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結合產生於
擴展閱讀
網路已連接無法接通 2025-01-05 08:17:49

計算機網路結合產生於

發布時間: 2024-11-20 18:05:04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1、第一階段: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初級的計算機網路模型。此階段網路應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這個階段的網路嚴格說來仍然是多用戶系統的變種。

2、第二階段:在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基礎上,實現了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完整的計算機網路。此階段網路應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網路數據共享和網路硬體設備共享。這個階段的里程碑是美國國防部的ARPAnet網路。

3、第三階段:計算機解決了計算機聯網與互連標准化的問題,提出了符合計算機網路國際標準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 RM)」,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此階段網路應用已經發展到為企業提供信息共享服務的信息服務時代。

4、第四階段:計算機網路向互連、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發展,並且迅速得到普及,實現了全球化的廣泛應用。代表作是Internet。

(1)計算機網路結合產生於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類型:

1、區域網

(Local Area Network;LAN) 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2、城域網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城域網多採用ATM技術做骨幹網。ATM是一個用於數據、語音、視頻以及多媒體應用程序的高速網路傳輸方法。

3、廣域網

(Wide Area Network;WAN)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

4、互聯網

互聯網,英文是internet,又稱國際網路,屬於傳媒領域。指的是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

❷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分別是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計算機網路處於萌芽階段。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為了提高計算能力和實現資源共享,開始將小型計算機連接成實驗性網路。其中,美國國防部於1969年建成的ARPANET是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它標志著計算機網路的實質性誕生,並確立了通信網路與資源網路相結合的計算機網路系統。
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區域網(LAN)的發展成為重要特徵。這一時期,區域網作為一種新的計算機體系結構,開始被工業界採用。技術上,區域網源自遠程分組交換通信網路和I/O匯流排結構計算機系統。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了乙太網(Ethernet),它基於夏威夷大學ALOHA無線電網路系統原理,成為首個匯流排競爭式區域網。同時,英國劍橋大學計算機研究所開發了劍橋環區域網(Cambridge Ring)。這些網路的成功不僅標志著區域網的誕生,而且對後續區域網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三階段:整個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區域網進入發展時期。這一階段的標志是,區域網硬體上實現了ISO的開放系統互連通信模式協議的能力。區域網及其互連產品的集成使得區域網與其他區域網、主機以及廣域網的互連技術日益成熟。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路(ISDN)和智能化網路(IN)的發展,進一步彰顯了區域網技術的進步。
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計算機網路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特徵是網路計算機化和全球互連網路(Internet)的普及。計算機與網路的融合體現了「網路就是計算機」的理念。目前,計算機網路已廣泛應用於社會各界。此外,虛擬網路FDDI及ATM技術的應用推動了網路技術的發展,並快速走向市場,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❸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文章摘要

計算機網路概述
計算機網路源於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始於20世紀50年代,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近50年來得到迅猛發展。計算機網路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改變了人的思想意識和思維方式。本章介紹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組成部分、分類和應用等基本內容。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和發展
計算機網路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並在二者日益結合緊密、相互滲透促進的前提下產生的。通信技術為多台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提供了必要的傳輸通道和通信手段;計算機技術反過來又應用於通信領域,極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統的性能。這宗「聯姻」使得新生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很快在IT領域占據重要地位,並對信息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計算機網路技術已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1946年誕生於美國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人類開始走進信息時代。但在那時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並沒有直接的關系。而如今,縱觀計算機網路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大致經歷了從早期的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共享資源的計算機網路、標准化網路到現代的互聯網4個階段。另外,在計算機網路發展的過程中,區域網技術也隨之產生並發揮它特有的重要作用。
1.1.1 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
早期的計算機由於製造成本高,主機昂貴且數量很少,一台計算機只能供一個人使用,而且使用計算機時用戶必須進入特定的計算機機房,在計算機的控制台上進行操作。這種方式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而且用戶使用起來也極為不便。後來,隨著計算機軟、硬體的發展,出現了高速大容量存儲器系統,開發了多道程序和分時操作系統,使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應用程序,並允許多個用戶通過終端同時訪問一台主計算機。

❹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鄒形是什麼

1. 1 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 四個階段

1. 20世紀50年代:(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將彼此獨立發展的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結合起來,完成了數據通信技術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研究,為計算機網路的產生做好了技術准備,奠定了理論基礎。

