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RTO計算公式計算機網路
擴展閱讀
哪些是非法集資網站 2024-11-18 14:19:38
怎麼讓網站漫畫免費 2024-11-18 14:08:42

RTO計算公式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3-07 21:43:10

『壹』 一道網路的題目,計算TCP鏈接的RTO超時重傳時間!

(1)據RFC2988建議,RTO=RTTs+4*RTTd。其中RTTd是RTTs的偏差加權均值。
初次測量時,RTTd(1)= RTT(1)/2;
後續測量中,RTTd(i)=(1-Beta)* RTTd(i-1)+Beta*{ RTTs- RTT(i)};
Beta=1/4
依題意,RTT(1)樣本值為1.5秒,則
RTTs(1)=RTT(1)=1.5s RTTd(1)=RTT(1)/2=0.75s
RTO(1)=RTTs(1)+4RTTd(1)=1.5+4*0.75=4.5(s)
(2)RTT(2)=2.5 RTTs(1)=1.5s RTTd(1)=0.75s
RTTd(2)=(1-Beta)* RTTd(1)+Beta*{ RTTs(1)- RT
(2)}=0.75*3/4+{1.5-2.5}/4=13/16
RTO(2)=RTTs(1)+4RTTd(2)=1.5+4*13/16=4.75s

『貳』 RTO的熱效率怎麼計算

RTO熱效率公式本身:是與有序度指標'熵變"(用簡化的S表示)有聯系的.即
ηs=A/Q=1 -(T2/T1 )
=1 -(T2/Q1) S(4)
若當熱機內的微觀粒子的運動有序,並向宏觀有序發展(做功)時,即熵S-0,則( T2/Q1 )S0,
ηS1
如果微觀粒子的運動無序時, 0≤η<<1.
如果讓(4)式中的Q用系統總的可做功的能量表示,即
Q=3PV或Q=U=3PV
則傳統熱機的熱效率
η0=A/Q=PV/3PV
=1/3
RTO可以實現非常高水平的VOC s破壞。定義這些最佳條件的參數,歷來被描述為"3T」: 時間、溫度和湍流。

『叄』 什麼是恢復時間目標(RTO)

恢復時間目標是一項職能,用於評估災難擾亂正常運營的程度和災難在單位時間里所造成的收入損失。這些因素又取決於受影響的設備和應用程序。恢復時間目標(RTO)是以秒、分鍾、小時或天數來衡量的,它是災難恢復規劃(DRP)中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為了確定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各種應用停機所造成的損失,人們已經進行了無數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成本取決於長期和無形的影響以及當前的、短期的或有形的因素。一旦一個應用程序已經定義了恢復時間目標(RTO),管理員可以決定哪些災難恢復技術最適合。例如,如果某一應用程序的恢復時間目標是一個小時,在外置硬碟上的多餘數據備份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恢復時間目標是5天,那麼磁帶、可刻錄光碟(CD-R)或在遠程Web伺服器上的異地存儲可能會更實用。 數據恢復時間目標(RTO)中要考慮什麼 在與高層IT經理主管討論數據恢復問題時,再三重復強調的是:人們很難准確地描述組織在發生重大停機事故的情況下恢復關鍵應用程序和交易業務的能力。他們相信關鍵數據是可以恢復的,而且他們正在尋找規律來證明這種可恢復性。 事實是,IT基礎設施已經變得足夠復雜。通過抽象層來消除這種復雜性以及聚合各種不同的組件以綜合決定應用程序的可恢復性,這些都是一種挑戰。取而代之,我們趨向於嘗試確定單個組件的良好狀況,希望總體的可恢復性等於各部分可恢復性的總和。 然而,並不一定是這種情況。首先,一個復雜應用程序的可恢復性涉及到很多活動部分,將這些活動部分都考慮在內很難做到。更重要的是,這些元件之間的同步成為了成功恢復的重要障礙。 在系統層上這個協調性問題通常很好理解,但是當處理包含多個應用程序組件的跨平台業務功能時,這個問題往往被忽視。事實上,在不同的時間拷貝或備份底層資料庫能夠增添不同的恢復天和恢復時段,而這樣可以調和它們之間的矛盾。 夾雜著這個問題出現的是另一個問題是,在有些情況下,相互依賴的系統之間,在重要性的優先次序方面有所不同,從而導致採用的保護機制完全的不同。例如,資料庫可能被認為是高優先權的,因此採用完全復制以支持一個4小時的時間恢復目標(RTO),但是相關聯的前端基於網路的應用程序組件可能被分配給一個基於磁帶的恢復等級。對於災難恢復情況下的操作恢復(如存儲一個單一的卷或伺服器)來說,這可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它可能導致的結果是用戶將無法連接到一個運行中的資料庫。(4小時RTO僅止這些。) 盡管某些不斷涌現的技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們,但是今天對這個問題的闡述大部分仍舊停留在策略和過程上。其中的一個關鍵挑戰是關於組織的。相互依賴的鑒定需要跨功能的協作。而推動這個協作需要具有一定權威的人來擔當起業務功能層恢復的總體責任。將所有精力都專注於組件恢復上,這樣的人通常是不存在的。

