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inux firefox chromium 哪個好
大部分的linux操作系統是默認集成有firefox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作為linux的老牌瀏覽器,火狐的功能獲得了廣泛的適配和完善,可以覆蓋所有的應用場景;
2、火狐瀏覽器將自己擴展豐富的特點也帶到了linux下,你可以方便地構建屬於自己的專屬瀏覽器。
『貳』 要0809三級網路技術試題和答案!
2008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筆試試卷
網路技術
(考試時間120分鍾,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60分)
下列各題A)、B)、C)、D )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塗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1)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了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以下關於綠色奧運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 B)旨在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奧運
C)抓好節能減排、凈化空氣 D )信息科技是沒有污染的綠色科技
(2)關於計算機機型描述中,錯誤的是
A)伺服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B)伺服器的性能不及大型機,超過小型機
C)工作站具有很好的圖形處理能力
D )工作站的顯示器解析度比較高
(3)關於奔騰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A)超標量技術的特點是設置多條流水線同時執行多個處理
B)超流水線的技術特點是進行分支預測
C)哈佛結構是把指令和數據進行混合存儲
D )局部匯流排再用VESA標准
(4)關於安騰處理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安騰是LA-64的體系結構
B)它用於高端伺服器和工作站
C)採用了復雜指令系統CISC
D)實現了簡明並行指令計算EPIC
(5)關於主板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按CPU晶元分類有SCSI主板、EDO主板
B)按主板的規格分類有AT主板、ATX主板
C)按CPU插座分類有奔騰主板、AMD主板
D )按數據埠分類有Slot主板、Socket主板
(6)關於軟體開發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軟體生命周期包括計劃、開發、運行三個階段
B)開發初期進行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選擇
C)開發後期進行編碼和測試
D)文檔是軟體運行和使用過程中行成的資料
(7)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計算機資源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數據
B)計算機之間有明確是主從關系
C)互連計算機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自治計算機
D)網路用戶可以使用本地資源和遠程資源
(8)2.5×10 bps的數據傳輸率可表示為
A)2.5kbps B)2.5Mbps C)2.5Gbps D)2.5Tbps
(9)網路中數據傳輸差錯的出現具有
A)隨機性 B)確定性 C)指數特性 D)線行特性
(10)關於OSI參考模型層次劃分原則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不同結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B)網中各結點都需要採用相同的操作系統
C)高層需要知道底層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D)同一結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對等協議通信
(11)TCP/IP參考模型的互連層與OSI參考模型的哪一層(或幾層)相對應?
A)物理層 B)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 C)網路層 D)網路層與傳輸層
(12)關於MPLS技術特點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實現IP分組的快速交換 B)MPLS的核心是標記交換
C)標記由邊界標記交換路由器添加 D)標記是可變長度的轉發標識符
(13)支持IP 多播通信的協議是
A)ICMP B)IGMP C)RIP D)OSPF
(14)關於AD hoc 網路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沒有固定的路由器 B)需要基站支持
C)具有動態搜索能力 D)適用於緊急救援等場合
(15)傳輸層的主要任務是
A)進程通信服務 B)網路連接服務
C)路徑選擇服務 D)子網-子網連接服務
(16)機群系統按照應用目標可以分為高可用性機群與
A)高性能機群 B)工作站機群 C)同構機群 D)異構機群
(17)共享介質方式的區域網必須解決的問題是
A)網路擁塞控制 B)介質訪問控制 C)網路路由控制 D)物理連接控制
(18)以下那個是正確的Ethernet物理地址
A)00-60-08 B)00-60-08-00-A6-38
C)00-60-08-00 D)00-60-08-00-A6-38-00
(19)10Gbps Ethernet採用的標準是IEEE
A)802.3a B)802.3ab C)802.3ae D)802.3u
(20)一種Ethernet交換機具有24個10/100Mbps的全雙工埠與2個1000Mbps的全雙工端,口其總帶寬最大可以達到
A)0.44Gbps B)4.40 Gbps C)0.88 Gbps D)8.80 Gbps
(21)採用直接交換方式的Ethernet中,承擔出錯檢測任務的是
A)結點主機 B)交換機 C)路由器 D)節點主機與交換機
