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實驗二cisco
擴展閱讀
無法連接到網路是啥意思 2025-01-16 20:42:35

計算機網路實驗二cisco

發布時間: 2025-01-16 18:13:44

如何系統地做計算機網路實驗

《計算機網路》實驗軟體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4DK5hXP-_QHyVFVk1HRI5Q

提取碼:xguo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② 任務4-1:配置跨交換機實現 VLAN方式操作

一、實驗環境:

1、兩台CISCO WS-C2960X-24TS-L交換機,交換機名稱分別為L2-SW、L3-SW,其中L2-SW作為網關使用。

2、三台安裝windows 7電腦,計算機名分別為PC1、PC2、PC3,且微軟防火牆關閉。

3、網路拓撲:L2-SW Fa0/1光纖連接L3-SW Fa0/1,PC1網線連接L3-SW Fa0/6,PC2網線連接L3-SW Fa0/11,PC3網線連接L2-SW Fa0/6。

4、VLAN:VLAN 10、VLAN20

5、ACL:VLAN10、VLAN20

6、IP地址規劃:

7、一台安裝windows 7電腦,計算機名為PC-T,且帶COM介面的電腦(或USB轉COM線,且安裝好驅動)

二、實驗步驟:

1、用PC-T通過Console線連接到L2-SW,打開超級終端,建立連線。

2、修改交換機名、設置密碼

Switch>enable #進特權模式

Switch#configure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hostname L2-SW #設置交換機名為L2-SW

L2-SW(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

L2-SW(config)#exit #退出全局配置模式,返回上一層

L2-SW#exit #退出特權模式

L2-SW>enable #輸入指令enable進入特權模式,提示輸入密碼

Password:

L2-SW#

3、開啟Telnet服務

L2-SW>enable

L2-SW#configure

L2-SW(config)#user cisco password cisco #設置用戶名和密碼

L2-SW(config)#enable password cisco #設置特權密碼,與用戶密碼是不同的

L2-SW(config)#line vty 0 4 #進入vty介面

L2-SW(config-line)#login local #配置vty介面,使用本地資料庫用戶密碼登入

L2-SW(config-line)#end #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L2-SW#

4、開啟Web服務

L2-SW>enable

L2-SW#configure

L2-SW#ip http server #啟用Web管理(ip http secure-server啟用HTTPS安全連線)

L2-SW#ip http authentication local #設置口令驗證方式是本地驗證

L2-SW#username cisco privilege 15 password 0 cisco #在本地添加用戶名和密碼

L2-SW(config-line)#end #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L2-SW#

5、建立VLAN10、20

L2-SW>enable

L2-SW#vlan database #進入vlan配置模式

L2-SW(vlan)#vlan 10 name VLAN10 #劃分vlan 10,名字為VLAN10

VLAN 10 added:

Name: VLAN10

L2-SW(vlan)#vlan 20 name VLAN20 #劃分vlan 20,名字為VLAN20

VLAN 20 added:

Name: VLAN20

L2-SW(vlan)#exit #返回特權模式

L2-SW#configure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L2-SW(config)#interface vlan 10 #進入VLAN10配置界面

L2-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54 255.255.255.0 #配置VLAN10管理IP地址

L2-SW(config-if)#exit

L2-SW#configure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L2-SW(config)#interface vlan 20 #進入VLAN10配置界面

L2-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254 255.255.255.0 #配置VLAN10管理IP地址

L2-SW(config-if)#end

6、劃分埠至對應VLAN

L2-SW#configure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L2-SW(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進入FA0/1埠配置界面

L2-SW(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將FA0/1埠工作模式改為Trunk,且允許所有VLAN數據

L2-SW(config-if)#no shutdown #啟用Fa0/1埠

L2-SW(config-if)#exit #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L2-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10 #進入Fa0/2-10埠配置界面

L2-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將埠Fa0/2-10劃分到VLAN10

L2-SW(config-if-range)#no shutdow #啟用埠Fa0/2-10

L2-SW(config-if-range)#exit

L2-SW(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1-20 #進入Fa0/11-20埠配置界面

