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G來了,wifi還有用嗎
眾所周知,5G的網速非常快,網速達到了1Gbps,是家庭寬頻的10倍。根據移動公布的5G公測資費,0.01元1GB的,50元5TB的流量,相當於無限流量了,那麼還有必要拉寬頻,WiFi還有用嗎?下文具體說一說。
兩種網路的作用不同
5G網路是運營商搭建的商用網路,使用了商用的頻率,將無線終端連接到互聯網,通常情況下按照流量計費。
WiFi用於家庭或者企業組建無線網路,使用了公共的無線頻段, 將無線終端連接到區域網,實現文件共享、網路共享等。
5G網路的穩定性
就本質而言,5G網路仍然是無線網路,所連接的終端共享基站,而 每個基站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如果超過了限制,所有用戶的體驗都會下降 。比如目前所用的4G網路,每個基站通常最多容納1200個用戶,超出限制,網速就會降低,因此很多人感覺現在的4G網路越來越慢。
5G網路的採用了毫米波技術,相比4G網路使用了更高的頻率,意味著5G信號抗干擾能力弱、覆蓋范圍小、繞射能力差,穩定性會大打折扣。家庭光纖寬頻不存在這個問題。
WiFi 6標准
蜂窩網路從4G發展到5G,無線WiFi同樣也在發展,目前使用的802.11ac標準的無線網路,而下一步將普及802.11ax標準的無線網路,正式名稱為WiFi6。
WiFi 6標準的優勢「雙高雙低」
高網速 :WiFi 6的最高網速可達9.6Gbps,採用了8*8 MU-MIMO技術、1024QAM調制方式等技術。
高接入數 :WiFi 6支持數十個設備同時通信,而目前使用802.11ac無線WiFi網路同時支持4個設備同時通信(MU-MIMO 4*4)。
低時延 :WiFi 6實現了同一時間段多個設備並行傳輸數據,減少了相互競爭,降低了時延。
低能耗 :相比802.11ac標準的無線WiFi,終端功耗降低了30%,有利於部署基於WiFi的物聯網。
總之,5G網路和WiFi網路是並行發展的,並不是相互替代的關系。5G網路實現移動終端的無線接入,WiFi用於無線終端連接區域網,實現寬頻共享、文件共享,WiFi的最新標準是WiFi 6,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支持WiFi 6標準的無線路由器。
5G來了,會終結WiFi嗎?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頒布了5G牌照,標志這中國的5G真的大刀闊斧地來了,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那麼WiFi將如何發展?很多人認為,5G時代的到來,WiFi有可能會遭到徹底的打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WiFi及有線寬頻也許將不復存在,被 歷史 遺忘。試想一下,不管是家庭還是一個公司,如果沒有了WiFi,將會是怎樣一個局面。那我們來聊聊吧!
5G與WiFi的差距
從核心技術來看,WiFi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局域無線網路,服務於一些對通訊技術不強調多用戶共享的網路,因此當用戶過多時,網路服務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用戶體驗會變差。且WiFi是工作在非授權的頻段,存在不可控的干擾,也會有安全性的問題。
5G網路在設計上就支持大連接的能力,且具有強大的切片功能,不僅支持廣域覆蓋,還可以支持局域覆蓋,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網路體驗。5G網路是工作與授權頻段,安全性問題還是有保障的。
5G確實給WiFi帶來了沖擊
過去我們的手機,電腦要想網路的海洋中暢游,考慮到資費的問題,都會選擇使用WiFi。但是從質量保障和使用性能來看,WiFi存在著相當大的安全風險。
隨著4G網路的普及,運營商不斷進行提速降費的政策,資費也到了用戶可以接受的程度,用戶更願意使用網速更快、更安全的4G網路。
未來,等5G網路大規模部署後,用戶的上網需求更多的會偏向使用5G網路。WiFi可能會應用於一些局域的物物通信、點對點的視頻流傳送等。當然WiFi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演進,終會找到它的市場定位。
我認為,隨著5G大力發展及物聯網的始終連接的要求,WIFI將與物聯網深度結合,與5G形成互補作用,各自發揮著各自的優勢,都會留存於這個網路大環境。
WiFi終將被取代,可能非5G網路。你有沒有和我一樣,在無限流量的今天,已經很少打開WiFi進行網路連接了?
4G時代的時候,就有傳言說WiFi將被4G網路代替,然而WiFi現在依然存在,並沒有被取代。如今,比4G網路快了100倍的5G網路推出,是不是說WiFi將被5G取代呢?