(22)虛擬區域網可以將網路結點按工作性質與需要劃分為若干個
A)物理網路 B)邏輯工作組 C) 埠映射表 D)埠號/套接字映射表
(23)下面那種不是紅外區域網採用的數據傳輸技術
A)定向光束紅外傳輸 B)全方位紅外傳輸
C)漫反射紅外傳輸 D)繞射紅外傳輸
(24)直接序列擴頻通信是將發送數據與發送端產生的一個偽隨機碼進行
A)模加二 B)二進制指數和 C)平均值計算 D)校驗和計算
(25)關於建築物綜合布線系統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採用模塊化結構 B) 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C)傳輸介質採用屏蔽雙絞線 D)可以連接建築物中的各種網路設備
(26)關於Windows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啟動進程的函數是Create Process B)通過GDI調用作圖函數
C)可使用多種文件系統管理磁碟文件 D)內存管理不需要虛擬內存管理程序
(27)關於網路操作系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早期大型機時代IBM提供了通用的網路環境
B)不同的網路硬體需要不同的網路操作系統
C)非對等結構把共享硬碟空間非為許多虛擬盤體
D)對等結構中伺服器端和客戶端的軟體都可以互換
(28)關於Windows 2000 Server基本服務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活動的目錄存儲有關網路對象的信息
B)活動目錄服務把域劃分為組織單元
C)域控制器不區分主域控制器和備份域控制器
D)用戶組分為全局組和本地組
(29)關於Net Ware 文件系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不支持無盤工作站
B)通過多路硬碟處理和高速緩沖技術提高硬碟訪問速度
C)不需要單獨的文件伺服器
D)工作站的資源可以直接共享
(30)關於Linux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是一種開源操作系統
B)源代碼最先公布在瑞典的FIP站點
C)提供了良好的應用開發環境
D)可支持非Intel硬體平台
(31) 關於Unix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是多用戶操作系統 B)用匯編語言寫成
C)其文件系統是網狀結構 D)其標准化進行得順利
(32)關於網際網路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採用OSI標准 B)是一個信息資源網
C)運行TCP/IP協議 D)是一種互聯網
(33)關於IP數據報投遞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中途路由器獨立對待每個數據報
B)中途路由器可以隨意丟棄數據報
C)中途路由器獨不能保證每個數據報都能成功投遞
D)源和目的地址都相同的數據報可能經不同路徑投遞
(34)某區域網包含Ⅰ、Ⅱ、Ⅲ、Ⅳ四台主機,他們連接在同一集線器上。這四台主機的IP地址、子網屏蔽碼和運行的操作系統如下:
A)10.1.1.1、255.255.255.0、Windows
B)10.2.1.1、255.255.255.0、Windows
C)10.1.1.2、255.255.255.0、Unix
D)10.1.21、255.255.255.0、Linux
如果Ⅰ主機上提供Web服務,那麼可以使用該Web服務的主機是
A)Ⅰ、Ⅲ和Ⅳ B)僅Ⅱ C)僅Ⅲ D)僅Ⅳ
(35)在IP數據報分片後,對分片數據報重組的設備通常是
A)中途路由器B)中途交換機C)中途集線器D)目的主機
(36)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下所示,當它收到目的IP地址為40.0.2.5的數據報時它會將該數據報
要到達的網路 下一路由器
20.0.0.0 直接投遞
30.0.0.0 直接投遞
10.0.0.0 20.0.0.5
40.0.0.0 30.0.0.7
A)投遞到20.0.0.5 C)直接投遞
C)投遞到30.0.0.7 D)拋棄
(37)關於網際網路域名系統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域名解析需要使用域名伺服器
B)域名伺服器構成一定的層次結構
C)域名解析有遞歸解析和反復解析兩種方式
D)域名解析必須從本地域名伺服器開始
(38)關於電子郵件服務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用戶發送郵件使用SNMP協議
B)郵件伺服器之間交換郵件使用SMTP協議
C)用戶下載郵件使用FTP協議
D)用戶加密郵件使用IMAP協議
(39)使用Telnet的主要目的是
A)登錄遠程主機
B)下載文件
C)引入網路虛擬終端
D)發送郵件
(40)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WWW瀏覽器是
A)IE B)Navigator C)Firefox D)Mosaic
(41)為了避免第三方偷看WWW瀏覽器與伺服器交互的敏感信息,通常需要
A)採用SSL技術
B)在瀏覽器中載入數字證書
C)採用數字簽名技術
D)將伺服器放入可信站點區
(42)如果用戶計算機通過電話網接入網際網路,那麼用戶端必須具有
A)路由器 B)交換機 C)集線器 D)數據機
(43)關於網路管理功能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配置管理是掌握和控制網路的配置信息
B)故障管理是定位和完全自動排除網路故障
C)性能管理是使網路性能維持在較好水平
D)計費管理是跟蹤用戶對網路資源的使用情況
(44)下面操作系統能夠達到C2安全級別的是
Ⅰ、System7.x Ⅱ、Windows 98 Ⅲ、Windows NT Ⅳ、NetWare4.x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Ⅲ和Ⅳ D)Ⅱ和Ⅳ
(45)下面哪個不是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管理需要遵守的原則?
A) 多人負責原則 B)任期有限原則 C)多級多目標管理原則 D) 職責分離原則
(46)下面哪個(些)攻擊屬於非服務攻擊?
I 郵件炸彈 II源路由攻擊 III地址欺騙
A)I和II B)僅II C)II和III D) I和III
(47)對稱加密技術的安全性取決於
A) 密文的保密性 B)解密演算法的保密性 C)密鑰的保密性 D)加密演算法的保密性
(48) 下面哪種破譯難度最大?
