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網路分類方法
一、區域網:
1、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二、城域網:
2、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
三、廣域網: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循徑問題。
四、無線網:
隨著筆記本電腦和個人數字助理等攜帶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發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信息以及登錄到遠程機器等。
(1)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說課稿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㈡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詳細在下)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按地理范圍、拓撲結構、傳輸介質等分類
1.地理位置:城域網,廣域網,區域網
2.拓撲結構:匯流排型,星形,環形
,樹形等
4.傳輸介質:有線,無線
㈢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可以按覆蓋的地理范圍,網路的拓撲結構和傳輸技術分類。
一、按照覆蓋的地理范圍分類:
可以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三類。
1、區域網(LAN)。區域網是一種在小區域內使用的,由多台計算機組成的網路,覆蓋范圍通常局限在10 千米范圍之內,屬於一個單位或部門組建的小范圍網。
2、城域網(MAN)。城域網是作用范圍在廣域網與區域網之間的網路,其網路覆蓋范圍通常可以延伸到整個城市,藉助通信光纖將多個區域網聯通公用城市網路形成大型網路,使得不僅區域網內的資源可以共享,區域網之間的資源也可以共享。
3、廣域網(WAN) 。廣城網是一種遠程網,涉及長距離的通信,覆蓋范圍可以是個國家或多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由於廣域網地理上的距離可以超過幾千千米,所以信息衰減非常嚴重,這種網路一般要租用專線,通過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尋徑問題。
二、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可以分為匯流排型網路、星型網路、環型網路、樹型網路。
1、星型網路(常用)
優點:容易維護管理,配置靈活,故障檢測方便。
缺點:採用廣播式傳播,各節點都能收到。
2、匯流排型(共享帶寬)
優點:安裝比較方便,成本低,某一站點發生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路。
缺點:傳輸介質發生故障,會使整個網路癱瘓。
3、環型(不常用)
優點:安裝方便。
缺點:容量有限,網路建好後很難增加新站點。
4、樹型(常用)
優點:易於擴展,故障隔離方便。
缺點:跟星型類似,根節點發生故障,容易引起全網不能工作。
三、按傳輸技術分類:
1、廣播式連接
廣播網路只有一個通信信道,網路上所有的機器都共享該信道,在機器之間傳遞包。任何一台機器發送的包都可以被其他的機器接收。在包中有一個地址域,指明了該包的目標接受者,一台機器收到了一個包以後,它檢查地址域。如果該包正是發送給它的,那麼就處理該包;如果不是就會忽略。
廣播系統往往也允許將一個包發送給所有的目標主機,那麼網路中每一台機器都將接收該包,並進行處理,這種操作模式成為廣播。有些廣播系統也支持傳輸給一組機器,即所有機器的子集,這種模式成為多播。
2、點到點連接
點到點網路則是由許多連接構成的,每一個連接對應一台機器。在這種網路中,為了將一個分組從源端傳送到目的地,該分組可能要經過一台或者多台中間機器。
通常有可能存在多條不同長度的路徑,所以找到一條好的路徑對於點對點網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個發送方和一個接收方的點到點的傳輸模式有時稱為單播。
一般原則,越小的、地理位置局部化的網路傾向於使用廣播傳輸模式,而大的網路通常使用點到點傳輸模式。
㈣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有哪些
區域網、廣域網和城域網三類。
㈤ 尋求中學計算機類說課稿和教案
這里有一份教案不知能否幫上忙?
所需課時
1課時。
課程標准
本節是讓學生通過體驗與分析,了解在網際網路中作為通信對象的計算機是如何被識別的,即網際網路運行的內在機制。
標准解讀
通過本節課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親自去實踐、去探索、去體驗。只有讓學生多操作、多實踐,才能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才能更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網路技術應用(選修)》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主要介紹了解並掌握IP地址的書寫方法,熟悉IP地址的分類方式。那麼,通過對第一章的學習,學生對網路有了初步的體驗,知道網路是為人們提供信息、資源的平台。本章在此基礎上介紹IP地址和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但由於知識內容本身比較抽象,學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結合上機實踐,讓學生慢慢接受這個概念。可以讓學生查看本機的IP地址,比較周圍同學的計算機IP地址的異同,這樣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可能比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是IP地址效果會好一些。IP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紹網際網路地址的分配和分級的管理方式。
學生分析
通過第一章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及其服務,了解區域網中數據的傳輸及簡單的網路設置。學生都熱衷於網路技術課程的學習,對網路知識較為感興趣。所以在講一些原理性比較強的內容時,學生也能積極配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IP地址的格式及其分類,知道IP地址的管理辦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生活實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格式。
教學難點
IP地址的分類。
教法與學法
演示講授法、分組討論法。
教學輔助
網路平台、電子檔案袋。
教學地點
多媒體機房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通過上一節的學習,我們知道域名是由幾個有特定意義的字元構成的,這是人們為了便於記憶而採取的一種命名方式,使用域名使我們利用網際網路變得方便、簡單。但是,作為通信對象的計算機並不能通過域名找到對應的計算機。那麼,請同學們思考用什麼方法才能讓世界各地不同的計算機找到對方呢?再假設你家的計算機重新裝過了系統,開機後無法上網,你通常會怎麼做?(學生討論。)
2.新課講授:
(1)IP地址的概念
網際網路是由不同物理網路互聯而成的,不同網路之間實現計算機的相互通信,必須有相應的地址標識,這個地址標識稱為IP地址。IP地址是唯一標識出主機所在的網路及其網路中位置的編號。
問題1:查看本機IP地址,與周圍同學比較計算機IP地址的異同,填寫教科書第36頁的表2-7。
(2)IP地址的格式與分類
格式:IP地址提供統一的地址格式,傳統的IP地址是由32個二進制位組成的。即將IP地址分為4個位元組,每個位元組以十進制數來表示,各個數之間以圓點來分隔。例如:192.168.1.22就是我們班××同學的IP地址。
教師提問:大家通過剛才對IP地址異同的分析,能不能看出IP地址的組成呢?
