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賬號和密碼通常粘貼於機頂盒右上角、或在業務受理單上顯示。 一般賬號都是手機號後邊加01,密碼是10086或手機號後六位,不同地區有所差異。您也可以到營業廳持身份證重置機頂盒密碼。
B.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按照計算機之間的距離和網路覆蓋面來分可分為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按地理范圍、拓撲結構、傳輸速率和傳輸介質等分類。
⑴按按照計算機之間的距離和網路覆蓋面來分可分為
①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區域網地理范圍一般幾百米到10km之內,屬於小范圍內的連網。如一個建築物內、一個學校內、一個工廠的廠區內等。區域網的組建簡單、靈活,使用方便。
②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網地理范圍可從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是一種中等形式的網路。
③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廣域網地理范圍一般在幾千公里左右,屬於大范圍連網。如幾個城市,一個或幾個國家,是網路系統中的最大型的網路,能實現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如國際性的Internet網路。
⑵按傳輸速率分類
網路的傳輸速率有快有慢,傳輸速率快的稱高速網,傳輸速率慢的稱低速網。傳輸速率的單位是b/s(每秒比特數,英文縮寫為bps)。一般將傳輸速率在Kb/s—Mb/s范圍的網路稱低速網,在Mb/s—Gb/s范圍的網稱高速網。也可以將Kb/s網稱低速網,將Mb/s網稱中速網,將Gb/s網稱高速網。
網路的傳輸速率與網路的帶寬有直接關系。帶寬是指傳輸信道的寬度,帶寬的單位是Hz(赫茲)。按照傳輸信道的寬度可分為窄帶網和寬頻網。一般將KHz—MHz帶寬的網稱為窄帶網,將MHz—GHz的網稱為寬頻網,也可以將kHz帶寬的網稱窄帶網,將MHz帶寬的網稱中帶網,將GHz帶寬的網稱寬頻網。通常情況下,高速網就是寬頻網,低速網就是窄帶網。
⑶按傳輸介質分類
傳輸介質是指數據傳輸系統中發送裝置和接受裝置間的物理媒體,按其物理形態可以劃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
①有線網
傳輸介質採用有線介質連接的網路稱為有線網,常用的有線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導纖維。
●雙絞線是由兩根絕緣金屬線互相纏繞而成,這樣的一對線作為一條通信線路,由四對雙絞線構成雙絞線電纜。雙絞線點到點的通信距離一般不能超過100m。目前,計算機網路上使用的雙絞線按其傳輸速率分為三類線、五類線、六類線、七類線,傳輸速率在10Mbps到600Mbps之間,雙絞線電纜的連接器一般為RJ-45。
●同軸電纜由內、外兩個導體組成,內導體可以由單股或多股線組成,外導體一般由金屬編織網組成。內、外導體之間有絕緣材料,其阻抗為50Ω。同軸電纜分為粗纜和細纜,粗纜用DB-15連接器,細纜用BNC和T連接器。
●光纜由兩層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組成。內層是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單根纖維體組成,外層包一層折射率較低的材料。光纜的傳輸形式分為單模傳輸和多模傳輸,單模傳輸性能優於多模傳輸。所以,光纜分為單模光纜和多模光纜,單模光纜傳送距離為幾十公里,多模光纜為幾公里。光纜的傳輸速率可達到每秒幾百兆位。光纜用ST或SC連接器。光纜的優點是不會受到電磁的干擾,傳輸的距離也比電纜遠,傳輸速率高。光纜的安裝和維護比較困難,需要專用的設備。
②無線網
採用無線介質連接的網路稱為無線網。目前無線網主要採用三種技術:微波通信,紅外線通信和激光通信。這三種技術都是以大氣為介質的。其中微波通信用途最廣,目前的衛星網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微波通信,它利用地球同步衛星作中繼站來轉發微波信號,一個同步衛星可以覆蓋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三個同步衛星就可以覆蓋地球上全部通信區域。
⑷按拓撲結構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物理連接形式叫做網路的物理拓撲結構。連接在網路上的計算機、大容量的外存、高速列印機等設備均可看作是網路上的一個節點,也稱為工作站。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拓撲結構有匯流排型、星型、環型等。
①匯流排拓撲結構
匯流排拓撲結構是一種共享通路的物理結構。這種結構中匯流排具有信息的雙向傳輸功能,普遍用於區域網的連接,匯流排一般採用同軸電纜或雙絞線。
匯流排拓撲結構的優點是:安裝容易,擴充或刪除一個節點很容易,不需停止網路的正常工作,節點的故障不會殃及系統。由於各個節點共用一個匯流排作為數據通路,信道的利用率高。但匯流排結構也有其缺點:由於信道共享,連接的節點不宜過多,並且匯流排自身的故障可以導致系統的崩潰。
②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拓撲結構是一種以中央節點為中心,把若干外圍節點連接起來的輻射式互聯結構。這種結構適用於區域網,特別是近年來連接的區域網大都採用這種連接方式。這種連接方式以雙絞線或同軸電纜作連接線路。
星型拓撲結構的特點是:安裝容易,結構簡單,費用低,通常以集線器(Hub)作為中央節點,便於維護和管理。中央節點的正常運行對網路系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③環型拓撲結構
環型拓撲結構是將網路節點連接成閉合結構。信號順著一個方向從一台設備傳到另一台設備,每一台設備都配有一個收發器,信息在每台設備上的延時時間是固定的。
這種結構特別適用於實時控制的區域網系統。
環型拓撲結構的特點是:安裝容易,費用較低,電纜故障容易查找和排除。有些網路系統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採用了雙環結構,即在原有的單環上再套一個環,使每個節點都具有兩個接收通道。環型網路的弱點是,當節點發生故障時,整個網路就不能正常工作。