A) 僅密文 B)已知明文 C)選擇明文 D)選擇密文
(49) 關於RSA密碼體制特點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基於大整數因子分解的問題 B)是一種公鑰密碼體制 C)加密速度很快
D) 常用於數字簽名和認證
(50) Kerberos是一種常用的身份認證協議,它採用的加密演算法是
A) Elgamal B)DES C)MD5 D)RSA
(51) SHA是一種常用的摘要演算法,它產生的消息摘要長度是
A)64位 B)128位 C)160位 D)256位
(52) 關於安全套結層協議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可保護傳輸層的安全 B)可提供數據加密服務 C)可提供消息完整性服務 D)可提供數據源認證服務
(53)關於數字證書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包含證書擁有者的公鑰信息 B)包含證書擁有者的賬號信息
C)包含證書擁有者上級單位的公鑰信息 D)包含CA中心的私鑰信息
(54)關於電子現金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匿名性 B)適於小額支付 C)使用時無需直接與銀行連接 D)依賴使用人的信用信息
(55)SET協議是針對以下哪種支付方式的網上交易而設計的?
A)支票支付 B)支付卡 C)現金支付 D)手機支付
(56)電子政務邏輯結構的三個層次是電子政務應用層、統一的安全電子政務平台層和
A)接入層 B)匯聚層 C)網路設施層 D)支付體系層
(57)電子政務內網包括公眾服務業務網、非涉密政府辦公網和
A)網際網路 B)內部網 C)專用網 D) 涉密政府辦公網
(58)HFC網路依賴於復用技術,從本質上看其復用屬於
A)時分復用 B)頻分復用 C) 碼分復用 D)空分復用
(59)關於ADSL技術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上下行傳輸速率不同 B)可傳送數據、視頻等信息 C)可提供1Mbps上行信道
D)可在10km距離提供8Mbps下行信道
(60)802.11技術和藍牙技術可以共同使用的無線信道頻點是
A)800MHz B)2.4G Hz C) 5G Hz D)10G Hz
二、填空題(每空兩分,共40分)
請將每一個空的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卡【1】—【20】序號的橫線上,答在試卷上不得分。
(1) 系統可靠性MTBF是 【1】 的英文縮寫。
(2) MPEG壓縮標准包括MPEG視頻、MPEG 【2】 和MPEG系統三個部分。
(3) 多媒體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必須保持數據之間在時序上的 【3】 約束關系。
(4) 星型拓撲結構中的結點通過點-點通信 與 【4】 結點連接。
(5) TCP協議可以將源主機 【5】 流無差錯地傳送到目的主機。
(6) 令牌匯流排區域網中的令牌是一種特殊結構的 【6】 幀。
(7) CNSN/CD是發送流程為:先聽後發,邊聽邊發, 【7】 停止,隨機延遲後重發。
(8) 10BASE-T使用帶 【8】 介面的乙太網卡。
(9) IEEE制定的Unix統一標準是 【9】 。
(10) 紅帽公司的主要產品是Red Hat 【10】 操作系統。
(11) 網際網路主要由通信線路 【11】 、主機和信息資源四部分組成。
(12) 某主機的IP地址為10.8、60.37,子網屏蔽碼為255.255.255.0。當這台主機進行有限廣播時,IP數據中的源IP地址為 【12】 。
(13) 由於採用了 【13】 ,不同廠商開發WWW瀏覽器、WWW編輯器等軟體可以按照統一的標准對WWW頁面進行處理。
(14) 密鑰分發技術主要有CA技術和 【14】 技術。
(15) 數字簽名是用於確認發送者身份和消息完整性的一個加密消息 【15】 。
(16) Web站點可以限制用戶訪問Web伺服器提供的資源,訪問控制一般分為四個級別:硬碟分區許可權、用戶驗證、Web許可權和 【16】 限制。
(17) 電信管理中,管理者和代理間的管理信息交換是通過CMIP和 【17】 實現的。
(18) 電子商務應用系統包括CA安全認證系統、 【18】 系統、業務應用系統和用戶及終端系統。
(19) 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包括面向數據處理、面向信息處理和面向 【19】 處理階段。
(20) ATM的主要技術特點有:多路復用、面向連接、服務質量和 【20】 傳輸。
2008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筆試試卷網路技術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0 DBACB DBDAA
11-20 CDBBD ABBCD
21-30 ABDAC DCDBB
31-40 AABCD CDBAD
41-50 ADBCC CCACB
51-60 CDADB CDBDB
二、填空題