2. 20世紀60年代:(計算機-計算機 網路:由若干個計算機互連的系統,呈現出多處理中心的特點)

美國的ARPANET與分組交換技術為重要標志。 ARPANET是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它的研究成果對促進網路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3. 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開放式標准化網路:開創了一個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新時代) 國際上各種廣域網,區域網與公用分組交換網發展十分迅速,各個計算機生產商紛紛發展各自的計算機網路系統(難以實現互連),但隨之而來的是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的國際標准化問題。

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在推動開放系統參考模型與網路協議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網路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網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也同時面臨著TCP/IP的挑戰。

4. 20世紀90年代開始:Internet與非同步傳輸模式ATM技術。

Internet作為世界性的信息網路,正在對當今經濟、文化、科學研究、教育與人類社會生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ATM技術為代表的高速網路技術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了技術准備。 Internet是覆蓋全球的信息基礎設施之一。

利用Internet可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電子郵件、WWW信息查詢與瀏覽、電子新聞、文件傳輸、語音與圖象通信服務等功能。

Internet是一個用路由器實現多個廣域網和區域網互連的大型國際網。 方向:高速網路。

高速網路技術發展表現在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非同步傳輸模式ATM、高速區域網、交換區域網與虛擬網路。

1993年9月美國宣布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計劃(信息高速公路)。由此引起了各國開始制定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

各國在國家信息基礎結構建設的重要性方面已形成了共識。於1995年2月成立了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委員會(GIIC),目的在於推動和協調各國信息技術和國家信息基礎實施的研究、發展與應用--全球信息化。

Internet技術在企業內部中應用促進了Intranet技術的發展。Internet、Intranet、Extranet與電子商務成為當今企業網研究與應用的熱點。 二、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對"計算機網路"這個概念的理解和定義,隨著計算機網路本身的發展,人們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

早期的計算機系統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設備安裝在單獨的大房間中,後來出現了批處理和分時系統,分時系統所連接的多個終端必須緊接著主計算機。50年代中後期,許多系統都將地理上分散的多個終端通過通信線路連接到一台中心計算機上,這樣就出觀了第一代計算機網路。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全美范圍內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定票系統。

終端:一台計算機的外部設備包括CRT控制器和鍵盤,無GPU內存。

隨著遠程終端的增多,在主機前增加了前端機FEP當時,人們把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傳輸信息為目的而連接起來,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近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系統",但這樣的通信系統己具備了通信的雛形。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

主機之間不是直接用線路相連,而是介面報文處理機IMP轉接後互聯的。IMP和它們之間互聯的通信線路一起負責主機間的通信任務,構成了通信子網。通信子網互聯的主機負責運行程序,提供資源共享,組成了資源子網。 兩個主機間通信時對傳送信息內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種情況下的應答信號都必須遵守一個共同的約定,稱為協議。

在ARPA網中,將協議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層次,如何分層,以及各層中具體採用的協議的總和,稱為網路體系結構,體系結構是個抽象的概念,其具體實現是通過特定的硬體和軟體來完成的。

70年代至80年代中第二代網路得到迅猛的發展。

第二代網路以通信子網為中心。這個時期,網路概念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為目的互聯起來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之集合體",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循國際標準的開放式和標准化的網路。

IS0在1984年頒布了0SI/RM,該模型分為七個層次,也稱為0SI七層模型,公認為新一代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基礎。為普及區域網奠定了基礎。

70年代後,由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區域網由於投資少,方便靈活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迅猛的發展,與廣域網相比有共性,如分層的體系結構,又有不同的特性,如區域網為節省費用而不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而是由單個的廣播信道來連結網上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從80年代末開始,區域網技術發展成熟,出現光纖及高速網路技術,多媒體,智能網路,整個網路就像一個對用戶透明的大的計算機系統,發展為以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計算機網路:將多個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由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通信的系統。

❺ 計算機網路源於____和____技術的結合(____技術和____技術的結合產生了計算機網路),始於20世紀年代____

計算機網路源於__計算機__和__通信__技術的結合(__計算機__技術和__通信__技術的結合產生了計算機網路),始於20世紀年代__60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