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從上往下計算機網路
擴展閱讀
門戶網站用哪些產品防護 2025-01-10 01:21:36
蘋果電腦鈴聲老彈出 2025-01-10 01:08:26

從上往下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 2025-01-09 14:30:09

A. 計算機網路什麼要分層,從形而上到形而下視角的理解

1)各層之間相互獨立:高層是不需要知道底層的功能是採取硬體技術來實現的,它只需要知道通過與底層的介面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服務;

2)靈活性好:各層都可以採用最適當的技術來實現,例如某一層的實現技術發生了變化,用硬體代替了軟體,只要這一層的功能與介面保持不變,實現技術的變化都並不會對其他各層以及整個系統的工作產生影響;
3)易於實現和標准化:由於採取了規范的層次結構去組織網路功能與協議,因此可以將計算機網路復雜的通信過程,劃分為有序的連續動作與有序的交互過程,有利於將網路復雜的通信工作過程化解為一系列可以控制和實現的功能模塊,使得復雜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變得易於設計,實現和標准化

B.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有哪些它們各有什麼優缺點

計算機連接的方式叫做「網路拓撲結構」(Topology)。網路拓撲是指用傳輸媒體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特別是計算機分布的位置以及電纜如何通過它們。設計一個網路的時候,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拓撲方式。每種拓撲都有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網路的拓撲的分類:網路拓撲可以根據通信子網的通信信道分為兩類,廣播通信信道子網的拓撲與點到點通信子網的拓撲。
採用廣播通信信道子網的基本拓撲結構主要有4種:匯流排型,樹型,環型,無線通信與衛星通信型,
採用點到點的通信子網的基本拓撲結構主要有4種:星型,環型,樹型與網狀型拓撲。

網路的拓撲結構:分為邏輯拓撲和物理拓撲結構這里講物理拓撲結構。
匯流排型拓撲:是一種基於多點連接的拓撲結構,所有的設備連接在共同的傳輸介質上。匯流排拓撲結構使用一條所有PC都可訪問的公共通道,每台PC只要連一條線纜即可但是它的缺點是所有的PC不得不共享線纜,優點是不會因為一條線路發生故障而使整個網路癱瘓。

環行拓撲:把每台PC連接起來,數據沿著環依次通過每台PC直接到達目的地,在環行結構中每台PC都與另兩台PC相連每台PC的介面適配器必須接收數據再傳往另一台一台出錯,整個網路會崩潰因為兩台PC之間都有電纜,所以能獲得好的性能。

樹型拓撲結構:把整個電纜連接成樹型,樹枝分層每個分至點都有一台計算機,數據依次往下傳優點是布局靈活但是故障檢測較為復雜,PC環不會影響全局。

星型拓撲結構:在中心放一台中心計算機,每個臂的端點放置一台PC,所有的數據包及報文通過中心計算機來通訊,除了中心機外每台PC僅有一條連接,這種結構需要大量的電纜,星型拓撲可以看成一層的樹型結構不需要多層PC的訪問權爭用。星型拓撲結構在網路布線中較為常見。

菊花鏈拓撲:類似於環行拓撲結構,但是中間有一對斷點。

以上幾種拓撲結構可以混合使用,並且星型拓撲較為常見。

注意要區分開網路物理拓撲結構和邏輯拓撲物理拓撲是連接的PC的真實路徑。

邏輯拓撲是數據由一台PC傳輸到另台PC的實際流向而構成的路徑

C. osi模型該怎麼理解大俠請進!!!刷積分別進!!!!

OSI模型
一,概述

OSI模型,即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准框架,簡稱OSI。

0SI/RM協議是由IS0(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它有三個基本的功能:提供給開發者一個必須的、通用的概念以便開發完善、可以用來解釋連接不同系統的框架。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將七層比喻為真實世界收發信的兩個老闆的圖。

分層名 分層號 描述 比喻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台灣翻:應用層) 7 用戶的應用程序懷網路之間的介面 老闆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台灣:展現層) 6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於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會話層Session Layer (台灣:會談層) 5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台灣:傳輸層) 4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網路層Network Layer (台灣:網路層) 3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台灣:資料鏈結層) 2 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台灣:實體層) 1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 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二,數據傳送

在數據發送到另一層時,都要分成數據包。數據包是一個信息單位,作為一個整體,從網路中的一個設備傳送給另一個設備。

1,數據包結構

數據包包含了幾種不同類型的數據:

信息

某種類的計算機控制數據和命令

會話控制代碼

數據包頭

數據

報尾

2. 創建數據包

數據包的創建過程是從OSI模型的應用層開始的。跨網路傳輸的信息要從應用層開始,往下依次穿過各層。每層都對數據包進行重新組裝,以增加自己的信息(信頭)。

三,分層協議

1、應用層協議

應用層協議工作在OSI模型的上層,提供應用程序間的交換和數據交換。比較常用的應用層協議有: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BOOTP(Boot trap.Protocol)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HTTP (Hyperrext Transfer Protocol

AFP (Apple Talk文件協議)--Apple公司的網路協議族,用於交換文件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1)

SMB (Server Message Block Protoco1)

X.500

NCP (NetWare Core Protoco1)

NFS (Network File System)

3、傳輸層協議

傳輸層協議提供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會話,並確保數據在計算機之間可靠地傳輸。主要的傳輸層協議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SPX(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 Protocol

NWL INK

ATP(AppleTalk Transaction Protocol),NBP(名字綁定協議)

NetBEUI(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net)

3、網路層協議

網路層協議提供所謂的鏈路服務,這些協議可以處理定址和路由信息、錯誤檢測和重傳請求。 網路層協議包括:

IP (Internet Protocol)

IPX (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

NWLINK--微軟實現的 IPX/SPX

DDP (Datagram Delivery Protoco1)

NetBEUI

X.25

Ethernet

四,歷史

在制定計算機網路標准方面,起著重大作用的兩大國際組織是:國際電報與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與國際標准化組織(ISO),雖然它們工作領域不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與信息處理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比較模糊,這也成了CCITT和ISO共同關心的領域。1974年,ISO發布了著名的ISO/IEC 7498標准,它定義了網路互聯的7層框架,也就是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五,影響

OSI是一個定義良好的協議規范集,並有許多可選部分完成類似的任務。

它定義了開放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各層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務。是作為一個框架來協調和組織各層所提供的服務。

但是OSI參考模型並沒有提供一個可以實現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來協調進程間通信標準的制定。即OSI參考模型並不是一個標准,而是一個在制定標准時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事實上的標準是TCP/IP參考模型

D. 網路哪5大層

共有7層
標准行規--OSI七層參考模型

ISO / OSI,念起來有點像繞口令。它究竟代表什麼呢?答案是:"開放系統互連"(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也就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即有名的OSI模型。OSI標準是由一個稱為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即"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組織制定的。因此,從技術上說,它可以被稱為ISO / OSI標准。

OSI模型將計算機網路的各個方面分成了互相獨立的七層。這些層就像洋蔥的層次一樣:每一層都將其下面的層遮起來。在上面的層里,下面層次的細節被隱藏起來。如果你將洋蔥皮剝開往裡看,你一定會流下許多眼淚,OSI模型也是如此。(因為越往下,你會看得越費勁,不過你應該不會放棄吧)

下面讓我們來簡單看看ISO / OSI這個七層大蛋糕裡面有什麼好吃的餡:

物理層:OSI模型的最底層。它提出了網路的物理特性,比如連接的電纜類型。這里是二進制值0和1的世界,也就是數據以信號的電特性(高低電平)來表示。

數據鏈路層:指明將要發送的每個數據包的大小、每個數據包的地址以使它們送到指定的接收者那裡。也能提供基本的錯誤識別和校正機制,以確保發送的數據和接收的數據一樣。

網路層:就是告訴數據包從一個網路到另一個網路怎樣走(術語叫"路由")。

傳輸層:通過一個唯一的地址指明計算機網路上的每個節點(可能就是你的計算機),並管理節點之間的連接。同時將大的信息分成小塊信息,並在接收節點將信息重新組合起來。

會話層:在網路節點之間建立"會話"(你理解為談判前的准備工作也行)。

表示層:負責把網路上傳輸的數據從一種陳述類型轉換到另一種類型,也能在數據傳輸前將其打亂,並在接收端將其恢復,這里使用了復雜的技術,甚至連福爾摩斯也難以將其弄明白。

應用層:OSI的最高層,討論應用程序用於同網路通信所需要的技術。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熟面孔,比如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FTP(文件傳輸協議),WAP(無線應用協議),SMTP(簡單郵件協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