了解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為什麼要推出WiFi呢?在我們理解就是無線網路上網功能,它的推出就是讓我們擺脫有線上網的束縛,實現無線上網。其實它就是通過將有線信號轉為無線信號,它通過無線電波連接網路,在我們知道的路由器的設備范圍內,只要電波所及,就能連接上網路。
但是,WiFi雖然解決了無線連接問題,它的問題卻也不少。信號不穩定,網路傳輸有延遲,網路傳輸速度有限,它的覆蓋范圍窄,安全性弱,容易被蹭網,甚至於它還離不開穩定的寬頻或光纖,具有微弱的磁場輻射。 可見,它的優點慢慢的會在新技術來臨之際被縮小,缺點會被放大。
5G時代的時候,我們發現它的網路速度提升到了10Gbps,而這次4G的網路速度更快,相當於1.25GB/s的下載速度,我們如果通過它,下載一部100GB大型紀錄片,可能不到2分鍾的時間。
想一想,如果5G能夠提供這么大的網路速度,那麼很可能對於WiFi產生很大影響,更為主要的是,5G網路延遲能夠降低到1ms級別。 網速快和低延遲會解決WiFi的一些劣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WiFi雖然終究被取代,可是WiFi的使用場景多,除非未來的設備中,能夠讓虛擬電話卡成為現實,在任何設備上都能使用虛擬電話卡,來連接5G,否則WiFi很難被取代。
當然,新技術比如Li Fi以及WiFi 6(能夠讓包數據的吞吐量變得更大了,而且還擁有更快的速度。)這似乎要不然WiFi換個形式,要不然換個技術,反正短期內WiFi取代不了。這里還涉及到5G網路的發展個普及率,會受到5G基站的建設速度影響。
在這里首先我幫忙鑒定一下WiFi和5g的區別。
WiFi基本上是屬於家庭或者是小區域內的區域網來形成的這么一個網路。更多的是通過路由器通過寬頻光纖,等等這些統一的出口為一個區域內,提供了一些這種網路支持和信息的傳輸的工具,為這些提供使用同時來講,像有些電腦啊,智能設備的接入啊,它有一部分都可以通過這個出口統一出去。
另外就是WiFi的費用的問題,WiFi它本身來講這個是你只要裝了寬頻和裝了光纖,你里邊的流量不管使用多少,用了多少,在多的設備接入和再多的這個信息傳輸的下載量啊,等等一系列這些東西,這是沒有任何費用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的。
第三就是它的速度,它的速度來講是根據你的所有的拉的光纖以及寬頻的帶寬,有千兆的百兆的10兆的50兆的200兆的等等一系列這種因素決定了你的速率。
那麼5g通用指的武器是通過運營商的網路單台設備接入,使用武器的方式,但是有可能一台電腦連上去用5g的方式,那麼5系目前的資費的情況來講,那不管他就是流量那個費用會降低下來,但是每下載一些流量你都要去收錢。
5g的速度帶寬,到底是多少現在,沒有一個統一的定性,一直在說只是很快很快,但是能有多快?
如果說你家裡邊有20台設備連接起來,包括你的電視機啊,冰箱啊,空調,手機,電腦,平板,甚至是可能你的手機應該是×以3×4×5,然後平板有兩三個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電腦等等你家裡邊這些設備都需要上網,都需要你去使用,那麼這些設備你覺得你不可能每個設備都會採用的,插個5g卡,那麼5g流量的費用,你這個月會有多少錢呢?
所以我覺得WiFi跟武器這個沒有什麼沖突,也沒有什麼矛盾。
在各自不同的應用場景裡面,已經用不同的應用,環境和應用習慣里邊提供了不同的服務,所以說這個我覺得,不用擔心WiFi和5g的關系。
5g來了wifi肯定有用!之所以這樣肯定,主要因為以下兩點:
1、以目前中國通信運營商的策略和壟斷地位來說,5g一定是限制流量的,價格也一定不會比現在便宜太多,這個前提不變的情況下,WIFI就一定有用且地位不會變動。
2、雖然5g的理論速度和延遲提升很大,但實際普及後通信線路高負載情況下提升有限,而新的WIFI6標准實際應用時的穩定性和低延遲依然可以碾壓5g,同時都在進步,5g取代wifi路依然很長!
那真不一定,只要還有賺錢的空間,再落後的東西都還會存在。
看看今天藍光和大硬碟和各種網路媒體都存在了,為什麼還會有人賣cd , vcd , dvd 等各種光碟,因為就是有一種人群需要這些產品呀 。
5g 雖然來了,不過,不一定就能覆蓋所有的地方,不一定人人都能消費得起,就算消費得起,也不是人人都需要,有些人就是不需要這個速度,不想浪費這些錢,所以不安裝這些設備也是有的,而有些落後的地方,太過偏遠普及不了,反而會有一些淘汰的寬頻和光纖設備到達那些偏遠的農村也說不定,這樣或者會更好,因為很多人消費不起這些最新的 科技 產品,只能給點錢購買一些較慢較低檔的。
當然,我們是很希望5g 盡早普及,讓我們盡快享受它帶來的快感,看看因為它的誕生,會出現什麼樣的新 科技 和新業務。
很多人對於5G時代的到來,WiFi的格局表示擔心,有可能這次就遭到了徹底的打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WiFi將不復存在,甚至我們現在都在使用的有線寬頻也有可能會被 歷史 遺忘。不管是家庭還是一個公司,沒有WiFi的存在,會是怎樣一個局面。
這真的是多慮了,5G的到來,必然會加速時代更新的步伐,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思維而已,在這種大趨勢下,肯定是會向越來越簡單快捷的方向發展,或許將來的一天,5G可以完全代替現在所有的設備,成為新時代的領軍者,更加有優勢去代替這一切,實現網路無邊界,世界無邊界!
這種問題,在4G剛出來的時候問問君似乎也聽過。
答案是當然有用。
一、5G的覆蓋面、資費、限流問題
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5G的覆蓋面都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大城市自然不用擔心,但是一些農村鄉鎮,甚至邊線小城市,可能在 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難以完成5G網路覆蓋 。
並且5G雖然快,但是它的資費和限流也是一個問題,現在的4G網速(網路通暢情況下)和一般的寬頻相比,其實並沒有相差太多,為什麼大家到了一個地方還要先找wifi呢?
