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相比於傳統電台,網路電台有什麼優勢
與傳統廣播比較,網路電台在傳播手段上有明顯的優勢。傳統廣播電台的音頻節目是線性播出,信息稍縱即逝,回顧收聽只能依賴傳媒機構的重播,傳播信息使用的主要介質是音頻,形式比較單一。而網路電台既具有線性傳播特性的實時廣播節目,又有可隨時中斷、回顧、反復收聽的點播節目。它使用的介質除了音頻,還包括圖片、文字、視頻、Flash、動畫等幾乎所有的媒體形態,網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獲取信息。同時,多媒體信息之間通過超鏈接建立起聯系,使信息的傳播更全面,網民的延伸閱讀更深入,可以有效增強受眾對媒體的依賴感。
網路電台和傳統廣播相比,有更強大的互動優勢。傳統廣播的互動主要基於熱線電話、信件、手機簡訊息等,互動的主要階段存在於節目播出中和播出後。而網路電台的互動手段更加直接、快捷,包括聊天室、論壇、留言板、在線調查、投票、電子郵件、手機簡訊、博客等。而且互動貫穿節目策劃、製作、播出的全過程,使網民可以充分參與節目製作,甚至成為節目內容的主導因素。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所從事的傳播內容和行為具有跨文化傳播特性,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是實現良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網路電台強大的互動特性則可以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進行交流提供平台。
當網路電台成為專業廣播機構的產品之後,其向傳統傳播手段進行反哺的復用優勢逐漸明顯。傳統廣播電台的線性傳播特性和無線頻率的稀缺性決定了其信息發布量有限,而接入互聯網的伺服器具有海量信息存儲發布能力,信息發布的數量主要取決於受眾的需求,而非時間與技術的限制。網路電台的海量音頻節目經過編輯製作之後可以滿足傳統廣播的需求,而不必為傳統廣播單獨製作節目。目前國際在線網路電台的一些中文節目已經在境內外多家電台落地播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與傳統廣播電台相比,網路電台具有精確的受眾調查和受眾管理優勢。傳統廣播電台的受眾調查和傳播效果分析需要藉助專業的調查公司採取抽樣問卷的方式來完成,因成本和調查周期的制約,調查的抽樣率比較低,調查項目少,數據存在比較大的偏差,而且數據和分析結果完成周期比較長。網路電台則可以藉助基於互聯網的用戶管理系統、用戶在線調查系統、流量和訪問行為統計等系統完成對受眾的分析和傳播效果分析,部分數據甚至可以實時獲取,為內容規劃和商業開發提供及時准確的數據支撐。利用網路電台的用戶管理系統還可以方便地組織受眾活動,為受眾提供定製等服務,有效吸引用戶。
『貳』 網路音頻廣播的優缺點
優點:
①網路廣播從節目的製作到傳輸全部實現了數字化、網路化,系統信噪比高,不會在處理、傳輸等環節產生雜訊,從而可以獲得比較好的音質,也可以進行立體聲傳輸。
②實現智能廣播較為容易,乙太網本身就是一套雙向網路。在乙太網上通過軟體可輕而易舉地實現智能廣播的定時、定址、分組等功能。
③在網路速度允許的情況下,可實現多路廣播。因為音頻文件是以數據包的方式在網路中傳輸,所以很容易實現多路廣播,把不同的數據包發送給不同的終端就可以了。
④實現交互方式廣播和遠程AOD。因為乙太網是雙向網路,控制主機完全可以監測到每一個終端的工作狀態,且可對其進行控制。終端也可通過液晶顯示屏與伺服器對話,從伺服器直接點播,這樣大大地方便了外語教學。
⑤管理方便:操作人員只要在校園網上的任意一台計算機就可實現對主機的全部管理與操作功能,也可在校園內任意一台計算機上實現節目的製作與傳輸。
缺點:
①對於數字音頻文件的解壓,必須是PC+專用軟體,或專用解壓晶元,且每隻終端都必須有自己的IP地址,技術含量比較高,帶來培訓方面的壓力。
②價格昂貴:當前國內沒有專業的晶元級開發商,只能用嵌入式微機+專用解壓晶元來解碼,所以導致產品價較高,國內一般學校無法承受。校園廣播建設的意見與建議綜上所述,三種校園智能廣播技術與產品各有優缺點,不同的學校對校園廣播的功能要求也各不相同。學校在選擇校園智能廣播產品的時候,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功能需求,不要盲目地追求「技術最先進、功能最強大」。新技術固然好,但對於某些用戶來講未必有用,甚至還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訊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