1.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無故障時間)
2. 音頻
3. 同步
4. 中心
5.位元組
6. 控制
7.沖突
8. RJ-45
9. POSIX
10. linux
11. 路由器
12. 10.8.60.37
13. 標准化的HTML規范
14. KDC
15. 摘要
16. IP地址
17 .CMIS
18. 支付網關
19 .知識
20.信元
『叄』 mac,windows,linux各個系統介紹
MAC
Mac OS X是很好的開發平台,用戶數量將會倍增。作為基於UNIX的裝機量最大的操作系統,Mac OS X提供了獨特的技術原理和簡單操作的完美結合,如Mach 3.0內核的多線程;緊密的硬體集成和 SMP安全驅動, 以及零配置網路。Mac OS X 10.2在Darwin中集成了藝術級的FreeBSD 4.4和GCC 3.1,基於開放源代碼的Mac OS X,提供了加強的性能、兼容性和可用性。
擁有超過 5 百萬名 Mac OS X 用戶,蘋果公司已經成為領先世界水平的基於 UNIX 的系統供應商。Mac OS X 支持廣泛的業界標准,如 Java 2 , Apache , LDAPv3 , PHP , MySQL 和 WebDAV ,並還提供對多址尋網和安全標準的支持,諸如 IPv6 , IPsec , SSL 和 SSH2 。Mac OS X 已經深深吸引了很多信息技術公司的注意力,那些公司正准備將開放源代碼的、而且基於業界標準的解決方案進行再開發,並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中去。蘋果公司的伺服器和存儲產品,鼎承了蘋果公司一貫的性價比高且簡單易用的特點,將蘋果傳統的桌面解決方案,拓展到了企業數據中心,校園系統和小型商用系統中。
10.2 版本的 Mac OS X 的代號為 Jaguar ,它是一個不同一般的操作系統。它將 UNIX 堅固的可靠性同 Macintosh 的易用性結合到一起。這一版本的 Mac OS X 具有同運行它的電腦一樣的創新性。無論您是一位正准備升級的 Mac 用戶,或者一個正准備轉用 Mac 的 Windows 用戶,還是一位喜歡在頂級 BSD UNIX 系統上想使用一些重要應用程序的 UNIX 用戶,如 Microsoft Office , 10.2 版本的 Mac OS X 就是您所需要的操作系統。
在Mac OS X誘人和易用的界面下,你會發現一個工業級、基於UNIX的平台,叫做 Darwin,它的目標是為了得到出眾的穩定性和性能。Darwin 是蘋果工程師和開放源代碼軟體共同體的編程人員的共同結晶。
在Darwin的核心使用的是BSD。如果你是一個堅定的喜歡底層技術的人,你會喜歡從終端中得到的一個完全的命令列表。開發人員將會很高興地看到將已有的UNIX應用程序移植到Mac OS X中是多麼容易。另外,Mac OS X還含有久經考驗的BSD網路堆棧,它是今天網路中多數TCP/IP設備的核心。
最重要的是,Darwin是在蘋果電腦開放源代碼許可下發布的,所以世界范圍的工程師都能夠幫助蘋果將Mac OS X做成這個星球上最好的操作系統。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Macintosh,其實蘋果機在國外是比較普遍的,不是平設專用,日本就有很多愛好者,基於Unix平台使其在使用方便前提下穩定性非常之高,是基於Dos平台的windows用戶所無法想像的,兩者在設計之初選擇就不一樣。Guy "Bud" Tribble 是Sun公司Java系統的首席設計師。他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用戶界面設計方面的業內著名專家。例如他作為Netscape的創建人之一,曾在NEXTSTEP 操作系統設計中擔任主要設計師。在此之前,他在Apple公司主管Macintosh 軟體工程所有開發項目,包括軟體設計、用戶界面設計和軟體應用。Tribble在生物物理學領域取得學士學位,在神經生理學領域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Windows
美國的Microsoft公司,�即�DOS�操作系統的研製者,�在八十年代後期推出了
Windows操作系統。特別是Windows 3.0 及 3.1出現後,已使得操作PC機的方式
以及軟體開發過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各類與計算機有關的人員,紛紛行動起來,
學習、使用、研究Windows,開發Windows應用程序,形成了一股潮熱。現在我們所
見到的Windows3.1 是Windows單用戶版中最新的、功能十分完美的版本。
大家都十分熟悉的DOS操作系統,多年來已成為PC機事實上的操作系統標
准。DOS從八十年代初推出以來,深受PC機用戶的歡迎,版本不斷翻印,最新
的版本已到了6.0版。只要是接觸過PC機的人,�誰都會在DOS下「來幾手」:
敲入DIR即可查看所要的文件;運行某個字處理程序即可製作一篇電子稿件;制
表、畫圖,然後列印出來。一切似乎都可以完成。事實上,在DOS系統下所開發
的應用軟體數量龐大、種類齊全、流傳面廣,DOS及其應用軟體已是一個體系比