L2-SW(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將埠Fa0/11-20劃分到VLAN20

L2-SW(config-if-range)#no shutdow #啟用埠Fa0/11-20

L2-SW(config-if-range)#end

L2-SW#write memory #保存配置信息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L2-SW# #至此,L2-SW配置完成

7、配置L3-SW,參照以上步驟,配置L3-SW相關參數(帳號密碼、VLAN、埠歸屬),IP地址與默認網關配置如下

L3-SW#configure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L3-SW(config)#interface vlan 10

L3-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53 255.255.255.0 #配置VLAN10管理IP地址

L3-SW(config-if)#exit

L3-SW(config)#interface vlan 20

L3-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253 255.255.255.0 #配置VLAN20管理IP地址

L3-SW(config-if)#exit

L3-SW(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92.168.10.254 #配置默認網關

L3-SW(config)#end

L3-SW#write memory #保存配置信息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L3-SW# #至此,L3-SW配置完成

8、在L2-SW交換機上建立ACL控制列表

L2-SW#configure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L2-SW(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VLAN10 #建立ACL列表,名字VLAN10

L2-SW(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192.168.10.0 0.0.0.255 #允許所有IP訪問VLAN10網段的IP

L2-SW(config-ext-nacl)#deny ip any 192.168.20.0 0.0.0.255 #禁止所有IP訪問VLAN20網段的IP

L2-SW(config-ext-nacl)#exit

L2-SW(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VLAN20 #建立ACL列表,名字VLAN20

L2-SW(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192.168.20.0 0.0.0.255 #允許所有IP訪問VLAN20網段的IP

L2-SW(config-ext-nacl)#deny ip any 192.168.10.0 0.0.0.255 #禁止所有IP訪問VLAN10網段的IP

L2-SW(config-ext-nacl)#end

9、應用控制列表到VLAN10、20

L2-SW#configure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L2-SW(config)#interface vlan 10

L2-SW(config-if)#ip access-group VLAN10 in #套用VLAN10控制列表到VLAN10

L2-SW(config-if)#exit

L2-SW(config)#interface vlan 20

L2-SW(config-if)#ip access-group VLAN20 in #套用VLAN20控制列表到VLAN20

L2-SW(config-if)#exit

10、至此,交換機配置完成,依題目要求測試,跨交換機同VLAN之間可正常通訊,由於設定了ACL控制列表,不同VLAN之間,無法正常通訊,ACL控制列表基於VLAN,因此,電腦移動到哪個VLAN,都無法與其他VLAN的電腦通訊。