學生回答:由兩部分組成,如下表所示。
組成 功能
網路標識 確定了該主機所在的物理網路
主機標識 確定了在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台主機
分類:由於網際網路上的網路規模有很大區別,因此IP的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A、B、C三種基本類型,每類有不同長度的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
IP地址 網路規模 地址范圍 可支持網路數目 主機數目
A類 很大 1.x.y.z~126.x.y.z 126 1,677,214
B類 中等 128.x.y.z~191.x.y.z 16,384 65,534
C類 很小 192.x.y.z~223.x.y.z 2,097,152 254
①網路定址規則如下:
網路地址必須唯一;
網路標識不能以數字127開頭,在A類地址中,數字127保留給內部回送函數;
網路標識的第一個位元組不能為255,數字255作為廣播地址;
網路標識的第一個位元組不能為「0」,「0」表示該地址是本地主機,不能傳送。
②主機定址規則如下:
主機標識在同一網路內必須是唯一的;
主機標識的各個位不能都為「1」,如果所有位都為「1」,則該機地址是廣播地址,而非主機的地址;
主機標識的各個位不能都為「0」,如果各個位都為「0」,則表示「只有這個網路」,而這個網路上沒有任何主機。
問題2:某單位共有24個辦公室,每個辦公室約放置3台計算機,那麼在進行網路規劃時,最好應考慮採用的IP地址是(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A. A類地址 B. B類地址 C.C類地址 D.D類地址
(3)IP地址的設置
方法 前提 優點 缺點
靜態分配法 要有足夠的IP地址 易於管理 浪費IP地址資源
動態分配法 公用IP地址暫時分配給用戶 節約了IP地址資源 安全性較差
問題3:利用電話線撥號上網的IP地址一般採用的是( )。
A. 靜態分配IP地址 B.動態分配IP地址
C.靜態、動態分配均可 D.不需要分配IP地址
(4)IP地址的管理(此部分以自學為主)
網際網路地址分配機構(IANA)負責全球IP地址與域名的管理。全球IP地址的分配是按照一種分級的方式管理的,可參閱教科書第37頁的圖2-3。分析我國IP地址短缺的原因,思考如何使用新的技術,以便提供更多的IP地址。
可藉助信息技術教學平台,參照上面的「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地址分配聯盟管理辦法」一文進行討論。
3.教學反思
「IP地址及其管理」這節課理論性的內容比較多,所以整堂課下來,教學目標基本已經達成。整節課在設計上比較緊湊,條例也很清晰,但是缺乏活力,所以感覺整個課堂氣氛以及學生的積極性還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再有一個缺陷是教學任務設計得不夠精彩,這方面的內容還要加強。
㈥ 計算機網路分類
1.網路節點多少分類
區域網 城域網 廣域網 網際網路
2.按計算機IP類型不同分類:
私用網路 公共網路
3.網路按傳輸技術可分為廣播式網路和點對點 式 網路
(1) 廣播式網路就是某太計算機發送的消息,網路內所有計算機都可以收到
(2)點對點網路就是通過中間設備直接發到需要接收的計算機。其他計算機收不到這個消息
這倆種方式存在與區域網中,WAN中需要的不只著倆種方式,電信的寬頻業務就是PPPOE撥號
㈦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微格教案(10分鍾)
(1)從網路結點分布來看,可分為區域網、廣域網和城域網。 (2)按交換方式可分為線路交換網路、報文交換網路和分組交換網路(3)按網路拓撲結構可分為星型網路、樹型網路、匯流排型網路、環型網路和網狀網路
㈧ 求一個計算機八年級網路的概念的說課稿
網路,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凡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而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共享的系統,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隨著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後的十多年時間內,由於價格很昂貴,電腦數量極少。早期所謂的計算機網路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而產生的,其形式是將一台計算機經過通信線路與若乾颱終端直接連接,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式看做為最簡單的區域網雛形。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立的。現代計算機網路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 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而且做了無線、衛星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其結果導致了TCP/IP問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1980年前後,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並以ARPAnet為主幹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並在 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議的開發和應用。2個著名的科學教育網CSNET和BITNET先後建立。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規劃建立了13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及國家教育科技網。隨後替代了ARPANET的骨乾地位。 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
第一代:遠程終端連接第二代:計算機網路階段(區域網)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廣域網、Internet)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業務,大數據量)
㈨ 求計算機網路的說課稿一份!!
