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線感測器網路與互聯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無線感測器網路與互聯網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包含層次和識別方式上的不同。
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種分布式感測網路,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檢查外部世界的感測器。WSN中的感測器通過無線方式通信,因此網路設置靈活,設備位置可以隨時更改,還可以跟互聯網進行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連接。
互聯網是利用局部網路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感測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路。
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種分布式感測網路,由大量的靜止或移動的感測器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
以協作地感知、採集、處理和傳輸網路覆蓋地理區域內被感知對象的信息,並最終把這些信息發送給網路的所有者。感測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的三個要素。
無線感測器網路所具有的眾多類型的感測器,可探測包括地震、電磁、溫度、濕度、雜訊、光強度、壓力、土壤成分、移動物體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周邊環境中多種多樣的現象。
2. 物聯網的主要技術有哪些
物聯網技術涵蓋感知層、網路層、平台層和應用層四個部分。
感知層的主要功能就是採集物理世界的數據,其是人類世界跟物理世界進行交流的關鍵橋梁。比如在智能喝水領域會採用一種流量感測器,只要用戶喝水,流量感測器就會立即採集到本次的喝水量是多少,再比如小區的門禁卡,先將用戶信息錄入中央處理系統,然後用戶每次進門的時候直接刷卡就行。(了解更多智慧人臉識別解決方案,歡迎咨詢 漢瑪智慧)
網路層主要功能就是傳輸信息,將感知層獲得的數據傳送至指定目的地。物聯網中的「網」字其實包含了2個部分:接入網路、互聯網。以前的互聯網只是打通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但是沒有打通人與物或物與物之間的交互,因為物本身不具有聯網能力。後來發展出將物連接入網的技術,我們稱其為設備接入網,通過這一網路可以將物與互聯網打通,實現人與物和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大大增加了信息互通的邊界,更有利於通過大數據、雲計算、AI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來增加物理和人類世界的豐富度。
平台層可為設備提供安全可靠的連接通信能力,向下連接海量設備,支撐數據上報至雲端,向上提供雲端API,服務端通過調用雲端API將指令下發至設備端,實現遠程式控制制。物聯網平台主要包含設備接入、設備管理、安全管理、消息通信、監控運維以及數據應用等。
應用層是物聯網的最終目的,其主要是將設備端收集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從而給不同的行業提供智能服務。目前物聯網涉及的行業眾多,比如電力、物流、環保、農業、工業、城市管理、家居生活等,但本質上採用的物聯網服務類型主要包括物流監控、污染監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手機錢包、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遠程抄表、智能檢索等。
3. 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的介紹
本書從項目團隊當前正在開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出發,介紹了無線感測器網路相關的若干關鍵技術。內容涵蓋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網路支撐技術(物理層、MAC、路由協議,協議標准)、服務支撐技術(時間同步,節點定位,容錯技術、安全設計,服務質量保證)及應用支撐技術(網路管理,操作系統以及開發環境)等方面,主要介紹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的相關原理及方法等,給廣大讀者進行系統學習及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4.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無線感測器網路、ZigBee、M2M技術、RFID技術、NFC技術、低能耗藍牙技術。
1、無線感測器網路: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一種分布式感測網路,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檢查外部世界的感測器。
WSN中的感測器通過無線方式通信,因此網路設置靈活,設備位置可以隨時更改,還可以跟互聯網進行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連接。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自組織網路。
2、ZigBee:ZigBee,也稱紫蜂,是一種低速短距離傳輸的無線網上協議,底層是採用IEEE 802.15.4標准規范的媒體訪問層與物理層。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電、低成本、支持大量網上節點、支持多種網上拓撲、低復雜度、快速、可靠、安全。
3、M2M技術:M2M全稱Machine to Machine,是指數據從一台終端傳送到另一台終端,也就是機器與機器的對話。
M2M應用系統構成有智能化機器、M2M硬體、通信網路、中間件。M2M應用領域有、家庭應用領域、工業應用領域、零售和支付領域、物流運輸行業、醫療行業。
4、RFID技術: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
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首察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
5、NFC技術:NFC英文全稱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與RFID一樣,NFC信息者數茄也是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
首先,NFC是一種提供輕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接技術,其傳輸范圍比RFID小,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但由於NFC採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相對於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
其次,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已經成為得到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准。
6、低能耗藍牙技術:藍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或稱Bluetooth LE、BLE,舊商標Bluetooth Smart)也稱低功耗藍牙,是藍牙技術聯盟設計和銷售的一種個人區域網技術,旨在用於醫療保健、畢仿運動健身、信標、安防、家庭娛樂等領域的新興應用。
相較經典藍牙,低功耗藍牙旨在保持同等通信范圍的同時顯著降低功耗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