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網路-RIP協議簡單學習
計算機網路中的動態路由協議大致分為距離矢量DV型和鏈路狀態LS型。RIP作為DV型協議,被用於小型到中型網路,以自動計算和更新路由表,確保網路設備選擇最優化路徑轉發數據包。RIP利用UDP的520埠傳輸信息,通過定期發送和接收路由更新維護路由表,根據收到的信息計算到達目標網路的跳數,超過16表示不可達。
RIP經歷RIPv1和RIPv2兩個版本,RIPv1僅支持A、B、C類路由通告,而RIPv2支持基於網段掩碼的通告,並增加安全功能和路由聚合。
RIP的工作原理涉及全量泛洪更新機制,每30秒進行一次更新請求,超過180秒無應答則標記為不可達。每經過一個三層設備距離,跳數增加1,超過15則認為路由不可達。RIPv1採用廣播進行泛洪,RIPv2則通過組播224.0.0.9減少廣播流量對資源的影響。
RIP防環機制包括水平分割、毒性逆轉和觸發更新等,確保網路穩定性。
總結,RIP以跳數作為度量標准,每30秒進行一次全量更新,資源佔用較大。通過多種防環機制控制。由於其局限性,現實應用中已較少使用,僅作為了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