較完整的王國。1993年8月,DOS的研製者Microsoft公司已宣布,自MS—DO
S6後,不再研製新的版本,並且也不再為DOS下的各種應用軟體開發新的版本
!DOS的發展已劃上了句號。
這樣的事實似乎難以接受。其根本原因,在於DOS「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
彩,這就是Windows。據統計,在國外,Windows已賣出了幾千萬套PC機,尤其是
高檔PC,幾乎每台機器都配有Windows。與DOS相比,Windows的優勢十分明顯,
這就是:
.它提供了一種不同於以往命令行的手段,�對計算機的操作是通過對「窗口」
、「對話標」、「圖標」、「菜單」等圖形畫面和符號的操作來實現的。用戶操作
的方式,可以用鍵盤,而更多的則是用滑鼠來實現的,滑鼠點擊之間,選擇、運行
、調度便輕易地完成。
.各種應用軟體,包括Windows本身,均採用相同的操作方式,易學、易撐握。
這種操作方式更接近於人們的正常思維,就象在真正的辦公桌上處理事務一樣,而
且,只要掌握了這種操作方式,則在各種軟體,�包括未來的軟體都能使用,�因為
Windows及其應用程序採用了統一的界面和操作方式。�這就使得計算機的方式越來
越簡單化、生活化。
.在Windows里,可以同時運用多種程序,執行多種任務,各程序和各任務之間
既能很容易地轉換,又可方便地交換信息。Windows3.1為信息交換提供了三種標准
機制:裁剪板(靜態數據傳輸)、DDE(動態數據交換)和OLE(對象的連接
與嵌入)。利用裁剪板,各種程序之間的數據可以相互交換,數據得到了充分的再
利用。利用DDE和OLE,使得信息交換自動完成,在一個程序中對數據的修改
,立即在另一個程序中反映出實現了操作環境的集成和自動化。
. 與標準的MS一DOS相比,Windows能更充分地利用內存。Windows標准模
式和386增強模式兩種運行方式,整個系統是在CPU的保護方式下運行的,�應用
程序都可突破640KB的內存限制,可以利用計算機的所有內存,還可以用硬碟
來作為虛擬存儲器,並且不需專門的硬作和驅動程序。
.Windows各應用程序之間風格一致。只要學會了某些基本技巧,就可以充分利
用各種各樣的程序和工具。而且Windows(尤其是Windows3.1�)軟體包本身就帶有
許多方便、實用的工具,可完成日常事務管理、字處理、畫圖以及通信等功能。如
果再配上專門的軟體,更是如虎添翼,得心應手。
.Windows開發環境及各種支持軟體日益成熟。幾乎所有的主要PC軟體都有支
持Windows的版本。Microsoft在介紹Windows3.1的同時還推出了它的軟體開發工具
包SDK3.1,使得用戶也能方便地開發出具有Windows窗口特點和功能的應用程序。�
各程序開發語言也紛紛支持Windows。特別是Microsoft C/C++7.0和Borland C++3
.1對Windows開發環境的支持更是日趨成熟,使得軟體開發工作越來越方便。
. 為了使MS一DOS的用戶能夠繼續使用已有的軟體,Windows�保持了與M
S一DOS的相容性。DOS程序和Windows程序一樣,也可以在Windows上運行。
Windows所採用的這一策略,保護了用戶的現有軟體投資。
Wondows之所以深受人們歡迎,迅速佔領市場,除了Windows的優點,還因為D
OS本身具有的局限性。確實,DOS「內部的世界」已很無奈。這主要表現在:
.MS一DOS所基於的指令,一直是以最初的Intel 8088為基礎的,即使
是到了486,仍主要運行在它的與8088兼容的「實模式」下,�而這種模式下的定址
能力僅有1兆,去掉一些系統程序,留下的RAM空間只有640MB。而要突破
此640MB的內存限制,即使是在MS一DOS6下,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這
小容量的內存,對於今天軟體的運行,當然是「帶著鐐銬跳 」,實在是無奈之至
。
.NS一DOS本質上是一個單用戶單任務的操作系統,�它同時只能運行一道程
序。但在實際工作時,同時要處理多項任務,而這時的MS一DOS無論怎樣努力
,都顯得「笨手笨腳」。
.MS一DOS提供的是一個字元命令行方式的交互操作平台,�完成一項任務
,必須記信住一條命令和它的「語法」,這對於初學者而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情,需要一個相當的學習過程。
. 從開發人員角度來看,MS一DOS所提供的服務支持過於簡單,所完成的
功能很有限,它沒有在系統級提供硬體設備的驅動程序和編程介面,軟體開發人員
必須花費大量重復勞動為其應用程序編寫設備驅動程序。事實上,每個商業應用軟
件都自成體系,一切都是從底層編起。這種情形,也使硬體製造商難於推廣新的硬
件設備。
.應用程序界面「千人千面」。�由於MS一DOS沒有為應用程序的用戶界面
提供標準的編程介面,不同應用程序具有不同的用戶操作方式,用戶每拿到一個新
程序,都得從頭學起,慢慢才能熟悉它的「面孔」,很不利於用戶快速地學習和掌
握新的應用程序。
從上述比較我們可以看出:MS一DOS雖然不PC機的普及和發展起了巨大
作用,並已為廣大用戶所接受,但在發展過程序中,它所固有的一些缺陷也暴露了