就是因為流量限流和資費,現在的4G流量,當你使用超過一定額度之後(一般是40G),通信商就會對你的網速進行限速。
並且5G剛出來的一段時間內,資費是不可能像現在的4G網路資費一樣便宜的,也未必會有「無限流量卡」,雖然套餐流量額度可能會提升,但是比起5G網路的網速來說,資費仍舊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二、WIFI未必就是你想的那樣慢
移動通信網路的技術在進步,但是寬頻和WIFI技術也在進步,現在千兆光纖,甚至一些科研、商用光纖的傳輸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隨著技術的進步,WIFI網速(甚至穩定性)都會不斷提升,未必會遜色於5G網路。
眾所周知,5G的網速非常快,網速達到了1Gbps,是家庭寬頻的10倍。根據移動公布的5G公測資費,0.01元1GB的,50元5TB的流量,相當於無限流量了,那麼還有必要拉寬頻,WiFi還有用嗎?
兩種網路的作用不同
5G網路是運營商搭建的商用網路,使用了商用的頻率,將無線終端連接到互聯網,通常情況下按照流量計費。
WiFi用於家庭或者企業組建無線網路,使用了公共的無線頻段,將無線終端連接到區域網,實現文件共享、網路共享等。
5G網路的穩定性
就本質而言,5G網路仍然是無線網路,所連接的終端共享基站,而每個基站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如果超過了限制,所有用戶的體驗都會下降。比如目前所用的4G網路,每個基站通常最多容納1200個用戶,超出限制,網速就會降低,因此很多人感覺現在的4G網路越來越慢。
5G網路的採用了毫米波技術,相比4G網路使用了更高的頻率,意味著5G信號抗干擾能力弱、覆蓋范圍小、繞射能力差,穩定性會大打折扣。家庭光纖寬頻不存在這個問題。
智聯校園 齊堯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Ⅱ 工信部發布多項5G新標准,涉及核心網、切片、5G消息等
12月22日,工信部發布2021年第33號公告,公布了513項行業標准(標准編號、名稱、主要內容及實施日期等),其中通信行業標准共71項;此外,還批准了《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增強移動寬頻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等2項通信行業標准修改單。
在新發布的通信行業標准中,涉及到5G的標准相關如下(均為2022年4月1日起實施):
1)編號:YD/T 3958-2021
名稱:5G消息終端測試方法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數字移動通信終端支持 5G 消息業務的測試
方法,包括測試環境、配置測試、注冊測試、點對點消息測試、群發消息測試、群聊與群管理測試、文件傳輸測試、行業消息測試、消息管理功能測試、業務並發測試、增強通話涉及的消息測試。
本文件規定的5G消息基於GSMA RCS UP2.4及相關標准實現。本文件適用於支持5G消息業務的數字移動通信終端。
2)編號:YD/T 3959-2021
名稱:接入網設備測試方法 面向5G前傳的 N 25Gbit/s 波分復用無源光網路(WDM-PON)
標准內容:本文件描述了面向5G前傳的 N 25Gbit/s WDM-PON 局端設備(OLT)和用戶側設備(ONU)的介面、功能、性能、網管等方面的測試方法。本文件適用於公眾電信網環境下的基於波長路由的 N
25Gbit/s WDM-PON 設備,專用電信網可參照使用。
3)編號:YD/T 3959-2021
名稱:接入網設備測試方法 面向5G前傳的 N 25Gbit/s 波分復用無源光網路(WDM-PON)
標准內容:本文件描述了面向5G前傳的 N 25Gbit/s WDM-PON 局端設備(OLT)和用戶側設備(ONU)的介面、功能、性能、網管等方面的測試方法。本文件適用於公眾電信網環境下的基於波長路由的 N
25Gbit/s WDM-PON 設備,專用電信網可參照使用。
4)編號:YD/T 3961-2021
名稱:5G消息終端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數字移動通信終端支持5G消息業務的技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業務功能要求、網路及協議要求、安全性要求及性能要求,其中終端業務功能要求包括個人消息功能要求、行業消息功能要求、消息管理功能要求、增強通話涉及的消息功能要求。
本文件規定的5G消息基於 GSMA RCS UP2.4及相關標准實現。本文件適用於支持5G消息業務的數字移動通信終端。
5)編號:YD/T 3962-2021
名稱:5G核心網邊緣計算總體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5G核心網邊緣計算的總體架構、核心網功能要求、平台要求和關鍵流程等。本文件適用於5G核心網相關網元、5G核心網邊緣計算系統的相關組件或網元,以及系統相關介面等。
6)編號:YD/T 3973-2021
名稱:5G網路切片端到端總體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確立了網路切片端到端框架,規定了終端功能要求、AN/TN/CN 切片子網功能要求、切片管理器功能要求,以及網路切片業務域和管理域的介面功能要求、安全要求和計費要求,並規定了切片部署和切片業務使用的關鍵流程。本文件適用於基於獨立組網的端到端5G網路切片的研發和測試,包括終端、無線接入網、承載網、核心網、切片管理器等。
7)編號:YD/T 3974-2021