『肆』 數據存儲與恢復裡面的RTO和RPO分別是什麼意思要詳解!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復原時間目標)是企業可容許服務中斷的時間長度。比如說災難發生後半天內便需要恢復,RTO值就是十二小時;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復原點目標)是指當服務恢復後,恢復得來的數據所對應時的間點。如果現時企業每天凌晨零時進行備份一次,當服務恢復後,系統內儲存的只會是最近災難發生前那個凌晨零時的資料。 根據以上兩個簡單的原則,企業不但可以對現有的數據系統作出,也可以按照既定的RTO及RPO要求,選購最適合的災備方案。RTO及RPO與方案售價有著密切的關系,然而完美的方案當然是RTO及RPO皆為零,表示當災難發生後,系統立即恢復,而且完全沒有數據丟失,可是其造價是非常昂貴的,而且也不一定有這個必要。因此,最佳方案必需在RTO,RPO,維護及價錢多方面,都能達致平衡。尤其是中小企業,在資源緊拙的情況,應先好好了解對RTO及RPO的要求,然後再看看價錢,那就比較容易找到,適合企業的方案了

『伍』 TCP 計時器

為了順利完成TCP的操作,大多數TCP使用了至少4種計時器
重傳計時器(Retransmession),持久計時器(Persistance),保活計時器(keep-alive)及時間等待(time-wait)
還是圖形比較鮮明,一目瞭然

重傳計時器
為了防止數據報丟失,當TCP發送一個報文時,就啟動重傳計時器,有2種情況:
1.若在計時器超時之前收到了特定報文的確認,則撤消這個計時器;
2.特定數據報在計時器超時前沒有收到確認,則重傳該數據報,並把計時器復位

關於計時器超時計算
要計算重傳超時時間(RTO),首先需要知道往返時間(RTT-round trip time),計算RTT比較復雜
需要用到的幾個變數
測量的RTT 即發送一個數據報都收到對它的確認所需時間,記為MRTT(TCP在任何時刻只能對一個RTT測量)
平滑的RTT(Smoothed RTT) 因為RTT對不同的往返有不同的數值,而且其起伏比較大,以致不能為重傳超時做標准,所以需要平滑的RTT,記為SRTT它對和前一個SRTT加權平均
如下所示:
最初 -->沒有數值
第一次測試後 -->SRTT=MRTT
其他任意次測試-->SRTT=(1-α)SRTT+α*MRTT
α取值與現實無關,通常為1/8,即新的SRTT是7/8的舊SRTT和1/8的新的MRTT的和
RTT的偏差
大多數現實不僅使用SRTT,還計算RTT的偏差,記為DRTT,是基於SRTT和MRTT使用如下關系計算:
最初 -->沒有數值
第一次測量後-->DRTT=MRTT/2
其他任意次測量後-->DRTT=(1-β)DRTT+β*|SRTT-MRTT|
β通常為1/4

重傳超時(RTO)
RTO的數值基於平滑的往返時間及其偏差,大多數使用下面的公式:
最初 -->初始值
在任意次測試後 -->RTO=SRTT+4*DRTT

Karn演算法
假如一個報文在傳輸期間沒有被確認,因而有重傳
當發送端收到對這個報文的確認時,它就無法知道該確認是對原來報文的確認,還是對重傳報文的確認
新的RTT值要根據發送去時的時間來計算,即對於重傳報文的計算要從重傳報文發出時計時
Karn演算法的解決方法是在計算新的RTT時不考慮重傳報文的RTT

