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资5g基站怎么收益计算
发布时间:2022-12-01
|
标签:5g基站网络构架
5G需要多少基站?600万?800万?还是?
随着用户流量需求和网络频段的不断上升,我们可以预计,5G是一个超密集的网络,将新建成倍的小基站。
5G投资与回报的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5G要花多少钱?能带来多少收入和利润?目前有很多预测,但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5G网络的灵活多样性和资源共享。
2G时代,我们建了几十万GSM基站仅满足了手机通话需求;4G时代,我们建了几百万LTE基站也仅仅满足了手机上网需求,也就是说,2/3/4G时代,我们花巨资建设的网络,不过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业务需求——打电话或者上网。
可5G是要面向多样化业务的,网络构架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目标是要建一张灵活敏捷的5G网络,背后支撑的是关键技术——网络切片。
所谓网络切片,就是将一张物理网络切成多张相互独立的、逻辑的切片子网络,这些“切片网络”共享物理基础设施,分别服务车联网、智慧工厂、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等不同的业务类型。
既然如此,我们在考量网络投资与回报时,计算方式也要改变。
比如,我们花了XXXX亿建设了一张连续覆盖的5G网络,如果这张物理网络像2/3/4G一样,只有一个“切片”,在投资-回报考量上,运营商一定是谨慎的。
如果这张5G物理网络能切出两个“切片网络”,相当于XXXX亿建了两张网络,一个当两,运营商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如果切出3个、4个、5个…切片网络呢?运营商大笑。哈哈哈哈!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先不考虑车联网、智慧工厂、远程医疗等那些未来的用例,看看当下的网络。
事实上,尽管现在的4G网络只为智能手机服务,但其实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是多样的,比如我们用智能手机看视频、上传和下载图片、玩游戏等,这些应用对网络的QoS需求不尽相同。
假设一个用户用一部智能手机一边玩在线游戏,一边听音乐,一边从云端下载文件,此时,三种不同的应用同时共用无线资源,由于网络资源受限,该用户可能会遇到音乐断断续续、游戏反应慢、文件下载龟速等问题。
然而,这种糟糕的用户体验可能并不是因为无线资源有限造成,因为这三种应用对网络性能的需求并不一样:我们在线听音乐时,通常能容忍相对较长的缓冲时间,但无法容忍听音乐时断断续续;在线游戏尽管数据量不大,但要求低时延、高稳定的传输;下载文件时需要更高的信道容量,但对时延要求不高。
也就是说,由于三种应用的特点不同,只要网络能灵活高效的调用、分配时频资源,是可能同时应对这三种应用的,为用户提供畅快的体验。
但是,目前的4G网络是没有能力支持不同的应用和场景的,网络QoS有限,几乎是“一刀切”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应用。同时,为了补齐不同应用中的任何一个“短板”,网络不得不整体扩容,从而导致过高的网络投资。
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的5G网络切片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能资源更加灵活有效的分配。一个“切片网络”就是一个抽象的连接服务,或者说一张逻辑网络,它由一组为用户量身定制的软件化功能组成。5G物理网络资源可以逻辑的分配给不同的“切片网络”,从而分门别类地满足不同类型的应用和业务。
一方面,这些“切片网络”灵活高效利用了网络物理资源,另一方面,多个“切片网络”共享物理资源,从而最大化网络价值。未来5G创新应用越多,切片越多,就意味着网络价值越大,投资回报越高。
如此一来,我们在预算网络CAPEX和OPEX时,传统那一套静态的计算要建多少基站、耗多少电、产生流量多少等办法就不适用了。5G时代的成本模型更加复杂,必须以“切片网络”为单位来计算投资与回报。当然,这种复杂是值得的。
我们以一个“切片网络”为例。
一个“切片网络”可以服务多个有相似QoS需求的应用,因此,它可以由一组KPI需求来定义,这些KPI需求包括容量、可靠性、时延等。然后,再根据KPI需求设计VNF(虚拟化网络功能)。接下来,根据VNF和用户应用规模来估计需要占用多少物理网络资源,这些网络资源包括频谱/带宽、占用时长、功耗、配套设施、人工等。
如上图,占用的物理网络资源数量就是这个“切片网络”的支出,而用户规模乘以收费单价就是这个“切片网络”的收入,两者相减,利润就出来了。
如果要再切一个“切片网络”,继续这么算…
时代变了,5G真正的挑战不是要花多少钱,而是能不能孵化出更多的创新应用。反之,如果没有多样化的应用,就一两个“切片网络”,花钱也是枉然。
最后,引用某运营商高管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正在推动下一个互联网,它与90年代的互联网无关,它的规模更大,但我们需要跳出传统,我们需要指数式的创新。
⑵ 一体化基站通过什么方式赚区利润
基站的收益来自于区域内的用户的话费。
我们现在上网,数据业务是由手机先发送到基站,基站会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基站覆盖范围的全部用户,都是使用这个基站的无线资源、软硬件资源,以及传输资源。
一般来说,统计基站的收入和支出,收入部分主要是以基站的天级单位的话务量以及数据吞吐量来进型评比。也就是说,对于运营商来说,一个基站下打电话的用户越多,上网的用户越多,这个基站也就越赚钱。
⑶ 网络公司的赢利模式有几种
我曾经在网络公司做过推销!有成功案例!