名稱:5G網路切片 基於切片分組網路(SPN)承載的端到端切片對接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基於SPN承載的網路端到端切片架構、SPN網路切片能力、切片對接流程、轉發層切片對接要求、網路切片管控層協同對接要求等。本文件適用於基於SPN承載的端到端5G網路切片的研發和測試。
8)編號:YD/T 3975-2021
名稱:5G網路切片基於IP承載的端到端切片對接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基於IP承載網的端到端切片對接技術要求,包括5G網路端到端切片對接架構、IP承載網路切片功能、切片對接流程、切片轉發層對接要求、切片管控層協同對接要求。本文件適用於支持切片的IP承載網路的研發和測試。
9)編號:YD/T 3976-2021
名稱:5G移動通信網 會話管理功能(SMF)及用戶平面功能(UPF)拓撲增強總體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基於SA架構的5G移動通信網會話管理功能(SMF)及用戶平面功能(UPF)拓撲增強總體技術要求,包括架構要求、高層功能要求、介面功能要求、網元功能要求、關鍵流程要求等。
本文件適用於包括 AMF、SMF、I-SMF、UPF等會話管理功能及用戶面功能拓撲增強功能等基於SA架構的5GC核心網網路功能所對應的關鍵5GC網元的研發、測試及驗證評估工作。
10)編號:YD/T 3988-2021
名稱:5G通用模組技術要求(第一階段)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6GHz頻段以下的5G通用模組的基本功能要求、硬體技術要求、電氣介面技術要求等內容。本文件適用於所有集成6GHz以下的5G通用模組的終端設備。
11)編號:YD/T 3989-2021
名稱:5G消息總體技術要求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5G消息的總體技術要求,包括業務概述,系統架構、功能要求、互通要求、支撐管理要求、服務質量、終端要求和安全要求等內容。5G消息基於 GSMA RCS UP2.4及相關標准實現,不限於5G蜂窩網路實現,業務包括個人消息、行業消息和增強通話涉及的消息。本文件適用於5G消息業務及支持5G消息業務的設備。
12)編號:YD/T 4002-2021
名稱;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增強移動寬頻終端設備測試方法(第一階段)
標准內容:本文件規定了6GHz以下頻段5G增強移動寬頻終端設備的基本功能、射頻性能、無線資源性能、協議一致性等方面的測試方法。
本文件適用於支持增強移動寬頻場景(eMBB)的6GHz以下頻段的5G終端,面向非獨立組網(Non-Stand Alone)和獨立組網(Stand Alone)。
13)編號:YD/T 5263-2021
名稱: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5G核心網工程技術規范
標准內容:本規范適用於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5G核心網(含NSA和SA)、5G信令網工程規劃、設計、建設和驗收工作,主要包括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5G核心網和5G信令網網元設置、節點設置、虛擬資源池的設置、網路組織、介面與信令、業務及信令帶寬計算、編號及IP地址、計費與網管、網路安全、同步方式、局址選擇、綠色節能等。
14)編號:YD/T 5264-2021
名稱: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5G無線網工程技術規范
標准內容:本規范適用於公眾移動通信網5G無線網工程建設,包含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網路運行維護及優化全過程,主要規定了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5G無線網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網路運行維護及優化、安全、節能、環保、共建共享等技術要求。
兩項通信行業標准涉及的修改通知單分別為《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增強移動寬頻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和《移動終端圖像及視頻傳輸特性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Ⅲ 5G會不會幹掉寬頻WiFi會不會被淘汰
5G來了,寬頻還要嗎?wifi會不會被淘汰?還是有很多人在疑惑,我將從理想與現實方面來為大眾答疑解惑。
大家知道5G無線信號是通過5G基站發射的微波信號,傳輸過程中信號會隨著距離在不斷衰減,所以覆蓋一定的區域,基站要具有一定的密度或數量。同時,5G微波信號穿透力相對弱,這樣就難以滿足居家或室內終端設備對5G應用的體驗,因此必須打通最後一公里。
怎麼 打通這最後一公里 ,5G 科技 公司開發了一種稱為CPE的微型基站,它接收5G基站發射的信號,並轉換為wifi信號,實現室內無死角輻射,讓人們真正體驗高速、穩定的5G生活。
華為出品的搭載5G——巴龍 5G01晶元的CPE已經上市,並在5G試點城市廣泛應用。可見,從技術上理想的角度看,5G完全可以取代寬頻和wifi的。
從5G技術的推廣應用普及、經濟效率以及發展趨勢來分析,寬頻和wifi依然是5G應用的補充,二者共同發展。