④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拓撲結構就像一棵「根」朝上的樹,與匯流排拓撲結構相比,主要區別在於匯流排拓撲結構中沒有「根」。這種拓撲結構的網路一般採用同軸電纜,用於軍事單位、政府部門等上、下界限相當嚴格和層次分明的部門。
樹型拓撲結構的特點:優點是容易擴展、故障也容易分離處理,缺點是整個網路對根的依賴性很大,一旦網路的根發生故障,整個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
C. 網路分線器,路由器,集線器各用在哪些方面上,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分四的usb叫usb-hub,就是usb集線器
路由器叫Router
集線器叫hub
[轉]首先說HUB,也就是集線器。它的作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一些機器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區域網。而交換機(又名交換式集線器)作用與集線器大體相同。但是兩者在性能上有區別:集線器採用的式共享帶寬的工作方式,而交換機是獨享帶寬。這樣在機器很多或數據量很大時,兩者將會有比較明顯的。而路由器與以上兩者有明顯區別,它的作用在於連接不同的網段並且找到網路中數據傳輸最合適的路徑 ,可以說一般情況下個人用戶需求不大。路由器是產生於交換機之後,就像交換機產生於集線器之後,所以路由器與交換機也有一定聯系,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兩種設備。路由器主要克服了交換機不能路由轉發數據包的不足。
總的來說,路由器與交換機的主要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層次不同
最初的的交換機是工作在OSI/RM開放體系結構的數據鏈路層,也就是第二層,而路由器一開始就設計工作在OSI模型的網路層。由於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而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層(網路層),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
(2)數據轉發所依據的對象不同
交換機是利用物理地址或者說MAC地址來確定轉發數據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則是利用不同網路的ID號(即IP地址)來確定數據轉發的地址。IP地址是在軟體中實現的,描述的是設備所在的網路,有時這些第三層的地址也稱為協議地址或者網路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硬體自帶的,由網卡生產商來分配的,而且已經固化到了網卡中去,一般來說是不可更改的。而IP地址則通常由網路管理員或系統自動分配。
(3)傳統的交換機只能分割沖突域,不能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可以分割廣播域
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雖然第三層以上交換機具有VLAN功能,也可以分割廣播域,但是各子廣播域之間是不能通信交流的,它們之間的交流仍然需要路由器。
(4)路由器提供了防火牆的服務
路由器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不傳送不支持路由協議的數據包傳送和未知目標網路數據包的傳送,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NO.1 分線器
一、分線器原理
在我們使用的10/100M乙太網網路中,傳輸界質是五類雙絞線。它是有4對共8芯線組成。我們只用其中4根(2對)進行數據的傳輸,還有4根(2對)線剩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剩餘的4根線同樣作為數據的傳輸。這樣就達到一根網路線同時供兩個用戶上網的目的了。我們一般不這樣使用。
了解了分線器的原理後,我們就應該明白,網路中心製作的分線器仍然是讓用戶單獨享用線路,它是把網路線中的8根線分成兩組線路傳輸數據,因此,並不會影響用戶上網的速度和帶寬。這個與一般外面買回來的分線接頭在傳輸上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它也不會導致接在同一對分線器上用戶不能互相訪問。
二、分線器的組成
分線器是成對使用。一對分線器是由兩根分線器的組成。
一個分線器由兩個水晶頭,一個模塊組成,兩個水晶頭是通過雙絞線與模塊進行連接的。其中一個水晶頭的排法是,藍、藍白,棕白、棕4根線,分別在水晶頭的1,2,3,6槽內。另一個水晶頭的排法是,綠白、綠、橙白、橙4根線,分別在水晶頭的1,2,3,6槽內。另一對分線器的做法是相同的。
三、分線器的使用
用戶端(宿舍)和交換機各需一個分線器。如果網路線兩頭都是水晶頭,就把兩邊的水晶頭分別接在兩個分線器的模塊上。一般比較長的一個分線器放在用戶端,較短的分線器放在交換機端。機房端分線器的兩個水晶頭分別插在交換機的兩個埠上,用戶端分線器的兩個水晶頭分別接給兩個用戶使用。
四、分線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和好壞判斷
1、分線器應該在該段雙絞線沒有問題(8根芯線都沒有斷開)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2、一對分線器相當於把一根雙絞線變成兩根直通線。因此,藍、藍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頭對應於另一頭的藍、藍白,棕白、棕排法的水晶頭。在使用和檢測分線器好壞時要注意這個問題。
3、分線器的檢測與普通雙絞線的檢測方法相同。
NO.2路由器
1、改進網路分段(每個網段的結點數是有限的)。相同類型的區域網互連,劃分子網段,三層交換,避免「廣播風暴」。
2、不同區域網之間的路由能力,實現三層的數據報文的轉換。
3、連接WAN的路由能力。
路由器通過軟體實現其功能,速度較慢,數據報文延遲較大,高性能的路由器比較昂貴。
4、路由器的體系結構
路由器執行OSI網路層及其下層的協議轉換,可用於連接兩個或者多個僅在低三層有差異的網路。
NO.3集線器
集線器之功能其實非常簡單,顧名思義即為一集線設備,主要任務在使各端點之線路得以匯集做資料交換.集線器上可提供多組RJ-45接頭,而這些接頭與網路卡上RJ-45接頭收送相反.
