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發現的基本方向
擴展閱讀
定製型網站設計哪個好 2025-02-05 18:41:52
電腦插了硬碟為什麼黑屏 2025-02-05 18:40:11

計算機網路發現的基本方向

發布時間: 2025-02-05 15:51:50

『壹』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什麼,能做那些工作

您好,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可以做以下工作:

網管、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

『貳』 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分哪幾個階段 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2)計算機網路發現的基本方向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

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局部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通常簡稱為"區域網",縮寫為LAN。區域網是結構復雜程度最低的計算機網路。區域網僅是在同一地點上經網路連在一起的一組計算機。區域網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類網路。通常將具有如下特徵的網稱為區域網。

1、網路所覆蓋的地理范圍比較小。通常不超過幾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築或一個房間內。

2、信息的傳輸速率比較高,其范圍自1Mbps 到10Mbps ,已達到100Mbps 。而廣域網運行時的傳輸率一般為2400bps 、9600bps 或者38.4kbps 、56.64kbps 。專用線路也只能達到1.544Mbps 。

3、網路的經營權和管理權屬於某個單位。

『叄』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淺析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摘 要]本文對進入21世紀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特徵做了一個簡要闡述,從開放和大容量的發展趨勢、一體化和方便使用的發展趨勢、高速信息處理趨勢、光交換與智能光網路技術、應用服務的發展趨勢等五個方面對網路系統的基本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 網路技術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416(2010)02-0011-01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也從最初的簡單連接,到現在的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計算機網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下面我們根據計算機網路的現狀,對它的發展趨勢作一些分析。
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1.1 開放和大容量的發展趨勢
系統開放性是任何系統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系統特性,因此也應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互聯網結構是指在網路通信體系第三層路由交換功能統一管理下,實現不同通信子網互聯的結構,它體現了網路分層體系中支持多種通信協議的低層開放性,因為這種互聯網結構可以把高速局域通信網、廣域公眾通信網、光纖通信、衛星通信及無線移動通信等各種不同通信技術和通信系統有機地聯入到計算機網路這個大系統中,構成覆蓋全球、支持數億人靈活、方便上網的大通信平台。計算機網路的這種全球開放性不僅使它要面向數十億的全球用戶,而且也將迅速增加更大量的資源,這必將引起網路系統容量需求的極大增長而推動計算機網路系統向廣域的大容量方向發展,這里大容量包括網路中大容量的高速信息傳輸能力、高速信息處理能力、大容量信息存儲訪問能力,以及大容量信息採集控制的吞吐能力等。對神侍網路系統的大容量需求又將推動網路通信體系結構、通信系統、計算機和互聯技術也向高速、寬頻、大容量方向發展。網路寬頻、高速和大容量方向是與網路開放性方向密切聯系的,21世紀的現代計算機網路將是不斷融入各種新信息技術、具有極大豐富資源和進一步面向全球開放的廣域、寬頻、高速網路[2]。
1.2 一體化和方便使用的游敗吵發展趨勢
從系統整體性出發對系統重新設計、構建,以達到進一步增強系統功能、提高系統性能、降低系統成本和方便系統使用的目的。一體化結構就是一種系統優化的結構。計算機網路發展初期確是由計算機之間通過通信系統簡單互聯而實現的,這種初期的網路功能比較簡單(主要是遠程計算機資源共享),聯網後的計算機和通信系統基本上仍保持著聯網前的基本結構。隨著計算機網路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對網路系統功能、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網路中的許多成分必將根據系統整體優化的要求重新分工、重新組合,甚至可能產生新的成分。系統一體化的另一條路徑是基於虛擬技術,通過硬體的重新組織和軟體的重新包裝來構造各種網路虛擬系統以優化系統性能。網路上各種透明結點的分布應用服務,如分布枯悔文件系統、分布資料庫系統、分布超文本查詢系統等。用戶看到的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虛擬資料庫系統和虛擬信息查詢系統,他們可以方便地使用這些虛擬系統而不必關心網路內部結構和操作細節。21世紀的現代計算機網路將是網路內部進一步優化分工,而網路外部用戶可以更方便、更透明使用的網路[3]。
1.3 高速信息處理趨勢
隨著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起來,產生了專門針對復雜科學計算應用的一種新型計算模式網路技術。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路技術和應用將成為具有高性能處理、海量數據存儲和大量儀器設備等特徵的21世紀人類社會的信息處理基礎設施。通過它可以匯聚Internet中分散異構、動態變化的計算和信息資源,使人們能把Internet從通訊和信息交互平台提升到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的平台。
1.4 光交換與智能光網路技術
當前組網技術正從具有上下光路復用(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和光交叉連接(OXC,Optical Cross Connect)功能的光聯網向由光交換機構成的智能光網路發展;從環形網向網狀網發展;從光――電――光交換向全光交換發展。即在光聯網中引入自動波長配置功能,也就是自動交換光網路(ASON,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使靜態的光聯網走向動態的光聯網。它的主要特點是:(1)允許將網路資源動態的分配給路由;(2)縮短業務層升級擴容的時間;(3)顯著增大業務層結點的業務量負荷,快速的業務提供和拓展;(4)降低運營維護管理費用;(5)具備光層的快速反應和業務恢復能力;(6) 也減少了人為出錯的機會;還具有可擴展的能力,提高了用戶的自助性;(7) 提高了網路的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等;因此,智能光網路將成為今後光通信網的發展趨勢[4]。
1.5 應用服務的發展趨勢
設計和建造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應用。網路應用最終體現了網路系統的目的性和系統功能。作為高度綜合各種先進信息技術的計算機網路,正是在人類社會信息化應用需求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的;而計算機網路也正是通過各種具體網路應用系統來體現對社會信息化支持。國家信息化、領域信息化、區域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最後都要落實到建立各行各業、各具體單位的各種具體網路應用系統。因此,基於基本網路系統平台之上的各種網路應用系統已成為計算機網路系統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網路應用系統體系結構的研究、網路應用軟體開發工具的研究、分類應用系統規范和標准化的研究,以及綜合應用系統集成方法的研究等都非常活躍,取得了很大進展。21世紀的現代計算機網路呈現給廣大用戶面前的將是適應更廣泛應用需求的、更方便使用的、但卻更看不到網路的各種各樣網路應用系統。
2 結語
未來的計算機網路是智能化、一體化、高效化、多面化、完整多功能化的網路。因此,人工智慧技術、智能計算機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結合與融合,形成具有更多思維能力的智能計算機網路,是人工智慧技術和智能計算機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基於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分布式智能決策系統、分布專家系統、分布知識庫系統、分布智能控制系統及智能網路管理技術等的發展,也都明顯的體現了未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青.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方向.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2009(7).
[2] https://wenwen.省略/z/q162538664.htm.
[3] 廉潔.面向未來計算機網路聽思索.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9).
[4] https://www.省略/shalong/ShowPost.asp?PostID=233.