高速度、大容量、低延時是5G的三大亮點,這也是基於4G相對而言的,而5G的網速和設備容量也僅是現在4G的100倍。
然而,隨著5G的應用,智慧家居、智慧辦公、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安保、物聯網等等將逐步興起,入網設備的數量和在線數量劇增,如果真的所有上網設備都直連區域內的基站,這5G高速路再寬也會擁擠堵塞!5G所連接的終端基站其容量是有限的,一旦容量超限,用戶體驗與速度就會下降。所以要想降低基站塔的負擔,還必須依靠光纖和無線wifi。
必須指出,光纖入網是國家長期投入巨資與正在規劃擴展的網路基礎設施,不會棄而不用。辯敬
實際上,普通大眾是習慣於3G、4G時代的套餐消費的,5G網路時代人們還是偏愛套餐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合理採用套餐模式,既可以滿足需求,也可以有效管理費用。
就歲灶舉居家而言,室內的電視、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家居用品將不斷增加,諸多硬體設備都通過5G網路連接,綜合費用並不經濟。大眾家中,隨著光纖與wifi性能在迅速改善,費用更低,基本上不存在大的體驗痛點,理性的用戶還是會繼續使用光纖和wifi的。
為了滿足5G市場新的需求,2018年10月Wwifi聯盟也發布了新的wifi技術標准,即wifi6。新的wifi6設備已經問世。
華為、小米、TP-LINK、華碩等大也紛紛加入新的wifi產品的開發中,並有雙頻5Ghz-wifi和wifi 6上市,充分說明wifi不會被5G網路淘汰的。
事實上,wifi6標乎碧准吸納了大量5G關鍵技術,如OFDMA、MU-MIMO、1024QAM等,優化了設備功耗和覆蓋能力,完整適用於支持智慧家庭及各種物聯網應用。
隨著5G應用的進一步發展,對wifi6也會有新的技術要求,wifi6技術也會進一步提升。可以預期wifi6技術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wifi充電等等方面起到「智能網關」的作用。可見,wifi不僅在室內具有天然優勢,而且在智能物聯網方面也將佔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5G淘汰寬頻和wifi在技術理論上是有可行性的,但不具有現實性。在現實中5G與寬頻和wifi是並存的,寬頻和wifi對5G具有補充作用,5G與wifi相互推動共同演進形成了新的技術生態。
負責任的說,5G不會幹掉寬頻,Wifi也不會被淘汰。 下面,說一下原因。
在很多人看來,5G的網速很快,甚至超過了家庭寬頻。目前,5G網路可以提供1Gbps的接入帶寬,而千兆寬頻的數量很少,大多數寬頻還是200M或300M的速度。坦白說,5G速度確實比寬頻速度快。
由於5G比寬頻速度快,而且使用無線接入方式,上網更方便,很多人才會有5G幹掉寬頻的想法。事實上, 5G一旦大規模商用後,速度並不比寬頻速度快。而且,5G信號很容易受到干擾,在網路穩定性方面,5G網路的短板很明顯。
還有一點就是,家庭寬頻可以支持1Gbps甚至更高的速度。試想,網路穩定性不如寬頻,速度也比寬頻慢,5G拿什麼幹掉寬頻?更重要的一點是,5G是按流量收費,寬頻是不限流量的。
目前,5G最便宜的套餐是128元,包含30G流量。在實際應用中,看幾部電影,刷刷抖音, 30G流量很快就用光了。 全面對比一下就發現,在資費、信號、速度這三個方面,寬頻占據絕對優勢的,這註定了5G很難取代寬頻。
既然5G不會幹掉寬頻,那Wifi也不會被淘汰的。目前,Wifi 6標准已經出爐,最高上網速度為3Gbps,比5G速度還要快。為此,5G不會幹掉寬頻,Wifi也不會被淘汰。
先說結論,5G不會幹掉寬頻,WIFI未來會和移動網路並存!
1、寬頻擁有無限流量
不可否認5G的確具有相當快的優勢,能為提供低延時的高速下載,但是這種優勢依舊沒法完全替代普通寬頻。首先家庭寬頻是不限流量的,你想怎麼用都行,比如我現在每天至少下載2部1080P的電影,基本上一天就要消耗10G的流量,一月下來就是整整300G流量,這還不算其他日常應用。
試想一下,目前哪家運營商能每月提供幾百G的流量?或許5G普及後有可能每月給幾百G,甚至上T的流量。但看看現在運營商的尿性,你覺得他們會給你無限制的流量嗎?一定是不會的,否則他們怎麼賺錢?
所以有流量限制的5G網路根本無法媲美無流量限制的寬頻網路!
2、智能設備通過寬頻入網
其次,寬頻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組網,家裡所有的終端設備可以在同一個內網下,然後相互訪問使用。或許你會說未來5G普及後能實現物聯網,根本就不需要通過寬頻來組網,這種說法我是認可的,未來或許真能實現。
但是,多久後能實現呢?5年?10年?還是更長時間!反正就現在階段來看,很多家用智能設備(智能電視、空調、攝像頭、插座等等)都只能通過無線網路來接入,然後才可以用過通過移動網路來訪問。所以,單從終端設備的互聯互通上,寬頻也不會就此消失。
未來的狀況應該會和現在一樣,移動網路和寬頻網路共存。雖然5G有高速的優勢,但目前在手機端並未有更多應用,無非就是可以高速看視頻下視頻,其他還能做什麼?因此,5G真正和我們直接相關的應用方式不會太多。
未來5G更多的是應用到各個行業領域,比如無人駕駛 汽車 ,各種物聯網,包括工業設備智能化等等,這些才是真正能讓5G充分發揮效能,最終引領整個信息產業發生變革。
但是5G這塊再怎麼普及,寬頻網路的需求始終還會存在,因為用戶的需求從來都是多元化的,光靠一個5G無法全面取代。因此,最終5G和寬頻、無線網路等會並存,就和現在一樣。
Lscssh 科技 官觀點: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就是5G無法徹底取代寬頻!
