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下班回家看见女儿在喝一瓶过期的矿泉水,要不要紧呀,会生病吗
上学,不论对孩子还是父母,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为孩子在小学的生活与幼儿园大不相同,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有调查表明,40%的孩子开学转不过弯来。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迈好这关键的一步呢?今天本版特别组织了一组文章,由教师、新生家长来共同聊聊这一话题。家长亲历淘气的儿子“坐得住”了朝朝儿子7岁,上小学一年级。今天早上叫儿子起床,我叫他:“小宝贝,起床啦,太阳要出来啦。”小东西装睡赖床,不睁眼。想了想,我又叫:“黄文涛,快起来,今天你要考试的,早点起来读书。”小家伙一骨碌居然就坐起来了。我心头突然有点热乎乎的,我的小淘气一点一点长大了。儿子精力旺盛,顽皮好动。幼儿园时,老师称他为“一号大王”,从小小班到中班,屁股挨着凳子的时间,十个指头都能数出来,发起脾气时,还踢过桌子,摔过凳子。为了他能安心地待在幼儿园,老师和我们达成了共识,以安抚教育为主,不强求他能坐多久、学多少东西。上了大班,幼儿园开了一次幼小衔接的家长会。回来后,我有了压力。老师说,你带他去学画画或下棋,把他屁股磨平点。马不停蹄地,我把两个班都给报上了。下棋没能坚持下来,因为人太多,老师顾不过来,我和他爸又不会,儿子慢慢也没了信心。倒是画画,斑斓的色彩吸引了儿子,每次一个多小时的课程,他开始慢慢地坐住了。当然一开始时,因为不守纪律,我也没少给老师陪笑脸。不知道是画画的功劳,还是儿子自然长大了,老师说他上课有些模样了,注意力集中,还会举手发言了,我这悬着的心才稍稍安了些。转眼幼儿园要毕业,去哪所学校成了我头痛的问题。父母总是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最好的并非最贵的。最后,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定了心:“你妹妹不是小学老师么,送到她的学校去,你儿子需要多一些关注,而你也会少很多的麻烦。”妹妹的学校并非最好,但不代表老师就会差。于是就送去了,考虑到接送,我选择了半托班,午晚餐都在学校吃,晚上7点接回家。在开学之前,我带儿子先去参观了学校。第一次去学校,儿子很高兴。高高的教学楼,大大的操场,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了吸引力,从儿子眼里我看到了憧憬。但上学并非只是好玩。送去学校前,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尊师教育、互助互爱教育等等,苦口婆心,一遍一遍,感觉自己快成“祥林嫂”了。一个多月下来,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全有。儿子黑了、瘦了,但长高了,懂事了。半托的孩子很辛苦,两顿吃食堂,午间没休息,晚上还要坐到7点,但有规律的生活养成了儿子要自理守纪律的意识。为了保证儿子的营养,每天早上我都在家给他准备营养丰富、花样不同的早餐,从不敢马虎,晚上回来后,还准备了牛奶面包之类的点心。学习上,除了和老师当面交流,每天上网看老师的博客是我的必修课。刚开始时,儿子上课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粗心,好玩不安分,甚至气得老师“下不了台”的事情都发生过。但在老师耐心而又有威严的调教下,在一次一次的眼泪和笑容后,儿子慢慢懂事了。最让我惊喜的是,总是丢三落四的儿子,在上次考试中居然考了双百。现在,儿子逐渐开始适应小学生活,虽然接下来,他还会有新的问题和压力。但我不再心慌了,因为我这个妈妈也在慢慢成长。家长亲历孩子不再抵触上学金丹辉儿子上小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看着他背着书包,戴着小黄帽,像模像样地上学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奇怪:怎么一转眼,那个哇哇乱哭的小娃娃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儿子不是那种交际能力强、引人注目的孩子,他调皮好动、脆弱敏感,且有些固执。最让我头痛的是,他一开始就对上学有抵触情绪,我想这大约是他不善于交际的缘故。他总是通过不停地问问题来表达自己的紧张:是不是一天都要待在学校?要学什么?不会写字怎么办……我进行了许多说服教育,并用能想到的一切方法来提高他对上学的兴趣,但他仍然跟我说:“妈妈,我很担心!”儿子刚上学时并不顺利,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拼音不会按照要求写。我很着急,但我觉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才是更重要的,于是我要求儿子每天放学后要先做作业,等我回家后检查。在检查中,我尽量表扬他,同时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听录音、念拼音等。果然,儿子的成绩很快赶上来了。而且他还会按照书上的题型反过来给我出题,我非常高兴,有时候故意答错几道,而儿子总能发现,并十分得意地告诉我做错了,责令我改过来。他还开始跟我讨论问题,比如有小朋友借水喝,比如谁吃饭速度慢等,这让我又惊又喜,说明他开始关注同学。开学20多天后,他跟我说交了两个朋友,并说出了名字;为了阻止一个小朋友总是向他借水喝,他想了很多方法……他的进步显而易见,为了鼓励他,我做了一个表现记录本,上面有吃饭、帮忙、作业、学校、睡觉等项目,如果表现好,就贴颗五角星,并坚持每天记录他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有一段时间,儿子都在跟我探讨怎样才能不被老师批评。