有時集線器也會提供一組UP-Link接頭(多為共用),並以此做為與其他集線器連接的管道.在傳統的集線器上此接頭並不能用於連接網路卡,但新一代的產品多半具備切換功能,讓Up-Link這個埠可以選擇要連結他台集線器或是網路卡.
集線器之工作原理為:當有一埠要傳送資料時,其利用廣播的方式同時將資料對每一埠傳送,並籍此傳送到目的端點,工作方式簡單.但當集線器正進行向下廣播時,如遇資料上載即會發生碰撞(Collision)的情況,此時資料則須不斷利用未引發生碰撞的傳送空隙,持續重送,因此會影響的傳輸效能.
另外,使用到集線器串接各端點時,由於需要經過多重廣播而使得效率不彰,故在較高階的集線器產品中,會提供另一種堆疊功能(stack),這種堆疊功能能夠整合多台集線器一次做同步廣播,大大增加在傳輸時的效率.
集線器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是電線的多孔插座.它的可承載流量會隨著分接出去的網路連線愈多,訊號也愈來愈弱,因此它的分接是有一定上限的.因此集線器的主要作用在擔任某個區域的網路線集中點,並且能夠避免因為這個區域內任何一條網路線出狀兄而造成的網路癱瘓.
交換式集線器也有人稱為主動式集線器,與集線器不同的是,交換式集線器能夠利用快速切換訊號的方式與網路卡進行溝通.因此在需要傳輸資料時,交換式集線器能夠針對不同的網路卡,調整成最佳的資料傳輸速度,並且使每個連接埠都還是能保持同樣的速度
當你將900AP+設定完成,你可以將它從你的實體區域網路中取下並移到指定位置.記住無線連線中訊號最弱的一點將會決定中繼連線的整體傳輸速率.你應該不會想要把中繼器擺放離你主要AP裝置太遠,而使得它必須降到較低速度來保持連線穩定.另一方面如果你放的不夠遠,你的用戶端設備會不斷試著連接到訊號較弱的主AP裝置,而不會連接訊號較強的中繼器.
在這個過程中900AP+沒有辦法幫上你什麼忙,因為它的WLAN總是在不斷地狂閃,就算沒有資料流量時也一樣.而且由於你在無線連線時沒辦法存取內建管理功能,因此你無法使用D-Link在新版韌體中所加入的網點檢驗(Site Survey)工具.
我最後使用我的ORiNOCO卡和NetStumbler來確認我是連到了主AP還是900AP+,因為XP內建的無線網路連線狀態在此處毫無幫助.我的確發現當使用XP的「連線到無線網路」的功能時(透過「檢視可用的無線網路」),選擇網路,並在我比較接近900AP+時按下連接按鈕,會導致我的用戶端設備連到900AP+.我透過NetStumbler以及使用XP「連線狀態」視窗內的「訊號強弱」指標確認了這個情況.當你不是執行XP的時候,你應該可以使用無線網卡所附的客戶端軟體來做同樣的事,或是選擇不要使用XP內建的無線連線管理功能.
完工
終於完成了.真的,D-Link(友訊)真的只用不到100美元就辦到了無線中繼功能!當然,這當中有一些妥協和限制,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太久.如果橋接延伸的功能也能被放進無線橋接器里,我可以預期其他家廠商(Linksys,NETGEAR,和SMC)會馬上有反應,希望能有一些提升和改善的地方.
所以Cisco(思科)和Symbol在無線中繼器高價獨占的日子就快要結束了…至少就非企業使用的無線網路市場而言.我們終於可以坐在我們想要坐的地方,讓我們的無線網路為我們服務,而不用花大錢才能做到.哈利路亞!