③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教程的目錄

前 言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實驗
1.1 計算機網路實驗概述
1.2 實驗說明
1.3 實驗一 RJ-45接頭的製作
1.4 實驗二 常用網路測試命令
1.5 實驗三 計算機對等網組建
1.6 實驗四 構建簡單的乙太網
1.7 實驗五 快速乙太網
思考題
第2章 路由與交換實驗
2.1 實驗說明
2.2 實驗一 S2403交換機兩種配置管理方式
2.3 實驗二 S2403交換機的VLAN的劃分
2.4 實驗三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2.5 實驗四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2.6 實驗五 路由器的升級
2.7 實驗六 靜態路由
2.8 實驗七 RIP協議
2.9 實驗八 標准訪問控制列表
思考題
第3章 Windows 2000實驗
3.1 實驗說明
3.2 實驗一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安裝
3.3 實驗二 設置DHCP伺服器
3.4 實驗三 配置DNS伺服器
3.5 實驗四 配置和使用FTP服務
3.6 實驗五 配置和開發WWW服務
3.7 實驗六 SQL Server的安裝與配置
思考題
第4章 防火牆實驗
4.1 實驗說明
4.2 實驗一 Cisco PIX防火牆的升級和初始配置
4.3 實驗二 Cisco PIX防火牆網路地址翻譯(NAT)配置
4.4 實驗三 Cisco PIX防火牆外部訪問內部配置
4.5 實驗四 費爾個人防火牆配置與管理
思考題
第5章 互聯網實驗
5.1 實驗說明
5.2 實驗一 網路連接
5.3 實驗二 撥號上網
5.4 實驗三 Web服務原理實驗
5.5 實驗四 IE瀏覽器應用實驗
5.6 實驗五 搜索引擎應用實驗
5.7 實驗六 FTP實驗
5.8 實驗七 E-mail實驗
5.9 實驗八 NetMeeting實驗
思考題
第6章 Linux實驗
6.1 實驗說明
6.2 實驗一 Linux DNS配置
6.3 實驗二 sendmail配置
6.4 實驗三 Vsftp配置
6.5 實驗四 Apache的基本安裝和配置
6.6 實驗五 Samba服務配置
6.7 思考題
第7章 網路故障診斷與網路管理實驗
7.1 實驗說明
7.2 實驗一網路故障診斷工具使用
7.3 實驗二區域網接入Internet故障診斷
7.4 實驗三路由故障排錯
7.5 實驗四交換式網路故障排錯
7.6 實驗五網路分析軟體sniffer使用
思考題
第8章 網路安全實驗
8.1 實驗說明
8.2 實驗一 PGP軟體使用
8.3 實驗二 Web伺服器上設置SSL
8.4 實驗三 IPSec實驗
8.5 實驗四 Sygate代理伺服器使用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組網設計案例
9.1 案例一 Linux組網系統的設計
9.2 案例二 中小企業Intranet設計
參考文獻

④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兄弟,這是老師給你們留的作業吧,你可真是聰明,直接share到網上了。
題目一:
(1)圖我畫不了,教學樓一共50個點,24口、48口交換機各1台,辦公樓一共30個點,48口交換機1台。一般cisco2960就可以。兩個樓之間用光纖,交換機下聯用超5線就成。2個GLC-SX-MM(500米以內)多模光纖模塊,考慮冗餘的話就要4個。
(2) 辦公信息、師生交流、網上討論用個網站伺服器
文件共享用個ftp
多媒體教學用個vod
(3)還需求防火牆,再加個路由器更好
(4)這個就多了,什麼netflow,syslog,snmp等等。

題目二
你參照題目一自己考慮一下,呵呵。

⑤ 《計算機網路微課堂》實驗0 安裝PacketTracer

實驗環境的安裝和准備

首先,需確保有Cisco賬號並完成與網路學院賬戶的綁定,否則在安裝軟體時可能會遇到錯誤:Sorry, we can't find a NetAcad account associated with this Cisco account.

安裝漢化包以提升軟體體驗,具體操作如下:

1. 漢化包是一個名為chinese_chi.ptl的文件。

2. 打開Packet Tracer的安裝目錄,若忘記路徑,可右鍵點擊軟體,選擇屬性,然後點擊打開文件所在的位置。

3. 在彈出的屬性窗口中,點擊「打開文件所在的位置」按鈕,進入Packet Tracer的安裝根目錄。

4. 向上移動,進入「languages」文件夾,並將chinese_chi.ptl文件放入其中。

5. 打開Packet Tracer,點擊菜單欄的「Options」,在下拉菜單中選擇「Preferences」。在彈出的「Preferences」窗口中,選擇「Interface」選項卡,找到「Select Language」面板中的Chinese_chi.ptl文件,選中後點擊「Change Language」按鈕。

6. 確認更改語言,關閉軟體後重新啟動,即可看到軟體已成功漢化。

使用

使用PacketTracer進行網路拓撲構建和設備配置。

1. 構建網路拓撲:拖動設備至工作空間,選擇網路設備類型和數量,連接設備以建立網路結構。

2. 配置設備:為網路設備設置IP地址等參數,按照操作提示進行配置。

3. 檢查網路通信:通過添加協議數據單元(PDU)進行數據包發送與接收,查看是否正常。

4. 數據包追蹤:使用事件列表功能查看數據包的傳遞過程,了解封裝細節。

5. 設備別名:通過配置顯示名稱或直接修改名字,可更改設備顯示樣式。

通過這一系列實驗,使用者可以熟練掌握Packet Tracer的使用方法,直觀理解計算機網路原理,並提高學習效率。

⑥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驗心得體會,要詳細點!!!寫的好一百分送上,每個實驗寫一篇啊

