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领域,共享资源(shared resource)或网络共享(network share)是指使同一个计算机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可使用的某台计算机的计算机资源的行为。
是使计算机上的一种设备或某些信息可通过另一台计算机以局域网或内部网进行远程访问,且过程透明,就像资源位于本地计算机一般。网络共享可能通过网络上的进程间通信实现。
(1)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指扩展阅读:
资源共享对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投入方面考虑,网络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资源,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这对节省硬件设备费用意义重大。
另外,由于现代社会产生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台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远远不够,将这项任务分摊给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有大量的软件是可以免费共享的,网络中的任何计算机都可以共享这些资源。
资源共享功能不仅使网络用户可以克服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共享网络中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而且资源共享能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Ⅱ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
1、软、硬件共享
计算机网络允许网络上的用户共享网络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可共享的硬件资源有:高性能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打印机、图形设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等。共享硬件的好处是提高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开支。
2、信息共享
信息也是一种资源,Internet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其上有极为丰富的信息,它就像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与数据。每一个接入Internet的用户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3、通信
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可以为网络用户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建设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用户能够相互通信、交流信息。计算机网络可以传输数据以及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4、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对于军事、金融和工业过程控制等部门的应用特别重要。计算机通过网络中的冗余部件可大大提高可靠性。
(2)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指扩展阅读: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rnet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
中国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140家。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Ⅲ 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什么
1. 硬件资源:在计算机网络中,硬件资源如高性能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打印机、图形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等可以被共享。这种共享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重复投资,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共享硬件资源,用户能够更高效地使用和管理设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 软件资源:计算机网络允许用户轻松地共享各种软件资源,包括语言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等。这种共享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用户能在网络范围内更便捷地获取和使用所需的软件资源。
3. 数据资源:网络中充满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例如搜索引擎的结果、Web服务器上的网页与链接,以及FTP服务器中的文件等。这些数据资源可供所有网络用户浏览、咨询和下载,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化利用。
Ⅳ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是指
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硬件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设备的重复投资;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劳动,避免大型数据库的重复建设;通信信道资源的共享就是将同一个信道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