網路橋(Bridges)的通訊協定
將實體層不相同的兩個或多個網路連結起來,使不同網路上的工作站彼此之間可以互相通訊.
網路橋具備有連接網路雙方有關實體層的通訊協定轉換功能.
當網路橋由一個網路收到訊息時會檢查其中的目的位址,如果該位只不在原來網路上則將訊息轉送到另外一個或多個網路上.
網路橋連接運作
以CSMA/CD (Ethernet)網路和Token-Ring網路連接為例:
雙方網路皆使用LLC (Logic Link Control, 802.1)通訊協定.
在MAC層使用不同的協定:CSMA/CD及Token-Ring.
雙方實體層使用不同的傳輸媒體:
CSMA/CD網路使用同軸電纜.
Token-Ring網路適用絞對線.
網路橋工作站必須安裝二個網路卡,一個Ethernet網路卡;另一個Token-Ring網路卡,個別連接其網路.
網路橋功能簡介
MAC Address:網路橋依MAC位址來分辨工作站名稱,當由網路上接收到某一訊框(MAC訊框),拆解目的位址(如:Ethernet address)判定送往哪一個網路或丟棄.
過濾(Filtering)功能:同一個網路中互傳的資料會被網路橋過濾掉,不會傳送到其他網路.
前送(Forwarding)功能:網路橋接收到傳送到另一個網路的訊框,網路橋會將其前送往該網路.
使用橋接網路的主要原因
提高網路的可靠性(Reliability):網路橋隔開網路,如其中某一網路斷線或其他因素使網路停頓,也不會影響其他網路.
增加網路效率(Performance):因一般區域網路大都使用共享媒體(shared media)傳輸資料,如一個網連接過多工作站整個網路傳輸效率會降低.此情形必須可率分割網路成二個或更多個網路,分割成小網路間使用橋接器連接(具有Filtering及Forwarding功能),但整體上還是一個網路.如Ethernet網路過多工作站,工作站間碰撞機率提高,網路效益會降很多就必須用網路橋來分割.
提升網路安全性(Security):利用共同傳輸媒體傳送資料,在網路上任何地方皆可偷竊他人傳送資料.如果網路上有幾個較機密的工作站間通訊,可利用網路橋將其分割成另一小網路,他們之間傳送訊息在其他小網路就偷竊不到,因此可提升網路安全性.
配合地理環境(Geography):由於地理環境需要,區域網路分布較廣的地區,如使用Repeater無法轉接小網路間的實體布線,就必須利用網路橋來跨接.(如 Remote-Bridge)
設計網路橋應考慮因素
提供透明化(Transparence)服務:網路橋雖然將許多區域網路連結一起,可是對使用者而言,整體上是單一個網路,而不需要知道網路橋是否存在.
包含足夠大的緩沖記憶體(Buffer):Forwarding功能,橋接器接收一個網路的訊框欲往其他網路傳送,如果兩個網路的傳輸速率不同或某一網路的Traffic量過高,因此訊框停留在網路橋的機率就較高,尤其是多埠網路橋本身處理速度不夠快,網路橋內就必須大量的緩沖器來存放欲 Forwarding 的訊框.
擁有位址辨識(addressing)及路徑選擇(routing)能力:因為網路橋有將資料過濾及前送功能,因此必須有能力判斷工作站在什麼地方,並且知道如何選擇適當的路徑來傳送資料.
多埠網路橋(Multi-port Bridge):一個網路橋可連接多個網路,建構網路橋區域網路(B-LAN)
路由器(Router)的通訊協定
網路連接:路由器是作連接二個或更多個網路,不論由實體上或邏輯上都屬不同的網路;而網路橋所連接之網路由實體上而言是各個獨立之網路連接,但由邏輯上而言又屬於單一網路內之連接.
工作站地址:是以第三層之網路位址 (Network Address)來區分(如TCP/IP網路的IP Address).不似網路橋是以第二層媒體存取地址 (MAC Address)來區分各個工作站 (如 Ethernet 網路以 Ethernet Address).
通訊協定:路由器必須具備連接網雙方的通訊協定,提供不同實體層及鏈路層通訊協定之間的連接,並具有鏈路層MAC地址的轉換.如下圖:工作站 A 和工作站 B 的網路層必須具備相同通訊協定,工作站 A 和路由器 R1埠的鏈結層及實體層需相同的協定,工作站 B 和路由器 R2 埠也一樣.