出來。雖然MS一DOS及其應用程序還會在相當長在時間內繼續使用,但它的發
展確實到了盡頭。而從MS一DOS上成長起來的Windows由於採用了新技術,�彌
補了MS—DOS的不足之處,目前正保持著方興未艾的勢頭。從技術發展的角度
看,由MS—DOS走向Windows,是PC機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廣大用戶而
言,應在了解和掌握MS—DOS的技術上,著手了解、學習、掌握,並最終將操
作環境由MS—DOS變為Windows。
Linux
Linux 是一套 Unix-like 的操作系統,是 Unix 的一種,它控制整個系統基本服務的核心程序 (kernel) 是由 Linus 帶頭開發出來的,「Linux」這個名稱便是以「Linus's unix」來命名,Linus 選擇用大眾公有版權 (GPL)的方式來發行這份程序,這個版權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復制與散布 Linux 的原始程序,換句話說,Linux 實際上是免費的,使用者在網路上就可以抓到 Linux 的原始程序代碼,隨心所欲的復制與更改 Linux 的原始程序,在網際網路的日漸盛行以及 Linux 開放自由的版權之下,吸引了無數計算機高手投入開發、改善 Linux 的核心程序,使得 Linux 的功能日見強大,所以今日我們可以在網路上免費下載 Linux 使用,或者花很少的一點費用就可以取得 Linux 光碟,這都是因為 Linux 是 GPL 版權的緣故。
除了核心程序以外,一個操作系統還需要其它的系統程序跟應用程序才有實用性,Linux 系統中常用的系統程序大部份是美國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開發出來的軟體,而且也有不少機構或個人為 Linux 開發應用程序,這些程序一樣大多都是自由軟體,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的在網路上取得,不過自行去取得這些程序再一一安裝非常不便,於是有些公司或團體就會去搜 集、整合Linux 上的程序,把「核心-系統程序-應用程序」總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讓一般使用者可以簡便的安裝完整個系統,這就是所謂的「安裝軟體包」 (distribution),我們一般講的 Linux 系統便是針對這些安裝軟體包而言,同樣是 Linux 系統,卻分成不同公司、機構整合出來的不同安裝軟體包,這就是大家常常在網路上看到 Linux 有那麼多「種」的原因。
Linux 具有 Unix 系統的程序介面跟操作方式,也繼承了 Unix 穩定有效率的特點。網路上安裝Linux 的主機連續運做一年以上而不曾當機、不必關機是稀鬆平常的事,不過 Linux 卻不象一般 Unix 要負擔龐大的版權費用,也不需要在專屬的昂貴硬體上才可以使用;Linux 可以在一般的 i386 PC 上執行,效能又高,自然而然的接收了過去幾十年來在 Unix 上累積的程序資源跟使用者,加上 GPL 的版權允許大家自由散布 Linux 的原始碼,並針對自己的需求修改程序,使得 Linux 在目前已經成為非常受人歡迎的一個多人多任務、免費、穩定、效率高、可以在包括 i386、Sparc、Alpha、Mips、PPC 等眾多不同計算機系統平台上執行的操作系統。
Linux支持多種硬體裝置,諸如x86、Motorola 68k、Digital Alpha、Sparc、Mips、Motorola PowerPC和ARM等等。由於程序代碼公開,硬體廠商無須多付額外的版權費用,便得以替自行生產的硬體裝置開發適用於Linux的驅動程序,提高產品 銷售率。軟體方面,如X,為窗口系統的工業標准;另外,由理察•史托曼主導的Emacs,提供窗口版和文字版的文書編輯環境,功能復雜強大,有一套完整的在線說明檔 案;而眾人合作開發的SpreadSheet,是窗口版的電子表格,任何熟稔Lotus 1-2-3的人,看到這樣豐碩的成果,都會有莫名的感動的。當然,最為人稱道的,是Linux的網路能力,不論是SLIP、PPP、NetBEUI、 DDP、X.25還是ISDN等等,Linux都有相應的軟體供應;而穩定的伺服器功能,適用於架設Intranet和Internet。
一般用戶受益於GNU GPL和LGPL的保護,可以不同的管道取得完整的Linux,故而Linux可以是免費的(gratis)。相對於Unix昂貴的版權費用,Linux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除此以外,Linux還具有如下的特色∶
• 具備多人多任務∶這表示Linux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內服務許多人各別的需求。形象一點講,你可以一邊聽鐵達尼號的原聲CD,一邊編輯文書,一邊又在列印檔案,還可以隨時玩X版的俄羅斯方塊。
• 支持多CPU∶這絕對不是NT的專利,Linux也支持這種硬體架構,代表著更快速的運算和革命性的演算法即將成為時代的主流。
