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分層網路體系結構分層的含義是什麼
指的是將系統的組件分隔到不同的層中,每一層中的組件應保持內聚性,並且應大致在同一抽象級別;每一層都應與它下面的各層保持鬆散耦合。
1、網路輔助功能層(也稱為應用層、上層):該層關注的是用戶應用和服務,提供了與用戶直接相關的功能。在這一層次上,網路被用於支持各種應用程序和服務,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Web瀏覽等。它涉及到應用層協議的設計和實現,例如HTTP、SMTP、FTP等。這些協議負責定義數據交換的格式和規則,使得不同計算機之間能夠共享信息和完成任務。
2、傳輸通信層(也稱為傳輸層、下層):該層負責實現數據的傳輸和通信。它處理數據的分段、重組、傳輸控制和錯誤修復等功能。在這一層次上,網路通過傳輸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和服務質量保證。其中最常見的協議是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TCP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並進行擁塞控制,而UDP則以較低的開銷進行快速、簡單的傳輸。
4、傳輸層:負責在端到端的通信中提供可靠性和服務質量保證。它將數據劃分為更小的單元,並在源和目的地之間建立連接並提供必要的控制。
5、會話層: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不同計算機之間的會話。它定義了會話的建立和維護過程,以及在會話期間進行的控制和同步。
6、表示層:負責數據的格式轉換、加密和壓縮,以確保不同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可以理解和處理它們。
7、應用層:提供了各種用戶應用和服務,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Web瀏覽等。它通過網路輔助功能層進行數據交換。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作用
1、分層抽象: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將復雜的網路系統分解為多個層次,每個層次負責特定的功能和任務。這種分層的抽象能夠簡化網路系統的設計、實施和維護過程,使得不同層次的功能獨立開發、測試和優化。
2、功能模塊化: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將網路功能劃分為不同的模塊或層次,在每個層次中定義了明確的功能和介面。這種模塊化的設計使得網路的各個部分能夠獨立地進行開發、維護和升級,提高了網路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3、提高性能和可擴展性: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通過將復雜的功能拆分為多個層次,從而使得網路的設計和實現更加靈活和高效。不同層次可以根據具體需求使用不同的協議和演算法,使得網路在滿足各種應用要求的同時能夠提供良好的性能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