D. 42E760A創維電視機已經聯上無線網路,為什麼還是顯示無法連接伺服器
應該是你的無線網路開關沒有打開。連接上無線網路以後,需要打開無線網的開關,才能夠讓電視機連接到無線網。
待機電源指示燈亮,表明控制系統晶體工作,控制系統供電正常。二次開機指示燈能閃爍,表明控制系統待機工作過程正常,此時如果不能開機,定是控制系統以外的電路有故障(註:這樣的故障判定在本刊前幾期中已有介紹,此處不做過多分析)。
二次開機過程中指示燈閃爍,表明控制系統已接收到用戶指令。並通過cPu內的解碼器轉換成控制指示燈的指令(此電路工作是在cPu基本條件滿足下進行的),從CPU指示燈的輸出腳控制PWM脈寬控制信號,使指示燈工作在開關狀態,便表現出閃爍狀了。
現在的電視機之所以二次開機時間長,主要原因是受匯流排控制的單元電路多,在開機期間控制系統要與所有受控電路進行通訊、電路狀態復位有關。
如果執行二次開機,指示燈根本不閃爍(設計為閃爍的目的是:控制系統在對被控電路檢測時,通常屏幕上要呈黑屏,為讓用戶操作感覺電視在工作,故設計為閃爍狀),也不能開機,便可以確認整機不開機故障在控制系統。通常,高清電視(或平板電視)的調諧器、音效處理、數字處理電路的工作狀態受匯流排控制,這些匯流排信號通常是在二次開機後送出。
也就是說,待機時匯流排電壓接近供電的上拉電壓,二次開機後因匯流排帶負載,匯流排電壓便會下降。
如果用示波器測量,便能發現匯流排腳在二次開機後才會有變化的數據波形出現。圖1中(31)、(32)腳的IC-SCA、IC-SDA匯流排電壓待機時為5V(因通過電阻R240、 R241接在5v電源上之故),二次開機後匯流排電壓下降,在2 2v左右跳變。下圖的CHD-6機芯控制系統輸往主板調諧器的匯流排電壓,待機時為5v,二次開機後在4.7V~4.9V間變化。
由此可見,對於根本無法進行二次開機的故障機,可不必檢查控制系統輸往被控電路的匯流排負載。這在普通cRT電視上也如此。
如採用TDA8843生產的電視,如果整機沒有執行二次開機動作,不必查TDA8843、伴音音效處理電路。
而應圍繞控制系統電路進行檢查。如下圖所示電路結構,如果測調諧器匯流排腳電壓為5V且見不到數據波形,不必檢查與主板調諧器、音效塊、數字板上的TB1307,以及並行匯流排跨接的負載SVP-CX12,而應檢查控制系統(FLASH塊、地址鎖存器等)。
一般來講,POWER腳為高電平時為待機狀態,低電平為開機狀態(當然,也有相反情況,此處指前種狀態)。接通電源,按本機鍵開機,測 POWER腳電平始終為高電平,表明控制系統沒有工作。如果控制系統在工作,它將按時序不斷地檢測遙控輸入腳、本機鍵控腳的電平,以便執行指令。
由此可見,按開機鍵時,開/待機腳電平沒有變化,說明控制系統沒有工作(排除POWER腳線路不通的情況)。要想解決電視機不能打開的故障,必須先手找出是電視機哪裡的元件出了問題。
根據以上羅列的幾種判斷故障出處的幾種方法,基本上能查出電視機不能開機的原因。希望小編提供的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E. wan是什麼意思
wan是廣域網的意思,全名是Wide Area Network,縮寫為 WAN。是連接不同地區區域網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廣域網並不等同於互聯網。一般所指的互聯網是屬於一種公共型的廣域網,公共型的廣域網的成本會較低,為一種較便宜的網上環境,但跟廣域網比較來說,是沒辦法管理帶寬,走公共型網上系統,任何一段的帶寬都無法被保證。
(5)高層樓無線網路跨接擴展閱讀:
廣域網的發送介質主要是利用電話線或光纖,由ISP業者將企業間做連線,這些線是ISP業者預先埋在馬路下的線路,因為工程浩大,維修不易,而且帶寬是可以被保證的,所以在成本上就會比較為昂貴。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個可連接住宅,學校,實驗室,大學校園或辦公大樓等有限區域內計算機的計算機網路。相比之下,廣域網(WAN)不僅覆蓋較大的地理距離,而且還通常涉及固接專線和對於互聯網的鏈接。 相比來說互聯網則更為廣闊,是連接全球商業和個人計算機的系統。
F. 在規劃網路增長時,應該在網路中的什麼位置捕獲數據包以評估網路流量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各高等院校的網路建設發展日趨完善。經過十餘年的建設,高校校園網覆蓋面迅速擴大,建設水平逐步提高,應用面不斷擴展,如今的校園網已和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校園網方便了師生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國內外資訊,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在校園網基礎上優化、整合資源,建立數據中心,為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基礎平台。