大致写写吧:
1、对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出售或租赁域名、空间,利润小
2、直接向客户推销业务,也就是寻找未制作网站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对方的网站,平均每单的利润不小,我在江苏,利润不错!
3、对已有网站的企事业单位推销排名,利润小
4、利用价格竞争推销自己的维护技术!也就是挖其他公司的墙角,利润不大
5、与政府挂钩,建立服务性网站,结合推销手段(加入会员可享受某种即得利益),收取费用!需要老总有台子!利润一般
6、额外业务:诸如帮企事业单位设计徽标什么的!需要业务员的门路广,老总的有力支持!利润一般
7、其他!属于赠送服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诸如某些BOSS的无知)也可以收费的!利润几乎没有
不详细的地方,不便言明的地方省略!
⑷ 5G 共建共享,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
电信+联通PK移动+广电,电信业竞争格局或将重整
在5G网络共建共享方面,早在2019年9月,中国电信就与中国联通正式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
根据协议,联通和电信根据自身4G基础情况,除去两家独自承建的区域,在15个选定城市划定范围承建5G接入网。而这些城市都是一二线城市,将率先运行5G网络,并且需要重点保障5G运行。
彼时,面对着资金短缺、与移动5G建设进度的差距等困境,业内对联通与电信联手后能否赶超中移动普遍持观望态度。而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一家的5G基站建设规模超过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总和。
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移动已建立的5G基站数近14万个,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累计开通5G基站10万个。
在5G套餐用户方面,截至2020年4月底,中国移动5G套餐客户已达到4374.5万户;截至2020年2月底,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规模已达2170万户;而中国联通一直未公布5G套餐用户。
今年,中国移动的目标是再建30万5G基站,5G套餐客户净增7000万,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力争2020年三季度力争完成全国25万基站建设。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或将加速推进2.1Ghz的5G低频重耕以提升5G网络竞争力,不排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享使用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的700MHz偏远地区 5G 网络,实现更深入的共建共享。
毫无疑问,拿了700MHz频段资源的中国移动如虎添翼。不过新的联盟成立之后,仍不能一蹴而就,尚需时间解决问题。
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对记者表示,任何合作实施上都有很大困难,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利益要求都不一样,移动和广电需要时间去磨合。而广电作为新的竞争者入局对大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因为广电没有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变得比较强大。
付亮认为,虽然说了是“联合确定网络建设计划,按1:1共同投资建设700MHz 5G无线网络”,但如何“共同”并没有说,是像电信联通那样分省分片包干,还是成立一个新的股份公司,统一建设,并不明确。
此外,付亮表示,如果有了中国移动的合作,广电很可能在一年左右规模发展用户,与其他运营商在市场上竞争。届时,电信业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重塑,而两大阵营将如何PK值得继续关注。
⑸ 中国联通在南京开通首例5G共享基站,这种基站的优势有哪些
近日,南京联通公司小营5G基站成功开通,这是国内首次在变电分站内建设5G基站,意味南京供电公司在全国首创“5G十丨G”建设运营模式。
这一次南京供电公司的向,三大运营商,铁塔公司开放共享电力杆塔 ,变电站等基础生电力设施,助5G网络快速部署。
我们开放了变电站楼面资源,用于部署5G天线。同时提供电源保障和运营保障,降低建设成本。
南京供电公司信息通信运检二班邵明驰介绍,共享电路基础设施部署5G甚站口,建设周期,从30天提速到一天,金融资金从36万元节约至1万元。
⑹ 40万基站!电联共建全球最大5G SA网络