指數退避
在發生重傳現象時,那其RTO是多少?大多數TCP使用指數退避策略
每產生一次重傳,其RTO值就加倍

持久計時器
前面在流量控制篇提到死鎖現象
要解開死鎖,TCP為每一個連接使用一個持久計時器
當發送端TCP接收到rwnd=0的確認時,就啟動持久計時器,當計時器截止時間到時,發送端TCP需要發送一個特殊的報文,叫做探測報文
該報文只有1位元組,有序號,但無需確認
探測報文提醒接收端TCP:確認已丟失,必須重傳
持久計時器截止時間設置為重傳時間的數值,但是,如果沒有收到從接收端回來的響應,則需要發送另外一個探測報文,並將持久計時器的值加倍和復位
如果結果和上面一樣,發送端繼續發送探測報文,直到其截止時間增大到閾值(通常為60s)為止
在這以後,發送端每60s發送一個探測報文,直到窗口重新打開

保活計時器
在某些實現中要使用keeplive timer來防止兩個TCP之間出現長時間的空閑
比如客戶端打開了伺服器端的連接,傳送了一些數據,然後就保持靜默了
也許該客戶端除了故障,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連接就永遠處於打開狀態
保活計時器的解決方法為,當伺服器端收到客戶端的信息時,就把計時器復位,超時通常設置2小時
若伺服器2小時還沒有收到客戶的信息,就發送探測報文
若發送10個同樣的報文(每個相隔75s)還沒有收到響應,就認為客戶端出了故障,終止這個連接

TIME-WAIT計時器
Time-wait(2MSL)計時器在終止連接時使用,在前面的狀態轉換篇曾在圖中出現過
設置該計時器的主要目的有:
1.如果最後一個ACK報文丟失了,那麼伺服器TCP(它為最後的FIN設置了計時器)以為它的FIN丟失了,因而重傳
如果客戶端進入了closed狀態,並在2MSL計時器超時之前就關閉了這個連接,那麼它就永遠無法收到這個重傳的FIN報文,因而伺服器端也就無法收到ACK,伺服器就不能關閉這個連接
2MSL計時器可以使客戶端等待足夠長的時間,使得當ACK丟失了(一個MSL),可以等到下一個FIN的到來(另一個MSL)
如果在TIME-WAIT狀態時一個新的FIN到達了,客戶端就發送一個ACK,並重新啟動這個2MSL計時器
2.從一個連接發來的重復報文可能會在下一個連接中出現
假定客戶和伺服器已關閉這個連接,經過短暫時間又使用相同套接字打開一個連接
這樣的新連接叫久連接的化身(incarnation)
那麼前一個連接的報文可能會到達新的連接中,同時被解釋為新連接的報文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TCP規定這個化身必須經過2MSL以後才出現

『陸』 災備中經常提到的RTO和RPO是什麼意思

1、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復原時間目標)是企業可容許服務中斷的時間長度。比如說災難發生後半天內便需要恢復,RTO值就是十二小時

2、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復原點目標)是指當服務恢復後,恢復得來的數據所對應時的間點。

兩者的值要充分考慮到備份數據的重要程度和業務中斷時間的允許范圍。以和力記易的CDP容災備份方案為例,可以實現RPO=0,RTO接近於0,保證數據0丟失,業務停頓時間最短可縮短至60秒內。與其他方案相比,CDP容災備份方案除了RPO和RTO外,還能保證恢復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從某種程度而言,數據的可用性是底線,甚至優於完整性。

『柒』 關於TCP 往返時間的 計算題 考試在線高分求解!