校園網為高校數字化校園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支撐環境,在行政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師生員工的課餘生活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校園網的不斷建設以及高校擴招,網路用戶日益增長,網路故障所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此,確保校園網路的穩定運行、熟悉各種可能故障點,迅速定位排查故障,對於保證高校正常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1 校園網運維概述 1.1 校園網邏輯結構 校園網一般採用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模型結構。核心層負責匯聚層的接入,數據的快速轉發,同時實現與互聯網運營商的骨幹網路互聯。匯聚層負責處理來自接入層設備的所有通信量,並提供到核心層的上行鏈路。接入層提供終端用戶訪問校園網路的介面。 1.2 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 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是校園網路的重要基礎,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內或建築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它既能使語音、數據、圖像設備和交換設備與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能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路相連接。為保證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的功能和發展需求,以及較高的校園網綜合布線常見故障排查及解決方法研究 2 綜合布線故障排查 在日常網路維護中,校園網綜合布線的故障率是比較高的,據不完全統計,約占故障總數的70%以上。一旦網路出現故障,快速准確地分析故障原因,及時解決故障,從而保障用戶恢復正常使用,既要掌握扎實的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知識,也要在運維中不斷積累經驗。 綜合布線故障的排查是以網路綜合布線系統與施工技術為基礎,從故障現象出發,通過網路診斷工具獲取有助於故障排查的信息,分析原因,確定故障點,排除故障,恢復校園網的正常運行的過程。 2.1 網路故障排查步驟流程 一般的網路故障排查步驟如下: 1)觀察、描述故障現象。 親臨現場觀察用戶演示故障,向用戶詢問故障發生前的操作行為,故障發生的首次時間、頻率、影響的范圍以及故障發生前是否對該節點或網路進行改動,整理並記錄故障現象。 2)收集可能產生故障原因的信息。 查看網路維護日誌並向其他網管員了解近期故障區域的相關變動信息。通過網路管理系統 、網路設備診斷命令、操作系統診斷命令、協議分析工具以及網路測試儀器收集故障相關信息。比如,觀察雙絞線與水晶頭的連接是否正確;通過show interface命令查看交換機埠的狀態是否異常;登錄網路管理系統查看故障發生前後網路監控系統的統計記錄等等。 3)分析故障的原因。 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列舉出導致故障的各種可能原因。 4)制定解決方案。 針對故障原因,按優先順序排序,從可能性由大到小制定出解決方案,提高排查的效率。 5)逐一實施解決方案。 逐一實施解決方案的對策,並觀察網路狀態,直到故障恢復正常。在實際綜合布線故障排除時,可以先採用分段法確定故障點,再靈活應用結合替換法等排除故障,從而提高故障排查的效率。 6)記錄好故障排查過程。 故障排查的過程要認真記錄每更改一個參數的結果。處理完故障後,要搞清楚故障發生的原因,擬定相應的對策,盡可能避免類似的故障再發生,同時記錄好網管日誌已備日後查閱,積累運維經驗。 2.2 綜合布線故障排查的常用診斷工具 綜合布線故障排查的常用診斷工具包括:硬體故障排除工具、軟體故障排除工具以及網路診斷命令等。 2.2.1 硬體故障排除工具 1)數字萬用表 用於直接測量電壓、電流和電阻的電氣值。利用萬用表的歐姆檔,能測試出雙絞線的每一芯是否連通,可以得知一端接頭的第幾芯與雙絞線另一端接頭的第幾芯相對應。 2)雙絞線網路測試儀 校園網運維中最常用的是通斷型雙絞線測試儀,價格便宜,用於測試雙絞線的一端到另一端是否通路、短路、開路。而比較高級的網路測試儀大多採用數字技術,能對雙絞線電氣特性的全面認證,快速、准確、直觀地指示故障點,報告其長度、短路、串繞、跨接、反接等情況,更能方便地存儲全部測試結果,以便生成測試報告。 3)數字查線儀 將數字音頻和模擬音頻結合在一起的查線儀。可以幫助網路管理員快速確定雙絞線在配線架、交換機埠、牆壁、成捆的線槽中的准確位置,即便是線纜已經接入了運行中的網路。