6月28日至7月1日,2021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如约而至。在6月29日举办的5G共建共享峰会上,中国电信5G共建共享工作组总经理张新表示,从2019年9月份全面启动5G网络共建共享工作以来,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 SA共建共享商用网络。这不仅对中国 社会 发展、经济推动以及全球运营商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而且在全球通信行业发展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5G共建共享之三大挑战
张新指出,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是全球Top 10的运营商,对于体量如此之大的两家运营商来说,尽管双方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但面对无现成经验可循、无标准技术方案、无成功案例可鉴的困难和挑战,要取得5G网络共建共享的成功,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网络管理的复杂性。作为全球两个用户体量亿级的运营商来说,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开展全量的5G共建共享,需要面对双方网络在资源现状、规划目标、建设流程、维护标准、优化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需要考虑如何高效的组织重构流程、协同管理等问题。
其次,网络技术具有不确定性。5G网络要同时满足两家运营商的建网需求和用户感知,必须在技术标准、网络演进、用户策略等方面协调一致,这在全球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也是需要技术攻关和创新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网络运营的挑战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开通运营超过40万个5G共建共享基站,如何在共建共享网络下解决双方网络数据的可视可管,资源的高效公平调度,确保互信等问题,都是共建共享网络运营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5G共建共享之迎难而上
面对复杂的网络协同管理问题,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一方面成立了跨运营商的项目团队,组建了集团、省、市三级共建共享专职机构,共担5G的规划、技术、机制、协调和监督等职责,创新了共建共享管理组织机制。
另一方面,优化流程重构,双方求同存异,重塑流程,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建设、协同维护、联合优化的原则,共同制定规划、建设、维护、优化等系列流程,推动了"规、建、维、优"的端到端协同,充分发挥了双方资源禀赋,实现了规模、带宽、速率的翻倍,客户感知领先。
5G共建共享之技术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张新表示,网络共建共享的重要前提是要保证双方业务的独立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经过大量的技术验证,采用了接入网共享的技术方案,避免对双方核心网的大量定制和改造,满足了逻辑端到端的可控可管与快速部署的网络要求,实现了物理一张网,逻辑两张网的5G共建共享的网络架构。
同时,由于5G商用初期SA网络和终端的产业链还未成熟,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考虑到双方4G网频率的策略,网络复合,设备厂商差异,以及用户体验,工程进度、维护难度等因素,并经过反复的技术论证和外场实验后,在全球率先提出NSA接入网共享的单锚点方案、双锚点方案,锚点让度及锚点优先等系列的共享方案,推进双方NSA向SA快速平滑演进的过渡技术方案。据张新介绍,该方案可根据现网负荷和用户需求,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要求,实现了初期NSA与SA并存,后期SA独立组网的技术要求。
据张新透露,在SA网络演进过程当中,双方突破了用户数据迁移、用户自动默开、SA VPDN、终端与网络关键参数兼容等SA一系列的演进关键技术难题,保障了整个网络演进过程当中的平稳高效,用户体验不受影响。
一是创新了用户数据迁移的方案,实现了单个用户数据动态迁移5G网络,避免了海量用户数据一次性迁移的巨大风险,而且节约了上亿元的数据迁移定制网元的费用,不仅降低了5G用户迁移的成本,而且实现了用户不换卡不换号使用5G的需求。
二是创新语音回落方案,语音业务是影响用户感知的最基础的业务,在VoNR具备商用能力之前,面对双方3G/4G语音承载网络的不同,QoS策略配置不一致等问题,双方制定了语音配置的技术策略方案,使双方用户平滑回落到各自的网络,确保双方用户语音业务感知不受影响。