『肆』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第1階段:20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初為計算機網路發展的萌芽階段。

其主要特徵是:為了增加系統的計算能力和資源共享,把小型計算機連成實驗性的網路。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叫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於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實現了由通信網路和資源網路復合構成計算機網路系統。

2.第2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是區域網絡(LAN)發展的重要階段。

其主要特徵為:區域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開始進入產業部門。區域網技術是從遠程分組交換通信網路和I/O匯流排結構計算機系統派生出來的。

1976年,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乙太網(Ethernet),它成功地採用了夏威夷大學ALOHA無線電網路系統的基本原理,使之發展成為第一個匯流排競爭式區域網絡。

3.第3階段: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計算機區域網絡的發展時期。

其主要特徵是:區域網絡完全從硬體上實現了ISO的開放系統互連通信模式協議的能力。

計算機區域網及其互連產品的集成,使得區域網與局域互連、區域網與各類主機互連,以及區域網與廣域網互連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路(ISDN)和智能化網路(IN)的發展,標志著區域網絡的飛速發展。

4.第4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現在是計算機網路飛速發展的階段。

其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網路化,協同計算能力發展以及全球互連網路(Internet)的盛行。計算機的發展已經完全與網路融為一體,體現了「網路就是計算機」的口號。

拓展資料: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計算機網路向用戶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兩個,即連通性和共享。

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伍』 現在計算機研究的熱點或者前沿領域是哪方面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方向及研究熱點- - 今天的網際網路和能力面臨著兩個挑戰,一個是網路已存在的規模將面對更大的用戶群。二是隨之而來的新的復雜的在線應用需要一個新的網路體系結構。 要加快新的網路協議(協議描述、驗證)的開發和研究,改進目前網際網路「盡力交付」的服務。採用形式化——數學的方法描述網路協議和協議的實現過程。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基本方向是開放(標准化)、集成(各種服務)、高性能(高速)和智能化(友好的用戶介面)。 三種基本網路傳輸模式為同步傳輸模式STM、分組傳輸模式PTM和非同步傳輸模式ATM,適合多媒體信息傳輸的是ATM。 網路技術研究集中在六個主題:新的網路應用、中間件、服務質量、網際網路流量工程、安全和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個目標,全球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兩個支撐,微電子技術和光技術;三個融合,計算機、通信、信息;四個熱點,多媒體、寬待、移動通信和信息安全。 許多下一代網際網路(NGI)可能出現的情況已超出了我們目前對網路設計的理解,只有通過基礎研究,才能有助於達到認識這些可能性的水平。 目前計算機網路技術研究的熱點包括: 無限網路技術(移動)研究,已經制訂的IEEE802.11n標准,數據傳輸率可以支持100Mbps.對等網(p2p)應用研究。網路內容分布、網路信息的檢索與利用研究。網路中的信息表示技術,研究不同媒體之間的關系。網路技術研究,網格是以網路服務(WebService)為基礎的虛擬組織實現,實現固有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能力。IPv4與IPv6的過渡中的問題研究,IPv6的應用及產品研究。家庭網路設計研究,數字家庭的核心概念是傳統家電、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的數字化和互聯、互通。主要在有什麼、可以提供什麼數字內容、數字家庭標准化組織為:UpnP(通用即插即用標准)、DHWG(數字家庭工作組)。還有光通信和光交換技術研究、以及支持多媒體數據安全的數字水印技術研究等。 http://libseeker.blogchina.com/194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