【導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自身也在不斷改進。尤其實施新課程以來,無論是教育目標、教育內容,還是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行為,以及教育評價,都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對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認為,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夯實文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是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基本保證。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校本培訓結構,實行「研訓一體化」為核心的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實現優質資源最大限度共享,優化教師學習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增加教師有效學習容量,提高教師研究質量,使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斷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達到實現教師教育現代化、深化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課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科學技術加速發展,教育改革彼伏此起,一浪高於一浪。為了適應這種發展趨勢,世界各國加強教師教育,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美國,中小學教師絕大多數是本科學歷,師資培訓主要有兩種觀點和趨勢:一是讓本科畢業生進入研究生院,接受專門的教師職業培訓,目的在於使這些學生具有寬廣的知識背景。小學教師要學習本科段文科課程;中學教師要學習所教專業的學術性課程,接受培訓的師范生將獲得文科碩士學位;另一種趨勢是:只對本科畢業生進行幾個星期的短期培訓,之後,直接讓他們在實際教學中獲得相關知識和經驗。但不管哪種方式進入教師行業的教師,每隔五年都要進行一次脫產學習,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經過考核合格以後,才能再進入新的崗位。
作為職業教師,必須意識到自己是教育者,對人類發展要有深刻的理解,對兒童的教育有深遠影響,為此,必須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以及基於這些素質的實踐中的領導組織能力,有能力培養兒童熱情地生活、學習和自我思考,並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學校,教師應象有著不同品質和豐富個性的人力資源小組一樣,互相合作和協調,從而使作為一個組織的學校教育活動能得到持續發展。每位教師的技能和品質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他們的經驗的增長而變化、豐富,教師有必要依據職業、專業、能力、素質和興趣,終身不斷地提高,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教師自己每天的教育實踐以及認真的自我研修;二是任命機構組織進行的教師培訓。在當今的環境下,要求教師有統一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以終身的品質提高為基礎,確保所有教師普遍掌握基本的技能,擁有基本素質以及促進個人發展和其專業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學校才會有活力,其教育才會有能力。

