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资讯 » pubpeer是什么网站
扩展阅读
苹果orange软件 2025-02-05 16:45:54

pubpeer是什么网站

发布时间: 2022-03-11 19:50:25

⑴ 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被质疑论文造假是怎么回事

自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截至目前,PubPeer网站上能检索到有上述被质疑图像异常、作者署名包含董晨的论文有24篇。

在这些论文里,出现了部分实验图像在不同项目中重复出现,但标记数值不同的问题;两幅实验图像相似度极高;不同指标的直方图完全一致的情况。目前发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

(1)pubpeer是什么网站扩展阅读

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

媒体查阅到的24篇论文,全部由董晨担任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导师担任通讯作者的情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普遍。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责任,因此通讯作者不只是个“通讯员”,实际上要保证文章的可靠性,对论文发表中各类问题负责。

因此,此番无论涉及的学生或博士后是否的确是“无意出错”,作为通讯作者的董晨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把关不严”责任,这一责任无法推脱。这也提示各位学界“大佬”,维护自己的学术声誉,不只要对自己撰写的内容负责,更需要对整个团队负责。涉及学术问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⑵ 文章被挂pubpeer会通知杂志社吗

知道的。
文章被挂上pubpeer杂志社是知道的,但只要问题不是太严重是没事的,不会被撤稿的。
Pubpeer是个全球公开的同行评议网站,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在上面表达自己对已发表文章的看法。. 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都能对任何文章进行评论或质疑。

⑶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曝涉嫌论文不端是谣言吗

我认为不是谣言,因为即使有些是误判,但还是有几个点詹起敏团队并未做出解释。

即使有些是误判,但还是有很多是真正存在的事实。因此我认为这并不能说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曝涉嫌论文不端是谣言。而且这些存在于论文中的问题,即使不影响实验结论,那也应该及时向期刊反应,及时改正错误信息,毕竟学术论文讲究的是严谨和科学,科学没问题了,那为什么不能精益求精,让这篇论文看上去更完美呢?

⑷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被指涉嫌25篇论文不端是怎么回事

海外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涉嫌论文“造假”。在詹启敏遭到质疑的25篇论文中,大体可分为三类:实验图像重复,违反动物实验伦理以及实验结果或存在常识性错误,还有个别为引物无效或缺失。

25篇论文中有两篇被指违反动物实验伦理的文章,尚未得到詹团队的回复,均发表于詹启敏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期间。其中一篇文章于2010年发表在美国临床研究协会主办的《临床研究杂志》上。

在PubPeer上,留言中贴出了论文中一幅有6只实验鼠的图像,并发问称,作者能否澄清本研究获得的肿瘤大小?这些符合您所在机构的动物道德准则吗?这篇论文詹启敏为通讯作者。

这25篇论文发表时间横跨1998年至2019期间,贯穿詹启敏任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到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期间,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遗传与基因组学杂志》《细胞死亡与疾病》《临床癌症研究》等杂志上,多数期刊影响因子为10以内。提出质疑者,除了其中一篇为知名打假人毕克之外,其余24篇主要由两个匿名账号所为。

(4)pubpeer是什么网站扩展阅读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也曾被质疑:

今年5月起,PubPeer网站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署名的24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

对此,董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称,他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0名前博士生和博士后对自己担任通讯作者的20篇论文进行了审查,并在一周内,对Pubpeer网站上每个受到质疑的问题进行了详实回答。董晨强调说,从他们的调查和解答中可以明确表明, 这些论文没有造假,不存在学术不端。

在对受到质疑的一篇论文的回应中,董晨表示,“我们欢迎旨在提高科学质量和严谨性的建设性批评。

然而,这些质疑表现出对该领域、主题以及业内普遍接受的原理缺乏了解,因此大多数批评都没有科学价值。作为PubPeer论坛的忠实支持者,我们不希望PubPeer这一专业的科学交流平台被某些匿名质疑者利用,分散科学家进行日常科研活动的精力,这将与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