看計算機網路技術
㈩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有不同的分類,下面我將一一向你介紹:
1. 按網路節點分布
區域網是一種在小范圍內實現的計算機網路,一般在一個建築物內,或一個工廠、一個單位內部。區域網覆蓋范圍可在十幾公里以內,結構簡單,布線容易。
廣域網范圍很廣,可以分布在一個省內、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廣域網信道傳輸速率較低,結構比較復雜。
城域網是在一個城市內部組建的計算機信息網路,提供全市的信息服務。目前,我國許多城市正在建設城域網。
2. 按傳輸介質
有線網:是採用同軸電纜或雙絞線連接的計算機網路。同軸電纜網是常見的一種連網方式,它比較經濟,安裝較為便利,傳輸率和抗干擾能力一般,傳輸距離較短。雙絞線網是目前最常見的連網方式。它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易受干擾,傳輸率較低,傳輸距離比同軸電纜要短。
光纖網:也是有線網的一種,但由於其特殊性而單獨列出。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傳輸介質。光纖傳輸距離長,傳輸率高,可達數千兆bps,抗干擾性強,不會受到電子監聽設備的監聽,是高安全性網路的理想選擇。但其成本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裝技術。
無線網:用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目前無線網聯網費用較高,還不太普及。但由於聯網方式靈活方便,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連網方式。
區域網通常採用單一的傳輸介質,而城域網和廣域網採用多種傳輸介質。
3. 按交換方式
線路交換最早出現在電話系統中,早期的計算機網路就是採用此方式來傳輸數據的,數字信號經過變換成為模擬信號後才能聯機傳輸。
報文交換是一種數字化網路。當通信開始時,源機發出的一個報文被存儲在交換機里,交換機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選擇合適的路徑發送報文,這種方式稱做存儲-轉發方式。
分組交換也採用報文傳輸,但它不是以不定長的報文作傳輸的基本單位,而是將一個長的報文劃分為許多定長的報文分組,以分組作為傳輸的基本單位。這不僅大大簡化了對計算機存儲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信息在網路中的傳播速度。由於分組交換優於線路交換和報文交換,具有許多優點。因此,它已成為計算機網路中傳輸數據的主要方式。
4. 按邏輯
通信子網:面向通信控制和通信處理,主要包括:通信控制處理機(CCP)、網路控制中心(NCC)、分組組裝/拆卸設備(PAD)、網關等。
資源子網:負責全網的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它由各種擁有資源的用戶主機和軟體(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資料庫等)所組成,主要包括:主機(HOST)、終端設備(T)、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
5. 按通信方式
點對點傳輸網路:數據以點到點的方式在計算機或通信設備中傳輸。星型網、環形網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廣播式傳輸網路:數據在公用介質中傳輸。無線網和匯流排型網路屬於這種類型。
6. 按服務方式
客戶機/伺服器網路: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指用戶計算機。這是由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網路類型,不僅適合於同類計算機聯網,也適合於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聯網,如PC機、Mac機的混合聯網。這種網路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證,計算機的許可權、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監控容易實現,網路管理能夠規范化。網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的性能和客戶機的數量。目前,針對這類網路有很多優化性能的伺服器稱為專用伺服器。銀行、證券公司都採用這種類型的網路。
對等網:對等網不要求專用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每台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組網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這種組網方式靈活方便,但是較難實現集中管理與監控,安全性也低,較適合作為部門內部協同工作的小型網路。
7、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通信線路和站點(計算機或設備)的幾何排列形式。計算機網路按其拓撲結構分類可以分為星型網、環形網和匯流排型網三類。
(1) 星型網
網上的站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與中心站點相連。特點是增加新站點容易,數據的安全性和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網路監控易實現,但若中心站點出故障會引起整個網路癱瘓。
(2) 環形網
網上的站點通過通信介質連成一個封閉的環形。特點是易於安裝和監控,但容量有限,增加新站點困難。
(3)匯流排型網
網上所有的站點共享一條數據通道。特點是鋪設電纜最短,成本低,安裝簡單方便;但監控較困難,安全性低,若介質發生故障會導致網路癱瘓,增加新站點也不如星型網容易。
以上答案是我整理的筆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