我國教師教育在九五期間取得很大發展。教師數量迅速增加,教師結構得到了有效調整。1995年到2000年,小學專任教師從560萬增加到590萬,教師學歷合格率不斷提高,1995年到2000年,小學教師學歷不達標的由11.15%下降到3.14%;現在正加快實現小學教師由中等師范學歷向大專學歷過渡,這個過渡將在2010年完成。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學校都採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達標率。但是我國教師教育培訓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不能適應時代要求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加強和改進教師教育工作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教育改革發展中一個永恆的主題。實現這個任務要靠教師教育。「校本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的最主要、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形式。
近幾年來,國內對校本培訓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時全國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地區具備了比較好的教育城域網路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但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如何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的校本培訓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另外,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向縱深發展,廣大教師是實施新課程的主力軍,搞好教師新課程培訓至關重要,因而,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實驗研究,探索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校本培訓的路子,對於教師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構建科學的、具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教育評價與管理體系,使課程改革落到實處,促進教師發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的意義
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教育和科研工作必須登上信息化平台,才能獲得跨越式發展。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教師教育應該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作為突破口,只有這樣,才能開創教師教育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才能帶來教師教育的高效益,才能大面積地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通過本課題研究和實驗,必然促使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最大限度的共享,有利於實現教師教育現代化,從而促使教師「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高科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必然有利於推進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盡快適應新一輪課改的需要,不斷改善教師自身的教學行為,為即將全面鋪開使用課程標准和實驗教材提供成功的實踐經驗和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有利於構建教師繼續教育和教育科研的評價與管理體系,從而加快基礎教育發展步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三、實驗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是一項綜合性的實踐研究。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教師繼續教育,充分使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實現優質資源最大限度共享,優化教師學習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增加教師有效學習容量,提高教師研究質量,使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斷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達到實現教師教育現代化、深化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研究的基本內容:如何創建有利於學校組織、教師個人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的信息技術環境;如何構建信息環境下校本培訓模式;構建一支素質的教師隊伍。
研究重點: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在教師教育活動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以及建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校本培訓的新模式。
研究難點:如何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建立教師繼續教育和科學研究有效結合的新模式,以及對這種模式有效運轉的管理機制和評價辦法。
四、研究假設及界定
1、研究假設: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豐富教育教學內容,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有利於教師確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和學生觀。通過組織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校本培訓,把教師從繁重的復雜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潛心於教育科研,使教師獲得並掌握全新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師知識的佔有量,為教師提供創造性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學習現代碼教學理論,提高業務素質以及教學能力,研究能力、信息能力。
2、假設界定:全校教師均為該項課題的研究對象。
五、實驗周期
本課題實驗研究為期3年(2002年1月——2005年12月)
1、准備階段:(2002年1月-2002年7月)
主要工作:
(1)成立學校實驗課題級和實驗領導機構,分析課題研究所具備的條件,包括硬、軟體:實驗硬體、科研經費來源、實驗的手段、方法等。
(2)制訂落實課題研究方案。
(3)落實實驗人員、經費的籌劃以及實驗教師的培訓。
(4)診斷教師教學現狀、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及文化底蘊。
2、實施階段(2002年8月-2004年12月)
主要工作:
(1)按實驗計劃開展研究,研究解決實驗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按實驗目標要求檢查驗收實驗階段性成果,做到每學期一小結,每學年一總結,並把實驗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2)建立健全實驗研究檔案,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編寫實驗研究有關資料,做好實驗配套資料的建設工作,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3)組織實驗教師到區內外先進實驗點參觀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探索網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的基本途徑及方法。
3、總結階段(2005年1月——2005年12月)
主要工作:
(1)繼續完善深化網路技術在優化教師繼續教育的模式。