為了順利完成TCP的操作,大多數TCP使用了至少4種計時器
重傳計時器(Retransmession),持久計時器(Persistance),保活計時器(keep-alive)及時間等待(time-wait)
還是圖形比較鮮明,一目瞭然

重傳計時器
為了防止數據報丟失,當TCP發送一個報文時,就啟動重傳計時器,有2種情況:
1.若在計時器超時之前收到了特定報文的確認,則撤消這個計時器;
2.特定數據報在計時器超時前沒有收到確認,則重傳該數據報,並把計時器復位

關於計時器超時計算
要計算重傳超時時間(RTO),首先需要知道往返時間(RTT-round trip time),計算RTT比較復雜
需要用到的幾個變數
測量的RTT 即發送一個數據報都收到對它的確認所需時間,記為MRTT(TCP在任何時刻只能對一個RTT測量)
平滑的RTT(Smoothed RTT) 因為RTT對不同的往返有不同的數值,而且其起伏比較大,以致不能為重傳超時做標准,所以需要平滑的RTT,記為SRTT它對和前一個SRTT加權平均
如下所示:
最初 -->沒有數值
第一次測試後 -->SRTT=MRTT
其他任意次測試-->SRTT=(1-α)SRTT+α*MRTT
α取值與現實無關,通常為1/8,即新的SRTT是7/8的舊SRTT和1/8的新的MRTT的和
RTT的偏差
大多數現實不僅使用SRTT,還計算RTT的偏差,記為DRTT,是基於SRTT和MRTT使用如下關系計算:
最初 -->沒有數值
第一次測量後-->DRTT=MRTT/2
其他任意次測量後-->DRTT=(1-β)DRTT+β*|SRTT-MRTT|
β通常為1/4

重傳超時(RTO)
RTO的數值基於平滑的往返時間及其偏差,大多數使用下面的公式:
最初 -->初始值
在任意次測試後 -->RTO=SRTT+4*DRTT

TCP最大窗口的含義就是一個爭用期內允許發送的最大數據

最大吞吐量=65535B/20ms=3.27675MBps

『捌』 對稱軸公式是什麼

設二次函數的解析式是y=ax^2+bx+c。

則二次函數的對稱軸為直線x=-b/2a,頂點橫坐標為-b/2a,頂點縱坐標為(4ac-b^2)/4a。

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都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因此根據直線公理。

證明:如圖,已知PD⊥OA於D,PE⊥OB於E,且PD=PE,求證:OC平分∠AOB

證明:在Rt

OPD和Rt

OPE中:

OP=OP,PD=PE

∴Rt

OPD≌Rt

OPE(HL)

∴∠1=∠2

∴OC平分∠AOB

『玖』 災備中經常提到的RTO和RPO是什麼意思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數據恢復點目標,主要指的是業務系統所能容忍的數據丟失量,指災難發生後,從IT系統宕機導致業務停頓之時開始,到IT系統恢復至可以支持各部門運作、恢復運營之時,此兩點之間的時間段稱為RTO,廣道容災備份系統RTO達到分鍾級。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復時間目標,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業務停止服務的最長時間,也就是從災難發生到業務系統恢復服務功能所需要的最短時間周期。

指從系統和應用數據而言,要實現能夠恢復至可以支持各部門業務運作,系統及生產數據應恢復到怎樣的更新程度,這種更新程度可以是上一周的備份數據,也可以是上一次交易的實時數據。

RPO針對的是數據丟失,而RTO針對的是服務丟失,二者沒有必然的關聯性。RTO和RPO的確定必須在進行風險分析和業務影響分析後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確定。對於不同企業的同一種業務,RTO和RPO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



系統選擇

在選擇容災系統的構造時,還要建立多層次的廣域網路故障切換機制。本地的高可用系統指在多個伺服器運行一個或多種應用的情況下,應確保任意伺服器出現任何故障時,其運行的應用不能中斷,應用程序和系統應能迅速切換到其它伺服器上運行,即本地系統集群和熱備份。

在遠程的容災系統中,要實現完整的應用容災,既要包含本地系統的安全機制、遠程的數據復制機制,還應具有廣域網范圍的遠程故障切換能力和故障診斷能力。

也就是說,一旦故障發生,系統要有強大的故障診斷和切換策略制訂機制,確保快速的反應和迅速的業務接管。實際上,廣域網范圍的高可用能力與本地系統的高可用能力應形成一個整體,實現多級的故障切換和恢復機制,確保系統在各個范圍的可靠和安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災備、網路-容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