首先說我的結論吧: 如 4G 一般,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 5G 的出現不會替代傳統的光纖寬頻通信方式。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
第一,成本問題
我國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院士曾說過:
對比一下今天各家運營商給到用戶的 5G 流量套餐,最低也要 190元/月,而且還是限量的。這足以說明 5G 基礎設置建設的成本比光纖寬頻昂貴得多。任何一項技術,成本降不下來,就不可能成為 歷史 技術的替代品。
第二,穩定性
顯然,信號在空氣傳播中的穩定性比物理光纖傳播要差得多,相信大家使用 4G 的時候就能感受到。
穩定性這一點就區分開 5G 移動通信與光纖寬頻的使用場景不同,那些對網路傳輸穩定性要求極高的場景必須依賴傳統的光纖通信技術。
沒有完美的技術解決方案,只有適合當前使用場景的最好解決方案,5G 也好,光纖通信也好,各自有利有弊,目前還做不到誰完全替換誰的地步。
這個問題提得深入淺出,隱藏的知識點卻很豐富,我們樂於挑戰一下。5G會不會幹掉寬頻?WiFi會不會被淘汰?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 寬頻與WiFi仍然會存在於5G世界裡面 。
眾所周知,寬頻與WiFi普遍存在於4G網路應用環節之中,只要有4G網路應用的領域,幾乎都有寬頻與WiFi的應用,那麼我們反過來質問一句, 5G網路的宗旨是否為了消滅4G網路,顯然不是,那麼只要4G網路繼續存在,那麼寬頻與WiFi就將延續下去。
首先,我們談下2020年之後的5G手機,在工信部新規正式實施之前就已經獲得入網許可證的NSA手機是可以繼續正常使用的,也可以繼續正常銷售。也就是說今年推出的5G手機,無論是支持哪個組網,以後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的。
理論上說,NSA是用現有的4G基礎設施,進行5G網路的部署,等於在4G網基礎上,融入部分5G技術。據此推論,NSA是4G向5G的「5G過渡方案」, 即便未來全面採用SA組網,5G網路當中仍有NSA存在的很大空間,未來的雙模網路也是支持NSA組網的 。這也就再進一步地推論出4G網路的應用余熱仍然存在,據此再推論,「只要有4G網路寬頻與WiFi就將延續下去」的結論便能成立。
但是長遠來看,5G技術淘汰寬頻和wifi在技術理論上是有可行性的,但不具有現實性。再說了,光纖入網是國家長期投入巨資與正在規劃擴展的網路基礎設施,不會棄而不用。(配圖摘自網路)
5g成熟和高覆蓋率還有3-5年,現在還是4g的時代,同時5g網路現在用戶少,開5g基站電費都收不回來,5g套餐那麼貴基本老百姓用不起,等基站和5g模組,流量便宜,高覆蓋了,5g才有可能代替光纖,但也只是代替了入戶部分,基站建設還是需要光纖的,現在我們公司已經在廈門做了,無線寬頻替代光纖入戶了,使用的4g轉WIFI。當然這只能光纖的補充而已。
4G時代的網路,帶寬和速度有限,只能給手機上網,流量費很貴,基本沒有包月服務提供。而5G時代,所有以有線形式連接的網路,都將也應該逐步消失。高通在京舉辦2018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聯合多家中國廠商共同推出5G領航計劃,宣布合作支持5G時代中國智能產業發展。小米、OPPO、vivo等廠商均稱將第一批推出5G手機。5G下載速度1G每秒,最終可以達到10G!比當前得光纖速度要快,電信100M寬頻一個月139塊,速度是12.5M秒。要是5G費用整個150不限流量,電信光纖將何去何從?
目前,家用寬頻基本上都是有線的,不僅需要網線,還需要中轉設備,以及人工安裝,費用高,還容易出現故障。而5G家用無線網路,只需要到移動運營商營業廳繳費,領取一個5G路由器,放在家中,插入一張SIM卡,輸入賬號和密碼即可。當然,也可以不用去移動營業廳繳費,只要用戶自行購買一個5G路由器,插入已經開通流量服務的SIM卡就可以上網。
淘汰WiFi的核心也不是技術,而是商業模式。如果5G時代,流量能做到不要錢,或者大白菜價格,那自然會很多人直接選擇手機網路,而非WiFi。然而運營商必然要考慮利潤問題,不可能將5G免費或者白菜價。
萬物互聯的場景下,機器類通信、大規模 通信、關鍵性任務的通信對網路的速率、 穩定性、時延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自 動駕駛、AR、VR、AI、觸覺互聯網等新應用對 5G的需求十分迫切。面向未來,人們對移動互聯網大流量應用的需求及萬物互聯的需求十分巨大,現有的無線網路性能無法滿足這些需求,供給與需求間的缺口將推動著現有的無線網路繼續升級,最終推動5G時代的到來。
運營商人士表示,隨著5G技術的普及,資費會進一步下降,服務將會進一步提升,而且也將會出現更多的應用場景,可能會超乎我們的想像。未來在5G整體環境下,不僅手機需要流量,其他設備也需要,流量計算相比會變得比較復雜 ,最終計費也會變得復雜,可能會採用綜合計費法。5G商用的下載速度是一個理論值極限值,是指測試是從移動端到基站、機房、伺服器中的理論測試值,而不是商用之後每個終端的有效帶寬,那麼實際使用過程中,會大大衰減的。從光纖網路角度來講,在沒有更好的傳輸技術出現之前,光纖網路是一定不會消失的。這是因為光在光纖中傳播,能量損失很小,所以運營商的網路都是用光纖進行鋪設的。
5G不可能取代寬頻。
首先移動網路的費用不可能比寬頻便宜,如果把寬頻換成5G,看電視、家裡的智能電器、電腦等對流量的消耗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經濟實力消耗得起的。不光是家庭,企業用戶如果用5G來辦公,老闆也不會干。
其次,對於企業用戶或伺服器來說,都需要固定IP,而移動網路是動態IP,所以對伺服器來說,移動網路就不合適了。
再者,基站承載能力有限,可以把基站當成大型的路由器,每個基站能支持上網的用戶數量是有上限的,帶寬也極其有限。因為有限的資源,所以移動網路沒有真正「無限流量」,要麼封頂,要麼達量限速。對於普通電腦來說,一個月這點流量根本不夠用,對於伺服器來說就更不夠用了,看看光是網路網盤伺服器每個月得多少流量。
5g能減少大家對寬頻的依賴,但無法取代寬頻,就像手機不能取代電腦一樣。
5G網路已經具備了取代寬頻的技術條件,包括5G網路的高速下載能力、超低的傳輸延時、超高的設備接入能力。但是,5G網路價格成本較高,暫時並不具備大面積推廣的條件。WiFi作為有線網路的末端補充方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依然會與寬頻網路共同存在。
一起來看看,為何會預言將來5G網路終將取代寬頻的言論吧!