(2)做好兩個階段及實驗周期全程的實驗研究總結、撰寫實驗研究報告等工作。
(3)收集資料及數據,迎接上級主管部門的評估驗收。
六、研究方法
1、文獻法。本課題研究屬於應用研究。積極吸收並充分利用國內外有關教師教育、培訓、學習的有關理論經驗,以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的研究成果是本課題的重要研究方法。
2、綜合分析法。對信息技術環境與學校組織、教師個人、校本培訓以及教學科研與教師培訓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論分析、弄清楚現代信息技術對提高校本培訓、促進學校組織發展、教師個人發展、推進教育改革的影響和作用。
3、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在學校現有的網路環境基礎上,不斷開發,不斷完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分步實施,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
七、研究過程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校本培訓的組織結構和運作管理
為了使校本培訓工作順利落實,讓教師們真正學有成效,學校建立了教師學習情況考核評估制度,主要是:
1、成立機構明確職責
成立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一名副校長負責組織實施。調動教導處、學科教研組等部門的力量,不斷完善有創新性、有活力的制度體系,包括課程制度、教學制度、教研製度、學習制度、財務制度、評價制度和獎勵制度等學校常規管理制度,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和研究的保障。明確領導的職責:
①制定培訓計劃及撰寫培訓總結;
②組織教師自學指定的教材內容,參加校本培訓學習以及校本教研;
③聘請校外教育教學專家及校內外輔導教師;
④落實培訓場地、時間、內容、主講教師和培訓設施;
⑤負責籌措培訓經費,培訓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
⑥負責教師自學和校內集中培訓的檢查、考核,登記學分;
⑦建立校本培訓教師電子檔案庫。
2、實行月考核制度
為了增強學習效果,實行「每月考核,達標有獎,落後受罰」的制度,進行同事互評、教研組評、學校領導小組評,教師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學校領導小組每月對教師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的內容包括「名言錦句」、「教法集錦」、「教學後記」、「課例評議」等,考核的形式分為網頁製作、書面撰寫或背誦、現場評議三種。校本培訓考核合格者,學校給予適當的獎勵,下月兌現;按有關規定折算繼續教育學分,記入繼續教育證書;實行教師培訓與職稱評審、年度考核、評優評模「三掛鉤」制度。
3、定期交流總結
實施「2+1」工程。「2」就是教師每月自薦兩篇教學隨筆(後記)。教科室每月檢查評比並從中精選優秀者或展示,或宣讀,使資源共享,疑義相析。「1」指的是教師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理論書籍,並在學期結束時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並進行交流。
加強課堂研究。成立以校長室為龍頭,教科室、教導處、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為主的隨堂聽課小組,採用「推門課、預約課、邀請課」等多種聽課形式進行互動式的聽課評課研討活動。每月每人聽課不少於4節。
舉辦「教研組風采展示」。教研組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精心准備「5個1」(一堂課、一份說課、評課、教案和一份教研組風采介紹),最後抽簽決定,由教研組的老師分別從上課、說課、評課和教研組風采介紹四個方面來展示所在教研組。對管理層面來說,針對「5個1」評出5個單項獎和1個綜合獎項。因為上課、說課、評課的人選都是臨時抽簽決定的,每個人都有可能代表教研組展示整體教研水平,為了集體的榮譽也為了個人的發展,教師們都會全身心參與整個活動,這極有利於實現個體發展和集體發展的有機統一。
召開總結交流會。每學期組織一次評估驗收活動,對每一位教師的發展情況作出評價。同時,要求教師交流自己在本學期的發展情況和體會。對成績優秀者給予表彰,對績效少的給予督促指導。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學習活動
在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同時,我們加強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我校主要立足於校本培訓。在培訓中要求做到兩個結合:學習與應用相結合,應用與科研相結合,邊學邊用,在應用中鞏固提高。著重抓好三個覆蓋率:教師覆蓋率、學科覆蓋率、課時覆蓋率,要求人人都會使用計算機等現代教育技術裝備進行教學,會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科的大部分課時都要使用計算機等多媒體上課。幾年來,學校舉辦計算機和網路操作技術培訓班9期,每期受訓人數都達到100%。還請專家到校培訓8次,外派教師參加各級培訓800多人次。現在全部任課教師都會製作多媒體課件,一半教師會製作網頁,20%教師具有網路開發能力。在城西小學,如果哪個教師還不會使用計算機,說明他是個「科盲」,那是羞恥的事,所以大家學計算機都很勤奮用功。
先進的教學裝備為學校實施現代化管理和教育教學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也為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便捷的平台。現在,教師們上課已不是單純使用課本、黑板、粉筆這些傳統的教學工具,而普遍使用了計算機、液晶投影機、實物展示儀等現代化裝備,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給出文字、畫面、聲音等信息,學生們學得饒有興趣,課堂氣氛很活躍。教師們備課也用計算機備課。校建立了校園網站,的校園新聞、學校通知、教育科研、教師教案、繼續教育、家校連線等各方面內容,琳琅滿目,豐富多彩。計算機網路等裝備成為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利器、瞭望外界的窗口、學習探索的寶庫、提高專來技能和學校辦學水平的平台。
為了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學校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情況,開展了「四個一」系列活動:「成長期」教師參與一項課題研究、讀一本與課題研究或素質教育相關的理論專著、執教一節研究課、撰寫一篇研究論文;「高原期」教師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執教一節示範課、進行一次說評課、舉行一次專題講座,並進行了常規月、教學開放月、新課程沙龍等校本培訓活動。
在活動中,注重引導教師向未來延伸,適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知識結構不同層次教師整體素質的逐步提高。評價制度的改革也在運行之中,對教師的評價定位於教師有無創新的意識、創新的能力,是否善於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體現在課堂教學上。通過營造競爭進取氛圍,注重活動的創新性、實效性,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揚長舞台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活動的開展提升著教師素質,一個科研型、創新型的教師群體已日漸形成。
八、實驗研究的成效
(一)構建了網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模式。
經過一系列嘗試探索,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形成了一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模式。這個模式的內涵是:以信息技術為平台,通過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達到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夯實教師的文化底蘊,強化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模式是:構建一個網路學習平台——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整合三種學習方式:個人自學研修、小組合作交流、專家引領輔導——這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從四個方面檢驗教師的學習效果:名言錦句、教法集錦、教學後記、課例評析——這是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以上我們稱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校本研訓一體化「一三四模式」。流程圖如下:

1、構建一個網路學習平台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跨時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個性化,是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的優勢;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的獲取方式,是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的特徵;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並能參與網路教育建設的優秀教師隊伍,是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關鍵。基於這種理性的思考,從1996年開始,我校著於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在我市是比較早的學校。經過幾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現在已具備較完善的規模。學校構建了計算機校園網,並與網際網路連接,安裝了雙向可控
多媒體教學系統,擁有計算機197台,60個工作站的計算機教室2間,多媒體語言實驗室1間,專用多媒體教室 4間,各個教師辦公室全部配備了計算機,30多個教室都配備了計算機、液晶投影機、實物展示儀、29寸彩色電視機,建立了教育信息資源庫,有教學素材300多G,教師自製和網上下載的課件素材1500多件,以及各科教學光碟、軟盤、錄像帶一大批。學校的現代化教學裝備達到了普及實驗教學縣(市)雙一類標准,是全市乃至全區教學裝備最好的中小學之一,被自治區教育廳定為全區「校校通」網路工程首批試點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並成為國家教育部「朝陽行動計劃」項目學校、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學校。
計算機校園網、騰圖衛星資源系統為實施校本培訓鋪設了一條寬廣通暢的平台。校園新聞、通知、公告、喜訊、電子教材、教案、教學資源等等一應俱全,每天瀏覽學校的網站已經成為了每個教師的必修課,學校的網站也已經成為學校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必備平台,給我們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便捷,也實實在在的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服務。
2、整合三種學習方式
(1)個人自學研修
學校結合當時的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向教師推薦有關學習書目,並購買學慣用書給教師自學。如2004年,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校本培訓重點內容,要求教師閱讀名教授、名專家的名著名篇尤其是最新著作,例如朱慕菊的《走進新課程》、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邢永富的《現代教育思想》、黃亢美的《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探引》和《小學語文新理念教例評析》等書。同時要求教師上網查找閱讀有關這方面內容的文章。要求教師在領會作者精闢見解的基礎上,摘抄一些精彩深刻的句子(名言警句)加以反復熟讀背誦。每個月至少背熟10段,一年就有100段,四五年就有四五百段。長此以往,日積月累,教師們就能將先進的教育理論內化為自己的教育思想,將自己的教育理論基礎夯實,並用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國古代文人歷來提倡讀書要反復熟讀背誦經典名篇名句,城西小學這樣做,無疑是繼承這個優良傳統。
(2)小組合作交流
有個專家說得好:學習是共同合作的探險,而非一趟孤獨之旅。在教師個人自學研修的基礎上,學校要求教師互相研討交流,以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對於教師的合作學習,我們的做法是:
①科組教研活動。以年級教研組為單位,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能力的目標,開展基本功訓練、說課、聽課、評課、分析研討、寫教學反思等活動,促進全體教師思想上和業務上的交流,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②學科培訓活動。分學科組織教師集中輔導學習,堅持每周一集中,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每次培訓都要收到一定成效。
③開辟論壇交流。學校網站為教師開辟了培訓學習論壇,舉行「我的成長故事」、「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大家談」、「與新課標同行,在新課改中成長」等主題言談。教職工及學生都可以登陸到網站上互相交流。論壇成了信息反饋的集散地。
通過靈活多樣的合作學習,教師們不但能「教」會「評」,還會「寫」,養成「學習理論——探索實踐——提高理論」的良好科研習慣。
(3)專家引領輔導
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城西小學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教師們聆聽教授、專家的新思維新觀點。近幾年,派出教師參加全國性專家學術講座8次、省級講座15次、地區及縣市講座20多次。廣西電教館原館長盧光華、廣西電教館教研部原主任潘志誠、廣西教育學院黎君教授、廣西小學教育研究中心黃亢美、李紅、湯建芬等老師先後到校講學,作了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模式、教師教育心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等專題講座。教師們從教授、專家面對面的輔導引領中獲得了大量新信息新知識,解決了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和困惑,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理論水平。
3、四個方面檢驗學習效果。
如何檢驗教師理論學習的效果?如何評價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況?我們創建了一套評價指標,這就是:
(1)收集背誦「名言警句」:就是前面所說的,要求教師閱讀名教授、名專家的名著名篇後,將自己認為值得欣賞的名言警句摘錄下來,每個月至少10段,反復熟讀背誦。