排除捆紮線纜間相互的信號干擾因素,准確識別線纜或線對。 4)光功率計 用於測量絕對光功率或通過一段光纖的光功率相對損耗的儀器。用光功率計與穩定光源組合使用,則能夠測量連接損耗、檢驗連續性,並幫助評估光纖鏈路傳輸質量。 5)光時域反射儀 應用於光纜線路的維護、施工之中,可進行光纖長度、光纖的傳輸衰減、接頭衰減和故障定位等的測量。 6)無線網路測試儀 能快速執行無線網路發現工作,全面評估當前無線網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設置,測試結果包括網路可用性、連接情況、利用率、安全設置、惡意設備捕獲、干擾檢測等。 2.2.2 軟體故障排除工具 網路管理系統用於監視已經連接的網路設備。通常使用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收集關於網路運行性能和利用率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通過各種統計可以協助判斷網路運行是否正常。常用的網路管理工具有CiscoView、SolarWinds等。 2.2.3 網路的診斷命令 網路設備廠商提供了功能豐富的診斷命令,可以用來進行故障查找與排除,問題診斷以及性能檢測。常用的命令有:Show——查看系統狀態和系統信息。 Debug——獲得路由器中交換的報文和幀的細節信息,用於調試信息。Ping——檢查網路是否能夠連通以及正常通信。Tracer-oute——跟蹤路由,提供路徑信息,確認鏈路延遲情況。 3 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常見故障排查及解決案例 3.1 雙絞線故障 雙絞線是校園網接入層最常見的傳輸介質,線路故障大多以單點故障為主,影響面較小。常見的故障有線路中斷、兩端接頭線序沒有按照布線標准製作、水晶頭及網路模塊的觸點氧化、電磁干擾等。 3.1.1 因線路遭受物理破壞而出現中斷 故障現象:校園網整體正常運行,某個寢室或辦公室無法連網,信息插座接上網線後提示“網路電纜沒有插好”。 原因分析:更換正常的雙絞線跳線後,經通斷測試儀檢測信息模塊到樓層機櫃配線架的線路狀態為開路,重新製作網路模塊後1-2、3-6線對中仍有一芯不通。由於永久鏈路年限長而老化或者遭鼠咬等原因,雙絞線可能出現開路的現象。 解決方案:通過雙絞線網路測試儀(如FLUCK鏈路通)查到斷點處與測試點間的距離,若斷點離線路兩端距離近,可以輕松找到斷點處的,可將斷點的所有芯線斷開,分別製作水晶頭後,用對接模塊進行直接連接。若距離較遠,由於雙絞線在建築物豎井和線槽內走線,單線更換的難度較大。在保證斷開芯線不多於兩對(互相纏繞的兩芯為一對線)的情況下也可在兩端將完好兩對芯線線序優先調整為1、2、3、6. 3.1.2 電磁干擾引起的網路無法通信 故障現象:學校生活區內新裝修的教師公寓,部分教師反映上網速度慢。 原因分析:通過網路測試儀的現場測試,發現網速慢的家庭內部網路有近端串擾現象;查看交換機對應埠的狀態,錯誤檢測信息較多。建設在校園生活區內的教師公寓,由學校統一規劃綜合布線,接入校園網路,每戶家庭都預留一段4米左右的雙絞線從弱電井進入家庭。 在裝修時,一些家庭內部的綜合布線是由缺乏網路知識的電工完成,當需要延長雙絞線長度時,將兩端雙段線對應的銅芯一一對應纏繞連接,但沒有加以焊接並進行外皮的密封處理,接點的附近又有不少大功率的家電,從而產生電磁干擾,影響了雙絞線通信質量。 解決方案:將預留網線在接線處剪斷,按標准製作網路模塊,問題解決。 3.1.3 雷擊引起的網路故障 故障現象:一到雷雨天氣,校園內靠山而建的建築內一些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易受雷擊影響而損壞。 原因分析:由於學校依山而建,地處雷區,早些年建設的校園網路綜合布線大多採用架空雙絞線級聯或者光纖收發器轉換,機櫃接地和建築防雷方面缺少必要的防範措施,每當雷雨季節,網路設備易受雷擊影響,從而可能造成通過雙絞線連接的光纖收發器、接入層交換機、寬頻路由器、電腦網卡等設備的損壞。 解決方案:對於分開的建築間採用架空雙絞線級聯的,改為光纖級聯,降低雷擊影響。對採用架空雙絞線接入終端設備的,改為穿金屬管後埋地敷設入室。若埋地入室有困難,雙絞線應敷設在金屬管道內,並分別連到各分開的建築物等電位連接帶上[5].將光纖收發器更換為光模塊,更經濟的方法是在雙絞線與光纖收發器之間增加RJ45網路信號防雷器。 3.2 光纖故障 光纖是校園網主幹網的傳輸介質,光纖故障一般為區域性故障,涉及范圍一般較廣。常見的故障有光纖接頭、終端盒受污染,光纜、跳線、尾纖中斷等。 3.2.1 光纜遭到破壞引起的故障 故障現象:校園網某匯聚交換機所在區域所有用戶都無法上網。現場觀察核心交換機對應的下聯口和匯聚交換機上聯口光纖模塊連接指示燈都不亮。 原因分析:依次更換了好的SFP光模塊、新的光纖跳線以及冗餘的兩芯光纖,網路都沒有恢復正常,因此故障可能出現在核心交換機到匯聚交換機之間的光纜上。 原因1:校園網主幹光纜大多鋪設在地下,相隔一段距離有一個通信井,上面加有井蓋。