⑸ 中国“顶级”医院为何会被质疑学术不端

最近确实有很多中国“顶级”医院的学者发表的论文被质疑,这个问题可以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论文被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质疑造假的事件来举例子。那么我们来列出几个关键词,就比如“北大”、“院士”、“学术造假”,这里面哪个不是流量最喜欢的词汇?不管是多么权威的东西,总会有人跳出来质疑,有的可能是真的有问题才会被质疑,而另一些无非就是一些媒体或者网站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来进行炒作,吸引流量罢了。

⑹ 诺奖得主塞门扎涉嫌论文造假的篇数达到多少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发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上曝出的争议论文已增至40篇。

这40篇论文的时间跨度为2001年到2018年,长达18年。其中2013年到2016年的论文就有15篇,超过1/3。涉嫌造假的论文中,涉及“乳腺癌”“冠状动脉异常”“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论文超过一半。

不幸中的万幸,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公示的两篇“关键着作”,以及1993年发表于《生物化学学报》(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论文Characterization of hypoxia- incible factor 1 and regulation of DNA binding activity by hypoxia没有被打假。

(6)pubpeer是什么网站扩展阅读

格雷格·塞门扎简介

塞门扎1956年出生于纽约,今年64岁。1999年,他成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全职教授,2003年起担任该校细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项目主任。

2019年,塞门扎因“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发现”而与其他两位科学家——拉特克利夫和凯林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塞门扎实验室发现了低氧诱导因子HIF-1,并在1995年纯化克隆了它。此后,拉特克利夫和凯林发现了HIF的降解机制。

近年来,塞门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HIF-1与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慢性肺病等疾病的关系。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常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走向临床,造福更多病人。

⑺ pubpeer一直是那几个人

pubpeer一直是3个人。

PubPeer 已成立三年,是由现所属法国科技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的神经学家Brandon Stell与 Richard Smith、George Smith 共同创立,两位 Smith 不愿透露自己的所属单位,Boris Barbour和Gabor Brasnjo也加入团队负责出纳和秘书事宜。

PubPeer是一个热门的评议平台,PubPeer 的创办人终于自幕后走出,在8 月 31 日发布的文章中,他们卸下面具透露自己的身份,宣布重组 PubPeer,变身为非营利 PubPeer 基金会。

⑻ pubpeer质疑的文章杂志社知道吗

Pubpeer这个全球公开的同行评议网站,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在上面表达自己对已发表文章的看法。.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不是该领域的研究者,你都能对任何文章进行评论或质疑。

⑼ pubpeer一天质疑多少篇

3篇。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持续发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上曝出的争议论文已增至40篇,时间跨度长达18年。

这些论文被质疑一图多用或图片PS,少数文章还被质疑存在伦理问题。截至发稿(10月20日上午),Pubpeer上曝出的塞门扎问题论文已经达到40篇。这40篇论文的时间跨度为2001年到2018年,长达18年。其中2013年到2016年的论文就有15篇,超过1/3。


⑽ 北大詹启敏回应论文被质疑,北大的论文也有抄袭造假的嫌疑吗

首先,一流学府的论文也确实会存在抄袭造假的嫌疑。其实不仅国内的名牌大学的论文有抄袭造假的现象,其他国家的大学也会存在论文抄袭造假的现象,像是我印象中记得比较深刻的是日本的一个学术造假事件,可以说是整个学术界的丑闻了,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小保方晴子,在日本理化研究所工作,在一流的学术刊物《自然》上面成功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据说有诺奖级别的研究成果(非理工科专业,其实不太懂,总之很厉害),随后被证实造假,学位被撤销,导师自杀。

最后,学术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搞学术的人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你搞学术有成果了,肯定是要发表出去的,这些以你的名义发表出去的作品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如果你抄袭造假,其实是给自己以后的学术道路埋下了一颗地雷,如果想搞学术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真金才会不怕火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