• RAM保護模式∶程序(processes)之間不會互相干擾,保證系統能常久運作無誤。根據許多人下載系統評量程序(benchmarks)以測試 Linux的執行效能,結果發現單單是配備486CPU的PC,效能便足堪媲美升陽(Sun)或是迪吉多的中級工作站了。
• 動態載入程序∶當程序載入RAM執行時,Linux僅將磁碟中相關的程序模塊載入,有效地提升了執行的速率和RAM的管理。
• 動態連結共享程序館∶這表示執行檔的大小大量地減少,有助於節省磁碟空間。
• 支持多種檔案系統∶如Minix、Xenix、System V等等著名的操作系統。將來NT的NTFS也會列入支持的。
• 看得見DOS∶這是所謂的透明化(transparency);把DOS的FAT檔案系統視為特殊的遠程檔案系統,不需任何特別的指令便可以靈活運用,就如同一個在Linux底下存在的目錄一樣。
Linux的發展
在1991年的八月,網路上出現了一篇以此為開篇話語的帖子——這是一個芬蘭的名為Linus Torvalds的大學生為自己開始寫作一個類似minix,可運行在386上的操作系統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1991年10月5日,Linus Torvalds在新聞組comp.os.minix發布了大約有一萬行代碼的Linux v0.01版本。
到了1992年,大約有1000人在使用Linux,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基本上都屬於真正意義上的hacker。
1993年,大約有100餘名程序員參與了Linux內核代碼編寫/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組由5人組成,此時Linux 0.99的代碼有大約有十萬行,用戶大約有10萬左右。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代碼量17萬行,當時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隨後正式採用GPL協議。至此, Linux的代碼開發進入良性循環。很多系統管理員開始在自己的操作系統環境中嘗試linux,並將修改的代碼提交給核心小組。由於擁有了豐富的操作系統 平台,因而 Linux的代碼中也充實了對不同硬體系統的支持,大大的提高了跨平台移植性。
1995年,此時的Linux 可在Intel、Digital 以及Sun SPARC處理器上運行了,用戶量也超過了50萬,相關介紹Linux的Linux Journal雜志也發行了超過10萬冊之多。
1996年6月,Linux 2.0內核發布,此內核有大約40萬行代碼,並可以支持多個處理器。此時的Linux 已經進入了實用階段,全球大約有350萬人使用。
1997年夏,大片《泰坦尼克號》在製作特效中使用的160台Alpha圖形工作站中,有105台採用了Linux操作系統。
1998年是Linux迅猛發展的一年。1月,小紅帽高級研發實驗室成立,同年RedHat 5.0獲得了InfoWorld的操作系統獎項。4月Mozilla 代碼發布,成為linux圖形界面上的王牌瀏覽器。Redhat 宣布商業支持計劃,網路了多名優秀技術人員開始商業運作。王牌搜索引擎"Google"現身,採用的也是Linux伺服器。值得一提的是, Oracle 和Informix 兩家資料庫廠商明確表示不支持Linux,這個決定給予了Mysql資料庫充分的發展機會。同年10月,Intel和Netscape宣布小額投資紅帽軟 件,這被業界視作Linux獲得商業認同的信號。同月,微軟在法國發布了反Linux公開信,這表明微軟公司開始將Linux視作了一個對手來對待。十二 月,IBM發布了適用於Linux的文件系統AFS 3.5以及Jikes Java 編輯器和Secure Mailer及DB2測試版,IBM的此番行為,可以看作是與Linux羞答答地第一次親密接觸。迫於Windows和Linux的壓力,Sun逐漸開放 了Java協議,並且在UltraSparc上支持Linux操作系統。1998年可說是Linux與商業接觸的一年。
1999年,IBM宣布與Redhat公司建立夥伴關系,以確保Redhat在IBM機器上正確運行。三月,第一屆 LinuxWorld 大會的召開,象徵Linux時代的來臨。IBM、Compaq和Novell宣布投資Redhat公司,以前一直對Linux持否定態度的Oracle公 司也宣布投資。五月,SGI公司宣布向Linux移植其先進的XFS文件系統。對於伺服器來說,高效可靠的文件系統是不可或缺的,SGI的慷慨移植再一次 幫助了Linux確立在伺服器市場的專業性。7月IBM啟動對Linux的支持服務和發布了Linux DB2,從此結束了Linux得不到支持服務的歷史,這可以視作Linux真正成為伺服器操作系統一員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初始,Sun公司在Linux的壓力下宣布Solaris8降低售價。事實上Linux對Sun造成的沖擊遠比對 Windows來得更大。 2月Red Hat發布了嵌入式Linux的開發環境,Linux在嵌入式行業的潛力逐漸被發掘出來。在4月,拓林思公司宣布了推出中國首家Linux工程師認證考 試,從此使Linux操作系統管理員的水準可以得到權威機構的資格認證,此舉大大增加了國內Linux愛好者學習的熱情。伴隨著國際上的Linux熱潮, 國內的聯想和聯邦推出了"幸福Linux家用版",同年7月中科院與新華科技合作發展紅旗Linux, 此舉讓更多的國內個人用戶認識到了存在著Linux這個操作系統。11月,Intel 與 Xteam合作,推出基於Linux的網路專用伺服器,此舉結束了在Linux單向順應硬體商硬體開發驅動的歷史。