三是创新频率解决方案,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提出了室外共享200M,室内共享300M的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负荷,按需灵活配置,独立载波和共享载波方式,达到了全球C-BAND商用网络下单用户2.7Gbps的峰值速率。
此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还攻克了软硬件设备的核心技术能力。
一是双方联合上下游企业,突破了200M大带宽高集成中频芯片,3.5G GaN大带宽的功放滤波器等关键元器件的技术瓶颈,推动了中频段大带宽设备的标准与产业链的成熟。
二是针对3.5GHz扇形覆盖受限的问题,双方创新提出5G超级上行技术,并纳入了R16的核心标准。通过3.5GHz和2.1GHz的频率协同,实现了网络容量覆盖性能的提升。
三是面对各行各业的个性化定制网络需求,创新提出预留PRB资源的切片方式,实现了无线资源在不同切片间灵活的隔离和共享,确保了高保障性的SLA的交付。
5G共建共享之运营创新
面对网络运营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以三大举措积极应对。一是双方创新打通了电联网管的双北向接口,使双方网络配置参数可视可查,保证基础数据与资源信息共享,实现了信息互通。二是开创性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通过关键参数上链存证、工单双向确权赋能、智能合约调度等产品应用,确保共享网络可管可信,资源的公平高效调度。三是面对5G高耗能问题,构建了5G基站AI大数据智能节能平台,解决了全网性、跨厂家、跨4G/5G协同的统一基站智能节能难题,使5G基站的综合节能效率达到了15%以上。
演讲最后,张新表示,经过两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快速建成了一张覆盖全国所有城市的5G优质网络,为两家5G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基础保障。但张新坦言,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 探索 和研究,例如共享网络环境下,如何更灵活的满足ToB应用需求,实现端到端切片的能力;如何区块链赋能,共享网络技术与运营;如何构建多方互信机制;如何多频段高效能的同池化,快速实现2G/3G/4G的频谱重耕。
“希望借助GSMA平台与运营商、制造商以及其他行业合作伙伴,继续深入研究共享网络的技术、运营、演进。”张新如是说道。
⑺ 工信部:严查“强推5G套餐”,为何5G套餐比4G套餐贵很多
为何5G套餐要比4G套餐贵的多?要不要换5G套餐?
为什么5G流量套餐要比4G套餐贵好多?首先是5G基站的建设成本高。建立一个5G基站的费用大概是建设一个4G基站的3倍。并且,5G基站的覆盖面积比4G基站的覆盖面积小一半以上。所以,为了5G信号的良好覆盖,所需要建设的5G基站数量将会是之前4G基站信号数量的3~4倍。这样算的话,就光是基站的建设费用,5G信号建设就是之前4G信号建设的10倍了。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经济政策暂时还没有惠及到5G建设上来。所以5G建设的成本就全部都在电信运营商身上。
有一点是你必须要明确的,那就是4G的手机用不了5G的套餐和网速,而5G的手机可以使用4G的网络和套餐。5G手机的价格,已经在去年的价格战中被压下来了,已经换了5G手机的用户,可以考虑升级5G套餐。不升级的话继续使用4G套餐。
⑻ 一个基站一年赚多少钱
2014年7月,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联合成立了中国铁塔公司,实现电信基础设施的共享。成立5年来,中国铁塔已经累计拥有超200万座铁塔,占全球通信铁塔总数的60%。
8月11日中午,中国铁塔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公告。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铁塔营收397.94亿元,同比增长4.8%,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8亿元,同比增长16.9%。
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铁塔公司塔类站址数201.5万个,较去年年底净增2.1万个。上半年,塔类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363.71亿元,同比增长1.6%。平均每个基站上半年收入1.8万,一天赚100块。
截至6月30日,中国铁塔公司楼宇类室分覆盖面积累计31.2亿平方米,较去年年底新增覆盖面积5.5亿平方米;地铁总覆盖里程累计4827公里,较去年年底新增覆盖里程1457公里;高铁隧道总覆盖里程累计6122公里,较去年年底新增覆盖里程804公里。
国内5G建设迈入快车道,中国铁塔表示将依托资源、服务、成本优势,不断提升站址规划、统筹资源、室分共享、建设维护等核心能力,快速、低成本地满足5G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