(2)積累優秀「教法集錦」:要求教師在聽優質課或閱讀教學書刊時,將別人教學的精彩片斷,或者自己上課的精彩環節記錄下來,每個片斷都加上自己的評點,每個月5例以上,其中要熟記2例。雖然是別人的東西,積累多了也會借鑒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3)加強教學反思,堅持寫「教學後記」:包括教學後記、批改後記、測驗後記、教育後記、管理後記等。要求每上完一課書,每次教育學生,都要及時進行反思,用教育理論來觀自己的教學得失,撰寫教學心得。每個月要完成5篇,文字長短不拘。通過一系列反思,使教師反思後知困,知困後思進取。
(4)堅持進行「課例評析」,強化鞏固學習效果:要求教師每月評析5個課例,可以評一課書或一堂課,要以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提出自己的見解,剖析有一定深度。課例評析是前三種學習、反思得來的東西的綜合運用。現在,學校每次舉行研究課、優質課、說課,參加聽課的教師都能評析得頭頭是道,並且能引用某某教授、專家的觀點,說出自己評析的依據。
學校要求教師將這四項學習研修的內容和心得放到自己的繼續教育網頁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同時作為檢驗教師理論學習和評價其專業發展情況的依據。對每一項學習內容都提出具體任務指標,各人完成任務的情況都記入繼續教育學分登記冊。經過這樣長期不斷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實現專業發展的目標。
(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
我校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雖然短短幾年,卻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取得了可喜成績。
教師們熟練地運用計算機等現代教學裝備進行教學,發揮這些先進裝備功能的優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教師們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現在,城西小學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上實現了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由普通型向特長型轉變。
近幾年,學校承擔國家、省、地市級教育科研課題20項,已有2項國家級、5項省級、1項地級課題成果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有700多篇獲獎,其中20多篇在省級以上報刊書籍發表,製作的CAI課件(或網頁)有30多件獲省級以上獎勵。反映學校教師科研水平的《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一書已於2002年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教師編寫的《廣西社會科學•貴港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材經自治區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後,已由廣西灕江出版社出版。
(三)培養了一批骨幹教師。
經過幾年校本培訓,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一批教學尖子脫穎而出。目前,學校有全國千名中小學骨幹校長培養對象1人,省級普通話測試員2人,自治區優秀教師2人,地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縣市教師繼續教育講師團成員5人,20多人次被評為自治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2002年至今,有30多名教師在全國、自治區、地市、縣市優質課比賽中獲獎。
(四)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幾年來,學校被評為全國「電化教育特色學校」、「信息技術人才幼苗培養基地」、「社會公認特色育人成功學校」、「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自治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先進學校」,貴港市「教育質量百佳學校」、「素質教育示範學校」、「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學校」。
九、實驗研究的啟迪
學校利用計算機網路優化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做法(「一三四模式」)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教育改革進行到一定時候,實施素質教育就成為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的關鍵。近年開始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又成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培養大批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課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教師。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師德,而且要具備較強的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能。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摸索探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我校立足於本校較好的辦學條件,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計算機網路所具有的信息量大、及時快捷、交互性強、資源共享等特點,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借鑒、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得以在較高水平上發展,從而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在基礎教育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學校在探索教師專來發展道路的時間還不長,但成效是明顯的,模式還須進一步完善,並須要上級專家給予論證和指導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