2001月新年依使就爆出新聞,Oracle宣布在OTN上的所有會員都可免費索取Oracle 9i的Linux版本,從幾年前的"絕不涉足Linux系統"到如今的主動獻媚,足以體現Linux的發展迅猛。IBM則決定投入10億美元擴大 Linux系統的運用,此舉猶如一針強心劑,令華爾街的投資者們聞風而動。到了5月這個初夏的時節,微軟公開反對"GPL"引起了一場大規模的論戰。8月 紅色代碼爆發,引得許多站點紛紛從windows操作系統轉向linux操作系統,雖然是一次被動的轉變,不過也算是一次應用普及吧。12月Red Hat 為IBM s/390大型計算機提供了Linux解決方案,從此結束了AIX孤單獨行無人伴的歷史。
2002年是Linux企業化的一年。2月,微軟公司迫於各洲政府的壓力,宣布擴大公開代碼行動,這可是Linux開源帶來的深刻影響的結果。3月,內核開發者宣布新的Linux系統支持64位的計算機。
2003年1月,NEC宣布將在其手機中使用Linux操作系統,代表著Linux成功進軍手機領域。5月之中SCO表示就 Linux使用的涉嫌未授權代碼等問題對IBM進行起訴,此時人們才留意到,原本由SCO壟斷的銀行/金融領域,份額已經被Linux搶佔了不少,也難怪 SCO如此氣急敗壞了。9 月中科紅旗發布Red Flag Server4版本,性能改進良多。11月IBM注資Novell以2.1億收購SuSE,同期Redhat計劃停止免費的Linux,頓時業內罵聲四 起。Linux在商業化的路上漸行漸遠。
2004年的第1月,本著"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天理,SuSE嫁到了Novell,SCO繼續頂著罵名四處強行"化緣 ", Asianux,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贏利。3月SGI宣布成功實現了Linux操作系統支持256個Itanium 2處理器。4月里美國斯坦福大學Linux大型機系統被黑客攻陷,再次證明了沒有絕對安全的OS。六月的統計報告顯示在世界500強超級計算機系統中,使 用Linux操作系統的已經佔到了280席,搶佔了原本屬於各種Unix的份額。9月HP開始網羅Linux內核代碼人員,以影響新版本的內核朝對HP有 利的方式發展,而IBM則准備推出OpenPower伺服器,僅運行Linux系統。
Linux的應用
沒有商業活動,就沒有Linux;沒有信息自由的自覺,更不可能有Linux。Linux除了是優良的軟體開發平台之外,也是工作、家居的好夥伴。有人說∶有了Linux,就等於有了阿拉神燈。此言不假矣。又有人說∶到現在還沒有移植到Linux的軟體,肯定是一點價值也沒有的。這話也不差呀。
Linux的發展證實了信息會愈來愈便宜的趨勢;因為便宜,市場便無限擴張。商業活動也轉向為以服務為導向的型態。最直接的案例便是ISP的應用。Linux可以用來架設ISP!
Linux Journal的發行人SSC(Specialized System Consultants)便是以Linux做為網路撥接服務平台的。要成為ISP業者,需要有連接至網際網路的能力,多序列阜撥接服務(如 Cycades、Maxspeed、Gtek等公司所提供的軟體系統),PPP和SLIP的服務,Usenet新聞群組(如INN),郵件遞送(如 sendmail),網頁伺服器(如Apache),備份功能(如tar、cpio)等等的應用軟體。由此觀察,主要的控製成本會落在網際網路的通訊租費 上,投資Linux的費用是非常低的。
下面是比較著名、流行的Linux發行版本
Mandriva
Mandriva原名Mandrake,最早由Gaël Duval創建並在1998年7月發布。記得前兩年國內剛開始普及Linux時,Mandrake非常流行。說起Mandrake的歷史,其實最早 Mandrake的開發者是基於Redhat進行開發的。Redhat默認採用GNOME桌面系統,而Mandrake將之改為KDE。而由於當時的 Linux普遍比較難安裝,不適合第一次接觸Linux的新手,所以Mandrake還簡化了安裝系統。我想這也是當時Mandrake在國內如此紅火的 原因之一。Mandrake在易用性方面的確是下了不少功夫,包括默認情況下的硬體檢測等。
Mandrake的開發完全透明化,包括「cooker」。當系統有了新的測試版本後,便可以在cooker上找到。之前Mandrake的新版本的發布速度很快,但從9.0之後便開始減緩。估計是希望能夠延長版本的生命力以確保穩定和安全性。
優點:友好的操作界面,圖形配置工具,龐大的社區技術支持,NTFS分區大小變更
缺點:部分版本bug較多,最新版本只先發布給Mandrake俱樂部的成員.
你自已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