) 在作为Node的机器上 ,也安装基本系统: Ubuntu9.10 服务器版
1.安装引导时,要选择 "Install Ubuntu Enterprise Cloud"
2. 安装过程中,如果提示"Cluster" 还是"Node",一定要选择Node, (如果Cluster正在运行,这一步可能不会出现,自动会选择Node
3.安装完一个节点后,,后续的节点可以采用克隆方法,参见后面的 附录二
5) 在Cloud Controller(位于ubuntu-cluster)上注册所有的Node机器: 在ubuntu-cluster上执行:
1. sudo euca_conf --no-rsync --discover-nodes
2.
至此,一个私有的云计算平台已经搭建好了,下面就开始说,如何使用了,很简单吧!
三 云计算平台管理之命令行工具(Euca2ools)
1)在 https://YourIP:8443 中注册个人信息然后登录下载 证书 euca2-yourname-x509 .zip
2) 在客户端机器上执行
1. $ mkdir ~/.euca
2. $ cd ~/.euca
3. $ unzip euca2-yourname-x509 .zip
4. $ chmod 0700 ~/.euca
5. $ chmod 0600 ~/.euca/*
6.
3) 在客户端机器上执行, 安装 Euca2ools 和 EC2-API-Tools
1. . ~/.euca/eucarc
2. echo "[ -r ~/.euca/eucarc ] && . ~/.euca/eucarc" >> ~/.bashrc
3. sudo apt-get install euca2ools
4. sudo apt-get install ec2-api-tools
5. sudo reboot
6.
4)在客户端机器,使用 Euca2ools 上传 Kernel / Ramdisk / FS Image (使用者可注册 Image,但只有管理者才可注册 kernel/ramdisks)
1. 目前 Eucalyptus 系统上没有 Kernel、Ramdisk 和 FS Image,所以我们使用官方提供的 Image (上传需要用到三个指令)
1. euca-bundle-image - 打包好将要上传的档案
2. euca-upload-bundle - 上传到 Eucalyptus
3. euca-register - 注册上传的档案
4.
2. 上传Kernel,如:
1. euca-bundle-image -i /boot/vmlinuz-2.6.31-14-generic-pae --kernel true
2. euca-upload-bundle -b kernel -m /tmp/vmlinuz-2.6.31-14-generic-pae.man
ifest.xml
3. euca-register kernel/vmlinuz-2.6.31-14-generic-pae.manifest.xml
4.
3.上传 Ramdisk
1. euca-bundle-image -i /boot/initrd.img-2.6.31-14-generic-pae --ramdisk
true
2. euca-upload-bundle -b ramdisks -m /tmp/initrd.img-2.6.31-14-generic-pa
e.manifest.xml
3. euca-register ramdisks/initrd.img-2.6.31-14-generic-pae.manifest.xml 4.
4. 查看已上传到档案:
方法一: https://YourIP:8443/#images
方法二: euca-describe-images
5. 根据查看的结果,上传FS Images:(分配 Kernel 和 Ramdisks 给 VMs 有三种方法,见附录三)
1. tar zxvf karmic-server-uec-i386.tar.gz
2. euca-bundle-image -i karmic-server-uec-i386.img --kernel eki-977213C6
--ramdisk eri-0CBA157D
3. euca-upload-bundle -b images -m /tmp/karmic-server-uec-i386.img.manife
st.xml
4. euca-register images/karmic-server-uec-i386.img.manifest.xml
5.
5) 申请 key pair,以便 ssh 登入 instance
1. ec2-add-keypair mykey >mykey.private
2. chmod 0600 mykey.private
3.
6) 在客户端机器,开启虚拟机.
1.查看 euca-describe-images ,获得希望启动Image emi
2.启动一个虚拟机:
1. euca-run-instances -k mykey -n 1 emi-8022139D
2.
3.查看这个虚拟机的基本信息,比如IP地址,和 此实例id
1. euca-describe-instances
2.
4.登录这个新启动的虚拟机
1. ssh -i mykey.private [email protected]
2.
5.终止这个虚拟机实例
1. euca-describe-instances(获得instance-id)
2. euca-terminate-instances <instance-id>
3.
附录一: 虚拟测试环境的搭建:
1.虚拟机软件: Sun VirtualBox
2.管理 -> 全局设定 -> 网络 中 选择 "Host-Only" 点编辑,然后选择 "DHCP服务器", 禁用"启用服务器"
3建立两台虚拟机, Linux/Ubuntu ,网络选择Host-Only方式
4在宿主机器上,将可以联互联网的 网卡设置为 针对 Host-Only 网卡的共享
说明,这里之所以采用 , Host-Only + 通过宿主机器共享上网 ,而不采用Bridged的联网方式,是前者可以在离开网络支持的情况下, 虚拟机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
⑽ 如何搭建私有云云平台
个人搭建私有云的话我建议可以同NAS+蒲公英路由器来DIY私有云的方法。
首先要配置NAS共享文件夹:
1、登录NAS界面后,在“控制面板”中找到“共享文件夹”。
2、新增共享文件夹(可设置用户权限)。
配置蒲公英智能组网:
1、 登陆蒲公英管理后台完成组网设置。
2、在“智能组网”中创建网络。
2、在搜索栏输入设备名可以快速定位NAS,鼠标右键点击NAS,选择“ping子设备”测试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