校園內基建施工時,泥頭車經過通信井時壓強過大,碾壓導致井蓋損壞,井蓋滑落導致壓壞光纜或施工單位不慎把光纜挖斷。 原因2:校園內由於地理結構復雜,部分光纜採用鋼絞線支承結構架空架設,若架設高度沒有按標准高度遇到大型貨車或者超高貨車很可能光纜被掛斷。 解決方案: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通過連接器對線路進行測量,計算出故障點與測試端間的距離,然後對照該光纜的維護明細圖表等原始資料,就可確定故障點的大致位置,對大致位置沿線路巡查,找到准確的故障點,重新熔接好光纜。 光纜線路設施的維護要規范化管理,保證好直埋線路的標石、標志牌、宣傳牌、管道、人手孔等設施齊全。對於地處交通要道的架空光纜,最好埋設於地下或提高光纜架空高度。 3.2.2 跳線引起的故障 故障現象:某匯聚交換機所在機房改造,更換容積更大的交換機機櫃後,下聯的幾個接入層交換機都出現網路連接不穩定狀況。 原因分析:在接入層ping網關丟包嚴重,使用光功率計測試接入層至匯聚層的線路,光功率偏低。觀察發現由於交換機機櫃位置調整,交換機機櫃與光纖配線架機櫃距離增大,導致從配線架連接匯聚交換機原有的3米光纖跳線緊綳,加上將跳線束綁扎的扎帶過緊,造成跳線變形,損傷光纖。 解決方案:重新定製了5米的光纖跳線更換原偏短的3米跳線,並重新設計走線線路,故障解決。今後選擇跳線長度,應視所連接設備的距離、走線路徑的長短,並留有自然彎曲的適當裕量為宜;跳線束綁扎宜虛不宜實,只起到歸攏作用,不可用力過大。 3.2.3 光纖終端盒的故障 故障現象:某教工宿舍網路突然不通,而其他地方網路正常。通過網路管理系統監控記錄查詢,該節點時有丟包現象發生。 原因分析:到現場更換交換機與光模塊後故障仍未解決,判斷線路故障可能性較大。使用光功率計測試該節點到匯聚交換機的線路,無光功率。更換冗餘兩芯光纖後,網路復通,但丟包率較高。觀察網路機櫃內部,發現光纖跳線有鼠咬的印痕,網路機櫃內積塵嚴重,打開光纖終端盒看到一芯裸纖已被老鼠咬斷。 由於老式教工宿舍樓的網路機櫃地處在比較陰暗潮濕的環境,住戶堆放雜物的地方也靠近機櫃,久而久之機櫃會成為老鼠棲息之地。 光纖跳線以及不完全密封的光纖終端盒中的裸纖都可能遭遇鼠咬等破壞,而老鼠帶到機櫃的雜物以及積塵則會影響光纖的通訊質量。 解決方案:重新熔接好斷開的尾纖與光纜的纖芯,更換新的光纖跳線,網路恢復正常;同時清掃網路機櫃,在機櫃底部進線處以及光纖終端盒後端未密封處用防火泥堵上以防鼠。 3.3 無線網路 隨著當下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無線終端日益普及,WLAN的接入方式越來越受到校園網用戶的青睞。校園網常見的故障主要是信號不穩定與網路速度慢的問題。 3.3.1 信號正常,上網速度慢 故障描述:無線信號正常的時候,無法連接上AP或者連接成功但網速仍達不到運營商宣稱的相應速率。 原因分析:雖然各大網路運營商構建了覆蓋全校園的無線網路,但由於在用戶密度大的學生宿舍區區域AP的數量仍不足,大量用戶接入,引起空中介面競爭,導致時延大,甚至無法接入,能接入的單個用戶的平均上網速率不理想。 解決方案:若運營商可以加大投入,可在用戶密集的區域增加AP的數量並提高總帶寬。而對於有無線連接需要的用戶也可以自行購置無線AP,通過寢室的網路插座接入校園網使用,從而減少運營商提供接入點以及帶寬不足的問題。 3.3.2 信號時好時壞,上網速度不穩定 故障描述:據單身教師宿舍區使用無線路由的部分老師反映,使用無線連接接入網路時速率慢,而改用有線接入無線路由則使用正常。 原因分析:由於WLAN採用2.4 GHz的公用頻帶,容易受到外來干擾,導致干擾的設備包括微波爐、無繩電話和耳機、藍牙設備等。IEEE802.11 b/g標准只支持信道1、6、11或13這3個不重疊的傳輸信道。單身教工宿舍區住戶間距離近,幾乎每家都使用無線路由,大多數用戶的無線設備的信道使用默認配置1或6,而相同或相近的信道設置容易造成信道沖突,使無線路由間相互產生干擾,導致無線網路的整體性能下降。 解決方案:無線路由的擺放位置,應盡可能避開微波爐等家電,避免在經常使用無線上網的地方和無線路由之間有信號源產生其他傳輸信道。通過無線網路測試儀、操作系統的無線管理軟體、Net-Stumbler等軟體查找出無線信號最強的SSID的信道,將無線路由的信道更改為不與周圍信道相近的頻段,一般信道號採用加五或減五設置。 4 總結 高校校園網是一個復雜的信息化系統工程,綜合布線系統作為校園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使用周期最長的基礎設施之一。在校園網路的日常運行中,綜合布線故障的發生在所難免,只有掌握好網路綜合布線系統與施工技術的基礎原理以及不斷通過運維實踐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管理模式,健全技術文檔,才能提高解決故障的效率,使校園網朝著快速、安全、完善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網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