我说只要做到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就不会被老师批评,并告诉他就算被老师批评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小朋友有很多事情不懂,难免会做错事情,老师批评你是希望你记住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儿子总是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感谢现在的学校,老师们都非常注重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儿子的书本、作业上经常有“你真棒”的评语,而且每天回家都基本能带回一个“笑脸”(老师奖励的小卡片),这让他非常高兴。他的情绪在慢慢放松,终于有一天他对我说:妈妈,我今天都是开心的事!家有读书郎,又是刚刚上学的小人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个人都打起精神,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时刻不敢放松。然而这个小人儿却是一派轻松自在,但就在这期间,成长的痕迹渐渐显露。也许教育真的没有捷径可走,只要相信孩子,给他一个宽松、赞赏的氛围,并注视他行走的每一步就足够了。教师观点小学新生从玩到学需要适应期温州市实验小学钱小哨上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孩子从“天天玩”的幼儿园到“玩中学”的小学难免会出现不适。比较常见的有:经常上课了才想起要上洗手间;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会跟同伴交往;没有时间观念,做事磨蹭……出现上述问题后,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学习环境,排除干扰。也就是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作出必需的牺牲,比如孩子画画看书时,家长不看电视、不大声聊天等等,同时家长应抽出时间陪伴和指导孩子的学习,并营造全家一起学习的氛围。同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课余和孩子下棋、看课外书、玩拼图游戏等,这些活动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大有好处。二、不妨做“懒大人”培养勤孩子。养成劳动习惯不仅能使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独立生活能力,而且还可使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到为他人利益劳动的愉快,学会关心人,同情人。因此,家长不妨试着让孩子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只有让孩子自己尝试,才能让孩子养成勤思索的习惯。三、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聊天、谈心,也应该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平时与孩子说话要尽可能说普通话。多从正面去了解询问班级情况、学习情况、同学情况、老师情况,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特别在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解决、引导,让孩子学着愉快地去做每一件事,愉快地去和每一个人相处。四、补充合理的营养,养成孩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新生上学体力常常跟不上,因此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特别是早餐要让孩子吃饱、吃好,有充足的时间吃。放学后,可先给孩子补充少量的食物,作短暂的休息后再让孩子去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切莫让孩子养成边吃东西边看书、边做作业的习惯,晚上尽可能让孩子早点休息,保证每天有9到10小时的睡眠时间。另外,还应该给孩子留出一点自由分配的时间。五、注意你对孩子的评价。现代的学习观指出,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知识、技能并不是第一位的,而自信心、兴趣和责任心将影响到孩子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因而,对孩子学习的评价不能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应该片面到孩子的考试分数,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常常是教育的最佳时机之一。家长不要急于教训孩子的缺点,应耐心倾听孩子的申辩和倾诉。有些家长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这样不仅堵住了孩子的嘴巴,也封闭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