一項技術能否取締上代,除了技術條件的因素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成本因素以及用戶的接受程度。5G網路或許短時間無法取代寬頻,主要是由於後兩者的因素,技術條件已經成熟。
成都已經建成了全國首個5G網路小區,可以作為5G網路取代寬頻網路的樣本。但是,5G網路的成本較高,能否將成本控制低於或者接近寬頻網路建設的成本,將會是未來決定5G網路能否取代寬頻網路的決定性因素。
5G網路發展的同時,WiFi技術並未停滯不前,WiFi6標准已經開始推廣。
WiFi6使用了FDMA、MU-MIMO等技術,最高允許同時和八台設備進行通訊,最高速度能夠實現9.6G每秒。怎麼樣,是否WiFi6的性能也不弱於5G網路呢!WiFi6技術現在已經可以使用,需要同時使用支持WiFi6的路由器以及移動終端設備。
無線WiFi始終作為有線網路的末端輔助通訊,只要寬頻網路存在的一天,WiFi技術就不會消失。
5G網路能否幹掉寬頻,WiFi網路是否會被淘汰的問題,您怎麼看?
我不是通訊類的專家,只是個對此感興趣的普通人。但以我在網上接收到的關於5G的信息來看。5G的搭建是件成本很高的事。
2. 建設基站成本高
上述引用來源與網路。可見5G的高成本會導致用戶使用5G的成本居高不下。
總結:一定會比寬頻高的使用成本,包括5G使用費,設備更換的費用。以及5G的完全普及所需要的時間。我覺得,現在談5G替代寬頻還為 時尚 早。
Ⅳ 你了解5G嗎5G詳細有哪些優勢呢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4G網路的演進。5G與4G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等。中國電信正在5G應用創新方面開展廣泛合作,目前已發展超過200家的試驗客戶和合作夥伴,聚焦政務、製造、交通、物流、教育、醫療、媒體、警務、旅遊、環保等十大垂直行業的重點業務場景,開展了豐富的5G應用創新。更是推出了十全十美5G暢享融合套餐,暢享三千兆:千兆5G+千兆寬頻+千兆WiFi。寬頻升速:最高可享千兆網速;流量升檔:最多可享300GB國內大流量;全屋WiFi升級:全屋WiFi上門定製。
Ⅳ 5G無線網路優化和伺服器機房運維哪個前景好
還是5g得前景好唄,現在都提倡5g,這說明在未來一段時候會很有發展
Ⅵ 簡述5G的運營與維護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2G到4G,移動通信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已經到來的5G,更是加速了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就在移動通信網路改變人類的同時,它自身也在發生巨變——網元變得越來越多,網元之間的介面和協議也變得越來越復雜。
令人頭禿的2/3/4/5G網路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面對如此復雜的網路,我們究竟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維護呢?
其實,我們可以把5G看作是一個人。我們對人進行健康監測,通常是在他身上安裝監測設備,採集樣本(例如驗血、心電圖、X光等)。
根據採集到的數據,我們再進行指標分析,最終得出健康報告。
早期的通信網路也是這樣,每個網元設備都有自己的管理軟體,通過軟體可以查看該網元的指標情況。
但是,這種方式過於分散,屬於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人體來說姑且可行,但是,對於移動通信網路(尤其是5G這樣的復雜網路)來說,增加了運維難度。
因為,一個業務問題,通常涉及到多個(甚至十多個)網元。全靠人工分散運維的話,需要面對巨大的工作量,很難快速找到問題根因。
真正優秀的醫生,會根據身體全方位的檢查結果匯總,給出准確的診療判斷。網路運維,亦是如此。
網路是一個整體。對於網路的維護,應該「站得更高,看得更全」。
我們可以在每一個介面安裝探針,進行抓包,獲取數據。然後,對數據進行匯總整理,找出規律,並給出結論。
這種抓取網元之間介面數據包,並對其進行分析和識別的技術,就是業界常說的深度報文識別技術,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
而抓取報文之後形成的記錄,則被稱為XDR(X Data Recording)。
常見的XDR有兩種,分別是信令XDR和業務XDR:
(1)信令XDR:記錄網元間發號施令的詳細過程,這些指令包括接入、釋放、切換等。
(2)業務XDR:記錄用戶有關的信息如IMSI,以及用戶上網、打電話等業務的詳細過程。
大家會注意到,單個介面產生的XDR,只會記錄該介面相關的信息,即「單介面XDR」。
然而,任何一次完整的用戶行為(比如打電話),肯定會涉及到多個介面。
因此,我們在採集到多個相關介面的「單介面XDR」數據之後,還需要根據用戶號碼、時間順序等,對它們進行關聯、合成,形成能夠全面描述整個業務過程的「完整XDR」。
XDR的關聯合成
這些完整XDR,會被打包送到上層運維系統中,等待解析、使用。
XDR內部信息示例
如上表所示,XDR裡面的各種欄位信息,完整地描述了一次業務流程。例如,Procere Type欄位為5,則表明該次業務類型是「Calling(語音通話)」。
大家搞明白了吧?DPI技術,有點像移動通信網路的「生命監測儀」,是運維支撐工作的神器。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語音通話」這個基本業務,深入了解一下DPI究竟如何幫助運維人員進行「5G生命監測」。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5G通過VoNR(Voice over NR),實現對語音通話業務的支持。
其實,在5G網路建設早期,5G信號並沒有做到無縫覆蓋。所以,為保證通話的成功率,我們可能會更多地採用另一種語音技術方案,那就是EPS Fallback。
簡單來說,就是當工作在5G網路上的終端,發起語音呼叫或有語音呼入時,網路通過切換流程,將5G終端切換到4G網路上,通過VoLTE(Voice over LTE)技術提供語音業務。
這樣一來,打通5G語音電話,就需要跨無線域、5GC域(5G核心網)、EPC域(4G核心網)、IMS域,調動數量眾多的網元、介面,進行大規模協作。
EPS Fallback的業務流程大致可以分為起呼、回落、接通、返回四大階段,整個過程極為復雜(如下圖所示)。
EPS Fallback的信令流程
這么多域,這么多網元,這么多介面,這么多信令,稍有一丁點差錯,就會影響用戶的語音通話體驗,甚至導致通話失敗。這么復雜的協同流程,一旦出現問題,想要反查原因,也是非常困難的。
在中興通訊的EPS Fallback方案中,為了讓用戶能夠「打得通、接得快、不掉話、聽得見」,他們針對起呼、回落、接通、保持全流程建立了KQI-KPI指標體系。
KQI:關鍵業務指標,Key Quality Indicator
KPI:關鍵性能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5G語音業務感知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建好之後,就輪到中興通訊VMAX智能大數據平台閃亮登場了。
這個平台就是前面我們所說的移動通信網路「生命監測儀」。它可以通過查詢XDR(監測數據),關聯合成之後,完整「還原」一次EPS FallBack業務流程。
結合前面提到的「生命指標體系」,VMAX平台進行多維分析、信令回溯,就能精準定位出「病因(問題點)」。
中興通訊VMAX平台的架構並不復雜,它分為數據採集層、數據解碼層和應用層,可以面向核心網域以及無線域進行數據採集和解碼。合成後的數據,可以提供給上層應用進行深度分析。
VMAX 5G DPI系統架構
大家應該能看出來,EPS Fallback 5G語音業務分析只是中興VMAX平台強大功能的一個縮影。基於對XDR的深度分析,整個系統能夠實現對網路、業務和用戶的全面洞察。
運營商不僅可以了解網路各方面的運行狀態,還可以監控具體業務的運行質量,更能夠實現用戶體驗的主動感知。
除了發現和解決問題之外,VMAX系統還可以用於精準營銷。
VMAX採用業界領先的加密業務識別技術,可以實時DPI解析用戶流程的業務特徵,判斷業務流量類型。
也就是說,藉助VMAX,運營商可以知道用戶到底在使用哪種類型的App(抖音、微信、愛奇藝等)。這樣一來,可以建立用戶畫像,進行針對性的推廣營銷(例如定向流量包推薦、App權益贈送)。
中興VMAX可以識別10000種以上的協議,識別准確率高達95%,遠遠高於行業80%的平均水平。系統的規則庫會持續更新,增加對最新業務的識別能力。
相比行業同類產品,中興VMAX還具有以下特點:
全域數據採集能力
中興通訊在信令分析領域有20多年的技術沉澱,是業內唯一具備2/3/4/5G/NB-IoT全網全域數據採集能力的廠家,同時具備核心網、無線的事務級話單關聯能力,真正能做到業務端到端分析。
智能的AI採集,賦能5G
針對5G網路特徵,中興VMAX可以提供基於切片的採集方案,分場景、分時間、分區域、分流量等進行智能化DPI採集。
產品架構解耦靈活
秉承電信設備商所具有的模塊內高內聚、模塊間低耦合的產品架構設計思想,模塊內功能簡化,模塊間分工明確,介面定義規范清晰。
總而言之,中興通訊VMAX智能大數據平台,依託數據挖掘和深度學習能力,具有高可靠、高性能、高識別率等特性,可實現對全網全域數據的高效採集和精準解析。
隨著5G網路的不斷發展壯大,以VMAX為代表的數字化運維手段,將成為運營商感知用戶、拓展市場的利器。藉助它,運營商可以構建更加智能開放的價值運營平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